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黄连素与其它抗菌药物联用对大肠杆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黄连素又名小檗碱,为毛莨科黄连属植物,是黄连、黄柏等中药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原虫、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能增强白细胞、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对细菌毒素有明显的解毒功能,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肠道细菌感染.文献报道[1~3],黄连素与甲氧苄氨嘧啶(TMP)、氟喹诺酮类药物联合,用于治疗志贺氏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细菌感染,疗效明显增强.本试验研究了黄连素分别与氨苄西林、环丙沙星联合对禽大肠杆菌、氨苄西林、环丙沙星耐性鸭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细菌耐药性具有一定的生产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抗菌药物,在保障畜禽健康、促进畜禽生长、提高经济效益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有的养殖场、养殖户却在畜禽饲养过程中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其危害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部分鸡场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江西、辽宁、广东3个省的鸡场分离到204株大肠杆菌,按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测定了其对2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性最高,为92.2%.余下依次为二氟沙星、萘啶酸、磺胺、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恩诺沙星、沙拉沙星、洛美沙星、链霉素、达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头孢噻吩、奥格门丁(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阿米卡星、氟苯尼考.头孢曲松无1例耐药。 相似文献
4.
细菌耐药性与控制抗菌药物在食品动物中的使用--世界控制抗菌药物在食品动物中的使用兽医专家咨询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 (WHO)于2 0 0 1年 9月 10~ 13日在挪威奥斯陆挪威国家兽医研究所召开了关于控制抗菌药物在食品动物中的使用兽医专家咨询会。世界各国、各地区的 6 7位兽医、兽药专家参加了会议。我国政府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1 会议概况此次会议的目的是 相似文献
5.
6.
7.
抗菌药物是目前兽医临床使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药物,但目前不合理使用,尤其是滥用药物的现象较为严重,不仅造成药品的浪费,而且也导致畜禽不良反应增多、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兽药残留等,给兽医工作、公共卫生及人民健康带来不良的后果.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抗菌药的疗效,降低药物对畜禽的毒副反应,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兽药残留,必须切实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9.
抗菌消炎药物特别是抗生素对创伤的局部治疗作用早已阐明。蛋白水解酶局部用于污染创伤能对创伤的抗菌治疗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这也是近年在外科临床逐渐普及的实践[1]。把蛋白水解酶和抗菌药物结合于基质载体中一同用于污染创,对于创伤的治疗效果如何,酶与抗菌药物,有何交互作用,酶在基质中活性能保持多久,这些方面都有必要进一步探讨。1 试验软膏药物敏感试验1.1 试验软膏 木瓜酶和菠萝酶选用符合临床质量标准与国家药典的商品制剂。抗生素和抗菌药物选用庆大霉素、红霉素、诺氟沙星和丁胺卡那霉素。用市售黄凡士林作载体…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为了探讨中药与抗菌药物联用对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作用效果,本研究对河南部分地区采集的样品(50份)进行分离鉴定、生化试验及致病性试验,对分离鉴定后的致病性猪大肠杆菌选用12种中药采用K-B法进行耐药性检测,将筛选出来的中药与抗生素进行中西联用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做体外抑菌试验,并分析中西药联用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采集的50份样品有23株菌符合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且23株菌均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耐药性检测,23株试验菌株对测试的中药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试验菌株对甘草耐药率最高(82.6%),其次为生地(78.2%),而对黄柏(17.3%)和白头翁(21.7%)耐药性较低,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发现,中药与抗生素联用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其中黄柏、白头翁与抗菌药物联用的抑菌效果最明显。以上结果说明中药与抗菌药物联用不仅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还可以延缓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兽用新型抗菌药物—恩诺沙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兽用新型抗菌药物──恩诺沙星应翔宇,杨永胜(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兽医研究所,长春130062)恩诺沙星(Enrofloxacin)作为动物专用抗菌药已广泛用于各种动物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它对包括假单胞菌属在内的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部分革兰氏阳性... 相似文献
17.
18.
国家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的探讨和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国外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的情况及目标,对我国的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需考虑的许多因素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包括动物品种、食品、采样方法、样本的收集、细菌品种、抗菌药物、标准药敏试验法、质控、结果记录和数据库设计、报告和结果分析等,并对今后的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19年我国兽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9年国内兽用抗菌药物销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按照兽用抗菌药销售量等同于使用量的评价指标,结果发现,国内兽药使用总量为37159.12吨;其中,使用量最大的是四环素类,占比36.56%;促生长用抗菌药的用量为14871.05吨,占比48.12%;每吨动物产品兽用抗菌药使用量为160 g。与2018年相比,兽用抗菌药物使用量略有上升,每吨动物产品使用的抗菌药物量也同比增加,这提示我国兽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不能放松,减抗政策需继续实施,久久为功。 相似文献
20.
细菌性疾病严重危害动物机体健康,影响畜牧养殖业经济利润。抗菌药物已诱导多种细菌产生耐药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治疗效果。然而,通过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剂量以加强疗效不仅容易引起毒副作用,还易导致药物残留。因此,寻找新方案来提升传统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成为药物研究者工作重点。以传统抗菌药物作为客体分子,利用包合技术将其同价格低廉的环糊精等主体分子制成包合物,可改善药物理化性质及抗菌活性,显示出良好发展前景。包合物不仅能改善药物溶解性、稳定性,还兼具备缓释效果,可有效提高抗菌药物生物利用度。同时,其还能与细菌膜结合,协助抗菌药物穿越膜结构,最终提高药物抗菌效果并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剂量。本文将从包合技术的发展历史、增强抗菌药物活性应用现状以及提高抗菌药物药效学机制三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兽药研究者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