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无人驾驶履拖打浆平地机、无人驾驶插秧机、无人驾驶喷雾机……5月8日,在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建三江分公司红卫农场的水田里,上演了一场无人驾驶春耕“总动员”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组成的智能化农机团队参与了当天的实验,多种无人农机借助北斗卫星导航,并加人传感器和控制器,实现了无人驾驶作业。  相似文献   

2.
刘加海 《中国农垦》2009,(11):75-78
2008年,建三江分局粮食总产量达到92.8亿斤,占垦区的1/3,全省的1/10;农业标准化达标率98%,良种覆盖率达100%,农业机械化率100%,农业从业人员人均生产粮食9.2万斤。“中国绿色米都”已经成为建三江的特称和经济名片。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农业》2010,(10):53-53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七星分公司地处三江平原腹地,毗邻富锦、同江两市和饶河、抚远两县,距离富锦口岸51公里,同江口岸53公里。七星分公司因占据“中国绿色米都”农垦建三江地理优势,被誉为“绿色米都之府”。  相似文献   

4.
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地处三江平原腹地,辖区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00万亩,下辖15个国有农场,人口22万。开发建设以来,累计生产粮食1263亿斤,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140亿斤,现已形成了140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和100亿斤水稻加工能力,是著名的“中国绿色米都”。2012年粮食总产量141.4亿斤,占全省的1/8、商品量占全省近1/4,是国家重要的商品量基地。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管局种植面积达730万亩,总产突破400亿斤,有“中国绿色米都”美誉。黑龙江省胜利农场在高纬度高寒地区先后发展出了水稻叶龄模式、“三化一管”其“节本增效、提质增产”效果显著。当前“数字农业技术”不断深入农业生产。“数字农业”主要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的流通领域。随着科学发展,高、精、新技术的不断在农业上的应用,数字化的应用逐步增强,为现代化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刘加海 《中国农垦》2011,(12):20-22
又是一年金秋,又是一个丰收。黑龙江建三江全局1100万亩农作物,经过收打和反复核算,总产量达到135.7亿斤,大大突破年初确定的130亿斤的目标。更加振奋人心的是建三江管理局2009年、2010年已连续两年粮食总产超百亿斤。那么,丰收的秘诀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他是北大荒的辛勤耕耘者,他是致富路上的带头人,他是与病魔和时间抗争赛跑的勇士,他是困难群众的帮扶人。他就是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浓江农场有限公司第八管理区“红烛”田间党小组组长田福山。建三江分公司、浓江农场有限公司多次在他家的田间地头召开农业和党建现场会,他多次获得建三江管理局优秀共产党员、浓江农场优秀共产党员、浓江农场先进生产者等荣誉称号。令人痛惜的是,就是这样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生命却定格在了2021年2月23日。  相似文献   

8.
正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因水而兴、因稻而富、因米享誉。多年来,管理局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进程中,始终坚持打造生态、循环、科学、高效的农作物种植生产模式,坚持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2017年,建三江管理局粮食总产128.8亿斤,各类农作物收获后产生的秸秆量超600万吨,这么多的秸秆如果丢弃在田间地头,浪费的不仅仅是资源,对农业发展、环境保护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为寻求更好的解决途径,建三江管理局通过招  相似文献   

9.
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为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四型农业”的具体举措,按照北大荒集团发展战略要求,实施“我在三江有亩田”项目,开启“认养田”这一农业生产经营创新模式。本文在总结项目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对“认养农业”模式的思考。本文认为,正在打造中国农业领域航母的北大荒集团,应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发挥组织优势做好中国农业航母群的旗舰航母,发挥全产业链优势为中国食品质量安全助力,发挥现代农业优势引领生态化农业实践。  相似文献   

10.
<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把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年”活动贯穿其中,统筹衔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让主题教育的着力点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上,成为带动乡村振兴“国家队”的第一主力,建设农业强国“王牌军”的第一尖兵。  相似文献   

11.
2012年,黑龙江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实现粮食生产“九连增”,总产达到82.6亿斤,5年间纯增长33亿斤。今年,在春季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冷春,秋季遭遇了40年来最严重洪涝灾害的情况下,红兴隆管理局粮食总产达到83.7亿斤,增产1.1亿斤。红兴隆农业抗灾增产有何“法宝”?  相似文献   

12.
2022年,吉林省启动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工程,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更高水平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贡献吉林力量。“千亿斤粮食”工程明确以粮食生产能力为目标,实现的关键是农业现代科技集成落地与土地适度规模化的结合,通过加速实施土地规模经营、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科技攻关应用和推广“梨树模式”扩面提质等措施,在当前吉林省粮食总产800亿斤的水平上再提高25%左右,力争到2030年粮食综合能力达到1 000亿斤。  相似文献   

13.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保护、支持、宏观调控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措施 ,符合世贸组织的“绿箱”政策。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从 1 988年开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 ,到 2 0 0 2年累计投入中央财政资金 2 .4亿元。经过 1 5年的开发治理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农业抗灾能  相似文献   

14.
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良好,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全年粮食总产12039亿斤,比上年增加247亿斤,增长2.1%,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首次实现“十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1000元左右,增幅连续4年超过城镇居民。  相似文献   

15.
<正>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1亿斤以上,这就是呼伦贝尔农垦大兴安岭集团甘河农牧场分公司(以下简称“甘河分公司”)调整结构、统筹谋划、“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结出的丰硕成果。“六强一优一统”筑牢丰产根基甘河分公司把建成祖国北疆稳固的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作为战略目标,每年都抢前抓早,科学谋划产业布局,探索出了“六强一优一统”现代农业模式,即强化统一经营、强化秋整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黑龙江农垦北大荒股份七星分公司在全国农垦农机标准化示范农场创建工作中,通过实施农机农艺无缝融合和农机化与信息化深度对接,实现了农机装备、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为分公司实现粮食总产16.6亿斤,作物平均单产683.1公斤,家庭农场人均纯收入3.2万元的目标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年产玉米、大豆等优质商品粮37亿斤,如何将这些好粮卖出好价钱?农产品营销成为摆在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北安分公司面前一道待解的难题。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发展订单农业、做强产品加工、创新营销方式和手段、建立现代营销体系……北安分公司在企业化改革过程中,打破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理念,夯实"种植端"、发力"营销  相似文献   

18.
<正>1978年,农业部确立黑龙江农垦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第二作业站为国家北方旱粮产区综合实验基地,开启了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遭受特大灾害下,友谊农场分别实现粮食增产1亿斤和9000万斤,2014年农场粮食总产超22亿斤,增产2亿斤以上。友谊农场稳步推进粮食增产——“天下第一场”——友谊农场,2014年粮食总产、单产和效益创下三个历史新高,总产超22亿斤,增产超2亿斤,玉米亩产最高2400斤,水稻亩产最高1600斤,大豆亩产最高561斤,亩效益平均超千元。  相似文献   

19.
<正>第四积温带的建设农场有限公司大豆最高单产578.3斤、赵光农场有限公司玉米最高单产1717.2斤(14%水份),就连第六积温带的锦河农场有限公司大豆亩产都达到了412.9斤……2022年,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佳报频传,530余万亩作物喜获丰收,高产记录不断刷新,丰收的喜悦在这里传递。在疫情和春涝等不利因素影响下,粮食产量在连年高产的基础上再创新高,农业实现“十九连丰”,北安分公司再次交上丰收的答卷,背后有何“秘诀”呢?“一块地创造的价值是有限的,但一个模式创造的价值却可能是无限的。”  相似文献   

20.
刘磊 《中国农垦》2007,(10):78-78
近日,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等来到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分局就粮食生产、收购、销售、仓储等进行调研。聂振邦一行先后参观了建三江分局七星农场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国家级科技示范园区、三十七队张景会水稻示范园区、智能化水稻育秧基地、第九管理区标准化农机停放场、建三江国家粮食储备库、北大荒米业30万吨稻谷加工厂、前进农场中央储备粮建三江直属库、二道河农场万亩大地号、八五九乌苏里江灌区渠首、红卫农场第八作业站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田、创业农场十七作业站水稻示范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