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屯田历代均有,其间时兴时衰历经两千余年,两千余年的屯垦历史充分说明了"屯田兴则西域盛,屯田废则西域乱"的历史周期律。追溯历代屯垦戍边的经验,以史为鉴,不断推进当代屯垦事业的创新与发展,意义重大。一、新疆古代屯田治理的成功经验1.屯田兴则西域治,屯田衰则西域乱。汉统一西域前,西域数十个邦国长期在匈奴的势力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黄成运 《农业考古》2015,(1):110-113
魏晋隋唐时期的屯田在历史上久负盛名,中国古代的屯田思想也因此在这一阶段得以完善。该时期的屯田思想主要是在对前代屯田思想总结基础之上的创新,其具体表现为:以人为本;内轻外重;因水置屯;强化管理;畜力保护与工具革新;以军事、保民为目的。这些屯田思想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陕西农垦历史悠久,是新中国农垦事业的发祥地和"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农垦精神的发源地,有着天然的红色基因和革命传统.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陕西省农垦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感悟思想伟力坚定信仰信念结合起来、与传承农垦精神承担农垦使命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正上海农垦属于城市垦区,改革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农垦的前列,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起步早、成效明显,上海农垦改革的"光明"经验值得其他垦区学习。四次改革,从"上海农垦"到"光明集团"新中国的农垦事业在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决策和领导下,为承担国家使命,在国家大规模投资开荒建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特殊组织。垦区是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屯垦自古有之。西汉时称屯田是"利施后世,民称圣明"。三国时一代枭雄曹操曾说:"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有史以来,我国边疆地区人烟稀少,劳动力短缺,交通不便,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面对大面积的戈壁荒漠、沼泽滩涂,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仅仅依靠边疆各族人民自己的力量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一般内地个体农民或农业组织又无力涉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屯垦就成为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重要举措。就戍边而言,古代屯垦与现代屯垦一样,既是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加快边疆发展、繁荣边疆经济的重要力量,又是坚持劳武结合、保卫边疆、巩固国防的重要力量,在祖国统一和维护边疆稳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刊自2006年第五期始陆续刊登中南大学副教授宋湘绮等撰写的史学性文学作品《湘军出塞》的部分章节。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军垦第二代的眼光,饱含对第二故乡的情意,叙写湖南人在保卫、开发、建设新疆的漫漫征途上建立的不朽功勋,体会前辈的艰辛,感悟边疆地区的沧桑巨变,从一个侧面解读新疆百年屯垦的历史风云和兵团创业之初的感人细节。编发这部作品的目的,在于以史为鉴,吸取历代屯垦的经验教训,促进中国农垦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研究农垦发展史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提供可资借鉴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6.
<正>历史经验表明,屯田戍边对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农垦边境农场是党中央治国安邦、强化边疆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戍边固疆、维护边疆稳定、推进开发开放、繁荣边境经济的重要力量,在沿边地区开发开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近些年,农垦边境农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这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新时期农垦广大干部职工必须牢固树立"屯田兴则边疆治,屯田亡则边疆乱"的战  相似文献   

7.
辉煌的历史 红色的记忆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一曲悠扬动听的歌曲把我们带到了这个红色而神奇的地方——南泥湾。南泥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农垦事业的发祥地,也是南泥湾精神和中国农垦精神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8.
所谓精神,是指一个群体共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什么是农垦人的精神呢?农垦事业奠基人王震将军1986年在《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出版序言中概括的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农垦精神1991年正式写入《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办好国营农场报告的通知》(国发[1991]42号)中.2015年再次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  相似文献   

9.
正王震将军有诗写道:"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勾划了我们党领导的农垦事业的历史脉络。由于1943年毛泽东主席为延安电影团拍摄的《南泥湾》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以及建国后广为传唱的经典歌曲《南泥湾》,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南泥湾的农垦事业可谓妇孺皆知;但同时,当代农垦事业"生在井冈山"的史实却少见口耳相传。本文经查阅大量历史史料,从史料的只词片语中梳理出农垦"生在井冈山"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0.
在王震将军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深切缅怀这位新中国农垦事业的奠基人、开拓者创建农垦事业的丰功伟绩,这对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再创农垦事业的新辉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台州地处浙江东部沿海,是省内国有农场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现有企(事)业农场13家,其中农垦企业7家、事业三场6家。农场土地总面积29581.18亩,其中农垦企业27616.18亩,事业三场1965亩。总人口12254人,其中农垦企业8805人,事业三场3449人。近年来,台州市农业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推进农垦改革发展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到国有农场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12.
<正>由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新中国农垦事业,经过60多年的开拓和奋斗,取得了巨大成就。农垦已成为我国农业的国家队、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当前,在深入学习贯彻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思想、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新形势下,我国农垦事业又处于新的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如何深刻认识农垦、深入谋划农垦,深化农垦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扎实建设农垦,已成为我国农垦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屯垦自古有之。西汉时称屯田是“利施后世,民称圣明”。三国时一代枭雄曹操曾说:“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有史以来,我国边疆地区人烟稀少,劳动力短缺,交通不便,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面对大面积的戈壁荒漠、沼泽滩涂,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仅仅依靠边疆各族人民自己的力量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一般内地个体农民或农业组织又无力涉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屯垦就成为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重要举措。就戍边而言,古代屯垦与现代屯垦一样,既是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加快边疆发展、繁荣边疆经济的重要力量,又是坚持劳武结合、保卫边疆、巩固国防的重要力量,在祖国统一和维护边疆稳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刊自2006年第五期始陆续刊登中南大学副教授宋湘绮等撰写的史学性文学作品《湘军出塞》的部分章节。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军垦第二代的眼光,饱含对第二故乡的情意,叙写湖南人在保卫、开发、建设新疆的漫漫征途上建立的不朽功勋,体会前辈的艰辛,感悟边疆地区的沧桑巨变,从一个侧面解读新疆百年屯垦的历史风云和兵团创业之初的感人细节。编发这部作品的目的,在于以史为鉴,吸取历代屯垦的经验教训,促进中国农垦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研究农垦发展史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提供可资借鉴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屯垦自古有之。西汉时称屯田是“利施后世,民称圣明”。三国时一代枭雄曹操曾说:“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有史以来,我国边疆地区人烟稀少,劳动力短缺,交通不便,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面对大面积的戈壁荒漠,沼泽滩涂,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仅仅依靠边疆各族人民自己的力量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一般内地个体农民或农业组织又无力涉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屯垦就成为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重要举措。就戍边而言,古代屯垦与现代屯垦一样,既是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加快边疆发展、繁荣边疆经济的重要力量,又是坚持劳武结合、保卫边疆、巩固国防的重要力量,在祖国统一和维护边疆稳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刊自2006年第五期始陆续刊登中南大学副教授宋湘绮等撰写的史学性文学作品《湘军出塞》的部分章节。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军垦第二代的眼光,饱含对第二故乡的情意,叙写湖南人在保卫、开发、建设新疆的漫漫征途上建立的不朽功勋,体会前辈的艰辛,感悟边疆地区的沧桑巨变,从一个侧面解读新疆百年屯垦的历史风云和兵团创业之初的感人细节。编发这部作品的目的,在于以史为鉴,吸取历代屯垦的经验教训,促进中国农垦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研究农垦发展史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提供可资借鉴的珍贵资料。编者  相似文献   

15.
回顾新中国农垦事业发展60多年的艰苦奋斗历程,能够支撑中国农垦成为国家战略力量并持续保证这一战略地位的历史经验主要有两条:一是新中国农垦事业是在服从与服务于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过程中形成的一支不可替代的国家力量。二是发挥好"保供给、做示范"的职能作用保证了农垦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关键,两者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安徽农垦方邱湖农场是新中国首批国有农场之一,该场位于中国农村改革发祥地——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精神与农垦人的创业精神一脉相承。作为新中国首批“农垦骄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场先后涌现出焦天凤、罗守干、陈锦章等多位全国或省部级劳动模范。罗守干是第一代农垦人的杰出代表,曾两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一次全国农垦系统先进生产者,他的事迹曾被载人《农垦英雄谱》。常江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屯垦自古有之。西汉时称屯田是“利施后世,民称圣明”。三国时一代枭雄曹操曾说:“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有史以来,我国边疆地区人烟稀少,劳动力短缺,交通不便,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面对大面积的戈壁荒漠、沼泽滩涂,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仅仅依靠边疆各族人民自己的力量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一般内地个体农民或农业组织又无力涉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屯垦就成为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重要举措。就戍边而言,古代屯垦与现代屯垦一样,既是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加快边疆发展、繁荣边疆经济的重要力量,又是坚持劳武结合、保卫边疆、巩固国防的重要力量,在祖国统一和维护边疆稳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刊自2006年第五期始陆续刊登中南大学副教授宋湘绮等撰写的史学性文学作品《湘军出塞》的部分章节。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军垦第二代的眼光,饱含对第二故乡的情意,叙写湖南人在保卫、开发、建设新疆的漫漫征途上建立的不朽功勋,体会前辈的艰辛,感悟边疆地区的沧桑巨变,从一个侧面解读新疆百年屯垦的历史风云和兵团创业之初的感人细节。编发这部作品的目的,在于以史为鉴,吸取历代屯垦的经验教训,促进中国农垦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研究农垦发展史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提供可资借鉴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1日-5日,由21个垦区、170多家农垦企业、上千个名优产品组成的中国农垦展团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亮相。这是农业农村部农垦局、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连续5年组织中国农垦展团集体参展。此次展览突出展示了中国农垦"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集团化发展战略,传递新时代农垦"良品生活源自农垦"的价值追求,彰显中国农垦"打造农业领域航母,引领中国现代农业"的主题及  相似文献   

19.
王蓉 《农业考古》2012,(4):284-287
屯田,或称屯垦,被研究者称为"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农业生产组织方式"(1),是"由政府聚集和组织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劳力进行开垦和耕种田地的特殊政策",其目的"主要是保证军粮供应,以确保戍守边疆以及国内政局的稳定。"(2)对于中国历史上屯田制度的起源,研究者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始自于西汉,直至明清,历代政府都曾出自于军  相似文献   

20.
"在广西农垦事业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下,《广西农垦报》诞生了.《广西农垦报》是我区农垦的重要宣传工具,是广大农垦职工学习、发言、交流经验的园地……"伴随浓厚时代印记的发刊词,第1期《广西农垦报》正式出版了,报头上印着一个闪光的日子:1982年2月26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