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不同叶喷硒肥处理条件对澳洲坚果果实硒与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以及硒与游离氨基酸组分之间的联系,筛选最优的处理条件,以澳洲坚果优良品种桂热1号为试验材料,在不同生长期叶喷不同剂量的硒肥,通过检测分析不同叶喷硒肥处理条件下的澳洲坚果果仁硒与游离氨基酸组分含量,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系统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展开综合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在桂热1号澳洲坚果盛花期,叶面喷施1 kg硒肥,可以显著提高果实的硒含量和牛磺酸含量;经建立不同叶喷硒肥处理条件的综合评价模型进行验证,证明在桂热1号澳洲坚果盛花期,叶面喷施1 kg硒肥即为最优的叶喷硒肥处理条件。该研究为叶喷硒肥处理提高澳洲坚果硒含量和氨基酸含量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建立澳洲坚果硒肥施用的标准化技术规范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土壤中施用不同量硒肥(亚硒酸盐和硒酸盐)对番茄生物量、不同部位硒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优质的富硒番茄和开发其他富硒蔬菜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供试番茄品种为金美丽娜,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在土壤中拌施0.5,1,2和5 mg/kg亚硒酸钠和硒酸钠溶液对番茄进行硒生物强化,以不施用硒肥处理作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成熟番茄的果实生物量、不同部位(果实、茎下部、茎上部、叶下部、叶上部和根)硒含量,以及果实品质参数(有机酸、可溶性糖组成及其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比较2种硒肥对番茄的硒生物强化效果。【结果】与对照相比,土壤中施用2种外源硒均增加了番茄果实生物量。与对照相比,0.5~5 mg/kg外源硒均显著增加了番茄果实的硒含量(P<0.05),且当土壤中施用硒肥量相同时,硒酸钠处理番茄果实的硒含量极显著高于亚硒酸钠处理(P<0.01)。各施硒处理番茄茎下部、茎上部、叶下部、叶上部和根中硒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这5个部位的硒含量均随外源施硒量的增加而显著增高(P<0.05)。外源施用硒肥番茄果实中有机酸的组成(草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几乎没有变化,各处理番茄果实均以苹果酸和柠檬酸为主,但各有机酸组分含量变化较大。与对照相比,外源施0.5~2 mg/kg硒均可显著提高番茄果实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土壤中施用0.5~2 mg/kg亚硒酸钠和硒酸钠后,番茄果实总有机酸、总可溶性糖、维生素C 含量及糖酸比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土壤中施入0.5~2 mg/kg硒酸钠既可确保硒富集效果,又能提高果实品质。基于人体健康的考虑,推荐以在土壤中施用0.5 mg/kg硒酸钠的方式进行番茄的硒生物强化。  相似文献   

3.
对6个油菜品种施用30g/hm~2的硒叶面肥,以空白为对照,探讨了硒叶面肥对油菜农艺性状、产量及籽粒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硒叶面肥对油菜农艺性状有一定影响,对油菜二次分枝角果数的影响显著,施用硒叶面肥与品种互作对油菜二次分枝角果数的影响显著;(2)施用硒叶面肥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有增产趋势,施用硒叶面肥的油菜单产均值为199.64kg/667m~2,比对照增加了6.8%;(3)施用硒叶面肥可以增加油菜籽粒的硒含量,施用硒叶面肥的油菜籽粒平均硒含量为0.2605mg/kg,比对照增加了0.1875mg/kg,在供试品种中,楚油杂79吸收能力最好(0.297mg/kg),华油杂9号次之(0.257mg/kg),惠油杂6815、德新油53的吸收利用能力较差,籽粒硒含量分别为0.207mg/kg、0.236mg/kg。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硒肥对澳洲坚果果仁硒含量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适宜的种植用有机硒素可提高澳洲坚果果仁中硒含量和产量,硒含量随施硒浓度减少而降低,产量随施硒浓度的减少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不同有机硒肥对毛豆植株生长和富硒效果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的方式在毛豆开花期和结荚中后期以叶面喷施的方式施用液体有机纳米硒肥和有机螯合硒肥,分析毛豆植株生长、产量构成和毛豆果实硒含量。结果表明,叶面喷施2种有机硒肥均显著提高了毛豆分枝期、结荚期和成熟期的株高,喷施有机纳米硒显著降低了成熟期毛豆叶片SPAD值,喷施有机螯合硒显著增加了结荚期毛豆叶片SPAD;喷施有机纳米硒能够显著增加毛豆产量,喷施有机螯合硒显著降低了豆粒数、荚粒数、豆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同时也显著降低产量;喷施有机纳米硒后毛豆果实硒含量为0.45mg/kg;喷施有机螯合硒后毛豆果实硒含量为0.26mg/kg。综上,叶面喷施有机硒肥是增加毛豆果实中硒含量的有效技术手段,喷施相同硒浓度下,有机纳米硒对毛豆植株和富硒的有益作用优于有机螯合硒。  相似文献   

6.
以巨峰葡萄为试验材料,采用硒肥树干注射的方式,研究了不同量的硒对巨峰葡萄硒含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树干注射不同浓度的硒肥显著提高了葡萄鲜果、叶片和茎中的硒含量,分别可达到0.035、1.466、1.476 mg/kg。树干注射硒肥明显增加了葡萄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酒石酸、维生素C、丙二酸和柠檬酸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草酸和琥珀酸含量,与硒肥用量相关性最显著的为草酸(-0.861)和丙二酸(0.832)。结果表明,树干注射硒肥能显著增加葡萄果实硒含量、提高果实品质、影响果实的有机酸含量,尤其是降低了草酸含量和增加了丙二酸含量,综合分析以50 mg/L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以亚硒酸钠为外源硒肥,通过在土壤中施入不同浓度硒肥的方式,探索硒肥对辣椒产量和不同生育期植株各器官对硒的富集规律,为富硒辣椒的生产及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硒浓度在10 mg/kg以上时可使辣椒增产7.50%~10.8%;辣椒不同生育期植株各器官对硒的富集规律存在明显差异,在苗期时,辣椒植株硒含量随土壤硒浓度增大呈现显著的先增大后降低而后保持稳定的趋势,开花坐果期时辣椒叶部硒含量呈现持续增加态势,茎部及根部富硒规律与叶部存在明显不同;收获期时,辣椒叶部硒含量明显高于植株其他器官,各器官硒含量高低依次排序为:叶>根>果实>茎;单株辣椒果实的硒累积量变化规律与辣椒果实硒含量变化规律一致,并在10 mg/kg浓度处理水平达到最高值。综合考虑辣椒产量、硒含量及果实硒累积量因素后认为,10 mg/kg的土壤硒浓度是最适合辣椒进行富硒栽培的土壤硒浓度。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油菜为原料,采用叶面喷硒的方式,研究喷施不同浓度的硒溶液对油菜不同部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叶面喷硒能显著提高油菜各个部位的硒含量,随着油菜的生长,不同部位的硒含量发生了程度不同的下降。通过最后考种发现,喷施200mg/kg、300mg/kg和400mg/kg的硒溶液均可使油菜籽粒硒含量达到0.30mg/kg以上,符合富硒油菜生产标准。  相似文献   

9.
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在3个供硒水平下,配施4个稀释倍数叶面肥,对鲜食玉米品种雪甜7401的籽粒硒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和产量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36.4 mg/kg的叶面喷硒处理浓度下,配施不同稀释倍数叶面肥后,玉米籽粒硒含量均显著提高,增幅最大,为1 708.33%~2 330.00%;并且在配施叶面肥稀释倍数为750倍时,籽粒硒含量达到最大值;喷硒对玉米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显著,配施叶面肥后,喷施36.4 mg/kg较20.8 mg/kg更有利于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增幅为1.14%~6.06%;当稀释倍数为750、1 000时,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1.6%、5.4%;并且可溶性糖含量、产量均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有所增加。综合考虑生理特性和籽粒硒含量,当以雪甜7401作为富硒鲜食玉米品种,广西缺硒地区可推荐叶面喷硒量为36.4 mg/kg,并配施稀释倍数为750倍的中量元素水溶肥料(耐普9),可获得较稳定产量、甜度较高、玉米籽粒硒含量符合广西富硒农产品标准DB45/T 1061-2014(0.15-0.50 mg/kg)的富硒玉米。  相似文献   

10.
对7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系)施用硒叶面肥,以空白为对照,探讨硒叶面肥对小麦农艺性状、产量和籽粒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硒叶面肥对小麦结实率的影响显著(F=7.15F0.05);(2)施用硒叶面肥对小麦产量影响不显著(F=3.84F0.05)。施用硒叶面肥后小麦单产均值为311.82kg/667m~2,比对照增加4.2%;(3)施用硒叶面肥可以增加小麦籽粒的硒含量,施用硒叶面肥后小麦籽粒的平均硒含量为0.316mg/kg,比对照增加0.263mg/kg。鄂麦18、鄂麦596对硒的吸收能力较强,籽粒硒含量分别达到0.487、0.357mg/kg;鄂麦398对硒的吸收能力较差,籽粒硒含量仅为0.195mg/kg。  相似文献   

11.
硒钴配施对番茄产量、番茄红素及硒、钴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硒钴配施对番茄产量、番茄红素、番茄果实中硒、钴含量以及土壤中有效硒、钴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硒对番茄产量无明显影响;单一施钴处理时,番茄产量随施钴量的增加而增加;Co2(16 mg/kg)与Se2(0.6 mg/kg)或Se3(3 mg/kg)配施可显著提高番茄的产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4.1%和15.9%。单一施硒和单一施钴以及硒钴配施条件下均可提高番茄中番茄红素的含量。单一施硒和硒钴配施均可明显地提高番茄中硒和土壤中有效硒的含量。单一施钴以及硒钴配施可明显提高番茄中和土壤中有效钴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试验是在严重缺硒地区,采用单因子分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硒对产蛋鸡产蛋性能、硒的代谢及在蛋中和组织中沉积的影响。将270只140日龄新罗曼蛋用产蛋鸡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每组90只。在基础日粮硒含量0.03mg/kg基础上添加亚硒酸钠,各组硒的添加水平分别是0.15,0.30,0.45mg/kg。结果表明:①添加0.15mg/kg的硒已能满足产蛋鸡产蛋阶段的需要量,添加0.30mg/kg的试验Ⅱ组产蛋性能最佳,产蛋量显著高于添加0.15mg/kg的试验组(P<0.05),料蛋比极显著高于添加0.15mg/kg的试验组(P<0.01);②不同水平的硒添加量对产蛋鸡硒的表观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硒在鲜蛋中含量有增加的趋势;③硒在肝脏和心脏中的含量随添加量的提高而极显著的增加(P<0.01),在肺脏、大腿肌肉、全血、羽毛中的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提高鸡蛋风味,同时增加蛋中硒含量,观测探究鸡群饲喂添加有红枣粉和有机酵母硒的日粮后,鸡蛋在风味和硒含量方面的变化情况。【方法】试验设1个对照组,3个不同有机酵母硒添加浓度处理试验组。对照组日粮添加无机硒亚硒酸钠0. 3mg/kg;试验组用红枣粉代替玉米粉,同时添加有机酵母硒,有机酵母硒添加浓度分别为0. 3mg/kg、0. 5mg/kg、0. 7mg/kg。【结果】鸡群饲喂3周后,对照组和试验各组的鸡蛋均达到了富硒鸡蛋的标准,对照组鸡蛋中硒含量0. 21mg/kg,三个试验组鸡蛋中硒的含量均在0. 41~0. 44mg/kg之间,蛋中硒含量约是对照组的2倍;同时,添加了红枣粉和有机酵母硒后,各试验组鸡蛋的风味优于对照组,香味更浓郁。【结论】有机酵母硒比无机硒能更好地提高鸡蛋中的硒含量,鸡群饲喂添加有红枣粉和有机酵母硒的日粮后,可明显提高鸡蛋硒含量,并可改善鸡蛋的风味。从成本控制和鸡蛋硒含量的角度考虑,建议有酵母硒的添加量以0. 3~0. 5mg/kg为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喷施亚硒酸钠对大豆籽粒硒含量及单株产量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盛荚期喷施不同用量的亚硒酸钠,共5个处理(CK(清水):0 g/hm2,C1:30 g/hm2,C2: 60 g/hm2,C3: 90 g/hm2,C4: 120 g/hm2),副区为8个大豆品种。分析8个大豆品种在喷施5种用量亚硒酸钠处理中籽粒硒含量及单株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地土壤达到富硒水平,在CK处理中,不同大豆品种籽粒硒含量均未达到富硒大豆标准,需要额外喷施硒肥。随着喷施亚硒酸钠用量的增加,8个大豆品种籽粒中硒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亚硒酸钠用量与大豆籽粒硒含量呈显著或者极显著正相关。8个大豆品种籽粒硒含量均值随亚硒酸钠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与CK相比,C1~C4处理均能极显著提高8个大豆品种籽粒硒含量均值,提高了571.186 %~2 489.831%。亚硒酸钠用量对大豆籽粒硒含量的影响大于大豆品种对大豆籽粒硒含量的影响。喷施亚硒酸钠用量(X)与每种用量下8个大豆籽粒硒含量均值(Y -均)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 -均=0.012X+0.003,r =0.986,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根据该方程,当大豆籽粒硒含量达到富硒大豆标准(0.1~1 mg/kg),喷施亚硒酸钠用量的范围为8.08~83.08 g/hm2。分析喷施亚硒酸钠用量与大豆籽粒硒含量的回归方程发现,郑9525的回归方程斜率最大,C4处理中籽粒硒含量达到最大值1.997 mg/kg,籽粒富集硒能力最强;齐黄34斜率最小,C4处理中籽粒硒含量达到最小值1.133 mg/kg,籽粒富集硒能力最弱。在本试验条件下,喷施亚硒酸钠对大豆单株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大豆品种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大于亚硒酸钠用量对单株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0个栽培大麦籽粒含硒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HG-AFS)对我国主要大麦种植区的10个栽培大麦籽粒含硒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栽培大麦籽粒含硒量存在显著差异,浙啤33和浙秀12属高硒品种,籽粒硒含量分别为0.144mg/kg和0.134mg/kg,可以用于品质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不同高粱品种富硒能力的差异,筛选富硒能力较强的优质高粱品种,以山西省主栽的7个高粱品种为材料,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在高粱开花期通过叶面喷施硒肥,研究不同施硒量对高粱籽粒产量和富硒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期叶面喷施外源硒能够显著提高各高粱品种籽粒硒含量,且随着喷施硒剂量的增大高粱籽粒硒含量增加;无论喷硒与否,各高粱品种籽粒硒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不喷硒条件下,7个高粱品种中以晋糯3号、晋杂22号籽粒硒含量较高,分别为0.160,0.142 mg/kg;在摄入硒的安全范围内,开花期亚硒酸钠喷施剂量以80 mg/kg最适宜,品种中晋糯3号富硒效果最好,籽粒硒含量达0.296 mg/kg,晋杂22号次之,籽粒硒含量达0.277 mg/kg,晋糯3号和晋杂2号籽粒硒含量约为对照的2倍,均达到谷物富硒标准。高粱开花期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各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影响不大。因此,建议在山西省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选择晋糯3号和晋杂22号进行富硒高粱的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为富硒水稻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对水稻品种陵两优179和米两优89进行不同硒肥处理,观测不同硒肥处理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稻米中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肥中加施一定量的硒肥,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同时也显著增加了稻米中的硒含量。基肥中加施硒肥处理的陵两优179和米两优89有效穗数、千粒重、产量分别较只施基肥处理增加0.10万~0.19万穗/667m2和0.19万~0.62万穗/667m2、0.1~0.3 g和0.0~0.1 g、5.3~125.3 kg/667m2和97.3~108.3 kg/667m2,增产率分别为1.1%~26.0%和20.2%~22.5%。不同的硒肥处理对稻米的硒含量影响较大,能快速有效地提高稻米的硒含量。基肥中加施硒肥处理的陵两优179和米两优89水稻的稻米硒含量分别为0.04~0.16 mg/kg和0.03~0.15 mg/kg。在施用硒肥10 kg/667m2时,陵两优179和米两优89稻米的硒含量分别为0.16 mg/kg和0.15 mg/kg...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水稻品种的硒富集能力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遴选硒富集能力强的优质水稻品种,在安康富硒区域采集土壤和水稻样品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土壤含硒量对稻米硒含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3份水稻品种平均硒含量达0·08 mg/kg,国丰1号品种在对应土壤硒含量达0·82 mg/kg 的最高水平下,稻米中硒含量达最高0·16 mg/kg;品种渝优35对应土壤硒含量达0·31 mg/kg 的较高水平,稻米硒含量却相对最低,仅为0·04 mg/kg;品种 D 优11号在土壤硒含量达0·31 mg/kg 的较高水平下,稻米中硒含量却很高,达到了0·14 mg/kg,说明不同水稻品种对硒的富集能力存在差异,但总体上稻米硒含量随土壤含硒量升高呈增加趋势,有利改善稻米品质。综合品质指标,遴选出 D 优11号和徽优多系1号为品质和硒富集能力较优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叶面喷硒对不同核桃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核桃品种西扶1号、中林1号、香玲为试材,通过叶面喷施20 mg/L亚硒酸钠,研究硒对核桃不同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喷施20 mg/L亚硒酸钠,核桃果实单果质量、横径、仁质量分别显著提高6.01%~12.69%,2.58%~2.69%,11.32%~15.69%;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脂肪、总酚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8.86%~19.21%,16.76%~26.98%,13.79%~15.84%,14.40%~16.45%;钙、锰含量分别极显著提高了48.21%~65.22%,38.81%~61.03%,硒含量是对照的5.67~15.00倍,铜含量极显著降低了17.21%~27.18%。叶面喷硒可以促进核桃果实的生长发育,影响种仁中矿质元素含量,从而改善核桃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以晋糯3号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高粱光合作用、产量和籽粒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剂量的增大,高粱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胞间CO2浓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叶面喷施亚硒酸钠的时期和剂量对高粱产量无显著影响,但能够有效提高高粱籽粒硒含量;在人体硒摄入安全范围内,挑旗期叶面喷施80 mg/kg亚硒酸钠剂量下,高粱籽粒硒含量最高,达0.297 mg/kg,比对照提高84.50%,且差异显著。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高粱光合作用和产量无显著影响,但能够有效提高高粱籽粒硒含量,挑旗期80 mg/kg的叶面喷硒剂量下高粱籽粒富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