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叶枯灵(原名渝-7802)是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一种新药剂,室内测定表明,25%叶枯灵250~500倍液对水稻细条病菌具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经盆栽及大田试验表明,叶枯灵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既有保护作用又有治疗作用;25%叶枯灵250倍液的大田防治效果可达74.86%以上,优于20%叶青双500倍液的防治效果。是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较有潜力的新药剂。  相似文献   

2.
水稻瘤矮病危害产量损失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瘤矮病危害产量损失的测定陈观浩,陈少兰(广东省化州市病虫测报站525100)梁训友,梁盛铭(广东省化州市农业局)自80年代以来,水稻瘤矮病在我市3次大流行,1次中等流行。大流行年一般病丛率25%~50%,高的65%,甚至80%以上。为了弄清瘤矮病...  相似文献   

3.
水稻恶苗病的发生和防治恶苗病是水稻常见的病害之一,群众称之为“米秧”。近年来不仅危害双晚,而且在早中轴品种上也有发生,特别是杂交稻,田间发病率可达10%,严重的达25%~30%。恶苗病在秧田期就开始发生,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病株高而细,比健株高三分之一到...  相似文献   

4.
供需交流     
公司名称: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联系人:高成松电话:0565-5393188传真:5392858供需交流农药通用名农药商品名称登记证号适用范围包装规格价格18%杀虫双水剂PD84104-43水稻、蔬菜多种面议28%杀虫双水剂PD84104-43水稻、蔬菜250kg/桶面议45%杀虫双水剂LS2001736水稻、蔬菜多种面议90%杀虫单粉剂LS95352水稻多种面议95%杀虫单原粉LS95352水稻40kg/编织袋面议90%杀虫单原粉LS95352水稻40kg/编织袋面议95%杀虫单原粉LS95352水稻25…  相似文献   

5.
《广西植保》1994,(1):24-25
25%担菌宁可湿性粉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广西农科院植保研究所纹枯病是广西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发病面积逐年扩大,且为害加剧。为找到防治该病的高效药剂,在全国新农药大田试验网的统一安排下,我们在本院农场和岂宁县五塘乡进行了江...  相似文献   

6.
稻纹枯病发生为害与控制对策的商榷邓远禄,肖国权,孙本坤(四川省达川地区植保植检站635000)纹枯病已成为影响我区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病害,常年应防面积约占种植水稻17.8万hm2的25%,不防治条件下损失稻谷1.5万t左右。为增强对该病防治的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7.
近3a来,我们总结的药剂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操作技术,在全镇推广,防效均稳定在97%以上。1)选用对路农药。使百克、浸种灵等药剂,尤以使百克对水稻恶苗病防效最佳。2)掌握适宜浓度。试验表明,用25%使百克EC(乳油,下同)浸稻种,以2000倍液浸种效果最好。3)算好稀释对水细账。以25%使百克EC2000倍液为例,每支(袋)2ml,对水4kg;2支(袋)4ml,则对水8kg;依此类推。这样通俗易懂,便于农户理解和掌握。4)准确称量农药及其加水量。一定量种子浸种需要的农药量和加水量,应一律用秤或量筒准确称量,…  相似文献   

8.
稻杆潜蝇危害我区水稻,自1986年首次在堡子镇发现以来,危害程度逐年加重。1998年发生面积已达25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5%。由于该害虫是近年发生的水稻害虫,没有引起广大农民的足够重视,防治效果差。现引进并筛选3%呋喃丹颗粒剂(美国FMC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9.
粉锈宁、井冈霉素混用防治稻粒黑粉病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锈宁、井冈霉素混用防治稻粒黑粉病效果好傅龙顺(福建上杭县植保站,364200)粉锈宁防治杂交水稻稻粒黑粉病,已在生产上广泛应用,但使用粉锈宁与井冈霉素混用,防治效果较单一使用更为理想。1试验设计、方法试验采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g十井冈霉素2...  相似文献   

10.
实验证明,中生菌素200倍液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达89%,相当于化学农药10%叶枯净150倍和25%川化018500倍药液处理。大田最佳施药时机为病株率5~10%的发病初期,连续防治2~3次可有效控制病情,千粒重提高17~18.7%。秧田于3~4叶期和移栽前5天各喷中生菌素150倍液一次,可推迟大田发病期45天,防效高达90.57%。同时节省防治成本70~80%。  相似文献   

11.
中生菌素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证明,中生菌素200倍液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达89%,相当于化学农药10%叶枯净150倍和25%川化018500倍药液处理。大田最佳施药时机为病株率5~10%的发病初期,连续防治2~3次可有效控制病情,千粒重提高17~18.7%。秧田于3~4叶期和移栽前5天各喷中生菌素150倍液一次,可推迟大田发病期45天,防效高达90.57%。同时节省防治成本70~80%。  相似文献   

12.
水稻云形病发生为害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云形病在遂昌县各地均有发生,海拔400m以上病情重。该病在水稻分蘖末开始发病,孕穗末病情剧增,蜡熟进入发病高峰。品种对该病抗性有较大差异。杂交稻病情重于常规稻,杂交中汕优、威优系列病情更重。该病主要影响水稻结实率而减产,随着病情指数增加,产量损失加大,两者密切相关。适温、高湿利于病害侵入、发展。该病防治应抓3个环节:选用抗病良种;合理施肥;在水稻孕穗末667m2用40%禾枯灵60g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g进行1次防治,防病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农抗120中组份A‘对几种作物病原真菌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农抗120中组份A'对水稻纹枯菌、棉花立枯病菌、棉花枯萎菌和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农抗120A'对水稻纹枯病菌和棉花立枯病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25μg/mL,24小时抑菌率达50%的抑菌浓度分别为1.0μg/mL和2.5μg/mL、且抑菌强度与120A'浓度成比。  相似文献   

14.
郭云书 《植物检疫》1996,10(5):288-290
河北省稻水象危险性评价和检疫对策郭云书(河北省植保总站石家庄050031)河北省稻水象主要发生在唐山市和秦皇岛市,发生面积8.7万hm2。1988年有400hm2水稻田因稻水象危害减产25%。因此,对稻水象在我省水稻生产中的危险性评价和检疫对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吡单井混剂是将10%吡虫啉可湿粉(南京农药厂)+90%杀虫单可溶性粉(溧阳化工厂)+25%井冈霉素可溶性粉(盐城市生物农药厂)混合而成。吡虫啉是一种新一代超高效、强内吸、广泛、低毒杀虫剂。杀虫单系90年代初应用于水稻鳞翅目害虫,防治效果优于对硫磷和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水稻恶菌病在我市发生较为普遍,且有逐年加重的势头,已严重威胁粳稻产量的提高。为此,笔者1999年对几种杀菌剂浸种防治恶菌病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供试药剂及处理方法 1.25%使百克乳油(江苏辉丰农化有限公司提供)0.8ml对水 3.2kg浸 2kg稻种(4000倍液) 2. 25%使百克乳油1.2ml对水 3.2kg浸 2kg稻种(2667倍液) 3.25%使百克乳油1.6ml对水3.2kg浸2kg稻种(2000倍液) 4.10%浸种灵乳油(江苏泰州化肥厂生产)0.8ml 1.秧田期:出苗后…  相似文献   

17.
水稻恶苗病是一种分布很广的真菌病害,群众称“米秧”。重发田株发病率达3%~5%,可减产15%~25%。 依据本病的侵染来源及防治实践,采取如下对策且有显著防效: 一、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处理 由于本病的主要来源是带病种子,因此选用无病种子及药剂浸种,可以收到相  相似文献   

18.
玉米田化学除草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长福 《植物医生》1998,11(4):42-43
据统计,1996年我国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为24498.30千公顷,占旱田播种面积的36.6%,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当年玉米总产量为12747.00万吨,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25.3%,每公顷产量为5203公斤,单产居水稻、甘薯之后,位于旱粮之首。但是,...  相似文献   

19.
25%辛甲氰乳油防治茶尺蠖防效好陈雪芬肖强姚惠明(中国农科院茶叶所杭州310008)25%辛甲氰乳油是陕西秦东农药总厂的产品,中国农科院茶叶所于1996年在杭州进行了茶尺蠖的田间防效试验,防治效果显著。1试验设计及方法试验设25%辛甲氰乳油1000、...  相似文献   

20.
烯唑醇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烯唑醇是新一代的内吸性杀菌剂,过去多用于防治小麦白粉病、梨黑星病等,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笔者于2000年7~8月在单季晚稻上试验防治水稻纹枯病,取得好的防治效果。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太仓市陆渡镇夏介桥村第一农场进行(笔者当时在陆渡农技站工作)。水稻品种为武运粳7号。前茬为小麦,土壤肥沃。试验设每667m2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江苏省建湖农药助剂厂生产)15g、20g、25g以及空白对照4个处理,重复4次。小区面积90m2。7月29日喷药,正处于水稻分蘖阶段。本旬天气温湿度均较高。药后5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