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长江流域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万km2,监督管理实现突破,累计实施生态修复、封禁保护面积6万km2,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初步建成,编制完成了一批流域、省级水土保持规划和专项规划,宣传教育深入人心。面对中央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战略部署、新水土保持法的颁布实施、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任务依然艰巨等形势,"十二五"期间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全面强化预防监督管理;切实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有序推动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初步建成水土保持支撑体系。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有: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推进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科学规划,为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奠定基础;强化监督,全面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加快治理,扎实推进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宣传,不断营造水土保持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据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的《2006—2015年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公报》,经过10年的治理和预防,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14.62万km~2,较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减少了27.5%,水土保持成效显著,为流域生态环境改善打下了坚实基础。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km~2,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内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长江上中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期间,长江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5年间全流域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万km2,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和水土保持专项设施验收率较"十五"期间分别提高了30和20百分点,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初步建成,基础工作显著加强。"十二五"时期,流域各级水土保持部门要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国家加大水利投资的有利条件,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2011年,要着力抓好新水土保持法的贯彻落实、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管、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能力建设、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和第四次水土保持普查、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协作网建设等工作。  相似文献   

4.
长江流域和长江经济带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长江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水土流失依然是严重影响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需从以下几方面全面加强各项水土保持工作,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服务,即: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原则,维护优良生态;全面强化监督管理,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突出重点,综合治理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切实做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预报,实现信息共享;坚持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结合,强化组织领导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自2010年开始,长江委按照全国水土保持规划任务分工,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规划编制工作组,调动长江委内相关技术单位,在流域内各省(市、区)的配合下,完成了长江流域片的各项规划任务。总结分析了长江流域片水土保持规划在开展规划基础数据的复核与处理、水土保持三级区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复核及重点项目规划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与难点;介绍了如何发挥流域机构的作用,通过反复"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多次沟通、调研,按照编制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技术体系与要求,并结合流域实际确定具体的技术方案与解决途径,最终顺利完成长江流域片的水土保持规划任务的历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土保持》2021,(3):49-49
本刊从水利部获悉:自2011年3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施行以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携手流域19省份稳步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取得显著成效。10年间,长江流域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4.75万km2,减幅达13.70%。据悉,10年间,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达16.96万km2,全流域180万km2实现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全覆盖。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12月21日,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协作网年会在武汉召开。长江委水土保持局副巡视员胡玉法作了"提高思想认识、理清工作思路,推进新时期流域水土保持改革发展"的主题发言,并提出了新形势下流域水土保持主攻方向。与会代表围绕"强监管、补短板"主题,交流了工作机制与治理思路创新、强化生产建设项目与  相似文献   

8.
修订后的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3年来,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监督管理工作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水土流失防治提速增效、动态监测工作有序推进、基础工作不断夯实、信息化建设初显成效。面对新形势,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必须围绕贯彻党的十八大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落实中央治水兴水战略以及水利部新阶段的治水兴水决策,从促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谋求新发展、开创新局面:一要切实加强各级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组织领导,二要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三要加快推进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四要不断提升流域水土保持科技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长治"工程实施20年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6万km2,有效解决了1000多万群众的温饱问题,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变。"长治"工程的主要经验是: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以人为本、科学防治,严格管理、改革创新,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监督和重点治理两手抓,建立和完善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水土保持工作机制和工程建设管理机制。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全流域8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全面落实,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基本建成。提出了近期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8月,长江流域第一部系统而全面的流域性水土保持书籍——《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由长江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系统总结了长江流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8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治"工程以来水土保持的成功经验,集合了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区广大人民群众长期与水土流失作斗争的丰富成果,以及水土保持工作者和相关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劳  相似文献   

11.
近日,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了《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公报》(简称《公报》),这是我国7大流域首份流域水土保持公告。根据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2004~2015)》的规定,每5年发布一次《公报》,本次系首次发布。《公报》客观真实地反映了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状况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监测、治理等方面的情况。《公报》指出,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在复杂多变的地质地貌条件、丰沛的降雨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具有量大面广、类型多样的特点。根据2000年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53·1万km2,较2…  相似文献   

12.
<正>1 进一步加快“长治”工程治理步伐“长治”工程自1989年启动以来,到1996年底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8万km~2.在控制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区域经济及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领导肯定、群众称赞、社会公认,充分体现出水土保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楚地意识到长江上游乃至整个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治理速度还比较缓慢.目前,仅上游首批规划区还有近1/3的县尚未开展治理,全长江流域有水土流失面积50万km~2尚待治理,涉及贫困人口2500余万人,这与治理开发长江、全面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为了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加快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委员会办公室按照《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纲要》及《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的要求,制定了近期、中期和远期的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长江流域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基本建成、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逐步开展、水土保持定期公报制度已经形成,但也存在一些如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工作不到位、监测管理制度不健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必须认真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及时掌握流域水土流失动态和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实施情况。介绍了长江流域在2010年和"十二五"时期须做好的有关监测工作:一是以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为重点,全面推动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二是建立水土保持监测协作机制,打造流域监测信息和技术交流平台;三是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实现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规范化、制度化;四是加强对水土保持监测数据的管理,加快流域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长江水利委员会近日发布的《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公告(2018年)》显示,与2011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结果相比,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3.79万km2,减幅接近10%。公告显示,根据水利部2018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34.67万km2,占流域总面积的19.36%。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下游、嘉陵江和岷江沱江中下游、乌江赤水河上中游及三  相似文献   

15.
小流域试点是水土保持工作的前沿阵地 ,重点研究解决水土保持事业前进道路上的治理技术问题。长江流域实施小流域试点 2 0年来 ,探索出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治理模式和技术 ,为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指明了方向 ,建立健全了小流域水土保持管理体系 ,推进了面上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并培养锻炼了一批水土保持技术骨干。面对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 ,小流域试点工作应拓宽思路继续创新 ,依靠科技 ,加强基础数据观测和专题研究 ,加强技术总结 ,加强试点的成果管理和后续管理 ,重点建设一批示范小流域 ,以促进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突出以梯田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先后实施了"长治"工程、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和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工程等,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5万km2,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暴洪灾害频发,防洪能力薄弱"、"水土流失严重,治理任务艰巨"、"生产建设项目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依然存在"、"水土流失监测能力不足"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多措并举,确保治理成果的巩固"、"建立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与跨世纪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叙述了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特点、现状、分布与潜在危险,指出建国后水土流失有发展趋势,存在着比黄土高原更大的潜在危险性;阐述了水土流失对流域内资源、环境及农、林、水利工程建设的危害性;着重分析卫水土保持对保护三峡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发展流域经济,减少泥沙淤积,防治洪涝灾害,保障航运畅通等方面的巨大作用。最后提出保障长江流域跨世纪持续发展的水土保持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上中游是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 ,开展“长治”工程建设以来 ,已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 8万km2 。“长治”工程已成为长江流域规模最大、稳定性最强、持续时间最长和最具影响力的生态建设项目 ,今后还将在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中发挥骨干和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开展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防治广西岩溶区水土流失问题十分必要。通过对江村小流域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效监测,分析该区域治理后水土流失面积消长情况,总结小流域治理成效。结果表明,治理后的江村小流域水土流失状况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2020年水土流失面积较2016年减少了462.77 hm~2,土壤侵蚀强度降低了25.66 t/(km~2·a),江村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得到了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治理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20.
洛阳地处河南省西部,总面积1.52万km2,有水土流失面积1.04万km2,地跨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是13朝古都。多年来,洛阳市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完善机制,因地制宜,依托项目,综合防治,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在推进全市水土流失治理的同时,大力开展了城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围绕"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牡丹为媒、生态宜居"做文章,以改善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