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林业产业》2008,(5):32-32
中国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有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均居全国国有林区之首,是我国集中连片的国有林区、全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企业总资产120亿元,被列入国有企业500强。  相似文献   

2.
《中国林业产业》2008,(11):27-27
中国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有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均居全国国有林区之首,是我国集中连片的国有林区、全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企业总投产120亿元,被列入国有企业500强。  相似文献   

3.
加快发展国有林区非国有制经济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谭俊与全国各地区及各行业相比,国有林区的经济增长缓慢,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林区人民的生活也很困难。国有林区市场取向的改革困难重重,转换森工企业经营机制也远未进行到实质性阶段。调整多年的产业、产品结构也见效不...  相似文献   

4.
《中国林业产业》2007,(2):72-72
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有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均居全国四大国有林区之首,是我国最大的集中连片的国有林区,全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企业总资产120亿元,被列入国有个企业500强。  相似文献   

5.
川西国有林区防护林体系工程造林的初步研究李国明(四川省林产公司)四川西部国有林区(以下简称川西国有林区)是全国四大林区之一,也是四川省森林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既是长江中下游和三峡库区的绿色屏障,又是该省藏族等少数民族最集中的聚居区(仅藏族就占30余县,...  相似文献   

6.
张同伟  王健 《林业科技》1996,21(6):16-18
对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疏林地改造的几点建议张同伟,孙丽玮,王健,陈艳(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东北林业大学)(大兴安岭林业学校)1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疏林地现状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是全国最重要的用材林基地,也是我省主要的水源涵养区和农业发展的天然屏障...  相似文献   

7.
《中国林业产业》2008,(3):19-19
中国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有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均居全国国有林区之首,是我国集中连片的国有林区、全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企业总资产120亿元,被列入国有企业500强。 现在,中国内蒙古森工集团正紧紧抓住林业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全面建设小康林区,决心在中国林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以崭新的形象“龙行天下”。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全面停伐背景下, 实现国有林区经济社会转型迫在眉睫。文中测算、对比和评价2003—2014年全国及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和方向, 以期掌握重点国有林区近年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特征, 得到以下结论:1)重点国有林区各森工林区产业结构转换速度普遍较慢, 同一林区不同产业的增速差异化不显著; 2)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转换方向总体合理, 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趋势有助于实现林区产业效率均衡与结构稳定; 3)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整体低于全国水平。根据研究结论, 从巩固非林替代产业、培育主导产业、因地制宜进行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注重制度配套以及深化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支撑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9.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 重在激活林区经济发展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创造多元化林业经营管理体制.是现代林业发展的根本趋势.也是国有林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的必然选择。伊春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在全国国有林区一开先河.是惠及林业职工、实现林区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变革的开始。  相似文献   

10.
国有林区的体制改革尤其是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和难点。2004年,我为此到全国重点国有林区伊春考察调研,对森林资源产权不明的体制弊端有了切身的感受和较清晰的认识,随即专门向国务院领导同志建议尽快启动国有林权制度改革。时隔三载,看到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已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倍感欣慰和振奋,作为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热心支持者.我愿谈几点个人认识和体会,希望这项利国、利民、利企的改革实践取得圆满成功,以促进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有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权决定活力,产权决定效率,产权决定出路。备受瞩目的全国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在伊春林区正式启动了。这是全国国有林区一开先河的历史性创举,是惠及林业职工、实现林区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变革的开始,在中国林业发展史上必将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为了使广大读者对国有林区林权改革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本期刊发黑龙江省伊春市人民政府市长、伊春林管局局长许兆君同志《国有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前瞻》一文,以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建设防火林带工程必要性张同伟,张宗林(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营林局)(黑龙江省讷河林业局)孔德贵,郭春宜(黑龙江省佳木斯郊区林业局)(黑龙江省塔河林业局)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是全国最重要的用材林业生产基地,是保护东北三江平原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中国林业产业》2008,(7):33-33
中国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有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均居全国国有林区之首,是我国集中连片的国有林区、全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企业总资产120亿元,被列入国有企业500强。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伊春市是全国著名的国有林区,在连续多年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不利情况下,仍然保持着经济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的良好局面。 1996年至 1999年,连续 4年保持经济发展两位数增长; 2000年获得“第三届全国城市综合治理先进市”称号。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截至目前,伊春林区实现了连续 2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累计更新造林有效保存面积达 117.47万公顷,森林抚育 190.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 72.8%,成为全国国有林区第一个实现更新造林和森林抚育面积双超千万亩的林管局。取得这些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林区各级党政组织在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5.
“政企不分”是研究国有林区问题绕不开的话题。尽管这个问题已经由来已久,从80年代初开始到现在,就如何在国有林区实行政企分开,明晰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问题,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做了不少探讨,也进行了不少尝试,但实际效果不明显。“政企不分,产权不明”的问题在国有林区依然存在,而且已经成为国有林区内在的顽疾,成为国有林区的制度性障碍,制约着林区的发展。要构筑国有林区新的制度框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大环境,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有林区的构型安排,必须重新审视国有林区的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使政府与企业各自回归到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和林区建设的位置,使政府成为理性、有限、到位的政府,使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自主经营,使林区真正成为宏观不失控,微观能搞活的和谐、有序、健康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是全国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占全国国有林区的28.7%和28.1%。建国以来,共为国家生产木材4.29亿m~3,占全国国有林区木材产量的48%,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长期以来,由于经营指导思想失误和某些经济政策的失当,积累了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可采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这已引起国家和省的高度重视,相继出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尽管开发较晚,也同其他国有林区一样,昔日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依然面临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的厄运。究其原因,概括的说,除了有经济体制的弊端,社会基础簿弱等客观因素外,这种在全国国有林区既普遍又性质相同的通病,是国家较长时期对林业政策导向上的失误,本文主要从导致“两危”的方针政策入手,探求国家与地方采取必要的扶持政策,使大兴安岭林区避免“两危”的发生。为决策者和经营者在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调整和重构国有林区产业宏观政策为研究方向,借鉴国外林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重新对国有林区产业政策进行定位设计。具体展开框架分3个方面,即,调整国有林区产业政策的依据;调整和重构国有林区产业政策的宏观思路设计;产业政策的配套措施选择.  相似文献   

19.
孟莉  王立海  万阳 《森林工程》2006,22(6):57-59
应用熵理论对我国国有林区目前的林业系统状态进行分析,得出国有林区林权制度必须改革的结论,并从系统论、经济学和林业可持续发展角度探讨了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治爆缉枪”活动以来,各级森林公安机关均严格按照公安部的统一要求,本着“常思漏管之害,常怀严管之心”的原则,对国有林区内的民用枪支实施了有效的控制,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国有林区内野生动物的数量和种类迅速回升,令山川逐渐恢复了勃勃生机。但据林区的职工群众反映,由于民用枪支的严格控制,个别种群的野生动物活动范围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