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平原河网地区河道干支流概念模糊,水文关系复杂,水流流向随机,目前仍没有成熟的产流计算方法和模型。针对浙江省东部沿海平原河网地区的水文特征,按照不同的下垫面分别采用不同的产流计算方法,以蓄满产流理论和作物灌溉制度为基础,建立适用于该地区的平原河网产流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估算平原河网地区水资源量,满足水资源评价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嵌入了灌区灌溉过程模拟子模型,能同时反映平原逐日产流过程和灌区逐日灌溉用水过程,从而为精确模拟流域或区域水资源的配置过程并与实时调度实现无缝连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农田灌溉用水情况复杂,统计难度较大,针对目前常用的农田灌溉用水统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以电折水"及灌溉回归水重复利用的农田灌溉用水量统计方法,并运用于平原河网地区,计算结果较为合理,可为平原河网地区水资源公报及用水总量统计中农田灌溉用水量的上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区域水系提取应用较为广泛,当提取对象为平原灌区时存在突出问题,如河道断裂、平行河道的出现以及末端支流的提取未果等造成的子流域划分结果与实际轨迹不符等现象,数字化河网的精确程度直接影响后续的区域水文分析,故该问题值得关注。【目的】优化DEM河网提取结果。【方法】基于Agree算法和Burn-in算法下的提取河网,并从浅表、DEM因子与河网提取的相关关系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法。【结果】2种算法下平原灌区河网提取问题的主要原因是DEM离散误差、栅格像元值的真实程度、栅格像元的精度以及地表的无渗漏假设;提出的解决方法为栅格像元水平分辨率的提高与主河道断裂部分的栅格重计算。对于坡度范围为0°~10°的平原灌区,坡度对地表水流方向的形成影响较小,不具备影响河网提取问题的能力;栅格像元水平分辨率提高10 m×10 m时,平原灌区2种算法下数字河道提取首要问题成功解决;主河道断裂部分的栅格重计算虽成功提取原断裂部分河道,但有新的断裂部分生成,未从根本解决。【结论】Agree算法和Burn-in算法下的基于DEM的平原灌区河网提取问题,经一系列原因剖析和解决方法的提出与应用,提取结果较为满意,提倡学者能够结合2种方法思路作为解决类似平原灌区的提取数字河网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平原河网地区地下管道灌溉发展比较快,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平湖市为代表的微压管道灌溉,以桐乡市为代表的低压管道灌溉两种典型模式。在对浙江平原河网农业灌溉条件和农业生产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两种典型地下管道灌溉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今后浙江平原河网地下管道灌溉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平原河网一维水流计算模型在洪水期和枯水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原河网在洪水期注重行洪要求,在枯水期要提供一定的用水功能,不同时期的水流变化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了解水流的变化规律以调控河网水位。河网一维水动力模型作为水流模拟的基础,在洪水期和枯水期的边界条件及过流工程的运行方式差异明显,应该综合加以考虑,在洪水水流模型的基础上,对枯水水流模型进行相应局部调整,以适应边界条件的变化状况。通过建立的河网水动力计算模型,结合不同水文时期河网与概化湖泊的水量交换以及边界条件的变化,对研究区实际发生的洪水和枯水水流进行模拟验证。计算分析表明,模型能够适应不同时期的水动力计算要求,且精度相对较高,为平原河网在急流和缓流不同状态下的稳健交替模拟以及普适性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平原河网在洪水期注重行洪要求,在枯水期要提供一定的用水功能,不同时期的水流变化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了解水流的变化规律以调控河网水位。河网一维水动力模型作为水流模拟的基础,在洪水期和枯水期的边界条件及过流工程的运行方式差异明显,应该综合加以考虑,在洪水水流模型的基础上,对枯水水流模型进行相应局部调整,以适应边界条件的变化状况。通过建立的河网水动力计算模型,结合不同水文时期河网与概化湖泊的水量交换以及边界条件的变化,对研究区实际发生的洪水和枯水水流进行模拟验证。计算分析表明,模型能够适应不同时期的水动力计算要求,且精度相对较高,为平原河网在急流和缓流不同状态下的稳健交替模拟以及普适性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DEM的西辽河流域河网水系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网水系是对流域进行水文分析的重要数据,其生成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水文模型模拟的精度。以西辽河流域为研究区,在ARCGIS软件操作平台上对研究区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进行河网水系提取,设定不同的流域汇流累积阈值,分别计算出各模拟河网的分形维数及河网密度,取二者拟合趋势变化相同处阈值对应的河网与实际河网进行比较,发现此处的模拟河网与实际河网具有较高的拟合度,从而避免阈值确定的随机性、主观性等问题,有效地提高流域河网水系提取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三峡-葛洲坝区间由于受到水库调度影响,水流条件复杂,传统流量测验手段远远不能满足防汛报汛需求.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平式声学多普勒流速仪(Horizontal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H-ADCP)在线流速监测数据基础上,运用小波分析技术提取指标流速,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处理指标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建立H-ADCP实时流量在线监测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实时推算出三峡-葛洲坝区间断面流量,为防汛报汛和水文资料整编提供及时、准确的水文情报.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大范围平原河网地区洪涝特性,指出这类地区存在本地降水引发的防洪问题。研究了防洪标准确定的相关因素,提出防洪标准表达需包含设计暴雨频率、设计暴雨年型、防洪设计水位、与承泄区水位组合关系等内容。研究了防洪标准确定的基本思路,大范围平原河网地区防洪标准确定时建议将低洼圩区作为整体来研究,中等城市或大面积乡村,防洪标准可选用50~100年一遇。对区域内部圩区和城镇防洪排涝治理提出了协调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水文测区巡测的工作效率与测验质量,先进的测流仪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利辛水文测区正在使用的一款走航式ADCP测流仪,对其在水文测区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该款仪器在水文测验中具有明显优势,可以在传统测流仪器不具条件的河流断面上以其省时省力﹑快速高效的流量测验方式和准确可靠的实测资料,极大地促进...  相似文献   

11.
姚霞 《湖南农机》2012,(5):132+134
计量室保障国家计量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科学。计量科学是整个科学技术体系的最前沿。任何工业产品、商业交易、科技成就、科学实验的背后不可能没有计量的支撑。在航天、航空、航海、导航、采矿、地震、电力、石化、轻纺、运输、气象、通讯等方面都突显出计量的重要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简要阐述利用单片机、甲醛传感器、I/U转换器RCV420、CO2传感器、数字式温湿集成传感器SHT7X、0809A/D转换器等实现的室内空气质量测试仪,具有测量精度高、功能全、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智能化灌溉控制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以8031单片机芯片为核心的全自动化灌溉控制系统,其为多通道土壤水份检测多路控制灌溉的闭环系统,并具有合理的任意设定周期多路定时控制灌溉之功能。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自动化控制、网络通信和测量等技术,设计并研发了能够实现信息采集-处理-决策-信息反馈-监控-共享一体化的灌区闸门测控设备,并在甘肃省景电灌区进行了应用和验证.结果表明:渠道闸门一体化测控系统实现了灌区流量数据自动监测、收集和计算分析,提高了计量精度;能够对数据进行存储、查询与展示,实现了数据的共享,形成了灌区水资源管理数据库;实现了渠道流量远程自动控制与调节,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实现了智能手机远程操作,提高了办公效率.灌区闸门测控一体化测控系统的实施减少了灌区现场维护的次数,降低了设备运行成本,极大地提高了灌区水资源管理效率.研究成果可为中国大型灌区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对闸门量水测流技术进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玉米播种与测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玉米播种作业处于机械化水平较高、智能化水平较低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播种机是播种的主体,而人是播种质量监控的主体"。要改变这一模式,必须在播种作业中充分采用智能化技术,最大程度代替人的作用。玉米播种包括排种、投种、着床3个过程,本文围绕这一过程,阐述了玉米播种与测控技术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发展动态。在分析归纳各项播种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对比国内外玉米精密播种技术的发展现状、差距,并结合精准农业背景下对玉米播种技术提出的要求,展望了我国玉米播种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基于VB+Accesss设计了田间自动灌溉管理系统。系统的总体软件设计分为下位机软件设计和上位机软件设计两部分,通过对下位机设计中断以及串口通信程序实现其与上位机的无线数据传输,上位机软件设计包括登录模块、新建删除用户模块、数据测控主界面模块、数据管理主界面模块及备份模块及恢复模块,实现了对田间灌溉的自动管理。设计的田间自动灌溉管理系统界面友好、性能优,为节水灌溉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韩霞  金中波  李连豪  王明 《中国农机化》2010,(1):112-113,116
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育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们在备课资料的搜集、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课后学习等多个环节充分利用了各种现代教学手段,使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分散节点温湿度的检测,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湿度监测系统。该设计采用C8051F330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器,以温湿度传感器HU-10S、无线收发模块nRF24L01和串行通信模块为辅助,完成对温湿度的实时监测。该系统的温度测量范围在-20~115℃,测量精度为0.1℃;湿度测量范围在20%RH~95%RH,测量误差小于±5%RH。经过测试,该系统运行稳定、传输可靠、温湿度测量精度高,在农业种植园、温室栽培等场所将发挥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环渤海低平原区淡水资源短缺,浅层地下苦咸水资源相对丰富,易开采的现状,开发了一种在线测控苦咸水矿化度的安全混灌装置。该装置与国内现有混灌设备技术相比,具有测量迅速便捷,精度适中,可在线测控,连续供水灌溉,易操作,造价低,便于推广和应用等优点。可与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等灌溉系统进行集成配套,实现苦咸水的安全灌溉利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温室科技含量低、现代化智能温室大部分依靠进口的局面,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设计出的基于RS-485总线的温室计算机分布式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半双工RS-485总线型通信网络和累加与校验通信算法进行数据传输,可以在采集温室环境参数的同时对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和CO2浓度等调节装置进行控制.利用VB6.0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和Access数据库软件开发出友好的人机界面,通过实时读取历史存储温室内环境参数值,实现了对温度、湿度、光照和CO2浓度等参数的管理和查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