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调环酸钙泡腾颗粒剂对小麦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调环酸钙在小麦上的应用潜力,选用小麦品种皖麦68和郑麦9023,分别在拔节前1周左右施用5%调环酸钙泡腾颗粒剂。结果表明,施用5%调环酸钙泡腾颗粒剂1 500~2 100 g/hm2可显著降低小麦株高,增大植株基部节间直径,并能提高光合速率、千粒质量和产量。其中,皖麦68施用2 100 g/hm2和郑麦9023施用1 500 g/hm25%调环酸钙泡腾颗粒剂的产量最高,分别达6 678.75、7 666.80 kg/hm2,比各自对照(CK)分别增产9.89%和11.29%。5%调环酸钙泡腾颗粒剂对小麦控长和增产作用明显,值得在小麦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喷施调环酸钙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田哈密瓜生在的影响,2021年在鄯善县进行了田间应用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哈密瓜上喷施调环酸钙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瓜秧生长茂盛,防早衰,同时成熟早,增加含糖量,可提高果品品质、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调环酸钙对小麦群体性状和产量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调环酸钙对小麦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应用不同剂量的10%调环酸钙泡腾颗粒剂在襄阳和东明等地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拔节前施用调环酸钙10%泡腾颗粒剂10~100 g/667 m2,可矮化植株高度,缩短节间长度、增加茎粗,并能增加穗长,提高千粒重和产量。其中,施用10%调环酸钙泡腾颗粒剂50 g/667m2处理的产量最高,在襄阳和东明两地产量分别达476.36 kg/667 m2和570.85 kg/667 m2,比对照分别增产13.27%和11.80%。10%调环酸钙泡腾颗粒剂各用量均对小麦安全,无药害产生。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调环酸钙对小麦产量相关因素及安全性的影响,以小麦品种‘豫麦49’为材料,返青后施用不同剂量的5%调环酸钙EA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小麦返青期施用5%调环酸钙EA 150~ 600 g/hm2,可矮化植株高度,降低基部节间长度、增加茎粗和茎壁厚度。调环酸钙能提高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返青期施用5%调环酸钙EA 300 g/hm2和5%调环酸钙EA 300 g/hm2+0.01%芸苔素内酯SL 150 mL/hm2的产量较高,分别达7410.0 kg/hm2和7560.0 kg/hm2,较对照(CK)分别增产10.7%和13.0%。5%调环酸钙EA对小麦安全无药害,建议在小麦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调环酸钙对小麦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设置不同剂量的5%调环酸钙EA分别对豫麦035和周麦22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拔节前7~10d施用5%调环酸钙EA 40~160g/667m2,可矮化植株高度,降低节间长度、增加茎粗,提高光合速率、千粒重和增加产量。其中,施用5%调环酸钙EA 160g/667m2的产量最高,豫麦035和周麦22的籽粒产量分别达630.52kg/667m2和583.57kg/667m2,较对照(CK)分别增产12.70%和10.26%。5%调环酸钙EA对小麦安全有效,无药害,可在小麦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调环酸钙对小麦生长的调控作用和对小麦的安全性,设置不同剂量10%调环酸钙泡腾颗粒剂分别在息县和郸城县两地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拔节期前施用调环酸钙10%泡腾颗粒剂150~1 500 g/hm~2,可矮化植株高度,降低节间长度、增加茎粗,并能增加穗长、千粒重和提高产量。其中,施用10%调环酸钙泡腾颗粒剂1 500 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在息县和郸城县两地产量分别达8 109.52 kg/hm~2和8 709.52 kg/hm~2,比对照分别增产13.92%和16.21%。各用量10%调环酸钙泡腾颗粒剂对小麦安全,无药害产生。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国内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化控技术作为花生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也备受关注。调环酸钙作为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低毒安全,在花生上使用调环酸钙可延缓花生植株衰老,利于花生丰产增收,笔者通过2年的田间药效试验,探讨了调环酸钙对春花生株高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春花生种植中合理使用调环酸钙提供科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5%调环酸钙泡腾片在黑龙江省寒地水稻栽培条件下应用效果,2009年对该药剂的调节植物生长进行了田间药效示范。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末期(拔节前7~10天)施用5%调环酸钙泡腾片21"30克/亩,具有防止水稻倒伏和增加水稻产量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用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氟节胺、调环酸钙、烯效唑、多效唑)探究对台农芒果的控梢效果,以及对后期抽花率及花穗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芒果控梢中期进行用药,氟节胺、调环酸钙、烯效唑+调环酸钙、多效唑处理可显著降低新梢长度,多效唑、烯效唑+调环酸钙、调环酸钙有良好的脱叶和去除嫩芽的效果;此外,药剂处理控梢效果越好,花穗长度越短。  相似文献   

10.
25%调环酸钙悬浮剂对移栽稻抗倒伏、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25%调环酸钙悬浮剂在移栽稻上的应用效果,设计了25%调环酸钙悬浮剂在移栽稻徽两优6号上应用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移栽稻徽两优6号的分蘖期使用25%调环酸钙悬浮剂180~225 g/hm2兑水225 L/hm2喷雾,能够显著降低水稻生长前期株高,缩短基部节间长度,且对水稻穗长没有抑制作用,能够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用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氟节胺、调环酸钙、烯效唑、多效唑)探究对台农芒果的控梢效果,以及对后期抽花率及花穗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芒果控梢中期进行用药,氟节胺、调环酸钙、烯效唑调环酸钙复配和多效唑处理可显著降低新梢长,多效唑、烯效唑调环酸钙复配、调环酸钙配合乙烯利有良好的脱叶和杀嫩芽的效果。药剂处理控梢效果越好,花穗长度越短。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内酯、S-诱抗素、调环酸钙、赤霉酸及一些复配制剂的作用方式和在水稻上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并阐明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施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旨在为水稻科学合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水稻的优质高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5%调环酸钙泡腾片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5%调环酸钙泡腾片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对水稻关键生育期、株高、节间长度、抗倒伏性以及产量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水稻拔节前10 d喷施5%调环酸钙泡腾片,能够有效降低株高,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减少倒伏发生面积,增加穗数及千粒重,进而达到增产效果,其适宜剂量12~30 g/667 m2。  相似文献   

14.
调环酸钙对红富士苹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调环酸钙对红富士苹果新梢生长的抑制效果,探讨生产中红富士苹果营养生长的调控应用,以长富2号为材料,花瓣脱落后喷施不同浓度及次数的调环酸钙,以喷清水为对照,分析对比调环酸钙对红富士苹果新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调环酸钙1、2、3次,新梢生长量均与喷清水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效果与浓度相关,浓度250 mg/L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优于125 mg/L处理;单次喷施,前期新梢生长量有差异,但后期各浓度处理之间的新梢生长量无明显差异;间隔喷施调环酸钙2次和3次,其对新梢生长的抑制效果可延续。综合分析发现,调环酸钙不同浓度及不同次数处理的新梢生长量与喷清水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浓度和不同次数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因此,对试验的结果和成本比较分析,生产中可选择喷施250 mg/L调环酸钙1次。  相似文献   

15.
5%调环酸钙泡腾片在水稻生产上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湖北移栽灵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5%调环酸钙泡腾片在水稻上应用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上施用5%调环酸钙泡腾片具有一定的矮化植株和抗倒伏效果,对增收增粒和提高产量效果明显.对抗倒性差、生育期短的品种效果好于抗倒性强、生育期长的品种;适宜剂量在315~450 g/hm2之间.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调环酸钙应用于小苍兰生长调控的可能性,了解调环酸钙调控小苍兰生长发育的具体效果,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生理生化基础,以小苍兰品种上农红台阁为试验材料,使用调环酸钙对其种球进行浸泡处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对其主要代谢物种类和含量变化进行比较,综合评价调环酸钙对盆栽小苍兰代谢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中共鉴定出166种代谢物,分布在有机酸、糖类、糖醇、醇、氨基酸、多胺和无机酸等七大类中,其中有机酸数量最多,高达78种,而无机酸数量最少,仅2种;但相对含量最高的却是氨基酸。比较发现,调环酸钙处理后,大多数代谢产物含量下降。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合变异权重参数筛选出27种标志性代谢物,变异权重参数最高的5个化合物分别是天冬酰胺、D-葡萄糖、D-松二糖、瓜氨酸和谷氨酰胺。表明经调环酸钙处理后的所有代谢物中,与脂肪酸代谢、糖酵解、氨基酸代谢相关的多种代谢物含量下降明显,可能造成植株内相关信号传导发生变化,影响了光合作用进程,营养物质的合成和贮存减少,说明调环酸钙在抑制小苍兰营养生长、矮化抗倒伏披散等方面具有一定功能。  相似文献   

17.
调环酸钙的合成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顺丁烯二酸二乙酯、乙醇钠、丙酰氯和三乙胺为原料,经4步反应,合成3,5-二氧代-4-丙酰基环己烷羧酸钙(调环酸钙),产品经核磁、质谱检验,产物收率为56.6%,纯度大于95%。该合成工艺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污染小、中间体纯度和收率高的特点,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调环酸钙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调环酸钙用量对棉花植株性状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棉花品种‘新陆早4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处理,包括10 g/hm~2调环酸钙(T1)、20 g/hm~2调环酸钙(T2)、30 g/hm~2调环酸钙(T3)、40 g/hm~2调环酸钙(T4)、750 g/hm~2化学封顶剂(C)和对照(CK)共6个处理,比较不同浓度调环酸钙喷施下棉花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解析株高、生物量积累、单铃重、籽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适量的调环酸钙处理在改善棉花农艺性状、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及提升产量、改善品质上均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其中,处理T3和C的籽棉产量最高,分别较CK增加11.83%和36.32%,棉纤维的长度、整齐度、比强度、伸长率等整体效果也最优。综上,喷施30 g/hm~2的调环酸钙能够有效降低株高、提高植株生物量、单铃重及改善纤维品质,其效果仅次于化学打顶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调环酸钙原药的急性毒性,为安全使用调环酸钙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按照我国现行《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规定的方法,以SD大鼠为对象,采用一次最大剂量法,对调环酸钙原药进行急性经口、经皮毒性试验。【结果】调环酸钙原药对SD大鼠的急性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5000mg/kg·BW,经皮LD50〉2000mg/kg·BW。【结论】调环酸钙对大鼠的急性经口、经皮毒性均属于低毒性,符合绿色农业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调环酸钙原药的急性毒性,为安全使用调环酸钙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按照我国现行《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 15670-1995)规定的方法,以SD大鼠为对象,采用一次最大剂量法,对调环酸钙原药进行急性经口、经皮毒性试验。【结果】调环酸钙原药对SD大鼠的急性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5000 mg/kg·BW,经皮LD50>2000 mg/kg·BW。【结论】调环酸钙对大鼠的急性经口、经皮毒性均属于低毒性,符合绿色农业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