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初步调查发现,河南省寄生危害柞蚕的寄蝇主要有蚕饰腹寄蝇和家蚕追寄蝇2种;同时开展了“灭蚕蝇一号”对柞蚕的毒性及防治柞蚕寄蝇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柞蚕大眠起4~8d时,喷施0.107%浓度“灭蚕蝇一号”药液,可有效防治河南省蚕饰腹寄蝇病及家蚕追寄蝇病,防治效果达90%以上;该方法对柞蚕安全无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2.
柞蚕饰腹寄蝇也叫柞蚕寄生蝇,蚕民称蛆蛟、蚕蛆,属双翅目寄蝇科。近年柞蚕饰腹寄蝇在辽宁春柞蚕放养中发生较重,多时可寄生70%~90%,严重的影响了春种茧的质量和数量,给农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掌握蚕寄蝇的防治方法尤为重要。1用灭蚕蝇3号浸蚕杀蛆1.1看蚕寄生情况1.1.1在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防治柞蚕饰腹寄蝇新药剂,采用辛伐他汀片单用及其与"灭蚕蝇1号"混用喷蚕喷叶处理,调查药剂对柞蚕的影响和对柞蚕饰腹寄蝇的防治效果。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辛伐他汀单用或混用均未见对柞蚕产生不良影响,辛伐他汀片100mg·L-1与"灭蚕蝇1号"混用较"灭蚕蝇1号"单用防效提高10.1%。  相似文献   

4.
灭蚕蝇四号是防治柞蚕饰腹寄蝇病的重要药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体表渗透杀灭寄生于柞蚕体内的柞蚕饰腹寄蝇幼虫。本文研究了2种促渗剂—氮酮和高金噻酮对灭蚕蝇四号经柞蚕体表渗透的影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灭蚕蝇四号在柞蚕体内的残留量,结果表明添加助渗剂氮酮和高金噻酮的灭蚕蝇四号的透皮药量分别提高8%和20%,对柞蚕饰腹寄蝇的防治效果分别提高5.3%和11.4%,并且对柞蚕安全。  相似文献   

5.
焦玉凤 《北方蚕业》2008,29(4):27-28
多雨年份和多雨地区,春柞蚕用灭蚕蝇1号防治柞蚕饰腹寄蝇。眷柞蚕4龄、5龄采取分别用0.05%与0.08%的灭蚕蝇1号两次喷药.防治柞蚕饰腹寄蝇效果好,成本低。  相似文献   

6.
“灭蚕蝇1号”防治柞蚕饰腹寄蝇病应用方法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灭蚕蝇1号"防治柞蚕饰腹寄蝇病应用技术方法的重新试验,结果初步表明,不同时期用药,防效差异显著,其中老眠起2日龄用药效果最高,校正防效为57.9%;不同使用浓度防效差异显著,0.25%质量分数的防效最高,为68.5%;从增加用药次数的试验效果看,4龄期用药,并不能提高防效。生产中使用"灭蚕蝇1号"防治柞蚕饰腹寄蝇病可采用二次用药法,即5龄起蚕2~3d进行第1次喷药,5龄起蚕6~7d进行第2次喷药。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估柞蚕饰腹寄蝇防治药剂蝇毒磷溶液(商品名灭蚕蝇3号)对柞蚕正常生理代谢的影响,用灭蚕蝇3号药液处理柞蚕5龄幼虫后,测定蚕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 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细胞色素P450(CYP450)和羧酸酯酶(Car E)的活性变化。药液处理后12 h内,柞蚕幼虫头部的ACh E、CYP450和Car E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GST活性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脂肪体中的ACh E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GST、CYP450、Car E活性与对照组的差异均不显著;血淋巴中4种酶活性与对照组的差异均不显著。药液处理后48 h内,柞蚕幼虫除脂肪体中ACh E的活性发生变化后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不再显著外,各组织器官中几种酶的活性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同药液处理后12 h内测定的结果一致。试验结果表明,以生产上常用浓度的灭蚕蝇3号药液处理柞蚕5龄幼虫,会引起柞蚕头部ACh E、CYP450和Car E的活性显著降低,因而用该药剂防治柞蚕饰腹寄蝇时应禁止盲目增大药剂使用浓度和延长药液浸蚕的时间,避免影响柞蚕的正常生理代谢活动。  相似文献   

8.
刘孝良 《北方蚕业》2008,29(1):18-19
“蚕得乐”与灭蚕蝇一号、“线绞清”、“灭线灵”一号混用给蚕添食,对柞蚕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但与灭蚕蝇一号混用连续给蚕添食,会明显降低雌蛾的产卵量,下降幅度为17.5%~25.4%,但不影响孵化率,而“蚕得乐”与“线绞清”、“灭线灵”一号混用则不影响雌蛾的产卵量及蚁蚕孵化率。  相似文献   

9.
仝德侠  赵淑英  李仕亚  董辉 《中国蚕业》2011,32(3):21-22,45
通过“灭蚕蝇”不同用法对家蚕蝇蛆病防治效果的试验发现,适当提高“灭蚕蝇”使用浓度和施药次数,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灭蚕蝇”对家蚕蝇蛆病的防治效果,且不会因增加“灭蚕蝇”使用剂量造成家蚕农药微量积累中毒而增加不结茧蚕的发生。400倍液添食、250倍液体喷,4龄蚕体喷1次、添食2次,5龄蚕添食3次、体喷3次,防效最优;家蚕4眠...  相似文献   

10.
危害柞蚕(Antheraea pernyi)、栗蚕(Dictyoploca japonica)等野蚕的寄生蝇种类较多,准确鉴定其种类是害虫防治的基础。对采集自不同年份(2007年和2016年)、不同地理区域(辽宁、吉林和河南)寄生柞蚕和栗蚕的50份寄生蝇蛹样品的DNA条形编码进行了研究。来自辽宁6个地区和吉林2个地区的38份柞蚕寄生蝇样品属于柞蚕饰腹寄蝇(Blepharipa tibialis),它们的DNA条形编码序列的碱基一致性达100%,表明辽宁和吉林的柞蚕饰腹寄蝇均来源于一个扩散点,而且扩散历史极短。来自河南的柞蚕寄生蝇样品HN6的DNA条形编码序列与家蚕追寄蝇(Exorista sorbillans)的序列一致性达到96%,属于家蚕追寄蝇;而另外的5份样品HN1~5的序列一致性为100%,推测属于蚕饰腹寄蝇(Blepharipa zebina)。来自辽宁的寄生栗蚕的6份寄生蝇样品DJY1~6的DNA条形编码序列完全一致,但其分类学地位有待于进一步确认。有趣的是,来自河南同一个柞蚕茧内的寄生蝇样品HN3~5和HN6分属于2种寄生蝇。上述结果表明,利用DNA条形编码技术进行危害野蚕的寄生蝇种类鉴定和种群发生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柞蚕区的寄生蝇主要是家蚕追寄蝇和蚕饰腹寄蝇两种,家蚕追寄蝇一年发生多代,蚕饰腹寄蝇一年发生2代。对河南省柞蚕寄生蝇的种类、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柞蚕寄生蝇病害日趋严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家蚕追寄蝇寄生规律与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在调查吴江蚕区家蚕追寄蝇为害状况的同时,对其空间活动分布等寄生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在未安装防蝇装置的蚕室,如采用蚕台育的话,则中层蚕台上的寄生率比上层、下层蚕台的高;(2)大棚养蚕的家蚕追寄蝇为害率高于普通蚕室养蚕;(3)在未使用过"灭蚕蝇"的蚕室,家蚕追寄蝇为害较使用过"灭蚕蝇"的要严重些。(4)在蚕室的同一平面上,靠近蚕室门窗的光线明亮处的蚕易被寄生。文章最后就家蚕追寄蝇防治方法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柞蚕生产中应用灭蚕蝇溶液防治柞蚕饰腹寄蝇病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药物特性及杀虫机理、施药方案、复配应用和使用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详细阐述灭蚕蝇溶液的科学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利用RAPD技术对不同地区及不同季节发生危害的柞蚕寄生蝇进行了遗传多态性研究。选取11个随机引物对14份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140条稳定条带,其中128(91.43%)条为多态性条带,表明柞蚕饰腹寄蝇(Blepharipa tibialis)、秋柞蚕寄生蝇(未命名)及栗蚕寄生蝇(未命名)间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各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在0.0214~0.5143之间,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14份供试材料可聚为两大类:栗蚕(Dic-tyoplocajaponica)寄生蝇与寄生柞蚕的寄生蝇各聚为一类,其中来自河南省的柞蚕饰腹寄蝇自成一类,来自东北地区的柞蚕饰腹寄蝇与秋柞蚕寄生蝇又各自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5.
柞蚕新品种“选大4号”是以选大2号为基础材料,经6年12代系统分离选育,选育出适合东北蚕区的柞蚕新品种。新品种秋季:全茧量12.62g,千粒茧重12.35kg,虫蛹统一生命率93.11%。  相似文献   

16.
蚕寄蝇是一种野生昆虫,屬于昆虫綱,双翅目,寄生蝇科,它是柞蚕的主要害虫,解放前在辽宁省风城县为害春蚕特別严重。解放后,随着养蚕事业的发展和扩大,蚕寄蝇为害亦随之猖獗。据調查,最近兩年辽宁省风城县受蚕寄蝇害最重的已达100%;全县平均已达50%以上。安东、宽甸、岫岩、本溪、海城、盖平等县的柞蚕生产,都受着蚕寄蝇害輕重不同的威脅。目前蚕寄蝇为害率是年年增加,为害面积亦年年扩大。一蚕寄蝇的形态 (一)成虫蚕寄蝇的成虫由头、胸、腹三部組成。 1.头部:头呈半球形,有短而細的頸与胸部相連。前方有一对触角,兩侧有一对大复眼,中間有單  相似文献   

17.
柞蚕饰腹寄蝇(Blepharipa tibialis Chao)是严重危害柞蚕的寄生性害虫,因长期使用单一防治药剂已导致防效下降,需要寻求新型药剂有效控制其危害。以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为母体化合物,分别合成了5种氟虫腈磺酰胺类衍生物(FSD),采用熔点测试、红外光谱(IR)和核磁谱(1H-NMR)确认结构后,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FSD的色谱容量因子(log K)作为疏水性参数,其取值范围为0.169~0.778,低于氟虫腈(4.271),表明5种FSD化合物的亲水性强于氟虫腈。FSD对柞蚕4龄幼虫的毒性试验表明,其5%致死浓度(LC5)均1 300 mg/L。在此基础上以被柞蚕饰腹寄蝇寄生的柞蚕5龄幼虫为试虫测试FSD的防治效果:质量浓度为500 mg/L的5种FSD药液处理组的防效均70%,并随着药液浓度增加防效略有增加,其中编号为1的FSD化合物质量浓度为1 000 mg/L时的防效达到80%以上;用5种FSD化合物100~1000 mg/L药液处理后,柞蚕的结茧率经归一化处理均达到96%以上。综上试验结果认为,FSD由于具有磺酰胺键而提高了氟虫腈的亲水性,对柞蚕的毒性较氟虫腈原药大幅降低,但需要对FSD结构进行改进设计,筛选出对柞蚕饰腹寄蝇防治效果更明显的药剂。  相似文献   

18.
为选育适合在一化性柞蚕产区放养的蛹、丝兼用大茧型柞蚕品种,以河南蚕区的一化性柞蚕优良品种河33为亲本材料,以提高千粒茧质量和千克卵产茧量为育种目标,采用系统分离的育种方法,历经15年15代育成一化性大茧型柞蚕新品种豫大1号,并与现行一化性柞蚕品种101组配成杂交组合豫杂5号(豫大1号×101)。豫大1号属黄蚕血统,中熟性品种,全龄经过时间52 d 7 h,千粒茧质量8.55 kg,茧层率11.51%,一粒茧丝长933.60 m,在品种比较试验中的全茧量比亲本品种河33提高14.72%,在农村生产鉴定中的千克卵产茧量比河33增产16.66%。豫杂5号的全龄经过时间为48 d 8 h,全茧量8.43g,一粒茧丝长1 056.15 m,在杂交组合评比试验中的千粒茧质量比对照品种101提高12.02%,在农村生产鉴定中的千克卵产茧量比对照品种101增产18.25%。柞蚕新品种豫大1号及其杂交组合豫杂5号具有产量高、易繁育、茧型大、茧丝品质优等特点,适用于蛹、丝兼用的柞蚕茧生产。  相似文献   

19.
柞蚕线虫病是危害柞蚕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避免长期使用单一药剂防治柞蚕线虫病给柞蚕生产带来的潜在危机,从10种线虫防治药剂中筛选出了新型药剂线蛟清。以0.108 00%、0.054 00%、0.021 67%和0.016 25%线蛟清药液喷洒的药叶饲喂柞蚕,对柞蚕寄生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均达100%,但前2种浓度的药液可导致柞蚕慢性中毒。给柞蚕全龄添食0.016 25%线蛟清药液喷洒的药叶,其结茧率和全茧量与清水对照没有显著差异,且子代的产卵量、孵化率、收蚁结茧率、全茧量及茧层率均与清水对照差异不显著。喷洒0.016 25%线蛟清药液0.5 h后人工降水20~25 mm,用药叶给柞蚕添食的防效仍达到100%,正常情况下该浓度药液的持效期达35 d,柞蚕被线虫寄生8 d内,连续4 d取食药叶,可全部杀死寄生于体内的线虫。试验结果表明:0.016 25%线蛟清药液对柞蚕线虫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药液喷洒后的内吸性好,药效持续时间较长,对柞蚕的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柞蚕寄生线虫是辽宁省柞蚕主要虫害之一,分布于丹东、凤城、岫岩、宽甸、盖县、海城、庄河等十余个市县。据文献记载,辽宁省以Pernyimermis SP.分布最广,为害最重。此虫为害4—5龄春柞蚕及1—4龄秋柞蚕。凡是被害的柞蚕,一般均随着寄生线虫的脱出而死去,极个别被寄生晚的柞蚕,也只能作个薄茧,而不能正常化蛹、发蛾、繁殖后代。据调查,辽宁省已发生线虫为害的蚕场范围很广泛,为害面积正在扩大。这些有线虫的蚕场用于养蚕,常常因线虫寄生造成减产。严重地区,不得不被迫停止养蚕,致使大片蚕场常年不能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