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华 《四川蚕业》2014,(4):37-37
<正>桑树是蚕桑产业的基础,桑叶产质量直接关系到蚕茧的产量和质量,进而影响蚕农的收入。因此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的桑园十分重要。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有些桑园低产,急需进行改造增产。现将影响桑园低产的原因与改造增产措施归纳如下:1桑园低产的原因1.1部分蚕农栽桑不管桑,造成桑园树龄过老,桑树生理机能衰退,树体死亡,如不及时补株,造成桑园缺株太多,影响桑园产叶量。1.2树型低矮,树冠过小,发条数过少。  相似文献   

2.
2004年安康市蚕桑生产在全国绝大多数蚕桑产业仍处于萎缩的状态下,实现了安康市蚕桑生产恢复性增长。全市增建高产优质桑园及低产桑园改造共1万hm^2,同比增长为0.47万hm^2;生产合格蚕种51.2万张,同比增长6.2万张;养蚕43.26万张,同比增长2.3万张;蚕茧产量达14892t,同比增长1702;全市蚕农蚕桑综合收入达2.5亿元,养蚕户户均收入达1041元;实现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3.
王蕾  徐春秀 《中国蚕业》2005,26(1):39-40
1蚕桑高产优质高效目标的提出 近几年来,海门市桑园面积稳定发展,生产水平逐年提高,蚕桑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蚕桑生产的效益,增强行业竞争优势,这一课题摆在了广大蚕技工作者和蚕农面前.为此海门市蚕桑指导站和悦来镇农技站从做大做强蚕桑产业出发,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目标(667m2桑养蚕3张种,平均产茧100kg,收入1000元)进行技术研究,逐步在全镇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钱银川 《蚕桑通报》2005,36(1):64-65
海宁市盐官镇养蚕历史悠久,全镇22个行政村,8000多户农户养蚕,桑园面积约733 hm2,全年饲养蚕种35000张左右,产茧1500 t左右.蚕桑生产是盐官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近几年由于受市场影响茧价不稳,影响了蚕农的收入.因此,如何综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桑园的总体效益,已成为蚕农的迫切要求.为此盐官镇根据榨菜企业的快速发展,指导蚕农在桑园里套种榨菜,并在近几年迅速推广发展.盐官镇的桑园套种榨菜优质高产配套示范方,是省级出口加工蔬菜优质示范基地,2003年桑园套种面积已达到348 hm2,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园套种榨菜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1省力化养蚕的优越性和前提 1.1省力化养蚕的优越性 “省力化养蚕”是指依靠蚕桑科技进步,以优质、高产、高效、省力、低耗为目标.建立起省力化养蚕技术相关体系。省力化养蚕,它适应规模化蚕桑生产,可以省工、省时、省力、省本、低耗、高产、优质、高效。运用省力化,蚕体强健、好养、创伤少、抗逆性强、无病、蚕茧产量高、质量好、丝质好、蚕农效益高。  相似文献   

6.
从我市今年春蚕饲养的成绩看,张种平均产值1300多元,亩桑效益2000多元,户平均养蚕收入近4000元,蚕农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蚕茧产量、效益存在很不平衡现象,高产户春蚕亩桑养蚕2张,张单产达45多公斤,低产户亩桑养蚕一张左右,张单产不足35公斤.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农户的桑园施肥不合理、不科学,桑园施肥盲目性很大,肥料品种结构单一,归纳起来是三多三少:即化肥施得多,有机肥施得少;鸡粪肥施得多,磷钾肥和微肥施得少;复合肥施得多,桑园专用肥施得少.  相似文献   

7.
田智得 《广西蚕业》2002,39(2):35-36
桑树每年要多次采收桑叶养蚕和伐条。因此 ,桑树的施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既要满足桑树发育生长对养料的需求 ,又要符合蚕的营养需要 ,做到合理、高效、又能降低成本 ,是桑园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措施。但在实际生产中 ,许多蚕农施肥不科学 ,光施化肥 ,尤其在养蚕期间大量施化肥 ,不仅造成蚕中毒死亡 ,而且还致使桑园土壤板结 ,耕性变劣 ,严重影响桑园的后续生产能力和养蚕的产量。下面介绍桑园合理的施肥方法 :试验证明 ,桑园施肥须氮、磷、钾配合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氮、磷、钾比例以 1 0 :6 :4为宜。不仅能增加桑叶产量 ,保持土壤后继生…  相似文献   

8.
蚕桑生产是我县“五龙”经济之一。自一九八五年以来,我县蚕桑生产逐年发展,到目前为止,桑园面积已达1387.5公顷,年产蚕茧2150吨。一九九一年和一九九二年全县蚕农种桑养蚕收入分别为2200万元和1800万元,每年为国家提供税收350万元。但是以当前“三高”农业的要求来衡量,我县的蚕桑生产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劳动生产率低,单产很不平衡,低产桑园尚占相当大的比例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根据国务院提出的“九十年代我国的农业生产应当转入高产、优质并重,提高效益的新阶段上来”的指导方针,现结合我县的实际,笔者就蚕桑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下称“一优两高”)发展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云南省姚安县光禄镇桑园低产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管理、补植加密、改良土壤、老树复壮等低产桑园的改良措施,为光禄镇蚕农改良低产桑园、提高桑园和蚕茧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调查了2008—2009年陕南8个代表县(区)、14个乡(镇)、24个村组、108户养蚕户的桑园面积与高产桑园的分布情况,蚕种发放与蚕种饲养、产茧量与蚕茧收入和养蚕大户的分布情况;分析了陕南蚕桑产业发展存在养蚕比较效益较低、蚕农养蚕积极性不高,蚕茧流通渠道不畅、蚕农利益严重受损,政府考核力度弱化、蚕桑生产难以稳定等问题;提出了加强高产桑园建设、着力培育强村大户,放开蚕茧流通市场、引入价格竞争机制,狠抓技术培训、实施提质增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恢复目标考核制度等发展陕南蚕桑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桑园间作绿肥的作用与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园间作绿肥埋青,是培养地力,改良土壤结构,提高桑园整体素质,增加桑叶产量,改善蚕茧质量,增加养蚕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广大蚕农可因地制宜积极开展桑园间作绿肥作物。  相似文献   

12.
崔海丽 《北方蚕业》2003,24(4):49-49
我市现有桑园0.2万hm^2,年养蚕3万余张,667m^2均养蚕仅1张,管理好的桑园667m^2产叶量在2000~2500kg以上,年可养蚕3~4张,管理差的桑园667m^2产叶量还不到500kg,年养蚕还不到1张,单位面积产量很不平衡。而中低产桑园在我市约占40%以上,可见现有桑园的增产潜力很大,我们要在拓植新桑园的同时,改造现有低产桑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对我市的蚕桑生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 养蚕布局是建设高产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环节。我们认为,本市“四改三期”应以春蚕、秋蚕为主,适量饲养夏蚕。这种布局有利于提高桑树春叶和全年桑叶产量,有利于推广多丝量蚕品种,有利于提高原料茧质量,也有利于增加蚕农收入和提高社会效益。养蚕布局的确定应当使桑叶适熟高产期与蚕期相吻合,最大可能减少与农忙冲突,避开农业使用农药高峰期和摄氏30℃以上高温,达到蚕茧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早秋蚕饲养期正处于高温季节,农药中毒多、蚕病  相似文献   

14.
朱洪才 《中国蚕业》2004,25(4):47-48
随着养蚕实用技术的普及应用,广大蚕农生产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是控制蚕病的发生.因此,分析蚕病发生的原因、研究常见蚕病的防治对策,是获取蚕茧优质高产,增加蚕农收入的关键所在.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体会和当前生产实际情况的分析,就常见蚕病的发生种类、原因和防治对策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江敏 《四川蚕业》2014,(1):34-35
结合富顺县春蚕饲养的主要特点,采取春蚕舒适化养蚕高产技术,春蚕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蚕农增加了养蚕收入,极大的调动了广大蚕农的养蚕热情,全县发种量逐年稳步上升。  相似文献   

16.
由于经济发展而茧价持续低迷,近几年泰兴市桑园面积逐年减少,蚕农管桑积极性低落,养蚕数量、效益大幅下降,单纯的栽桑养蚕增收模式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为提高蚕桑生产的整体效益,泰兴市开展了以果叶两用桑代替原有桑品种、减少桑蚕饲养数量、增加桑果产量的技术研究,以发挥蚕农传统技术优势、提高桑园效益、增加蚕农收入。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县蚕业的现有基础和条件。一是蚕业发展总体已形成一定规模,但集中产区与分散产区并存,高产与低产并存,总体科技水平尚处于落后状态。占80%左右的养蚕户季养蚕在1张以下,管理、设备、技术相对落后,产量不稳是构成全县养蚕总体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二是我县涌现出的一批基地镇(乡)、基地村、示范户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蚕茧优质高产,为我县实现蚕茧优质高产提供了可行性依据。他们的经验是规模经营和设备技术领先。实现了规模经营的养蚕户,养蚕收入占家庭  相似文献   

18.
低产桑园大多是缺株较多、树龄衰老、条数较少、品种不良、病虫危害等原因造成的,改造低产桑园是提高桑叶产量、稳定蚕桑生产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分析桑园老化低产的原因,提出改造的措施和改造后的桑园管理办法,有效实现提高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刘玲 《北方蚕业》2004,25(2):50
多年来,我镇蚕农习惯于每年养三季蚕,即春蚕、中秋及晚秋蚕,而夏蚕不养,主要原因是一家一户栽桑养蚕,每户的桑园面积不大,一般为667~1334m2,而夏伐后,桑叶长不起来就开始喂夏蚕,不少蚕农觉得夏叶产量低,不足以养蚕,所以干脆放弃夏蚕的饲养.如此以来,不仅浪费了部分桑叶、蚕室、蚕具等物质资源,而且不利于夏季桑园管理,闲置劳力,给蚕农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为了增强蚕桑生产的竞争力,我们自2001年起进行了夏季桑树伏条试验,以增加夏叶产量,促进夏蚕饲养,增加蚕农收入.  相似文献   

20.
廖善忠 《广西蚕业》2009,46(3):25-27
融安县地处桂北山区,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条件十分适宜养蚕。经过前几年蚕茧价格波动,我县目前现有桑园面积50883亩,绝大多数蚕农养蚕收入稳定,饲养成功率高,但是在各个蚕区仍有少量群众因为各种原因养蚕失收。笔者在工作中找到几个常见的失败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今后蚕农克服不足、增加养蚕收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