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来自内蒙古的野生扁蓿豆种质资源32个居群成熟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制片法,应用光学显微技术测定了叶片上表皮厚度、叶片下表皮厚度、叶片厚度、维管束直径、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叶片栅栏组织结构紧密度和叶片海绵组织结构疏松度等与抗旱相关的解剖结构特征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个指标均表现差异极显著;叶片上表皮厚度、叶片下表皮厚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和显著相关关系;第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为1.621,累计贡献率达86.67%,已超过85%,前3个主因子基本上能概括9个指标的主要信息;采用UPGMA法将32个居群分成五大类。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抗旱能力显示16和27号居群的抗旱性最强,22号居群抗旱性最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叶片组织结构与生境的关系,以来自我国7个省市(自治区)的扁蓿豆种质资源共59个居群的成熟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制片法,用光学显微技术测定叶片上表皮厚度、叶片下表皮厚度、叶片厚度、维管束直径、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叶片栅栏组织结构紧密度和叶片海绵组织结构疏松度.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地区扁蓿豆解剖结构的9个特征表现出很大程度的差异性,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7.47%~24.49%;相关分析表明:各指标之间大多都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维管束直径及叶片厚度基本可以代表大部分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的变异信  相似文献   

3.
扁蓿豆属植物在内蒙古的生态地理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扁蓿豆属植物在内蒙古主要分布于中东部地区,分布区年降水量为250~450mm,≥10℃的积温为1400~3000℃湿润度为0.2~0.8。该属的一个正种和三个变种各有其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4.
不同扁蓿豆材料抗旱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通过测定叶夹角、叶面积、保水力、光合强度、水分利用效率和电导率等指标,对不同来源的6份扁蓿豆材料进行了抗旱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其中,保水力、光合强度、水分利用效率为扁蓿豆抗旱性研究的适宜指标;综合评价表明3号和6号扁蓿豆材料的抗旱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扁蓿豆光合生态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戚秋慧 《草地学报》1996,4(2):110-115
本文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研究扁蓿豆(Melilotoides ruthenica)的光合-光,光合-温和光合-湿的关系,种群光合的日变化以及灌水对种群光合生态特性的影响。结果如下:1.在一般天气条件下,扁蓿豆种群光合的日变化属于中午降低类型。下午的高峰值比上午低64%。在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变化类型有所变化。在阴天或晴天灌水后,种群光合速率则无中午降低现象。2.在上午高峰值以前和下午高峰值以后,种群光合速率主受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影响,随着光强和温度的升降而增减。而在中午前后虽然光照强度和温度较高,但光合速率反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湿度减小所致。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种群光合速率的变化幅度有所区别,以阴天的斜率较大。3.扁蓿豆种群的光饱和点较低。阴天的比晴天高40%左右。上午的光合量比下午高105%。4.灌水可提高种群目光合量的56.52%,使光合日变化类型由双峰变为单峰曲线。根据以上光合生态特性,可以认为扁信是属于C3阴性植物,并为其作为优良的野生混植材料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扁蓿豆生态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结果表明,细叶扁蓿豆种子的千粒重和发芽率均高于扁蓿豆和阴山扁蓿豆。用磨擦和酸浸的方法,可有效地降低硬实率提高发芽率。幼苗长出第二片真叶时根部出现根瘤。扁蓿豆叶片具有一定的旱生解剖结构,侧脉维管束外有多层厚壁组织构成的维管束鞘。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它们的外部形态(叶形,株形,根冠幅度等)有较大的差异,而其叶的内部解剖结构(如叶片栅栏组织厚度,侧脉维管束鞘厚度等)相对较稳定。  相似文献   

7.
十种扁蓿豆生态型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杨青川  孙彦 《草业科学》1995,12(1):13-16
对来源于我国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的10份扁蓿豆材料的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比较,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地面芽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综合多项指标,应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其划分为7种类型,第一类:安达扁蓿豆、杜蒙扁蓿豆;第二类,平谷扁蓉豆;第三类;清水河扁蓉豆,第四类:巴右扁蓉豆,通辽扁蓉豆;第五类,皇城滩扁蓉豆;第六类,庆阳扁蓉豆,沁水扁蓉豆;第七类:盐池扁蓉豆。  相似文献   

8.
科尔沁沙地扁蓿豆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扁蓿豆在科尔沁沙地生长良好,播种当年即能形成种子,返青至成熟约需≥10℃积温2800℃,生育期约130d,生长第二年地上生物量鲜草可达14882.44kg/hm2,干草达6101.80kg/hm2,种子为516.26kg/hm2。叶、细枝丰富,茎叶比为1∶0.79。再生性较好,但早利用比晚利用总产减少约40.18%。地下生物量较多,播种当年根系入土深度达80cm,第二年可达120cm,并分化出明显的粗根、中根、细根。  相似文献   

9.
扁蓿豆的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抗旱性、耐盐性、抗寒性和抗病虫等四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包括植物学特性、种子特性、物候期及根、茎、叶的生长发育、利用价值及分布和抗逆性方面的研究概况。并针对扁蓿豆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研究应当集中在扁蓿豆的适应区域、抗逆基因的筛选、荚果开裂问题以及进一步的建立栽培草地等方面,以期对我国扁蓿豆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开发利用、新品种选育及北方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选择禾本科牧草作为保姆作物在扁蓿豆生产中应用,混播较单播无论从牧草产量、牧草品质方面,还是返青率、越冬率、抗性方面都占优势,是进行豆科牧草种子生产中较适宜的栽培方式。在扁蓿豆进行种子生产时应选择一年生燕麦或青稞作为保姆作物,而在建植人工草地时应选择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作为保姆作物。  相似文献   

11.
扁蓿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蛋白质水平上对内蒙古不同生境条件下生长的扁蓿豆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扁蓿豆的蛋白质多样性程度较高;同一种或地下分类单位,由于材料来源不同所表现的基本蛋白图谱与地理分布有关,基本上与草地区划中的地段相吻合,因此在以后进行材料收集时应以地段为单位进行,而在地形单位和植被组合变化较大的地段需要配合地片进行;种子贮藏蛋白在不同的分类单位中表现出较高的同源性,因此可以做为进化标志,而  相似文献   

12.
扁蓿豆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4年的种植观察发现,种植第1年扁蓿豆和苜蓿生长都较缓慢,扁蓿豆的越冬率在l~4年内随着生育年限的增加而提高,而苜蓿的越冬率比扁蓿豆稍低.返青都在4月末,从返青到成熟期的生育天数扁蓿豆为120d,苜蓿为103d.生活第2年的扁蓿豆草层最大鲜量出现在30~40cm处,其中叶量占52.4%;生活第2年和生活第3年的苜蓿草层结构最大鲜量都出现在40~50cm处,分别为50.6g和55.2g,比扁蓿豆分别少了12.4g和7.2g.种子产量第3年最高,扁蓿豆为188.4kg/hm2,苜蓿为211.95kg/hm2.扁蓿豆的生育期较长,第1年为150d,第2年为125d,第3年为120d;而生活第2年的苜蓿生育期为120d,第3、4年都为103d.  相似文献   

13.
选择禾本科牧草作为保姆作物在扁蓿豆生产中应用,混播较单播无论从牧草产量、牧草品质方面,还是返青率、越冬率、抗性方面都占优势,是进行豆科牧草种子生产中较适宜的栽培方式.在扁蓿豆进行种子生产时应选择一年生燕麦或青稞作为保姆作物,而在建植人工草地时应选择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作为保姆作物.  相似文献   

14.
对毛果扁蓿豆进行的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毛果扁蓿豆为二倍体,其核型为1B,核型公式为2n=2x=16=16m.国内未见类似报道.  相似文献   

15.
扁蓿豆与紫花苜蓿杂交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殿魁  李红  罗新义 《草地学报》2008,16(5):458-465
受辐射突变育种理论的启示,辐射二倍体扁蓿豆(Melissutus ruthenicus)和四倍体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提高属间远缘杂交不育的亲和性,获得成功后经过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最终育成正反交两个异源四倍体苜蓿新品种(1976~1992),即龙牧801苜蓿(Melilotoides ruthenicus(L.)Sojak×Medicago sativaL.cv.Longmu No.801)和龙牧803苜蓿(Medicago sativa L.×Melilotoides ruthenicus(L.)Sojok cv.Longmu No.803),并于1992年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其中801苜蓿抗寒(-35℃~-45℃)、耐盐碱性(pH 8.16)较强,再生性好,在松嫩、三江平原地区每年刈割2次,干草产量6000~8000 kg/hm2;803苜蓿抗寒(-35℃~-45℃)、耐盐碱性(pH 8.16~8.4)较强、再生性好、丰产性好,在松辽平原和东部白浆土均可种植,每年刈割2-3次,干草产量10000~12000 kg/hm2。现将辐射处理后,突变体认定、杂交、杂种识别和育种方法及其过程加以论述。旨在和同行进行交流探讨,以期为苜蓿育种工作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不同处理方法对青藏扁蓿豆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采用热水浸泡处理、磨擦种皮结合热水浸泡处理及98%浓硫酸处理青藏扁蓿豆种子,结果表明以磨擦种皮结合60℃热水浸泡30min处理对提高青藏扁蓿豆种子发芽率具有明显的效果,可达到74%,比对照提高3.3倍;其次是磨破种皮后用室温自来水浸泡处理;单纯用热水浸种处理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7.
吴小培  沈迎芳  王海庆 《草业科学》2016,33(6):1136-1146
利用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的7个青藏扁蓿豆(Medicago archiducis-nicolai),以及来自上述地区和内蒙古的3个扁蓿豆(M.ruthenica)野生群体,根据叶绿体trnL-trnF基因间隔区序列,对其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对161个个体的trnL-trnF序列的分析,共检测到11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定义了14种单倍型。对单倍型在不同群体中的分布分析显示,青藏扁蓿豆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区可能存在避难所,同时在青藏高原边缘地区可能发生了青藏扁蓿豆向扁蓿豆群体的基因入侵。空间分子变异分析和基于K-2P遗传距离的群体聚类均支持将上述群体分为扁蓿豆和青藏扁蓿豆两组,组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很大。分子变异分析表明,群体内的遗传变异明显大于群体间的变异,但部分群体间存在较高水平的遗传分化;错配分布和中性检验表明,在采样范围内两种扁蓿豆都没有经历明显的近期种群扩张。研究认为,青藏高原复杂的地形结构、冰期时的气候波动以及扁蓿豆本身的进化历史可能是造成其现今遗传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地区扁蓿豆酯酶同工酶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内蒙古不同生境条件下生长的扁蓿豆的种子酯酶同工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扁蓿豆的种子酯酶同工酶酶谱具多样性,同一种或种下分类单位,由于材料来源不同,所表现的基本酶谱型与地理分布有关,基本上与草地区划中的地段相吻合,因此,在进行材料收集地应以地段为单位进行,而在地形单元和植被组合变化较大的地段需要配合地片进行。  相似文献   

19.
我国扁蓿豆种子生产研究现状及提高产量的途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析了我国扁蓿豆种子生产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和局限性,主要针对扁蓿豆种子生产中存在的成熟期不一、裂荚性和落粒性强、单位面积产量低等问题,提出了采用覆膜、人工辅助授粉、留株后熟等方法,提高扁蓿豆种子产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中东部野生扁蓿豆形态特征多变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内蒙古中东部5个地区野生扁蓿豆20个居群的形态特征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通过聚类分析获得了6个聚类群,各居群在地域间无明显差异,但类群Ⅰ以锡林郭勒盟地区的4个居群为主,类群Ⅵ仅由锡林郭勒盟的1个居群组成,具有一定的类似性.然而,赤峰市的6个居群和呼和浩特市的3个居群聚类到了3个类群中;乌兰察布市的5个居群也聚类到了3个类群中.20个居群中的12个居群在主成分分析中成为一个大的集团,包括了除通辽市居群以外的其它4个地区的居群,表明内蒙古中东部5个地区的居群除通辽市以外其它4个地区的居群在地区间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是,锡林郭勒盟的1个居群在形态上表现为茎柔软且灰褐色,小叶细长且线形,与其它类群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因而这1居群被单独聚为一类,这也证明了此居群和其它居群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