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推广水稻优良新品种对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在泰和县开展了17个早稻新品种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早熟组的陵两优7717、潭两优83、陆两优35、株两优171及中熟组的陵两优22、欣荣优5号、陵两优611等7个新品种的生育期适宜、产量高、抗性强,其他相关性状优良,可以作为泰和县的早稻主导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品种搭配到位早稻品种:常规稻为湘早籼45号、中嘉早17、中早39,杂交稻株两优819。晚稻品种:H优518、陵两优268、潭两优83、株两优819。具体搭配如下:湘早籼45号+H优518,湘早籼45号+陵两优268,湘早籼45号+潭两优83,株两优819+H优518,株两优819+株两优819,中嘉早17(或中早39)+株两优819。播期安排到位早稻杂交品种播期3月18~24日,常规品种播期3月28日前;晚稻杂交品种播期7月1~3日,H优518播期6月  相似文献   

3.
以湖南省大面积推广的多个中稻品种为材料,在衡南县两地开展大田集中种植试验,调查各品种的生育期、结实率、抗倒伏能力以及各种植区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等病害的发生情况,鉴定评估种性安全风险。结果表明:Y两优7号、深两优1813、隆两优华占、隆两优7810、Y两优302、深两优876、Y两优1928、Y两优837、Y两优488、Y两优2108、Y两优1998的产量高、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分蘖能力较强、抗病性较强、较耐肥抗倒,综合评价为好。两优389、协优716、福优527、Y两优696、丰两优3948、Ⅱ优838、Ⅱ优640的产量较高、生育期适中、抗病性较强、较耐肥抗倒,综合评价为一般。深优9595、T优1655的产量较低、丰产性差、抗病性弱、不耐肥抗倒、结实率较低、后期落色一般,综合评价为差。  相似文献   

4.
<正>1.早稻陆两优996(湘审稻2005008)、中早39(国审稻2012015)、陵两优268(国审稻2008008)、株两优819(湘审稻2005010)、中嘉早17(国审稻2009008)、湘早籼45号(湘审稻2007002)、陵两优942(湘审稻2010005)、潭两优83(国审稻2010002)、金优463(湘审稻2004005)、株两优189(国审稻2012013)、陵两优211(国审稻2010003)。2.中稻和一季稻深两优5814(国审稻2009016)、Y两优1号(湘审稻2006036)、Y两优7号(湘审稻2008017)、准两优608(湘审稻  相似文献   

5.
以中早39、松雅早1号、陵两优1785等9个早稻品种为参试品种,以株两优819为对照品种(CK),在长沙县青山铺镇洪河村开展水稻品种的生态适应性鉴定与评价,通过对不同品种的生育期、抗病性、倒伏情况、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以及产量的比较,筛选适宜推广种植的品种。试验表明:9个品种中,松雅早1号产量最高,达609.8 kg/667m2,比株两优819(CK)增产12.53%,全生育期113 d;陵两优1785的产量第二,为584.8 kg/667m2,全生育期113 d;中安早7号的产量第三,为573.2 kg/667m2,全生育期114 d。相比之下,这3个品种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建议在长沙县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早稻超级稻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对7个早稻超级稻品种(组合)即—陆两优996、株两优02、株两优819、金优402、株IS/22、早优11号、准两优49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株两优819、陆两优996适合在益阳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2019-2020年在新宁县进行了早稻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陵两优942、陵两优674、陵两优268、天优103、金优433五个早稻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优,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株两优819,适宜在本地稻瘟病轻发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以杂交稻陵两优268、株两优819和常规稻中早39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处理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生育期、分蘖能力、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播期对机插双季晚稻秧苗素质、生育期、分蘖能力及产量均有一定影响,在该试验条件下,作为双季机栽早稻,陵两优268、中早39以3月15日播种为宜;株两优819以3月20日播种为宜。  相似文献   

9.
洞庭湖平原双季稻区杂交早稻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应洞庭湖平原双季稻区种植的高产、稳产和抗性强的杂交早稻品种。[方法]选择在该区域表现较好的两优6号、陵两优916、陵两优717、陵两优211、两优早17和陆两优996等6个杂交早稻品种,对其生育期、部分综合性状、产量和经济性状进行比较。[结果]陆两优996全生育期最长,为117 d,陵两优211全生育期最短,为111 d。两优6号和两优早17水稻植株的抗倒伏性强,无明显早衰现象,稻谷落色较好。水稻产量以两优早17最高,比陆两优996增加10.36%;其次是陵两优916和两优6号,分别比陆两优996增产9.05%和7.77%;水稻产量为两优早17陵两优916两优6号陵两优717陵两优211陆两优996。[结论]两优早17和两优6号的综合性状表现较佳,产量较高,适宜于在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合新宁县栽培的高效多抗优良早稻品种,2020年在新宁县开展了早稻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陵两优942、陵两优674、陵两优268、天优103、金优433等5个早稻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优,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株两优819,适宜在新宁县稻瘟病轻发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以沅江和南县两地早稻主栽常规品种湘早籼24号为对照,收集在湖南栽培面积较大的10个早稻品种,分析比较其生育期、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中早35、潭两优143、中早25、陵两优916、H两优30和陵两优268这6个品种的经济效益高于对照50%以上,在当地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2011年对峡江县早稻新品种22个品种小区对比试验展示和20个品种大区示范展示,结果表明:综合各新品种的全生育期、产量、米质、抗病虫害情况和倒伏情况等与对照比较分析后,认为株两优4024、华两优103、先农37号比对照好,可以在峡江县作为主导品种推广应用,而ek优10号、株两优819、株两优02、陵两优611、金优458和湘丰优402也较好,可以小面积推广,其他品种可继续试验示范展示作进一步观察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适宜湘南地区机插的双季早稻品种,并探索早稻移栽期指标与品种宜机插的关联性,为快速筛选宜机插早稻品种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考察12个早稻品种的生育期、秧苗素质、根系盘结力、发根力、返青期、根系伤流强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等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确立筛选评价指标,并以综合指数法进行宜机插综合评价.[结果]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存在年际间差异,可能与试验期间的气候因素有关.从秧苗素质来看,陵两优1309的发根力(16.79 cm)和根冠比(0.57)均最高,发根力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根冠比与湘优616、陵两优211和株两优819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来看,陵两优1309的每穗粒数(129.2粒)及产量(理论产量8.40 t/ha,实际产量8.18 t/ha)均最高,湘优616的产量(理论产量8.01 t/ha,实际产量7.56 t/ha)次之,且与陵两优1309的差异不显著.宜机插评价指标确定为发根力、根冠比、返青期、日产量与抗折力,在综合评价结果中陵两优1309和湘优616得分较高,分别为0.79和0.73.[结论]在湘南地区的气候条件下,陵两优1309和湘优616的综合评价良好,较符合机械移栽要求.在对双季早稻品种初步筛选评价时,秧苗期的发根力和根冠比权重系数较高且受环境影响较小,可作为初步筛选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黄冈市早稻新品种的鉴定结果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个早稻新品种(含对照)的产量、熟期、米质、抗性进行了鉴定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对照品种两优287小区(13.3m2)产量10.57 kg.熟期113 d,米质达国标优3级,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和感纹枯病.新品种早糯2016和中9优547综合评价很好,中嘉早32综合评价好,陆两优9959、荆早62综合评价一般,早籼81综合评价差.  相似文献   

15.
一、水稻品种(43个)1.早稻品种(14个)株两优819、陆两优996、湘早籼45号、中嘉早17、湘早籼24号、株两优02、陵两优942、陵两优268、株两优30、湘早籼42号、T优705、T优15、金优463、金优433。2.中稻和一季晚稻品种(13个)Y两优1号、Y两优7号、深两优5814、准两优608、科优21、准两优1141、中浙优1号、C两优396、黄华占、Y两优2号、Ⅱ优58、Y两优9918、T优109。  相似文献   

16.
适于晚季直播的早晚兼用型水稻品系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12个早稻品系以及对照品种株两优819、陆两优996、中早35和中早39为材料,采用早季栽插、晚季直播的方式,进行了早晚两季品系比较试验,对参试品种的产量、生育期和主要产量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选育的新品系早品15早季全生育期与迟熟对照陆两优996相当,晚季全生育期与对照品种中早35一致,且其全年产量1 077.1 kg/667m2,较对照品种中早35增产7.0%,该品系有望作为新种质用于培育早晚兼用型水稻品种或者审定后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于稻鱼环境的水稻优良品种,以野香优676、Y两优5866、晶两优华占、Y两优676、万象优111、臻优727、中浙优8号、农两优3135、深两优332等9个杂交中籼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在稻田养鱼环境条件下,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参试品种的产量、抗性等表现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Y两优5866、中浙优8号、臻优727这3个品种生育期适中,综合抗性好,产量高,米质较优;深两优332和晶两优华占2个品种在稻鱼环境下的综合表现较好;野香优676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佳,但稻曲病发生严重;农两优3135、万象优111和Y两优676这3个品种产量、品质、抗病性均表现一般。从各参试品种的综合表现来看,Y两优5866、中浙优8号、臻优727比较适宜稻鱼环境,可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18.
赣北地区直播早稻品种的筛选及其丰产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赣北地区的直播早稻品种及明确其丰产特性,以适宜江西省种植的21个早稻品种(组合)为试验材料,在南昌进行大田直播种植,比较分析了不同品种生育期、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特征。结果表明,鄱优364、荣优286、两优287、荣优2933、荣优2994和荣优3327等品种生育期偏长,不适宜直播栽培;其余生育期适宜的15个品种中,陵两优722、柒两优2012、优I156和淦鑫203产量高,具有多穗、大粒和日产量高的特点,直播栽培能够获得高产;而潭两优83产量中等、生育期短,直播栽培可协调生育期长的晚稻品种搭配,实现晚稻的高产和稳产。经聚类分析,陵两优722、柒两优2012、优I156和淦鑫203为高产品种,株两优538、嘉育948、荣优2933和中早25为低产品种,其余为中产品种。对不同产量水平品种的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特征进行分析,发现高产品种表现出穗多、粒质量大、日产量高,抽穗期叶面积指数较高,穗分化期干物质积累量大,茎鞘物质输出及转化率高的特点。试验结果可为赣北地区直播早稻品种的选择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双季稻两季机械栽插高产必须合理搭配品种,采用先进实用配套技术,做到上季为下季,季季为全年夺高产,选用的配套技术必须:①保证早稻秧苗嫩绿健壮不拔节,适期收割不杀青。②保证晚稻适龄移栽和安全齐穗。1.科学搭配品种早稻选择常规早熟、中熟品种(如中嘉早17号、湘早籼45号等)和早熟、中熟杂交品种(如株两优819、株两优02等)。晚稻宜搭配早熟、中熟品种,或选择中迟熟的杂交品种(如株两优819、陆两优996和陵  相似文献   

20.
不同早稻品种直播栽培的生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用6个早稻品种(组合),探讨直播栽培方式下的生育特性。结果表明,杂交稻产量为7 833~8 100 kg/hm2,差异不显著;常规稻嘉育948产量7 344 kg/hm2,杂交稻组合与嘉育948产量差异显著。杂交稻组合表现了不同的产量形成特性。产量水平相同的陆两优996和禾盛两优25,陆两优996穗大、粒重,而禾盛两优25穗多、粒轻。陆两优996和嘉育948的分蘖力相对较弱,成穗率较高。春光1号和株两优819分蘖力强,穗小;春光1号表现分蘖期较长,株两优819分蘖期短而集中。禾盛两优25生育前期发育快、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嘉育948、株两优30和春光1号前期发育慢、干物质积累量较低。不同品种直播栽培表现了不同的生育特性,因而直播栽培策略需因品种而异。在促进分蘖早发的同时严格控制过多分蘖、促进有效分蘖的干物质积累是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