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沈福成  陈文强 《种子》1992,(1):29-32
两系法杂交水稻是否最终获得成功,关键在于两系法,不育系的选育。目前的两系不育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育性受难于人为控制的气温影响很大,没有找到典型的光敏型。因而作者认为寻找新的典型的光敏不育质源是当务之急。作者新发现的短日照光敏不育材料所含的短日光敏不育基因可能有利用前景,并提出了寻找光敏不育基因的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K78S在云南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1992年我国育成C49S和ES系列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以来,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即成为我国小麦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利用C49S-87组配的云杂3号(C49S-87/98YR5)2002年首先在云南通过审定并投入生产应用,2001年育成了改良的第二代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K78S,以其组配的云杂5号于2004年通过审定,云杂6号正进  相似文献   

3.
育成育性稳定的两系不育系(S系)是两系法杂交水稻选育的关键。目前的两系不育系的育性受气温影响很大,没有真正典型的光敏型,最早的两系不育系质源“农垦58S”及其衍生的若干新不育系,经深入研究表明属于长日高温不育或高温不育类型。其他一些两系不育系质源及其派生系。同属于高、低温敏  相似文献   

4.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发现,开辟了两系法利用小麦杂种优势的新途径。由于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性是一种典型的生态敏感型遗传现象,其遗传行为既受内部基因控制,又受外部光、温等环境因子的调节,遗传机制非常复杂。因此,加强小麦光温敏不育系遗传机制的研究,明确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控制的方式,将为光温敏不育系的选育、鉴定,以及充分利用两系杂交小麦的杂种优势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对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类型与理论、不育性遗传机制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及不育系的选育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该领域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5.
《作物育种信息》2005,(8):18-19
两系法杂交稻育种和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是当前水稻遗传育种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环境敏感核不育系的育性光温反应型分类、光敏核不育性的遗传、亚种间杂交稻超高产株型模式及超级杂交稻育种的亲本选配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分析了环境敏感核不育系在两系法杂交稻育种中的稳定性,确定了选育强杂种优势和理想株型相结合的亚种间杂交稻的亲本组配方式。  相似文献   

6.
徐巍  冯辉 《华北农学报》2013,28(1):44-48
为解决奶白菜杂交种生产中的杂交制种手段问题,配制优良杂交种.以核不育“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为指导,以青梗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00S107作不育源,采用连续回交转育同时测交鉴定基因型的方法,定向转育奶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并利用转育成的不育系与奶白菜优良自交系配制杂交组合,进行了杂种优势分析.选育出园艺学性状与目标品系相似,具有100%不育株率和不育度的奶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GMS3,筛选出2个产量高、整齐度高的优异杂交组合GMS3×B1、GMS3×B2.定向转育模式兼顾了不育基因和园艺学性状的转育,解决了奶白菜核不育系转育和利用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徐艳  盛焕银 《种子科技》2009,27(11):32-33
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是用水稻的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统称两用核不育系)作母本与恢复系杂交,利用其杂种优势生产杂交种子的活动。而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最大特性是存在育性转换的现象.导致其育性转换的主导因子是温度(籼型)和光照(粳型),气候条件(温度和光照)是影响两系制种的关键因素。所以,与三系法制种相比,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有更严格的要求。笔者认为,须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相似文献   

8.
云南杂交小麦制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制种技术不够成熟是制约杂交小麦实现大面积生产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云南省1997年以来的制种技术研究与生产实践表明,不育系的制种特性是建立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的决定性因素;云南以选育具有优良制种特性的不育系为重点,将温光敏两系法制种程序简单的技术优势与优良不育系选育、组合筛选、制种栽培技术以及云南有利的自然条件紧密结合,建立了一套较简易、高效、实用的杂交小麦制种技术:即父母本同期分播、分收+人工辅助赶粉+常规小麦高产繁种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杂交小麦制种这一技术瓶颈问题,为杂交小麦较大面积的示范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两系杂交小麦绵阳32的选育及其配套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绵阳市农科所育成的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绵阳32(原代号MS1)是运用两系法以重庆温光型两系不育系C49S-89与自育恢复系J17杂交组配而成的强优势杂交组合。本文介绍绵阳32特征特性及其配套高产栽培、高产制种以及亲本繁殖等技术,以期为生产应用提供参考。1亲本选配及选育过程1992年重庆市作物所成功育成居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庆温光型核不育小麦,为小麦杂优利用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同年,我所引进其核不育材料C49S,并连续两年对其进行了分期播种试验,以观察和验证其育性变化和育性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C49S的不育期长、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高,…  相似文献   

10.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前景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与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的优势利用一样,为粮食的增产将起到巨大的作用。目前,世界上种植杂交小麦的面积已达50hm^2以上,常规品种增产15%-24%。繁殖和制种技术日趋成熟,农户种植杂交小麦的热情也很高,杂交小麦正在稳步向大面积生产。目前,在生产中应用的各种体系:化学杀雄,胞质不育三系中的T型、R型,以及光温敏不育的两系等均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如化学杀雄中的药剂问题,种子纯度问题;T型与R型三系中的恢复系问题,种子皱缩穗上发芽和孪生单倍体问题;光温敏核不育中的温度效应问题等。广大科技工作者们正在从各个方面着手来解决杂交小麦存在的问题,都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将有利于促进杂交小麦快速走向大面积生产。  相似文献   

11.
小麦孤雌生殖育种技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娜  赵昌平 《种子》2007,26(3):47-50
孤雌生殖的雌配子体不经过受精,在基因控制或其他外界刺激下引起细胞分裂直接发育成胚。孤雌生殖的诱导方法如药剂诱导法、远缘杂交诱导法和延迟授粉法等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快速固定优良性状,缩短育种周期,创新种质资源等方面发挥作用。两系法杂交小麦具有优良不育系易选育,配组自由的特点,较易获得强优组合,孤雌生殖育种能够使杂交小麦亲本包括光温反应特性在内的各种优良性状在早世代稳定,能够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加速两系法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孤雌生殖后代的鉴定方法很多,SSR是目前应用最多且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小麦T型不育系已研究了三十年,而迟迟不能运用于大面积生产主要由于:恢复系的恢复力不高、不稳;T型细胞质的负作用和难以配制出强优势的杂交组合。但各国研究者仍公认它为目前相对优点较多的雄性不育系。随着新恢复源84—5的发现,恢复系已得到较好地解决,加之选育不育系已出现一些卓有成效的方法,以及强优势组合的相继产生,T型不育系杂种优势运用于大面积生产也就为期不远了。  相似文献   

13.
《棉花学报》2021,33(4)
【目的】培育棉花新型光敏不育系,获得优良光敏不育系亲本,为棉花育种提供优异亲本材料。【方法】利用psm4与W10进行杂交,然后自交3代,获得与psm4具有相同光敏不育特性的光敏不育系psm5。研究psm5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育性及其转变规律。【结果】psm5保留了psm4在日照时间大于12.5 h的条件下花药不开裂、不能正常散粉,而在日照时间小于11.5 h的短日照条件下花药可以正常开裂散粉、正常可育的特性。研究psm5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育性及其转变规律。【结论】介绍了光敏雄性核不育新材料psm5的培育过程及其光敏特性,为利用psm5杂交制种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psm5和psm4育性转变时期发生在开花前12~15 d。psm5与psm4一样是典型的孢子体光敏雄性不育系。psm5是隐性光敏核不育系,恢复系范围广,利于配制优势杂交组合,在棉花杂交育种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乌塌菜杂种优势利用中的杂交制种手段问题。以复等位基因遗传的小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作不育源,采用杂交一代连续与乌塌菜轮回亲本回交,同时测交筛选基因型的方法,选育乌塌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育成了具有100%不育株率和100%不育度,园艺学性状与目标品系相似的乌塌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GMSW,利用该不育系配制并筛选出2个产量高于对照品种的优异杂交组合GMSW×A2、GMSW×A1。解决了乌塌菜雄性不育系转育和利用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是实现杂交稻超高产育种目标途经之一,粳型亲籼系的选育和利用是籼粳交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经。作为籼粳亚种间超高产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选育方法之一,就是创造粳型亲籼不育系。该不育系必备不育系及胞质与保持系和籼稻恢复系具有遗传协调性;不育系基因组属于粳或粳偏籼型;对现有恢复系有很高的配合力;具有良好的农艺性状和不育特性;不育系对病虫抗性除主效基因外还应累积其他有效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16.
肖国樱 《种子》1991,(4):32-32,51
1989年以来,光敏核不育系选育和两系法杂交水稻组合选育,以及光敏核不育水稻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又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兹综述于后。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两系”进行谷子杂种优势制杂交种时,不育系抽穗期和开花期常较恢复系早,二者只有错期播种才可在花期相遇并杂交结实。通过改良现有不育系与抗除草剂恢复系抽穗期和开花期,选育出符合谷子“两系”改良育种目标的优良高度雄性不育系3个(Y1A、Y2A和Y3A)及抗除草剂拿捕净恢复系5个(K17-1、K18-49、K18-54、K18-62和K18-70),按NCII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15个组合,分析亲本和杂交组合配合力、超亲优势及超标优势,预测其杂种优势。结果显示,亲本的配合力各不相同,有不同优良农艺性状选择方面利用价值;杂交组合间各性状超亲优势和超标优势表现存在差异,但杂种优势无关联、无规律性,分析预测亲本存在杂种优势。同时,“两系”亲本各自性状表现优良,选出的杂交组合Y3A×K18-49具有强杂种优势,可作为苗头杂交种继续进行杂种优势育种。本研究结果为谷子杂交种制种提供了可同期播种的“两系”亲本及苗头优良杂交种,简化了谷子杂交制种环节。  相似文献   

18.
周长海  王宝和  白和盛 《种子》1998,(3):45-46,49
在选育出育性基本稳定的水稻两系模型先教核不育系28S和19S之后,在筛选两系杂交水稻强优组合的同时,与三种类型的模型恢复系作2×3的不完全双刊杂交,对五个亲本主要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只要选择一定类型的恢复系与其配组,两个模型光敏核不育系均能获得强优势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9.
小麦的杂种优势现象是普遍的、明显的和有利用价值的。目前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途径包括:三系法、两系法、核系统、化学杀雄法、化杀辅助两系法等。国内育种工作者对“三系”、“两系”和“化杀”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正>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是世界性难题,也是大幅度提高小麦综合生产能力的首选途径。作为我国杂交小麦领域的领头羊和组织者,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昌平研究员和课题组的科研人员们一起,连续17年攻关,通过小麦光温敏不育的资源发现、遗传机制和异交生物学等领域的理论创新及光温敏不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