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颜丙军 《新农业》2009,(10):22-23
春播花生地膜覆盖具有提高地温、抗旱、抗涝、减轻病害、消灭杂草、促进花生发育、提高饱果率、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增收等功能。在阜新地区覆膜地温可提高3~4℃,提早7~10天成熟,可增产25%、增收30%左右。  相似文献   

2.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是广泛适用的先进栽培技术,具有增温、保水、保持土壤疏松,加速土壤养分分解,防止肥料流失的作用;能提高出苗率,促进花生植株早生快发、早熟、茁壮、果多果饱,是一项效益显著的增产措施,覆膜比露地栽培可增产20%~50%。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必须严格掌握以下关键技  相似文献   

3.
花生覆盖地膜栽培在北方发 展迅速,但在我镇发展缓慢。我镇 花生栽培一直沿用传统的露地栽 培。实践表明,花生地膜覆盖栽培 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一种保护性 栽培技术。操作简单,投资不大,成 效显著,一般比常规露地栽培增产 30%-40%。 一、花生覆膜栽培的益处 1.缓和季节紧张矛盾,增加作 物产量。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湿作 用,可此露地栽培提早播种15-25 天,提前15-20天收获,可减轻或 避免梅雨季后干旱对花生的影响, 避免收获期遇台风雨造成花生在 地中发芽损失。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不仅可提高当季花生产量,还可提  相似文献   

4.
小水萝卜属速生蔬菜之一,是北方春淡季的应时蔬菜。采用短期近地面地膜覆盖栽培,能促进早熟、高产,效益明显,可提前7~10天收获,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对两个播期下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生殖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花育22花生品种为材料,设置4个处理,处理Ⅰ:地膜覆盖栽培,5月13日播种;处理Ⅱ:露地栽培,5月13日播种;处理Ⅲ:地膜覆盖,5月20日播种;处理Ⅳ:露地栽培,5月20日播种.[结果]与传统露地栽培方式相比,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提前7d播种,显著提高出苗率;增加有效开花数、有效果针数;促进荚果发育,显著增加单株结果数和荚果产量.地膜覆盖栽培适当提前播期,较正常播期露地栽培增产925.9 kg/hm2,较正常播期地膜覆盖栽培增产209.1 kg/hm2.[结论]吉林省花生采取地膜覆盖栽培,适期播种,能有效解决气温低影响花生生长的问题,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花生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湿、保墒抗旱;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抑制杂草,避免雨水直接淋刷;防御春寒低温危害;促进早出苗、早花、多花、多果和增产等作用.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可增产花生于果30%~40%.  相似文献   

7.
不同播期对丰花1号花生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播期对丰花1号花生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丰花1号属中熟中大果花生,在东海县作春花生栽培以5月5—10日播种最为适宜,若实行地膜覆盖则可提前至4月20日左右播种为最佳,可以充分发挥其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8.
与普通地膜覆盖栽培花生相比,配色地膜栽培与其出苗期相同,黑色地膜则晚1天,对花生出苗率均无不良影响;单株结果数分别增加1.7个和1.5个,饱果数分别增加2.4个和1.3个,秕果数分别减少0.4个和0.7个。666.7m2平均产量分别为394.4 kg和392.4 kg,比普通地膜覆盖栽培分别增产24.6 kg和22.6 kg,增产率6.65%和6.11%,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按照花生5元/kg计算,配色地膜和黑色地膜666.7m2可增效益102.5元和92.5元。分子地膜效果较差,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花生配色地膜和黑色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9.
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抗旱保墒、提高地温、改善土壤结构等作用。所以地膜覆盖栽培花生不但可以提前10 ̄15天播种,而且花生发棵早、长势强、病害轻、秕粒少、饱果率高、品质好,能实现早熟高产。这一技术很受农户欢迎,推广面积也越来越大。但农户在实际推广应用中,普遍存在忽视清棵蹲苗的现象,影响了地膜花生增产潜力的进一步发挥。对这种情况,必须引起重视。一、地膜花生清棵蹲苗的重要性1.清棵蹲苗可以及早解放第一对侧枝,达到早促早发,进一步提高地膜花生产量的目的。花生子叶有半留土特性,如果播种过深或土壤板结、种子倒放等都会造成子叶留…  相似文献   

10.
<正> 邢台市在桥东区的拐角村和王庄村示范推广了沟棚西红柿早熟高产栽培技术,采收期比地膜覆盖提前7~10天,亩产5500~7600千克,增产36%以上,亩产值7600~10500元,亩投资仅比地膜覆盖栽培增加80余元,比露地栽培亩投资仅增加200元左右,亩产值可增加  相似文献   

11.
贺海生 《北京农业》2001,(10):10-11
大蒜地膜覆盖栽培,可促进生长发育,提早成熟,增加产量,一般蒜薹可提前10~15天上市,大蒜收获期提前5~10天,比对照田增产25%~30%以上,经济效益较高,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头季花生栽培(春播地膜覆盖栽培) 1。选用早熟丰产花生品种。如中花4号、粤油200,以上两品种春播地膜覆盖全生育期105~110天,作二季栽培100天左右,双季连作210天左右,能够满足双季花生对季节的要求。 2.施足底肥。每667m~2施农家土杂肥1000~1500千克、尿素5千克、过磷酸  相似文献   

13.
地膜覆盖作为一项行之有效的保墒措施已广泛得到推广。花生地膜栽培是一项促进花生早发、早熟、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和具有爆发效应等特点。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花生地膜栽培较常规栽培早成熟10天~15天,增产25%,增收30%左右。 一、花生地膜栽培技术要点 1.精选良种地膜栽培花生可选用增产幅度大的中熟果型品种,青枯病发生区选用抗青枯病品种,各地可因地制宜。种子剥壳前,先晒2天~3天,淘汰霉粒、小粒、瘪粒、杜绝隔年种子。播前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拌种10公斤~15公斤,可预防苗期叶斑病等。每66…  相似文献   

14.
春播花生覆盖地膜能提高地温,利于提早播种,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可提早上市,增加效益。提高饱果率.达到既增产又改善品质的目的。为了更好地推广春播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实现花生的优质高效,现将春播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2~2004年,利用盆栽和大田栽培对花生进行白间黑花生专用地膜覆盖。试验通过观察和室内考种发现,白间黑花生专用地膜比普通地膜栽培的花生,胚轴的长度增加,子叶全部出土,荚果和烂果明显减少,有效果数增加。产量比对照增产14.5%。基本克服了地膜覆盖花生不能“清棵”,子叶不出土,芽果、烂果过多的弊端,是当前花生栽培中比较理想的专用地膜。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探索花生地膜覆盖栽培与露地净作栽培效果,设置黔花生1号和本地小花生2个不同品种地膜覆盖与露地净作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投入较高,比露地栽培能提前出苗,提高结实率,提早成熟,实现增产增收;露地栽培投入与产出比黔花生1号为1.00∶4.40,本地小花生为1.00∶2.98,地膜覆盖栽培投入与产出比黔花生1号为1.00∶4.13,本地小花生为1.00∶2.86。试验品种黔花生1号综合表现均优于本地小花生,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7.
花生是我省重要的油料作物,常年种植460多万亩,亩产干果160公斤左右。从2002年起,我公司在我省9个地级市的1万多亩花生生产上推广应用花生除草地膜覆盖栽培,可提早10~15天收获、增产21%~33%,农户得到了增产增收的实惠。  相似文献   

18.
大蒜地膜覆盖技术,可促进大蒜生长发育,提早成熟,增加产量,一般蒜薹可提前10~15天上市,大蒜收获期提前5~10天,比对照田增产25%~30%,经济效益较高. 1 整地施肥 大蒜地膜覆盖栽培要精细整地,施足基肥.施肥可采取"一炮轰",整个生育期不再追肥.一般亩施腐熟有机肥4 000~5 000公斤,三元复合肥40~75公斤,施肥后要与土壤充分混匀,以防烧苗.  相似文献   

19.
为推动高密市花生种植业的发展,确保花生丰产丰收,通过设计不同地膜、不同播期对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荚果产量、超大果产量、超大果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对高密地区花生性状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行地膜覆盖栽培有利于改善超大果花生的百果重、出成率和公斤果数等性状,从而显著提高超大果花生的荚果产量和超大果产量;选用黑地膜栽培除与白膜具有同等增产效果外,还有利于为花生创造比白膜更有利的生长发育条件;在覆膜栽培条件下,高密地区播期以4月底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夏播花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以加快花生生育进程,及时净地腾茬,保证秋季作物的正常播种;保水、保肥,增强抵御干旱和渍涝的能力;延长饱果期,提高荚果成熟一致性;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