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了影响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主要因素(材料基因型、小孢子发育时期、预处理和预培养、培养基成分、培养技术),并对胚状体发生与植株再生、DH纯系获得等的研究情况进行了阐述,展望了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芥蓝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12个基因型的芥蓝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供体基因型对诱导胚胎发生至关重要;最佳热激温度为32℃,24h;单核靠边期到双核期的小孢子最适合进行胚胎诱导;NLN培养基中的最佳蔗糖浓度为130 g·L-1;添加活性炭可以提高成胚速度和质量;15~25 ℃的供体植株生长的环境温度决定着游离小孢子培养的成败,将子叶型胚胎转移到MS固体培养基上可直接发育成植株.  相似文献   

3.
对"长城红玥"、"宝冠"2个胡萝卜自交品种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花序与小孢子发育的相关性,以期获取游离小孢子和最佳灭菌的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游离小孢子培养难易存在差别,通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芽分化,成功培养出单倍体和双单倍体再生植株,再生株系46.9%植株是单倍体,53.1%植株是双单倍体,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再生植株和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分别是HLB+0.5 mg/L 2,4-D、MS+0.5 mg/L 6-BA和MS(或W14)+1.0mg/L NAA。  相似文献   

4.
结球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以结球甘蓝的双交种和四交种为材料, 研究了影响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的若干因素。结果表明: 基因型是影响小孢子胚状体产生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用高出胚的材料与不易出胚的材料杂交后, 能明显提高不易出胚材料的出胚能力; 双交种比单交种容易培养出健壮的胚, 成苗率也高; 高糖培养4 d后添加低糖培养液可显著提高胚产量。  相似文献   

5.
茄子体细胞杂种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再生植株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应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培养茄子体细胞融合杂种DSa不同株系的小孢子。结果表明:对花药进行36 ℃高温6 d预处理,能显著提高小孢子脱分化能力;小孢子离体培养的最佳发育时期是单核期;小孢子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KM附加PEG 250 mg/L、2,4-D 0.2 mg/L、ZT 0.5 mg/L、NAA 1 mg/L及6.5%的葡萄糖;再生植株适宜培养基为Ms附加ZT 2 mg/L、IAA 0.1 mg/L、2%蔗糖和7 g/L琼脂。  相似文献   

6.
十字花科作物游离小孢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已有通过大白菜花药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的报道,但几十年过去了,花药培养技术并没有在十字花科作物上大力推广,究其原因,花药培养基因型限制范围狭窄,且受体细胞影响较大,所以至今未能推广开。与植物花药培养相比,游离小孢子培养消除了小孢子和花药壁、绒毡层细胞之间可能存在的营养竞争现象,使得能在更大基因型范围内,以更高的频率诱导小孢子胚胎发生。由于培养的是已经分离纯净的小孢子,所产生的再生株,全部来自于小  相似文献   

7.
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和植株再生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影响小孢子培养的主要因素,包括供试材料(基因型、外部环境及生理状况)、小孢子(发育时期和接种浓度)、培养基成分(基本培养基、蔗糖、生长调节剂和活性炭)、培养方式(低温预处理、高温预处理、振荡培养)等;阐述了影响小孢子植株再生的一些因素——胚状体发育阶段、小孢子胚在液体培养基中滞留时间、培养基水分含量、活性炭等;总结了小孢子植株继代与加代技术,并提出了在该领域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展望了其在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黄瓜游离小孢子培养诱导成胚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詹艳  陈劲枫 《园艺学报》2009,36(2):221-226
 以10个不同基因型黄瓜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通过对成胚条件的系统研究,从‘7447’和‘Poinsett97’中获得了子叶形胚和再生植株。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和小孢子发育时期是限制黄瓜游离小孢子成胚的关键因子。不同品种间胚状体产量差异显著,每皿产胚1.5~33.4个。单核靠边期是进行黄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最佳时期。低温预处理有利于胚状体的诱导,4 ℃预处理2~4 d为宜,以处理2 d时胚状体产量最高。外源激素在诱导胚状体时并非必需,但低浓度的外源激素(0.5 mg·L-1 2,4-D、0.2 mg·L-1 6-BA)更能促进小孢子成胚。NLN和B5两种基础培养基在诱导胚状体上无显著差异。子叶形胚易分化成苗,而其它类型的胚状体不能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9.
以4个引自日本的小菘菜杂交种为试材进行小孢子培养,对影响小菘菜胚状体发生及其成苗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了大量的小孢子胚状体及再生植株85株;不同基因型间的小孢子胚诱导率差异显著;4 ℃低温预处理24 h对小孢子胚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NLN-13+0.2 mg?L-1 6-BA+0.1 mg?L-1 NAA为适宜的诱胚培养基;50 r?min-1低频振荡培养有利于提高子叶形胚发生的比例;MS+3 %蔗糖+0.75 %琼脂+0.1 g?L-1活性炭是小孢子植株继代和壮苗的适宜培养基;MS+3 %蔗糖+ 0.75 %琼脂+0.1 mg?L-1 NAA是小孢子植株适宜的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以多种类型的大白菜品系及F1为试材,探索了若干因素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大白菜游离小孢子的成胚能力差异极大,产胚量最高的基因型达到187个/皿,最低的为0个/皿;NLN-13液体培养基中BA的浓度为0.2mg/L(毫克/升),有利于小孢子胚状体的发生;NLN-13液体培养基中添加少量活性碳可明显促进小孢子胚状体的形成;大白菜小孢子植株在1/2MS+3%蔗糖+0.8%琼脂+0.1mg/ml(毫克/升)NAA生根培养基上生根良好,将已生根的小孢子植株移到1/2塘土+1/2粪土的盆中便可成活与生长。  相似文献   

11.
羽衣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初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姜凤英  冯辉 《园艺学报》2005,32(5):884-884
本文介绍了羽衣甘蓝(Brassoca aleracen l.var.acephala DC.)游离小孢子培养诱导出胚状体,并获得再生植株的研究结果。国内还未见羽衣甘蓝小孢子培养成功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芥蓝游离小孢子培养初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芥蓝的5个基因型为试材,对游离小孢子培养诱导胚状体发生及植株再生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供体基因型对成功诱导胚状体发生至关重要;振荡培养明显有利于胚状体的发育;改良MS和B培养基对诱导植株再生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13.
以10个球茎甘蓝品种(系)为试材,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研究胚状体发生及其再生植株获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适量6-BA不仅使胚诱导成功率达到了100%,还显著提高了出胚率;胚状体发育程度和整齐度与基因型及每皿出胚数有关;子叶期为最佳的转接时期;MS+0.5 mg/L 6-BA+0.1 mg/L NAA是最适的成苗培养基。  相似文献   

14.
以6份安徽乌菜为试材,研究基因型、6-BA、AG对乌菜小孢子胚状体发生的影响及6-BA对植株再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乌菜的小孢子胚诱导率具有明显差异,6份乌菜材料中有3份诱导出胚状体,H-4出胚率最高,平均每花蕾诱导8.76个胚;NLN-13培养基中添加0.2 mg/L 6-BA和AG 10 mg/L均能促进胚状体发生,后者促进作用更明显;MS培养基中添加1 mg/L 6-BA可提高乌菜胚状体成苗率。  相似文献   

15.
季节因素和供体年龄对辣椒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24为试验材料,在不同季节和植株开花时期进行小孢子培养,研究季节因素和供体年龄对辣椒小孢子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辣椒小孢子胚性化反应受供体季节因素的影响较大,夏季的胚状体产率是冬季的2.3倍,但褐化率和污染率均较高;供体年龄也是影响辣椒小孢子培养的重要因素,夏季的最佳培养时期为始花15~30d,最高胚状体产率为13.56%,冬季的最佳培养时期为始花45~60d,最高胚状体产率为5.14%。  相似文献   

16.
茄果类蔬菜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茄果类蔬菜小孢子培养的影响因子和培养技术2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指出了目前小孢子培养所达到的阶段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小孢子培养技术在青花菜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1份青花菜材料进行小孢子培养的研究,成功获得了胚状体并诱导形成植株,其中绿秀出胚率高达每蕾25.28个胚,利用1%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再生植株进行染色体加倍,加倍率达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