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蜜蜂成虫患的一些疾病常常是由于原生动物或螨类的侵入而引起的。蜜蜂壁虱病就是螨类为害之一种。蜜蜂壁虱病又名武氏恙螨病(Acarapis Wooai Rennie),因为最早发现于英国怀德岛,所以又名怀德岛病。30年前在欧洲广泛流行,使养蜂生产遭受到巨大的损失,是为害蜜蜂的主要疾病之一。武氏恙螨个体很小(图Ⅰ),寄生在蜜蜂中  相似文献   

2.
冯峰 《蜜蜂杂志》2002,(1):18-19
(上接2001年第11期) 2 非传染性“爬蜂病” 2.1 蜜蜂寄生螨 危害蜜蜂的寄生螨有内寄生螨:武氏蜂盾螨,又称壁虱;外寄生螨:雅氏瓦螨,又称大蜂螨,亮热历螨,又称小蜂螨。在我国,目前尚未发现武氏蜂盾螨,而大蜂螨和小蜂螨在蜂群中普遍存在。 2.1.1 蜂螨对蜜蜂的危害 (1) 大蜂螨对蜜蜂的危害 大蜂螨于1956年前后,首先在江浙一带饲养的意蜂蜂群中发现,1960年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爆发危害。……  相似文献   

3.
陈渊 《中国蜂业》2014,(10):19-20
<正>蜜蜂由野生到人工饲养以来,一直受病虫害困扰,尤其是西方蜜蜂,备受蜂螨和蜂病侵扰。中蜂自身有清螨能力,却受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阴影笼罩,中蜂用弃巢飞逃来躲避灾难。一、蜂螨对蜂群的影响蜂螨是蜜蜂的大敌,养蜂人如果不能将其控制在一定限度,蜂群会很快消亡。小蜂螨危害最严重,大蜂螨次之,最近几年一种名叫壁虱(武氏盾蜂螨)开始危  相似文献   

4.
蜜蜂的螨害目前已成为养蜂界的世界性问题。寄生性蜂螨且严重危害蜂群主要有三种:武氏尘螨(Acarapis woodi),小蜂螨(Tropilaelaps clareae)和雅氏大蜂螨(Varroa jacobsoni),其中雅氏大蜂螨是危害蜂群最严重的一种螨。自从1904年Oudemans首次报道在中华蜜蜂(Apis cerana)身体上发现了雅氏大蜂螨以后,目前已遍布世界各地的主要养蜂国家。各国都投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近年来,蜂螨一直是饲养欧洲蜂最严重的一个问题。人们做了许多努力,以寻求有效的化学或生物学防治方法,但最好的解决办法则是培育一个蜜蜂抗螨品系。蜜蜂抗病虫害育种的例子 1913~1915年由武氏尘螨(Acarapis woodi)引起的壁虱病,毁灭了英国90%的  相似文献   

6.
气管螨(武氏恙螨、壁虱,Acarapis Woodi).从卵到成虫完成其生活史,大约历时两个星期。气管螨的一生都生活在蜜蜂气管或气囊里,只有从一只蜂转移到另一只蜂体内时,在外面停留几小时。成螨和若螨刺破气管壁,定时地取食蜜蜂的血液。附图介绍气管螨生活史的概况。从左上角开始,可以看到蜜蜂最大的气管,前胸气  相似文献   

7.
西方蜜蜂抗蜂螨能力弱,大蜂螨是危害西方蜜蜂最严重的寄生螨。大蜂螨的防治方法目前使用较多的仍然是化学杀螨剂。然而,采用化学杀螨剂治螨,会造成蜂产品的药物残留。采用在西方蜜蜂蜂群中加入中蜂封盖子的方法,利用中蜂具有很强的清理蜂螨能力的特点,来提高西方蜜蜂蜂群的抗螨能力,减少用药。试验表明,加入中蜂封盖子的西方蜜蜂蜂群的蜂螨数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蜂螨仍然是我国当前养蜂生产上传播最广、危害最大的蜜蜂敌害。在欧美各国的蜂群里只有大蜂螨,而我国的西方蜜蜂群里不仅有大蜂螨,还有小蜂螨,这两种蜂螨的形态、习性和活动能力等生物学特性有很大的差异,却可以在同一个西方蜜蜂封盖幼虫房里共同寄生繁殖,这是我国养蜂生产上螨害严重、防治困难的根本原因。此外,由于现有的杀螨药剂品种少,常年使用同一种杀螨药剂,增强了蜂螨的抗药性等等原因,使得我国养蜂生产上螨害不断,染螨蜂群遍布全  相似文献   

9.
<正>蜂螨是当前危害西方蜜蜂的主要敌害,治螨是养蜂者的重要工作。蜂螨分大小两种,两种蜂螨均属寄生虫。大蜂螨成螨主要寄生在成年蜂的肢体上危害成年蜂,产卵繁殖于蜜蜂的虫、蛹、蜂房里危害蜜蜂幼虫。小蜂螨生活、产卵、繁育于蜜蜂幼虫、蛹的蜂房里,吸食、危害蜜蜂的幼虫。蜂螨繁殖很快,一昼夜能繁殖好几代,对蜂群危害很大。夏、秋两季是蜂螨繁殖旺季,如果防治不好,蜂群会受到很大损害。轻者会使群势下降,重者还会使蜂群垮掉。现在治螨一般采用药物喷治,药物喷治只能消灭巢脾上的螨,而隐蔽在封盖子里的蜂螨不易被杀死。为根治蜂螨,多数养蜂者采  相似文献   

10.
东方蜜蜂抗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3群没有受大蜂螨感染,群势不同的东方蜜蜂蜂群,分别引入受大蜂螨感染的雄蜂幼虫脾,和工蜂幼虫脾,在蜂群底部放入收集蜂集废屑的纸板,以后每隔24小时,检查蜂群底部的落螨数;先2脾未受蜂螨感染的东方蜜蜂为幼虫脾放入受大蜂螨感染的西方蜜蜂蜂群里,让其受大蜂螨感染,72小时后还回原蜂群,工蜂为其清理蜂螨,结果表明:东方蜜蜂有很强的抗螨性,5-6天后,基本上可以清出,原引入的西方蜜蜂幼虫脾或东方蜜蜂幼虫脾上的所有蜂螨。  相似文献   

11.
大蜂螨和小蜂螨是西方蜜蜂最严重的两种外寄生螨。最近几年从被螨寄生的西方蜜蜂中,发现这两种螨的新寄主。由于螨的寄生,给蜂群带来巨大的危害。大蜂螨已从远东传播到除澳洲以外的每个洲。小蜂螨原生长于东南亚地区,分布并不广泛,最近在阿富汗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也出现小蜂螨。  相似文献   

12.
李志勇 《蜜蜂杂志》2006,26(3):30-30
年年治螨,年年有螨。治螨便成了养蜂工作中最烦琐的一道工序。但每年的蜂螨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现今的蜂场除了在夏秋季治螨外,还会利用越冬蜂群关王断子后进行彻底治螨。目前生产的治螨药在没有子脾的情况下,确实能达到彻底杀螨的效果。再说小蜂螨在蜂群断子后,不用治也会自动爬出蜂箱到野外去,所以,春季以前蜂群中是找不到蜂螨的。会不会是转地蜂场传播的?可是转地蜂场在越冬断子期同样进行了彻底治螨,而且春季前蜂群中没有发现蜂螨。有的地区没有外来蜂场,到了夏秋季,蜂群中仍会出现大小蜂螨。这样看来,每年的蜂螨是再度从野外感染的。那么…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1988年初,由于在美国发现了武氏蜂盾螨(气管螨),加拿大禁止从美国进口蜂王。加拿大人继续对早春蜂王的需求,促使我们研究贮存蜂王越冬的方法。最近在北美大陆发现了武氏蜂盾螨和雅氏瓦螨(大蜂螨),并且非洲化蜜蜂进入了美国。所以美国北方和加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蜂螨是蜂群百病之源,有效控制蜂螨的常规方法是蜂群断子。在黑龙江地区养蜂,蜂群断子期通常在9月底或10月初,选择断子期治螨是因蜂群断子后所有蜂螨都附着在蜜蜂身体上,而非断子期60~80%的雌螨会潜入巢房,并在巢房内繁殖,被蜂螨附着的蜜蜂与杀螨药物接触,蜂螨被杀死,而在封盖巢房内的蜂螨会生存下来,尤其蜂螨喜欢在雄蜂房内繁殖,蜂  相似文献   

15.
大蜂螨是一种体形为1.0×1.5毫米的红棕色螨。在成蜂上已发现了成熟的雌性。雌螨刚好在蜂房封盖前将卵产幼虫房里;孵化后的若螨吸食幼虫和蛹的体液,会杀死蜜蜂幼虫或使幼蜂变形。大蜂螨被看成是一种比包括美洲幼虫病在内的任何一种蜜蜂病都更为严重的蜂病。最近,德琼(De Jonf)在1979年12月的美国《养蜂集锦》杂志中描述了大蜂螨的野外鉴别。据报道:1979年11月16日在马里兰州的一只雄蜂身体上发现的两只蜂螨,被美国农业部昆虫鉴定和益虫利用研究所的贝克·E(Ed·Baker)鉴定为大蜂螨(Varroa jacobsoni)。这就是在北美第一次发现大蜂螨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蜜蜂气管螨——武氏蜂跗线螨(Acarapis woodi Rennie(是西方蜜蜂的一种内寄生害虫(在我国养蜂业上称为壁虱——编者注)。现已弄清,被感染的蜜蜂及蜂群无明显的外部症状。通常对该螨的检查和诊断需检查蜜蜂胸部气管。曾报道过的几种有关气管螨的诊断技术中,有最早的米尔恩法(Milne,1948)、破碎离心法(Schonbrodt等,1981)、圆盘切片及乳酸或氢氧化钾洗涤法(Shimanuki等,1978,Delfinado-Baker,1984)、及用上述第三种方法加上蜂螨染色法(Peng等,1985)和较为新颖的气管螨浮选法(Ca  相似文献   

17.
郑士荣 《中国蜂业》2002,53(6):24-24
蜂螨寄生虫病的防治是现在养蜂生产的关键环节。养蜂人有句俗语 :“治不了螨 ,养不好蜂” ,养蜂人员对蜂螨的治疗 ,因时因地总结了很多治疗的方法、措施。尽管如此 ,螨害一年强于一年 ,甚至表现得更加顽固。但就目前养蜂生产而言 ,既要考虑蜂群的发展壮大 ,又需注重蜂产品的质量 ,提高蜂产品的信誉度 ,所以对以前滥用治螨药物的行为要有所反思。1 按蜜蜂和蜂螨的周年生长规律 ,控制螨害 蜂螨周年生活规律十分明显 ,蜂螨在蜂群中的生长繁殖依赖于蜂群的生长繁殖 ,蜂螨在封盖子房里繁殖 ,寄生在蜜蜂体上吸食体液生活。大小蜂螨对蜜蜂各虫态都…  相似文献   

18.
大蜂螨从其原寄主东方蜜蜂传播到西方蜜蜂后,给西方蜜蜂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国内外正在刊物的抗螨蜂种研究中,都将蜂群对蜂螨的咬杀力与蜂群的清巢力作为选育的基础。通过97-98两年时间对600余群蜜蜂的观察,得到清巢力、咬杀力与蜂群的抗螨性具有极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方兵兵 《中国蜂业》2002,53(6):46-46
如何确定防治瓦螨的临界值Delaplane和Hood (1999)确定 :在美国东南部地区 ,群势为 2万只蜂左右的蜂群 ,有螨的水平为 3 172~ 42 68只 ,每晚自然落螨为 5 9~ 187只 (用粘胶板 )。作者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秋季 (8月~ 9月 )治螨的临界值 ,此时螨的水平 (蜜蜂能抗御 )尚未对蜂群造成危害 ,在垮蜂前找到治螨的临界值。1998年 ,用氟胺氰菊酯测定蜂群总落螨数 ,有 9群蜂超过 3 0 0 0只作为临界值 ,而有 5群蜂未超过 3 0 0 0只 ;9月是秋季自然落螨的高峰期 ,有 5群蜂螨数低于3 0 0 0只 ,每日落螨数为 43只。 1999年 15群蜂螨数接近…  相似文献   

20.
抗螨育种的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兵兵 《中国蜂业》2002,53(3):45-45
目前 ,欧洲蜜蜂感染大蜂螨后 ,一般是采用药物治疗 ,需要每年治螨 ,为此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如蜂产品药物残留和蜂螨抗药性问题。因此 ,许多养蜂者和养蜂研究机构对蜜蜂抗螨育种产生了极大兴趣。抗螨能力在蜂群表现为 :在受大蜂螨危害时 ,未经任何治疗蜂群不发生螨害 ;或出现病情时 ,未经治疗 ,但病情不会严重发展。抗螨机制抗螨蜂群能成功抗御螨害 ,使蜂螨在蜜蜂与幼虫间的感染率很低。如印度蜜蜂的抗螨能力表现为大蜂螨只能在雄蜂幼虫房繁育 ,而不能在工蜂幼虫房繁育。另外 ,印度蜜蜂能主动追踪大蜂螨 ,清除受大蜂螨感染的幼虫。虽然欧洲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