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5%甲氨基阿维菌素·4000IU/mg苏云金杆菌悬浮剂3个处理1.5hm2、2.25hm2、3.0hm2,药后1d对甘蓝小菜蛾防治效果在77.2%~92.6%之间,药后3d防效为90.9%~98.9%,药后7d防效为91.6%~99.2%,具有速效、高效、持效期长的特点,并且对甘蓝生长安全。建议0.5%甲氨基阿维菌素.4000IU/mg苏云金杆菌悬浮剂防治甘蓝小菜蛾使用剂量1.5g/hm2以上。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比较了除虫脲、甲维·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苦参碱和苏云金杆菌对甘蓝菜青虫的防治效果。0.5%苦参碱水剂1 350 g/hm~2防治菜青虫的速效性最好,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25 g/hm~2、6 000 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 500 g/hm~2次之,防效达85%以上。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450 g/hm~2、6 000 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 500 g/hm~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25 g/hm~2、12%甲维·茚虫威水乳剂225 g/hm~2防治菜青虫有较好的持效性,施药后14 d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可以用来防治甘蓝菜青虫。  相似文献   

3.
应用45.5%阿维菌素·丁醚脲悬浮剂防治小菜蛾幼虫,结果显示,以450、600mL/hm^2 45.5%阿维菌素·丁醚脲悬浮剂处理7d后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7.73%和94.84%,与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乳油450mL/hm^2和25%丁醚脲乳油1200mL/hm^2处理的防效相当;药后甘蓝叶片虽略有斑驳皱缩,但后期恢复正常,不影响结球,表明45.5%阿维菌素·丁醚脲悬浮剂是防治小菜蛾的有效药剂之一,可以与其他药剂轮换使用,推荐使用浓度为450mL/hm^2。  相似文献   

4.
旨在明确不同剂量杀虫剂对甘蓝主要害虫小菜蛾的防治效果,从而选择最佳使用剂量。2019年在山东省莒南县以25 g/L多杀霉素悬浮剂和1%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测得防效数据。结果表明:25 g/L多杀霉素悬浮剂有效成分18.75~25 g/hm2、1%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有效成分1.5~2.25 g/hm2,能够有效防治甘蓝小菜蛾,药后3天防效分别为87.74%、91.86%、76.87%、83.46%,药后7天防效分别为90.68%、95.40%、85.79%、90.58%。其中供试药剂二高剂量均显著高于低剂量。药后7天,25 g/L多杀霉素悬浮剂25 g/hm2防效最高,达95.40%,多杀霉素防效略高于甲氨基阿维菌素。供试药剂可作为防治甘蓝小菜蛾的安全高效理想药剂,药后7天防效均达85%以上,建议二者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5.
为寻找对茶园茶尺蠖防治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选择了2种生物药剂和2种化学药剂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药剂49%脂肪酸盐药液配比2%和1万PIB/μL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200IU/μL苏云金杆菌,药后3d防效分别为100%和85.58%,均高于2.5%高效氯氟氰菊酯和0.5%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防效。药后7dl万PIB/~L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200IU/μL苏云金杆菌防效为94.6%,仍高于2种对比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6.
田间的实验表明,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对小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速效性好,持效性长。1.5~2.0g/hm^2(有效成分)处理,药后1天的防效保持在82.1~900%,药后10天的防效仍高达85.2%~3.6%.优于1.8%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5g/hm^2的防效,是目前防治蔬菜小菜蛾的一种高效安全的药剂。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戴珏  冯再兴  王影  李凤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022-11023
[目的]筛选出防治烟青虫的高效、低毒杀虫剂。[方法]通过大田喷雾方法研究了5种杀虫剂对烟青虫的防治效果。[结果]5种杀虫剂对烟青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中以8000IU/山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500g/hm^2、10%醚菊酯悬浮剂1350ml/hm^2、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75ml/hm^2喷雾处理对烟青虫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7d防效分别达到92.94%、91.00%和90.96%,明显高于其他2种药剂及清水对照;5%高氯·甲威盐微乳剂90g/hm^2、0.5%苦参碱水剂1500g/hm^2喷雾处理对烟青虫的药后7d防效均也达到80%以上。[结论]为烟青虫防治和烟草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迁飞性害虫,为筛选防效好的杀虫剂,在玉米拔节期(喇叭口期)选择了7种杀虫剂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d, 20%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悬浮剂防效较好,防效达82.40%,显著高于0.3%印楝素乳油、8000IU/mL苏云金杆菌乳油防效(分别为46.77%、45.31%);药后4d, 20%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悬浮剂和20%茚虫·甲维盐悬浮剂防效在80%以上,显著高于其他药剂,8000IU/mL苏云金杆菌乳油防效最差,防效为59.58%;药后14d, 20%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悬浮剂和20%茚虫·甲维盐悬浮剂防效较好,分别为88.61%、81.91%,除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外显著高于其他药剂,8000IU/mL苏云金杆菌乳油防效最差,防效为57.53%。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实验,测定了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氯虫苯甲酰胺+20%噻虫嗪悬浮剂、300亿OB/mL小菜蛾颗粒体病毒悬浮剂、0.3%苦参碱水剂、16 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2%阿维菌素乳油对西兰花小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处理药剂均对西兰花小菜蛾有较好的防效,其中10%氯虫苯甲酰胺+20%噻虫嗪悬浮剂处理对小菜蛾防效最高,药后3天防效可达100%,且持效期最长。300亿OB/mL小菜蛾颗粒体病毒悬浮剂和0.3%苦参碱水剂防治效果较好,3天时防效分别为96.55%和97.68%,可作为化学药剂替代品或轮换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10.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美国雅培制药有限公司分别在1993年、1996年、1997年在我国登记商品敌宝3.2%可溶性粉剂,防治甘蓝小菜蛾、菜青虫,使用1000—2000倍液喷雾;贝大利15000单位/毫克水分散粒剂,防治甘蓝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烟青虫用量375—750克制剂/公顷;敌宝7300单位/毫克悬浮剂,防治棉花棉铃虫用量2000-3000毫升制剂/公顷。国内企业1986年、1989年、1990年办理统一登记8000、16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亿活芽孢/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000、4000、8000I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00亿活芽孢/毫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登记用于水稻、玉米、高粱、棉花、茶树、烟草、十字花科蔬菜、森林、枣树、苹果树、梨树、桃树等多种作物的害虫。  相似文献   

11.
用15%甲维·除虫脲悬浮剂、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5%甲氨基阿维菌素带甲酸盐水分散粒剂对杨小舟蛾进行林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5%甲维·除虫脲悬浮剂、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施药后3 d防效均达到80%以上,药后15 d防效均为100.0%,杀虫效果良好;20%除虫脲悬浮剂药后3 d防效为70.4%,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药后3 d防效为85.9%,施药后15 d防效分别为100.0%和56.6%。可见,通过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除虫脲2种农药复配,兼具2种农药的特性,扩大了杀虫谱,同时增效作用明显,可以达到互补的作用,对天敌安全,是比较理想的防治杨树舟蛾的仿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12.
王玉华  孙俊铭  韦刚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2):113-113,164
试验结果表明,3.2%恶·甲水剂4000~48OOga.i./hm^2在水稻播种前进行苗床土壤处理,对水稻立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0d防效仍达86.06%~88.29%,明显优于常用单剂甲霜灵、恶霉灵,且对水稻出苗、生长安全。大面积推广应用时,建议3.2%恶·甲水剂使用量为4000ga.i./hm^2,对常年发病较重的田块建议使用量为4800ga.i./hm^2。  相似文献   

13.
《山西农业科学》2017,(1):108-110
通过对7种水基化杀虫剂田间推荐剂量进行大田试验,评价了对露地甘蓝上小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对小菜蛾防治效果在药后3 d达到80%以上的药剂为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高氯·甲维盐微乳剂、3%阿维菌素微乳剂、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药后7~14 d,除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与药后3 d基本保持一致外,其他药剂的防治效果随着时间推移逐步下降,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对露地甘蓝小菜蛾的防效不理想,不建议田间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防治甘蓝小菜蛾高效的农药及其用量,选用常见的6种杀虫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中,11.6%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5%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悬浮剂、25%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氯虫苯甲酰胺·虱螨脲悬浮剂、60%呋虫胺·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3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小菜蛾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09、7.081、0.472、12.736、4.732、1.342 mg/L;田间防效试验中,药后7 d, 11.6%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稀释2 000倍和25%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稀释2 000倍的防效分别为92.82%和92.36%,与其他各处理具有显著差异(P<0.05),25%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悬浮剂稀释2 000倍的防效为80.89%,其他复配制剂对甘蓝小菜蛾的防效均较低。在甘蓝小菜蛾的防治中,优先推荐使用11.6%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25%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还可使用25%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悬浮剂2 000倍液。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0.5%甲氨基阿维菌素甲酸盐微乳剂防治小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5%甲维盐微乳剂的800倍液与1000倍液的防效在药后7d达到高峰,防效分别达100%和97.5%。  相似文献   

16.
室内浸叶法观察了草地贪夜蛾幼虫接触药剂的反应,试验表明,2%甲氨基阿维菌素EW、150 g·L~(-1)茚虫威SC、150 g·L~(-1)茚虫威SC·2%甲氨基阿维菌素EW、4.5%高效氯氰菊酯SC、5%高效氯氟氰菊酯SC、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SC药后1 d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为70%以上,药后2 d防效达90%~100%。大田试验表明,5%高效氯氟氰菊酯SC、150 g·L~(-1)茚虫威SC·2%甲氨基阿维菌素EW药后1 d,防效分别为90.9%和96.7%,药后3 d防效分别为99.5%、100%,显著高于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SC的防效。综合分析认为,短稳杆菌SC适用于虫口密度较低时的预防用药,其它参试药剂可作为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药剂。  相似文献   

17.
曹春霞  王沫  龙同  雷海瑞  程贤亮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3):5352-5353,5356
试验结果表明,16 000 IU/mg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有较好的防效,750、1 500、2 250 g/hm2 3个处理浓度药后12d的防效分别为83.73%、87.73%、93.50%,可用于绿色及有机农业的生产.  相似文献   

18.
用50%吡蚜·异丙威WP450g/hm^2,600g/hm^2,750g/hm^2,与25%吡蚜酮wP300g/hm^2进行防治水稻褐飞虱效果对比。试验期间观察,各药剂处理区与空白对照区内水稻生长正常,未出现不良影响,试验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对周围蜘蛛、黑肩绿盲蝽等天敌影响不明显。但5o%吡蚜·异丙威WP600~750g/hm^2防治水稻褐飞虱有更好的防效,药后1d的防效可达67.13%~67.25%,药后3d的防效可达73.48%~75.16%,药后10d防效可达87.1%~90.73%,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9.
应用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防治甘蓝小菜蛾,连续两年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防治甘蓝小菜蛾效果较好,对甘蓝安全,且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在有效成分为37.80~47.25g/hm2剂量下,施药后3、7、14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2.70%~80.87%、79.65%~88.09%和74.24%~85.51%,相当于或好于对照药剂18g/L阿维菌素乳油8.1g/hm2(有效成分)处理和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g/hm2(有效成分)处理的同期防效,说明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是防治甘蓝小菜蛾较为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用2%阿维·苏云菌可湿性粉剂等5种药剂进行小菜蛾田间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防治小菜蛾都有较好效果,2%阿维·苏云菌可湿性粉剂、60 g/L艾绿士+240 g/L雷通悬浮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3种药剂药后11 d、15 d,防效均高于95%,与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g/L印虫威悬浮剂差异显著。其中60 g/L艾绿士+240 g/L雷通悬浮剂速效性和持效性表现最好,在药后3 d、5 d、7 d、11 d、15 d防效分别为70.16%、78.75%、84.35%、99.31%、99.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