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商品价值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野生食用菌资源被过度采挖,其生长发育的环境遭到空前的破坏,致使野生食用菌产量逐年递减。因此,只有对野生食用菌资源进行保护和培育,才能保障野生食用菌资源的生长繁茂,使其成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一个新兴产业。现就如何保护、培育野生食用菌资源的问题谈谈我的看法。一、保护森林植被,创造适宜野生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合适的森林郁闭度和地被物的覆盖度,是各种野生食用菌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因此,必须充分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创造有利于野生食用菌生长的条件,以提高野生食用菌…  相似文献   

2.
晏青华  仕军 《绿色科技》2015,(2):130-131
运用社区林业的调查方法对云南安宁市野生食用菌资源的种类及利用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旨在了解当地野生食用菌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当地野生食用菌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张掖市经过20多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以植物秸秆和动物粪便为原料,以戈壁、滩涂、沙漠等非耕地为基地,以高效、节水、节能、节约耕地为目标,以食用菌生产为手段,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目的,实现了农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再利用,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朝阳产业——食用菌产业,探索出一条低投入、高效益、零污染、再循环的农业循环经济新模式——张掖市食用菌循环经济模式。此模式的形成、建设和推广,为全市农业增效、农民致富、农村发展、生态保护找到了新路径,为完善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业循环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食用菌种质资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近年来我国食用菌种质资源调查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要加大食用菌种质资源调查与保藏的科研投入,加强食用菌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创新与利用研究,尽早确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防止食用菌种质资源流失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地处滇中的楚雄州野生食用菌资源丰富,是云南省野生菌类主产区。野生食用菌产业对于加快楚雄州绿色农业发展、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分析了楚雄州野生食用菌种类、自然产量、资源管护及资源利用技术与应用,旨在推动楚雄州野生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古核桃树资源,兼具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美学景观和社会经济等多重价值。文中分析云南省古核桃树的资源价值,并对其保护与利用的基本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认为目前云南省古核桃树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中普遍存在保护政策不足、保护力度不够、开发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基于此,提出5点建议:1)加强管理,增强保护意识;2)深入调查,有效保护资源;3)整合要素,促进融合发展;4)科学规划,发展林下经济;5)整体开发,推动乡村旅游。研究旨在促进古核桃树保护及利用,构建古核桃树保护和绿色发展共赢的良好局面,推动云南省核桃产业高质量、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齐齐哈尔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劣势与优势,阐述了利用玉米秸秆发展食用菌产业的重大意义,对齐齐哈尔市发展食用菌产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1991年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5个市县进行了大型真菌资源普查,采集标本330号,食用菌71种,有利用价值的食用菌8种。  相似文献   

9.
柏木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也是浙江省重要的经济生态树种。针对淳安柏木资源的基本特点,根据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提出既要扩大柏木资源的栽培区域与面积,又要积极开展良种建设和生产应用,并根据柏木生长规律采取相应的抚育管理措施,以增加柏木资源。同时要选择柏木用于千岛湖区林相改造和景区美化,以及大力开展柏木木材和柏油的综合开发利用,以达到柏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深度利用,充分发挥柏木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湖南野生食用菌资源的概况及其分布状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当前湖南野生菌类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湖南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是食用菌主产区,栽培历史悠久,生产种类多,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南菇北移”进程的深入,近年来,我省食用菌生产得到较大的发展,产量质量稳步增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食用菌成为我省农业产业结构最为活跃的重要方面。1黑龙江省食用菌产  相似文献   

12.
浑河上游林业生态工程示范区食用菌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浑河上游(苏子河流域)林业生态示范区内,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节柴改灶;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和优质菌种;加强菌政管理;开展食用菌培养基的综合利用研究等,发展食用菌产业和保护森林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林药林菌产业发展是我国当前林下经济发展中的重点。本文主要就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从而说明林药林菌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菌种是国家重要的生物资源,是食用菌生产、科研工作的基础。优良纯正的菌种是食用菌栽培的基本保证。因此,对分离、转化、选育、引进的菌种,应予质量鉴定,留优去劣,才能应用于生产。 1外观直接观察鉴定   外观菌种,菌丝浓白、粗壮、富有弹性,则生命力强;如果菌种菌丝萎缩,干燥无色泽,或菌丝体自溶产生了多量红褐色液体,则生活力已变弱,不宜再用;木块菌种如仍保持硬实,则属于生活力强的菌种,如若木块变软化松散,则已老化,不宜使用。 2培养观察鉴定   对于分离、选育和引进的菌种,通过培养,观察菌丝体对干、湿度和温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食用蕨类植物名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根据现有资料表明,中国有食用价值的蕨类植物70余种,隶属于22科,现列出食用蕨类植物名录,为蕨类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是指可供给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诸如香菇、滑菇、木耳、猴头等。辽宁省土地辽阔,气候多样,植被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主要有落叶松、油松、红松、辽东柞、杨、柳、榆等树种,野生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为了适应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发掘利用森林真菌资源,为食用菌生产提供“食、药兼优”的新品种,从1998年开始对我省的沈阳、抚顺、丹东、阜新、朝阳等地的野生食用菌资源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在广泛采集标本的基础上,鉴定野生食用菌61种,隶属13科.27属.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定6种白腐菌火木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及粗毛盖菌Funalia gallica、三色革裥菌Lenzites tricolor、冬拟多孔菌Polyporellus brumalis、偏肿拟栓菌Pseudotrametes gibbosa和血红密孔菌Pycnoporus sanguineus分解山杨材一定时间后的木质素含量,研究木材白腐菌对山杨材木质素生物降解机制。测定结果表明,按照木质素的减少百分率,这6种白腐菌对山杨材木质素的分解能力依次为血红密孔菌、偏肿拟栓菌、三色革裥菌、冬拟多孔菌、冬拟多孔菌、火木层孔菌;6种白腐菌对山杨材木质素及综纤维素的分解量X1、X2及分解时间Y这3个量之间存在多元回归关系;冬拟多孔菌是较多分解木质素、较少分解纤维素的木材白腐菌。  相似文献   

18.
实现食用菌产业化的必要性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大兴安岭林管局可采林木资源的递减和国家对森林生态资源新管理政策的出台,探索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变型、产业结构调整过渡期,如何采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区域经济立体开发多业并举,发展本地食用菌产业是人们关注的内容之一,仅就此谈点看法。 1国内食用菌产业化进程   食用菌栽培自山区开始,在我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自 80年代以来,从闽浙沿海地区至天山脚下,从大江南北至松辽平原,其业迅猛发展;由古田、庆元菇业收入占区县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到胶东亿元蘑菇村;从泌阳、西峡食用菌产业带形成至朝阳、牡丹江等地区菌业的…  相似文献   

19.
金川县食用菌资源种类丰富、蕴藏量大、质量上乘。食用菌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但必须做好培育后备资源、管好天然原始林和进一步调查资源、做好产地区划工作;同时做好设立专门机构、就地组织加工、加速基地建设、推广栽培技术、扩大驯化品种、溶入综合开发、拓宽开发范围7项工作。  相似文献   

20.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the decay of acetylated wood due to brown-rot and white-rot fungi by analysi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X-ray measurements, and13C-NMR spectroscopy. The decay by brown-rot fungus became inhibited at a weight percent gain (WPG) due to acetylation of more than 10%, and the mass loss (LOSS) due to decay became zero at a WPG of about 20%. The LOSS due to white-rot fungus decreased slowly with the increase in WPG, reaching zero at a WPG of about 12%. The losses of lignin by brown-rot decay increased initially with the decrease in LOSS owing to the progressing acetylation and then decreased at a LOSS of less than 60%. Polysaccharides were more easily decomposed than lignin during the decay of acetylated wood due to brown-rot fungus. The losses of both components due to white-rot decay decreased as the LOSS decreased with progressing acetylation. The white-rot fungus tended to preferentially decompose the lignin during the decay of acetylated wood. The brown-rot fungus decomposed the cellulose in the crystalline region to a large degree when the LOSS was more than 40%, whereas the white-rot fungus decomposed the crystalline region and the noncrystalline region in acetylated wood to the same degree. The brown-rot fungus preferentially decomposed unsubstituted xylose units in acetylated wood and partly decomposed the mono-substituted xylose units.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mono- and disubstituted cellulose were partly decomposed by brown-rot fungus.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at the 46th and 47th annual meetings of the Japan Wood Research Society at Kumamoto and Kochi in April 1996 and April 1997,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