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不同留配体制下小群体近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onte Carlo方法研究了群体在3种规模7种留配体制下50个世代内的近交。结果表明,最优留种最优选配是近期内控制近交最有效的留配体制。非同胞随机交配和最优选配在随机留种下均可有效地控制群体近交,而在家系等数留种下只能控制起初若干世代的近交,可控制的世代数因群体规模而异。选配增加了世代内个体近交系数的一致性,但增大了世代间近交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基因辅助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方法在不同留种策略下的选择效果,在假定目标数量性状同时受1个双等位基因QTL和多基因共同控制的前提下,模拟了在一个闭锁群体(10头公畜、190头母畜)内采用标记辅助BLUP连续选择10代的情形。选择试验共考虑了3种留种策略:策略Ⅰ仅根据个体估计育种值(EBV)高低留种;策略Ⅱ在每个公畜家系内选留EBV最高的1头公畜和19头母畜;策略Ⅲ在每个公畜家系内选留1头EBV最高的公畜,在每个母畜家系内选留EBV最高的1头母畜。结果表明,留种策略Ⅰ的遗传进展(包括QTL基因型值和多基因育种值进展)最高,QTL增效等位基因频率上升速度最快,其次为策略Ⅱ,策略Ⅲ的遗传进展最低,QTL增效等位基因频率上升最慢;不同留种策略下的群体近交系数总体上呈现策略Ⅰ策略Ⅱ策略Ⅲ的规律,但策略Ⅱ的群体近交系数与策略Ⅲ接近且远低于策略Ⅰ。在育种实践中实施基因辅助BLUP选择时,策略Ⅱ既能保证较高的遗传进展,又能有效控制近交,因而不失为一种理想的留种策略。  相似文献   

3.
与雄性信息素有关的棉铃虫的交配行为可分为雌蛾求偶、雄蛾反应、接近雌蛾、打开味刷以及交配成功等阶段,雌、雄蛾单独放置,雌蛾求偶行为正常进行;雄蛾的前期交配行为如触角前伸、振翅、飞行等行为,即使在没有雌蛾刺激的前提下也能在确定的黑暗周期如期发生。光周期紊乱的雄蛾不能同正常雌蛾交配,处于求偶高峰期的3日龄雌蛾与1~4日龄雄蛾配对时,3日龄雄蛾与雌蛾交配率高达80%,而其它几个日龄的雄蛾与雌蛾的交配率明显偏低,去掉雌蛾触角交配率下降至40%;除去一根雄蛾触角仍能交配,但交配率下降;去掉两根雄蛾触角则完全不能交配,雄性信息素组分对雌蛾求偶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Monte Carlo方法研究了群体在3种规模7种留配体制下50个世代内的近交。结果表明,最优留种最优选配是近期内控制近交最有效的留配体制。非同胞随机交配和最优选配在随机留种下均可有效地控制群体近交。而在家系等数留种下只能控制起初若干世代的近交,可控制的世代数因群体规模而异。选配增加了世代内个体近交系数的一致性,但增大了世代间近交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将0-1线性规划引入家禽选配方案中,通过建立最优化模型,利用Lingo软件求解得出最优交配方案。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研究,发现本优化方案优于传统的避免同胞和半同胞选配方案,利用该方案使后代群体近交系数更低,并且选留群体育种值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茶细蛾雕绒茧蜂的交配行为,为其饲养、田间应用及对金纹细蛾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茶细蛾雕绒茧蜂羽化后,通过24h连续观察,记录雌雄蜂混合配对的日交配行为;通过雌雄蜂逐一配对试验,观察记录日交配行为及交配日龄、持续时间和次数。【结果】茶细蛾雕绒茧蜂羽化当天即可交配,在观察的24h内,每个时间段都有交配行为和雄蜂兴奋行为,且交配行为主要发生在白天。交配具有明显的节律性,交配高峰出现在上午09:00-11:00。雌雄交配时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单头雌蜂最高交配次数为4次,雄蜂为6次;平均交配次数分别为0.83和1.77次,平均寿命分别为2.30和3.23d。交配过程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交配前、交配和交配后,群体交配时极易出现争夺交配的现象。【结论】茶细蛾雕绒茧蜂的交配呈现一定的规律性,雄蜂是交配成功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7.
不同交配设计估计遗传参数的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比较NCⅠ,NCⅡ和DIA3种交配设计在不同遗传组成的群体中估计遗传力,显性比的可靠性;研究了等位基因频率,显性比,遗传力和近交系数对估计遗传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总体上说3种设计以NCⅡ设计估计参数最好,DIA设计次之,NCI设计最差。2,群体的遗传组成成分对各种设计估计遗传参数有显影响。3,在任何情况下,3种交配设计估计遗传力比估计显性比较为可靠;NCI设计估计显性比  相似文献   

8.
灰黑蛾基础蚕品种的育成及其杂交种生产性能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在蚕雌雄蛾交配生产一代杂交种时,能根据蛾色不同识别是否瀛华系杂交,并及时淘汰纯对,使蚕种杂交率达到100 %,将经济性状较差,蚕蛾灰黑色的蚕品种8216的成虫暗化型基因mln(18-35.3)导入经济性状优良的实用家蚕品种782和882中,育成了成虫全身灰黑色的龄期经过短、健康性好的蚕品种952和茧层厚、丝量多、丝质优的蚕品种956.对其一代杂交组合952·956×781·881(灰黑蛾×白蛾)进行生产性能测定表明其健康性好、产茧量高、茧丝质优,综合经济性状达到或超过实用品种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两广二号杂交原种的产卵规律及最适交配时间,为有效缩短蚕种卵龄差及改进蚕种制种管理技术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两广二号杂交原种4个品种(芙蓉×932、932×芙蓉、湘晖×7532、7532×湘晖)的母蛾为试验材料,调查不同品种在不同时间点交配其母蛾在各时段产卵量占总产卵量的百分比及单蛾产卵量和不良卵率,找出两广二号杂交原种不同交配形式的产卵规律.[结果]同一品种不同时间点交配的产卵规律有所不同.中系品种(芙蓉×932和932×芙蓉)拆对后产卵有明显的产卵高峰期和产卵低谷期,产卵曲线呈波浪形,其中于8:00和9:00交配的母蛾产卵不集中,产卵时间跨度长;而于10:00和11:00交配的母蛾拆对后迅速产卵并达产卵高峰期,产卵相对较集中.日系品种(湘晖×7532和7532×湘晖)各时间点交配的产卵规律基本一致,产卵趋势较平稳,均在拆对后迅速产卵,每个时段的产卵量随产卵时间的推进逐渐减少.4个品种不同时间点交配对其单蛾产卵量、不良卵率的影响不明显,但从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来看,各品种间的单蛾产卵量、不良卵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不同时间点交配对产卵高峰期和产卵集中度有影响,对单蛾产卵量和不良卵率无明显影响,但其发生规律存在差异.生产上应根据家蚕母蛾产卵规律适当调整母蛾交配、拆对、投蛾和收蛾等的时间点,蚕种保护及浸酸也可参考母蛾产卵规律进行相应处理,减少卵龄差,提高蚕卵孵化整齐度及孵化率.  相似文献   

10.
以显性核不育基因Ms为异交媒介,用75个具有期望农艺和品质性状的甘蓝型油菜育种材料,配制了含有12种细胞质类型的杂交组合,将这些组合在隔离条件下随机交配2次,合成了供轮回选择用的基础群体。随机交配群体各代有约40%的不育株。群体内稳定的低芥酸基因型频率表明,各代个体间随机交配是充分的。基础群体的可育、不育亚群体间单株种子重和品质性状存在差异。首轮对品质性状的选择进展明显。S1家系评价表明,C0群体  相似文献   

11.
家蚕抗核型多角体病分子标记筛选的遗传基础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家蚕对NPV抵抗性主要受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又为不完全显性,Z染色体上有微效修饰基因,有偏父遗传现象存在。根据其遗传规律的特殊性,提出常染色体上NN主基因和性染色体上Z^ Z^ 修饰基因控制假设,并得到试验验证。利用近等基因系寻找抗性分子标记,其交配方式不同,分别可构建NN,Z^ Z^ ,NNZ^ Z^ 3种近等基因系。同时提出F2群体寻找分子标记的交配方式。  相似文献   

12.
群体近交的最优选配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能够使群体近交得以最优控制的线性规划模型。计算机模拟试验表明,在控制群体近交方面线性规划选配明显优于随机交配,越是在世代的早期,这种优越性越大。民猪保种群体应用线性规划选配,其后代的近交系数为0.0589,比随机交配期望值低32.38%。  相似文献   

13.
韦冰  刘润生  宋桂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59-14161
针对天津地区银狐品种落后、皮质差、繁殖成活率低等问题,利用Visual Studio2005结合SQLServer2005数据库为开发工具,设计出一套可实现优质种银狐选种、选配和良种保存的育种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母狐管理、公狐管理、配种管理、产仔管理、狐群变动管理、统计分析和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能够实现对银狐个体和育种数据信息的录入、编辑、查询、打印和统计等功能,并能生成银狐的族谱信息。该系统的建立,可有效避免银狐的近亲繁殖,方便养殖人员选择优良、遗传性稳定、便于管理的种狐,并能提高银狐养殖场的总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苏钟猪的选育过程在遵循常规群体继代方法的同时,也根据一些具体情况及育种需要,制定了选种、选配方法。其选择指数公式的确立主要依据日增重,背膘厚这两个主选性状,选配计划的制订主要根据后代近交系数。该文依据苏钟猪的有关资料,探讨了苏钟猪的选种选配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以33个家蚕品种、10个不同导区的野桑蚕、5个柞蚕品种AFLP分子数据为例,分析探讨了家蚕分子系统学研究中外群对构建系统发生树的作用与影响。结果表明:⑴不同的构树方法中外群的作用是不同的;⑵同一构树方法研究,因外群规模不同对构建的系统发生树有较大影响,而不同规模的复合外群所构建得系统发生树几乎没有差异;⑶以亲缘关系不同对野桑蚕和柞蚕作外群对照,在对照规模相同(或相近)时,其两种外群对系统发生树的重建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狼山鸡为素材,利用“家系等量随机选配法”和“随机交配法”(对照组)2种保种方法进行继代繁殖鸡群,每个保种群每个世代的鸡只均逐只编制往上追溯5代的系谱图,利用回归斜率分析方法计算世代增量。结果表明,试验组保种群的近交系数的世代增量均呈负增长,公鸡、母鸡分别为-0.003 7和-0.004 4;对照组公鸡、母鸡分别为0.001 7,0.002 2。采用家系等量随机选配法保存鸡种,可有效地控制保种群近交系数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以3种不同类型大豆杂交组合F2至F4代为材料,采用混合选择和系谱选择按成熟期及种粒大小进行集团定向选择,以比较两种方法的选择效果及其与组合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野生或半野生组合中,混合选择法选的材料成熟略晚1~2日,平均百粒重较大,且变异系数高;而在栽培组合中系谱法选的材料有成熟略晚、种粒较大倾向,但是两种选择方法均能选出相似的生育期类型及种粒大小类型。大豆种间杂交后代随着向大粒方向选择,植株变矮、茎秆增粗、倒伏性降低、分枝数减少,产量性状得以改善。在F2代根据植株个体表现进行熟期或种粒大小分组定向选择,这种趋势能有效地保持到高代。在野生或半野生组合中,混合选择法易于选取高产高蛋白个体;在栽培组合中,系谱法易于选取植株形态与产量性状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通过全面整理兰西保种场自建场以来民猪种群的留种与产仔资料,在理清系谱关系的基础上,对民猪保种群的近交程度作了系统分析,依此采取分亚群轮换进行纯繁与杂交的方法保护该种群。根据各亚群平均近交程度的变化,以后代平均近交系数最小或经济价值最大为目标,采用0-1线性规划法,有针对性地制订优化选配方案,从而有计划地对民猪保种群实施保种与选育相结合的保种战略。  相似文献   

19.
选育高产、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的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阐述了玉米近交衰退的理论基础,强调了加性遗传效应对杂种优势的作用以及穗部性状的配合力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了系谱法不同世代家系的测交产量与家系世代的关系。提出了采用系谱法与家系内小群体轮回选择相结合的选育方法,并从S3家系开始进行家系内轮回选择和选育高产、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