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我县茶区,由于去年越冬虫口密度大,今年自然条件有利害虫发生,茶尺蠖、茶毛虫、茶蚕、茶象(虫甲)、小录叶蝉和茶蓑蛾等主要害虫均一度猖獗,暴发成灾;据不完全统计:仅茶尺蠖为害面积达2000亩以上(武口茶场800余亩,城镇林场200余亩、晓林共大、中云茶场、付春茶场、珍珠  相似文献   

2.
我场现有干部8人,固定工21人,临时工19人,土地103亩,其中桑园48亩(更新老桑7亩不计),柑橙40亩,鱼塘15亩.今年计划制桑蚕种2.3万张,产柑橙6万公斤,产塘鱼2300公斤,收入15万元.到5月底止,巳养原蚕4批,504克,产健蛹1109.8公斤,(种茧1408.8公斤),制种7299张,平均公斤蛹制种6.58张,公斤茧制种5.18张,去年同期饲养原蚕644克,产健蛹1479.2公斤(种茧1715.4公斤),制种7684张,平均公斤蛹制种6.0张,公斤茧  相似文献   

3.
<正>1995年一秋蚕饲养期间,我县10万亩桑园大面积发生桑毛虫为害,不少桑园桑树枝条顶部的4~5片桑叶几乎被桑毛虫吃光,仅剩中粗叶脉,严重影响了桑叶的产量与质量。蚕农下田采叶,浑身奇痒难忍,以致出现了因此愤而倒蚕的现象。据县桑病虫定点调查,7月25日桑毛虫虫口密度最高为1400头/亩,8月26日为2800头/亩,虫茧为1200粒/亩。造成桑毛虫大量为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忽视了桑园“关门虫”的防治。1994年晚秋蚕结束后,尽管县蚕桑指导站对防治桑园关门虫进行了布置,但不少蚕农认为养蚕工作已经结束,冬季管理工作尚未开始,普遍忽视了桑田的最后一次治虫工作,致使桑田害虫越冬基数偏高。 2.冬春季节,气温偏高,几乎没有强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县,致使桑田害虫,尤其是桑毛虫顺利越冬,春季桑园虫口基数偏高。春蚕结束后,我们于6月5日在新光乡黄竹园村共育室前桑园内调查,桑毛虫虫口密度达3000  相似文献   

4.
山东菏泽地区近几年柿举肢蛾为害日趋严重 ,以幼虫钻食柿果 ,致使幼果干枯 ,大果早熟变红、变软 ,造成大量落果 ,无法食用。一般年份虫果率即达4 5 %~ 6 5 % ,严重影响柿果产量和品质。柿举肢蛾在菏泽地区一年发生 2代 ,以老熟幼虫结茧在树皮缝隙和根附近 5~ 10cm深的土中越冬 ,少数在树上干果或柿蒂上越冬。越冬代幼虫翌年 4月下旬化蛹 ,蛹期 19天左右 ,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 ,5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 5月下旬第 1代幼虫开始孵化为害幼果 ,6月为为害盛期 ,7月上旬出现第 1代成虫 ,7月中旬为羽化盛期。第 2代幼虫 8月初开始为害柿果 ,直至…  相似文献   

5.
荔枝蛀蒂虫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蛀蒂虫曾称爻纹细蛾 ,是龙眼、荔枝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害嫩梢、花穗和果实。幼果期受害落果严重。成熟期被害 ,果蒂内充满虫粪 ,影响品质。嫩梢、花穗受害 ,先端枯萎 ,影响新梢生长和翌年开花结果。该虫在福建南部一年发生 10代 ,世代重叠。以幼虫在枝梢内越冬。翌年 3月底始蛹 ,4月上中旬始害枝梢、花穗及果实 ,6~ 7月蛀果为主 ,8月上旬至 9月上旬为害龙眼果实、嫩梢 ,9月中旬至 11月初蛀害荔枝、龙眼新梢。防治方法 ,一是结合控梢修剪。冬梢是该虫重要越冬场所 ,应培养秋梢 ,修剪冬梢 ,剪除虫口较多的春梢。二是 5~ 7月及时扫除落…  相似文献   

6.
桑青尺蠖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桑青尺蠖(AscolisslenariacretaccaButler)又名桑灰翅尺蠖、杂食烟尺蠖、菜尺蠖,是桑园常见害虫。近年来在浙江桑南区发生量较高。1/15hm2虫口量高达5600条;冬季在桑苗圃调查每平方米越冬蛹多达8头,笔者于1993年开始,对桑青尺蠖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1调查方法1.1蛹期保护和成虫羽化调查于1993年2月初从桑苗圃收集越冬蛹200头,放入室内养虫盒内,盒内下垫白纸上盖细士,观察成虫羽化进度、雌雄性别比,成虫寿命等。设3区重复,每区(盒)放50头蛹。1.2幼虫发育进度和食叶量调查每养虫盒为一个小区,每小区养…  相似文献   

7.
通过查蛹的发育进度,分龄分级进行预测,以发育虫数占所查总数的比例超过10%作虫情预报的指标,1代、2代和全年综合被害程度,通过分别查越冬虫口密度、1代虫情指数、2代虫情指数,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预测,预测符合率达80%左右,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2012年至2013年,在黑龙江省桦南县大八浪林场场部南山42林班27小班的柞树林区,柞褐叶螟大发生,该虫为暴发性食叶害虫,一年两代,第一代成虫见于6、7月份,第二代成虫见于8、9月份,成虫有褐色型和棕色型两种,卵产在叶面,呈一字形双行排列,幼虫共5龄,在被害寄主残叶中做薄茧化蛹,以幼虫越冬。  相似文献   

9.
<正> 桑毛虫绒茧蜂是杭嘉湖平原蚕区桑毛虫幼虫期的天敌优势种。它产卵于1~2龄桑毛虫体内,待寄主结茧后,绒茧蜂幼虫老熟,从寄主体内啮出,在寄主茧内虫体旁顺次排列作茧,结成茧团。寄主不化蛹而死亡。在本区自然寄生率全年三代平均为30.50%,是自然抑制桑毛虫的重要天敌因子。桑毛虫绒茧蜂年发生三代,与寄主桑毛虫年发生三代吻合。在本区桑园内,尚未发现其他寄主,以幼虫在桑毛虫幼虫体内越冬。一头雌蜂可寄生桑毛虫24头,最高54头,一条桑毛虫可育出绒茧蜂(全年三代平均)  相似文献   

10.
2012年至2013年,在黑龙江省桦南县大八浪林场场部南山42林班27小班的柞树林区,柞褐叶螟大发生,该虫为暴发性食叶害虫,一年两代,第一代成虫见于6、7月份,第二代成虫见于8、9月份,成虫有褐色型和棕色型两种,卵产在叶面,呈一字形双行排列,幼虫共5龄,在被害寄主残叶中做薄茧化蛹,以幼虫越冬。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区低酚棉种植面积已达22.4万亩,单产皮棉平均60公斤,总产28.912万担;单产棉仁每亩90公斤,总产40.032万担。目前,在鱼粉紧张且价格高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我区丰富廉价的无腺体棉仁饼(GLCSM)蛋白源来替代部分鱼粉,  相似文献   

12.
新疆墨玉地区春尺蠖发生规律及飞机喷药防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 Erschoff)是新疆墨玉地区桑树上的毁灭性大害虫。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土中越夏并越冬,在墨玉2月下旬、3月初始见成虫羽化。3月中、下旬为持续发蛾产卵高峰期,4月上、中旬进入尾声。成虫平均寿命雌虫14.9天;雄虫10.3天。卵期13.8—28.6天,3月底、4月上旬田间始见初孵幼虫,幼虫5个龄期,少数是4或6个龄期。平均历时22.7天(在树上历时16.7天),4月15—20日开始进入暴食危害期。4月下旬开始入土化蛹,5月上、中旬进入化蛹盛期,蛹期长达10个月之久。飞机两次防治的以卵块孵化率达50%左右时为防治开始适期,防治一次以卵块孵化率达90%时为防治开始适期。以采用敌百虫为最好,每亩次喷洒内含有效成分30—40克的敌百虫药液2.25—3公斤,杀虫效果可达90—100%,为了使桑叶可以提前喂蚕,防治后期也可以采用残效期短的敌敌畏喷雾。  相似文献   

13.
柞蚕饰腹寄蝇是辽宁、吉林等省主要柞蚕害虫,严重威胁柞蚕生产。辽宁省平均受害率为65%左右,重者达100%。“灭蚕蝇三号”是继“灭蚕蝇一号”之后,又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药剂。该药剂有高度的选择性,比“灭蚕蝇一号”具有防治效果高、药效稳定、使用简便、用药量少、不用药械等优点。 使用方法是以0.025%浓度的稀释液,浸渍5龄期5~8天的被寄生蚕10秒钟,可杀死蚕体内寄蝇幼蛆,蚕儿可继续营茧化蛹,防治效果为96.1%。此药对柞蚕的当代及于代的蚕、蛹、茧、蛾、卵均无不良影响。目前,“灭蚕蝇三号”已在全国广大蚕区应用。它也能防治寄生柞蚕的其它多化性寄蝇。  相似文献   

14.
草地螟是昆仑山区草场主要害虫之一。2011年4~8月,在新疆和田地区采取灯光诱杀和随机取样方法对草地螟分布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海拔1984m草场草地螟成虫数量最多,依次为海拔2500m、3076m和3488m,不同海拔区草地螟成虫发生期基本相同。草地螟幼虫在海拔2950~3253m均有分布,其中海拔3055~3097m的虫口密度明显高于其他海拔区,海拔低于2800m和高于3400m的草场无草地螟幼虫分布。越冬代草地螟幼虫及蛹主要分布于海拔3028~3070m间的于田县阿羌乡塔孜克草场平均虫口密度284头/m~2,最高密度达296头/m~2。  相似文献   

15.
桑褶翅尺蛾又名桑刺尺蛾、桑褶尺蠖,属鳞翅目,尺蠖蛾科。以幼虫食害花芽、叶片和幼果。3~4龄幼虫食量最大,严重时可将叶片全部吃完,幼果吃成缺刻状,造成大量脱落,削弱村势及降低产量。已在部分地区苹果上大面积发生造成严重损失。 桑褶翅尺蛾在河北邢台一年发生1代。以蛹在果园中石块下、杂草间及树干基部土下紧贴树皮的茧内越冬。3月中旬开始羽化,4月中旬苹果萌芽时始见初孵幼虫,5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开始结茧化蛹。成虫羽化与降水量关系很大,雨后第2天羽化成虫数量猛增。成虫有假死性,寿命只有5~9天。雄成虫有很强的趋…  相似文献   

16.
<正> 建国以来,我国养蚕业发展的速度是比较快的。1949年,全国有桑园面积270万亩,年产茧仅61.8万担,平均亩产茧不到23斤。80年桑园面积,包括“四边”桑大约650万亩,其中“四边”桑约300万亩(每500株折算一亩),产茧486万担,平均亩产茧75斤左右。31年来桑园面积增加了1.4倍,产茧量增加了6.8倍,亩产茧量提高了2.3倍。拿亩产茧量来说,广东已超过200斤,浙江超过100斤,江苏近100斤,四川“四边”桑不  相似文献   

17.
以青黄蚕强健农家品种和大型茧"选大一号"为亲本材料,采用杂交选育与系统选育技术,经11年22代育成饲料转化率高、抗病性新品种"高新一号"。该品种对NPV抗病力比"选大一号"高6.6倍,龄期47.9d,全茧量11.36g,茧层量1.30g,千粒重11.35kg,虫蛹统一生命率97.50%,5龄茧重转化率23.00%,5龄茧层转化率为2.64%,收蚁结茧率33.92%,平均单蛾收茧118粒,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显著(P0.05)水平。  相似文献   

18.
栎粉舟蛾Femtoma ocypete(Bremer)是柞树的重要害虫之一。此虫在辽宁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7月中旬开始羽化,持续到8月中旬。羽化后即可交配产卵。7月下旬到8月下旬均有幼虫孵出。幼虫经6个龄期,于9月中、下旬入土化蛹。防治方法:8月中旬往柞树上喷洒0.025%浓度的“杀虫灵”农药,能杀死各龄幼虫,防治效果为90%左右,七天后养蚕无害。  相似文献   

19.
桑褐刺蛾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危害桑树、果树和园林树木的褐刺蛾的分布与危害、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桑褐刺蛾幼虫致病物质成分的分析以及褐刺蛾质型多角体病毒研究总结,提出了刺蛾类害虫发生与防治的措施,表明铲除越冬茧、摘除虫叶、灯光诱杀是据其生物学特性制定的有效农业防治措施。生物治虫、天敌保护是防除刺蛾的必然趋势。喷雾法、打孔注药法构成了化学防治的核心内容。以化学防治为主体,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为配合的防治技术是目前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桑叶虫是无锡地区春季桑园主要害虫之一,成虫为害幼嫩芽叶,从叶缘向内取食,轻者将叶食成缺刻,重者叶梢食光,而且虫粪还要污染桑叶,使叶质恶化.1992年,锡山市春季桑园大面积发生桑叶虫危害,我们在华庄镇东元村、安镇镇太平桥村、新区坪北村、梅村西场巷等地进行抽样调查,平均虫口密度为3700头/亩,严重田块达到6624头/亩,桑园春叶被害率达40%,损失桑叶5~10%,严重影响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