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桑瘿蚊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刘游海(遂川县衙前乡蚕桑站)桑瘿蚊是一种危害桑芽梢嫩叶,致使卷曲凋萎,顶芽枯死,侧芽丛生,叶片变小,产叶量减少,采叶工作量增大,亩桑养蚕张数及效益下降的一种恶性害虫。杂交桑较之湖桑的危害性更大。1994年,我乡桑园大面积发生此虫...  相似文献   

3.
苏北地区桑瘿蚊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正>桑瘿蚊(Diplosis sp.)在我县一年发生6代,各代危害始发期大致为,第一代6月14日,第二代7月1日,第三代7月21日,第四代8月4日,第五代8月17日,第六代为9月2日(各年因气候因素不同,各代危害始发期略有出入)。以第4、5代对桑树危害最为严重。近几年,我县桑瘿蚊普遍发生,发病严重的田块,产叶量要减少三分之二。为了尽快控制该虫的危害,我们于1990~1994年开展了桑瘿蚊发生规律的调查和防治技术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徐卫菊 《四川蚕业》2003,31(3):18-19
桑瘿蚊 (Diplosissp)是我省及全国主要蚕区的成灾桑树害虫 ,发生代数多 ,第 1、2、 3代危害严重 ,特别是第 2代危害最为严重。近年来 ,由于我市栽桑布局的调整 ,改原来的四边桑为发展成片密植小桑园 ,因而 ,桑树害虫的种类逐渐增加 ,病虫的危害也随之蔓延和猖獗。笔者于 2 0 0 1、 2 0 0 2年分别在绵竹市的什地、富新两镇调查发现 :本市桑园遭桑瘿蚊为害 ,梢危害率达 60 % ,株危害率达 91 % ,造成春叶减产 ,夏蚕发种减少 ,严重地威胁着我市蚕业的发展。两年来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通过蚕桑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 ,已经基本摸清该虫…  相似文献   

7.
孙艳玲 《北方蚕业》2001,22(2):32-33
桑瘿蚊是我县桑园的主要害虫之一,自1981年在滨海县蚕种场少数桑园发现以来,受害面积逐年扩大,且日趋严重,1986年危及全县500hm2桑园,并扩散到阜宁、响水等县。目前,桑园的危害几乎遍及长江以北的所有蚕区,给蚕桑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地调查研究。基本摸清桑瘿蚊在本地区的发生规律,为生产提供了有效的防治措施,通过多年的联合防治,本县的桑瘿蚊已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就滨海县桑瘿蚊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介绍如下: 1 桑瘿蚊的发生规律 1.1 桑瘿蚊的发生,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地区差异很大我们通过定点调查,得出本地区桑瘿蚊大约一年发生五代,各代发生期见表: 成虫多于傍晚羽化,白天隐藏在杂草等暗处怕光,多在傍晚飞翔交尾,产卵在顶芽叶背或第一、二嫩叶叶背,每处2~3粒,雌成虫产卵30粒左右,卵期2~3d。 幼虫孵出后即侵入顶芽内部,以口器刺破桑芽组织,吸食汁液。一芽中2~3头至7~8头,有的多达30多头。受伤桑芽轻则变成虫口叶,重则桑芽弯曲变形,发黑腐烂,造成桑株封顶,经12~14d后,上部腋芽萌发,又被下一代幼虫寄生为害,幼虫期7~14d,幼虫有背光向湿性,在湿润处很安定,在水中可生活一星期以上,老熟后从芽中爬出,弹跳入土,常分布在离地面13cm的表土内,以6~10cm为多。然后化蛹,蛹期12~16d。 1.2 世代重叠现象明显桑瘿蚊每年第一代发生数量少,桑树受害较轻,迅速蔓延扩展,第2~3代扩散最快,数量最多,第二代后期开始有明显世代重叠现象。尤其在7月中旬之后为害加重。  相似文献   

8.
9.
兰蓉 《四川蚕业》2007,35(3):45-46
南充蚕区危害桑芽的瘿蚊主要有桑瘿蚊(Colarinia S P)和桑橙瘿蚊(Diplosis Mori Yokyame),它们都具有分布广、发生量大、蔓延扩展迅速、高峰期短、世代重叠和为害严重等特点。本文初步探明了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药剂防治为辅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桑瘿蚊是一种以幼虫寄生于桑树顶芽吸食汁液为害桑树的微体害虫.该虫体形小,发生周期短,繁殖速度快,一旦发生,来势凶猛,蔓延迅速,为害严重,防治难度大,易暴发成灾,属于夏秋季桑园主要害虫中危险性最大的虫种,桑树受害后多以顶芽萎凋,变黑掉落,枝条提前封顶致使腋芽萌发,侧枝丛生,条短叶黄,夏秋叶减产28%~50%;再因桑树枝条封顶,叶质硬化变劣,还影响秋蚕张种产茧量;此外,因侧枝多,叶形小,剪采桑叶用工量增加一倍多.这几年,笔者通过定点系统调查,田间观察记载等方法,基本摸清了桑瘿蚊在本地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现将调查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铃木繁实 《江苏蚕业》1990,(1):64-65,21
<正> 容易发生桑瘿蚊的条件桑瘿蚊喜欢比较凉爽的气候,改良鼠返和耐雪等桑品种容易发生。在春夏季节降水量多、温度偏低的年份为害较严重,同时桑树生长不良,使饲育量减少。桑瘿蚊的发生,除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桑树栽培管理状况的影响。即在杂草丛生或草生栽培的桑园发生较多。  相似文献   

12.
13.
杨吟曙 《江苏蚕业》2004,26(4):32-34
<正>桑瘿蚊根据其寄生桑树的部位,而分为根瘿蚊、叶瘿蚊、椹瘿蚊和芽瘿蚊等许多不同种类,其中以桑芽瘿蚊为害最严重。我国危害桑芽的瘿蚊主要有桑橙瘿蚊和桑吸浆虫两种。其中分布广泛、危害最大的是桑橙瘿蚊。江苏省东台市许河镇于.1999年7月中旬首先在许河等村发现桑橙瘿蚊危害后,到10月底全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受害面积达80%。从1999年7月份开始,我们对桑橙瘿蚊的发生情况、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经过两年的努力,到2001年8月份桑瘿蚊甚本得到控制,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江苏蚕业》1992,(4):31-32
<正> 我市自1987年在侍岭乡苗庄村发现桑瘿蚊以来,蔓延和危害面积逐年扩大,1988年蔓延到塘湖马楼、曹集农科、丁嘴六里井、仰化大同、关庙乔口等村的800亩桑园,1989年蔓延至运东重点蚕区的12  相似文献   

15.
《江苏蚕业》1989,(2):17-19
<正> 桑瘿蚊在盐城市的受害桑园面积达4万亩,被害桑树新梢多次分叉,轻者桑叶减产,叶质变劣;重者无叶饲养秋蚕。一年来,我们对桑瘿蚊发生的有关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一、调查方法田间随机取样,每次调查一块田(面积1.0~1.5亩)。被害程度调查:嫩芯被害分为三级:0级—不被害;1级—芽变形,数  相似文献   

16.
桑瘿蚊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蚕业》2017,(3):36-38
在江苏苏北地区桑瘿蚊是桑树主要害虫之一,由于桑瘿蚊繁殖快、传播迅速,一旦发生,来势很猛,在部分地区导致桑树受害成灾,本文结合生产实际论述了桑瘿蚊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潼南县近年桑瘿蚊危害猖獗。据1991年观察调查:桑树株危害率100%,新梢止芯率60~80%,造成春叶减产30~35%,春茧减产48%。为防止桑瘿蚊再度成灾,于1992年3月建立了桑瘿蚊测报体系,从3月下旬至5月中旬,隔日在田间剥芽查虫,调查有虫芽数和100芽虫口数。4月8日为第1代幼虫的最大虫量日,占其50%虫量的调查日期为4月6日,定为幼虫孵化高峰期。根据四川桑瘿蚊第1代的世代经过29天左右,预报了第2代桑瘿蚊幼虫的最佳防治时期为5月1~5日,并根据有效基数预测法,推测出第2代桑瘿蚊发生量足以成灾。为此,及时组织了防治;又通过田间剥芽实查:证实了第2代桑瘿蚊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预测基本准确。药剂防治调查证明:用40%乐果乳油500倍液喷梢头,其防治效果因喷药次数而异,在孵化始盛期至高峰期只喷药1次者。为44.56%,连续喷药两次者为88.24%。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发现桑瘿纹的发生与气象,环境,土壤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并针对这些关系,提出了一套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巧治桑瘿蚊     
<正> 桑瘿蚊的防治一般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即顶芽喷用残毒期短的农药,如灭蚕蝇、敌敌畏、辛硫磷(在阳光下2~3天)等防治幼虫;地下撒毒土防治蛹,用残效期较长的农药,如大风雷、甲基异柳磷、辛硫磷等,深锄于土壤,药效达30~60天。但由于桑瘿蚊代数多,世代重叠,发生期长,特别是地上防治次数多,操作难,化工多,成本高,劳动强度大,7~9月,桑园条高叶密,园内温度有时高达36℃以上,蚕农难于忍受,往往弃虫不治,桑树受害严重。地下防治由于各种农药残效期均有一定限制,一次性施药难于奏效,一般要施两次药才能有效控制危害。但两次施药不仅成本高,而  相似文献   

20.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7,44(1):28-28
答:(1)土壤撒药。桑树夏伐后,每1000平方米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5~6公斤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0.3~0.5公斤,拌土或细沙撒于桑园,中耕翻于土中。(2)顶芽喷药。各代幼虫发生盛期,用敌敌畏或辛硫磷的8001000倍稀释液喷顶梢。(3)春叶芯。在早春第一代幼虫发生为害时期,全面除桑芯,运出桑园烧毁。[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