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农业组织结构不断创新与优化的过程,即现代农业一体化创新。确立农业一体化创新体系有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我国已经由传统农业进入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实现现代农业一系列政策目标关键是加快现代农业一体化创新体系建设。为此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公共基础投资,支持现代农业一体化创新;进行管制性政府制度安排,营造特殊的市场环境,激发涉农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乔金杰  赵秋莲  赵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218-13220
针对多目标农业技术创新主体投资收益低于预期收益问题,提出了多目标二级灰色优化方法。在满足较低水平最优目标和灰色区间预测值内,以主体投资与较高水平目标的灰色关联度为权重,从而把多目标灰色优化转化为单目标线性规划。并给出了主体投资的非劣策略。最后对1990~2006年时间序列进行实证分析和改进区间预测,得到更加有价值的区间,并发现农户投资行为对创新效益的贡献率最大,同时得到了满足农户最优目标条件下的非劣行为策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小微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面临人员组成不合理、创新能力弱,管理机制不健全,远景目标不明确,资金短缺等问题。为此,需要农业经营者、三方投资机构和政府主管部门共同努力,从政策、资金、人才三个方面出发,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助力农业经营主体脱困境长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5月28日,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全省农业投资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指出,今年省政府首次将农业投资纳入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考核范围,省农业农村厅与省政府签订了农业投资增长考核目标责任书,全省要完成农业投资增长20%的目标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会议要求,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部门作用,建立与发展改革、统计、林草、烟草、供销等部门的定期会商机制,及时统计本地农业投资动态数据提供给统计部门,确保各类农业投资项目特别  相似文献   

5.
制度变迁下新疆农业投资绩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论述新疆农业投资对策,进而说明加快制度创新,改善农业投资的制度环境,提出优化农业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兰州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瞄准农民增收目标,把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扭住培育增长点关键,打造接续新动能引擎,强化抓项目投资支撑,把牢体制机制创新途径。按照"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要求,立足兰州都市农业发展基点,推动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推动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农业提质增效,推动农民利益联合,有效加快了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7.
陕西农业科技进步的制约因素及促进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业资本投入来看,农业投入严重不足,这种不足不仅表现为农业投资主体投资能力有限,更主要的是农业投资效益低下,难以形成有效的投资引诱。而提高农业的投资引诱,拓展农业的营利边界是还在于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再者,改革开放初期,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来源于制度创新,而随着改革初期热潮的过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逐步降低,由制度创新带来的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也在逐步减缓。因此,陕西省农业的发展,只能从根本上把农业增长的源泉转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轨道,而农业科技进步是提高效率和维持这种效率的源泉,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创新已经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农业科技创新的目标也由20世纪末期的"单维"目标发展到21世纪以来的"多维"目标。多维目标包含了保安全、提效益、促增收、调结构、稳生态的目标体系。通过对相关农业科技创新政策的总结和发展规划梳理,建立了包含保安全、提效益、促增收、调结构、稳生态的农业科技创新目标体系,并对这些目标进行维度分析,进而测算了农业科技进步对该目标体系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农业科技创新的目标体系并不明确,各目标维度发展不均衡,有的目标之间存在矛盾,而农业科技也不是完成这些目标的唯一途径。提出了按照短、中、长期分别制定相应的农业科技创新目标体系,同时,积极采取财政投入、农民培养、制度创新等其他手段来共同完成这些目标。  相似文献   

9.
选取2012—2019年农业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农业企业创新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农业企业创新投资具有正向影响,但这种正向作用会受到企业性质与股权集中度的影响,在国有企业中,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农业企业创新投资的正向影响减弱;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推动作用也会随着股权集中度的增加而减弱。  相似文献   

10.
徐世才 《中国农垦》2003,(12):23-24
农场农业的改革改制,各垦区各农场都有很成功的做法,都有很好的经验。为深化农业体制改革,创新农业运行机制,加快农业现代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步伐,化解农场经营风险,转变农场职能,实现强场富民目标,江苏省新洋农场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对农场原农业生产经营的体制进行股份制公司化改造,并收到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