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现在正是辣椒成熟采摘的好时节。近日,记者慕名来到前郭县王府站镇小榆树村,在村民的带领下,来到一家宽敞的农家大院。在大院中,目之所及的都是红彤彤的辣椒,20多位村民正坐在偌大的辣椒堆中,细心地挑选着辣椒。还有的村民正搬着一筐筐火红的大辣椒在有序地过磅;有的人员忙着将过磅后的大辣椒打包装箱;旁边的收购员仔细地记录着辣椒交易信息……每个人都忙个不停,红红的辣椒映衬村民红彤彤的笑脸,场面甚是红火。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滑县枣村乡大屯村村民张振义今年卖玉米与往年大不同。今年,他家的玉米带芯卖,卖的是晒干的玉米棒子。去年秋收后,玉米棒子就直接堆在院子里,张振义原来还想将玉米棒子用脱粒机打成玉米籽再卖,没想到收购粮食的经纪人开着货车、带着磅  相似文献   

3.
就在一年前,宁阳县郑庄村村民郑元屋还没有一个正儿八经的致富门路,整天在家中发牢骚。而一年后的今天,郑元屋可谓日进斗金,他家养了5头奶牛,每天都有50多千克的新鲜牛奶产出,按照村里和厂方签订的合同,每天都有近百元钱装进自己的腰包。要说起郑元屋这新旧两重的变化,功劳还得归在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村民走着的“牛道”上。  相似文献   

4.
沼气,真好!     
在渝水区水西镇山下村传出一件新鲜事,该村村民李国勇家没养猪没养牛,靠买别人家猪粪作原料,却建了2个沼气池。闻后,笔者前去采访。来到李国勇家,只见他家建的第二个沼气池即将完工,此时他正在池边配合施工人员紧张忙碌着。于是笔者走上前去与他聊了起来。“你觉得沼气如何?”“沼气,真个好。不瞒你说,我在年初建第一个沼气池之前,还心存疑虑,担心花了钱,又不好用,可是建成后一使用,感觉特别好。”“那好在哪呢?”“好处有三。一是卫生好了。原先房前屋后垃圾乱倒,污水乱流,苍蝇、蚊子乱飞,卫生太差。现在好了,这些东西…  相似文献   

5.
在江西省永丰县佐龙乡富裕村,说起范国瑞,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他是“致富的引路人”、“乐于助人的好支书”。从1994年担任村支书以来,范国瑞率先在富裕村大面积种植早辣椒套种甘蔗和秋延辣椒,走出了一条适应市场需求,适合农民致富的好路子。他不仅自己富了,而且带领全村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该村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富裕村。  相似文献   

6.
盛夏时节,记者来到西畴县江龙村村民刘忠恩家,只见他家的沼气灶燃得正旺,饭菜香气四溢,厨房干净整洁。自从建了沼气池以后,他家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刘忠恩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我们村53户人家,有56口沼气池,平均每户存栏肥猪6头。现在,煮饭不用柴,村里不见烟,用沼气既卫生又方便,我们再也不用花时间花劳力上山砍柴了,节省劳力又保护了山林。”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在西畴县的广大农村,已有占农户数63%的家庭都像刘忠恩家一样,做饭用的是沼气,喂猪、养鱼用的是沼液,施肥用的是沼渣,高效节能又环保卫生,越来越多的群众正在享受着沼气带来的…  相似文献   

7.
《农村新技术》2022,(8):58-59
<正>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白龙桥镇董村薛家自然村是出了名的“辣椒村”。在这里,全村90%的农户种植辣椒,年种植大棚辣椒1200余亩,年产量3000余吨,不少村民靠种植辣椒实现了致富。而董村薛家自然村辣椒产业大面积规模化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一位带头人——鄢继琼。从“农业小白”到“辣椒大王”2000年初,金华小伙薛丽萍和四川妹子鄢继琼在深圳打工时相识结婚,两  相似文献   

8.
家住六合县长城乡的张老汉9月19日与村民一起和往常一样,赶往大厂区乌龟山生活垃圾场拾捡剩饭、泔水及烂菜叶回家喂猪。老张用钉耙耙着耙着,突然从烂菜叶堆里耙出一条约4公斤重的青鱼。当他将烂青鱼从钉耙齿上卸下时,  相似文献   

9.
一、出租墙面也发财国道和铁路经过的乡镇每天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一些村民住房的前后墙壁面对这些交通要道,许多精明的商家看中了这里的广告大屏幕。刘存海老汉于是打起了墙壁生财的主意。他在国道边盖起了二层小楼后,一家企业的推销商马上提出租用他家墙壁绘制大型户外广告,年租金2000元,刘老汉负责保护好广告。  相似文献   

10.
刘国军 《农家致富》2005,(17):48-48
江苏镇江市村民孙基海来信问:王某、李某两家承包地均属于基本农田,并且相邻。2001年春,李某在自家承包地中种植了300余棵杨树。王某认为,李某种植树木影响他家地里的作物采光,造成减产.向李某索要赔偿,这种做法合理吗?  相似文献   

11.
您要想知道扶余县肖家乡韩家村农民张显路,为啥被村民送个"张庄主"的绰号,那咱就到他座落在村外的生态养殖场去瞧瞧.看,随着一声口哨,一只只扑打着小翅膀的家鸡雏,叽叽叫着从草地里跑出来,围在老张身边,"这些小家伙每天吃草吃虫,只要晚上贴补一顿苞米面就行了.咱这可是纯小笨鸡,到秋得手捂手摁着卖,这1500只鸡最少收入3万元!"老张边唠边撒着料.  相似文献   

12.
“张老师,今年的沼气计划你们能不能再给我一个,我准备搞一个沼气大棚温室。”贵州省桐梓县燎原镇花园村村民严国军在尝到了沼气池的甜头后又向县农业局能源站的技术干部张小龙“求情”。严国军是村里的养猪专业户和种菜能手,去年他家建了一口沼气池,并在池上新建了一排猪圈,养  相似文献   

13.
2002年3月20日深夜,安徽省萧县龙城镇帽山村民兵营长胡某在自家房后发现3名形迹可疑人员朝刘庄方向走去,遂用电话通知当夜值勤的村委主任陈秀亮拦截。陈秀亮喊来村民靳某一起在村里寻找,最后在一户村民家门口发现  相似文献   

14.
正在河南许昌市建安区五女店镇桃杖村,钱美鸽是一名"乡村网红",她的"牛不啦"头条号拥有粉丝近220万人。辣椒、芝麻油、粉条等农产品,是她在网上销售的主打产品。在村民眼中,钱美鸽是一个能人,她利用网络不但把自己家的农产品卖了出去,还按市场行情最高价,收购当地村民的农产品,把附近村的辣椒、麦仁、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村村有大学生”是典型的形象工程,有人说“农民当村官怎么没有这么好待遇,这不是歧视吗”,有人质疑“是否符合村民组织法”,等等。这些说法,有点道理。但在笔者看来,这些说法有吹毛求疵之嫌。如说这是对农村村官的“歧视”。现在几乎没有人认为一地高薪引进人才是对本土人才的歧视,为什么要反对用优惠政策引进大学生?至于是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黔江区冯家镇照跃村6组村民王美英,近日在自家山林中拾柴禾时,发了一笔“意外之财”———在一山洞中捡到古钱币近15公斤,共4000多枚。王美英介绍,8月1日下午5点多钟,她到后山自家山林中捡柴,发现一小石洞里盘着一堆像蛇一样的东西。她用一根树枝伸进去试探,没想盘着的东西散了下来,她才发现是一堆古铜钱,用细棕绳穿成串。因时间久远,细棕绳被树枝捅断。发现了“宝贝”,王美英既惊喜又紧张,用背篼把古币背回家。用秤一称,有近30斤,共4000多枚。4日下午,记者电话咨询了黔江区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该人士称,这些古币价值需专业人士鉴…  相似文献   

17.
吴祖善  张红玲 《新农业》2009,(11):32-32
周广是瓦房店市松树镇半拉山村的村民,他家有一座长90米、宽10米的日光温室,栽培草莓已有6年。周广不仅注重总结积累当地的管理经验,还善于采用外地的一些新措施、新办法,使草莓产量高、品质优。他家生产出的草莓个大、色正、味甜,经济效益非常可观。2008年他家共产草莓3500公斤,纯收入超过2万元。  相似文献   

18.
<正>用多功能高端相机拍的美景,远不如这小小一触手可及的美景宜人。在东莘县董杜庄乡的一户大里,冬日的阳光透过塑膜,不时有水滴自棚顶下,溅到芸豆苗上,让那小片绿叶更增添了几分调与情趣。得知我们是鲁西肥企业来走访的,便热情同我们聊起来。一位年轻的村民介绍说,他家种植大棚有近十年了,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成熟,种植面积年年增加。这几个挨着的棚种的都是芸豆,南面种的是辣椒,北面种的是黄瓜,也有西葫芦、香瓜,都是市场上受欢迎的蔬菜品种。当问及用的什么肥料,这位朴实的村民笑起来,"当然是鲁西肥了!咱们都是鲁西人,当然首选鲁西肥!"看  相似文献   

19.
《农家致富》2008,(6):22
“这辣椒真火,由于品种好,0.5公斤卖上10块钱还供不应求,比往年高出了3倍。”河南省唐河县源潭镇张楼村椒农贾亦昆说起种椒乐得合不上嘴.他家的10亩辣椒净赚了3万多元。  相似文献   

20.
《新农业》2016,(16)
正湖北恩施来凤县百福司镇荆竹堡村位于大山深处,这里环境优越,可是好山好水却不能带来效益,让村民们很着急。当地村民虽然常年养猪,但是谁也没想过能靠养猪发家致富。彭昌松家也养猪,可是他家的猪却帮助他实实在在地走上了致富路。彭昌松家的猪为什么就这么值钱?其实彭昌松就抓住了这么一个全新的概念,叫生态年猪订制。让彭昌松没想到的是,他把这个消息往网上一挂,生意火爆的不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