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选用玉米品种兴垦3和丰禾1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行距配置和4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下玉米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的变化。[结果]不同种植方式下,2个株型品种在R2种植方式下的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产量等均高于其他处理;不同种植密度下,兴垦3和丰禾1在M1和M2密度下较好。[结论]不同株型玉米在合理的种植密度下采用R2种植方式能够显著改善玉米群体结构,减少株间竞争,提高群体光合性能,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在玉米种植上,种植方式R2优势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以玉米新品种诺达1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 000~82 500株/hm~2密度范围内,随种植密度增加玉米产量显著增加,但当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产量又随密度增加而降低,产量和密度符合二次曲线关系;叶面积指数随种植密度增大而增大,在灌浆期达到最大值,而后下降;玉米在个体和群体层次上的干物质积累均呈"S"型动态,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随种植密度的加大而减少,群体干物质产量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诺达1号的种植密度超过82 500株/hm~2时,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不再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以克单10号为试材,在3种植密度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克单10号的产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玉米个体产量、主要产量相关性状、单株叶面积及单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均呈现降低的趋势,群体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叶面积指数则呈现升高趋势。其中种植密度为4.5万~6.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为进一步突破夏玉米单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天泰33、天泰55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6.00×104、6.75×104、7.50×104、8.25×104、9.00×104、9.75×104株/hm26个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籽粒产量显著提高,超过某一密植条件,产量逐渐降低。叶面积指数随种植密度增大而增大,在吐丝期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随着种植密度逐渐增加,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天泰33和天泰55的适宜种植密度为8.25×104株/hm2左右,不超过9.00×104株/hm2;郑单958在密度7.50×104株/hm2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为进一步突破夏玉米单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天泰33、天泰55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6.00×104、6.75×104、7.50×104、8.25×104、9.00×104、9.75×104株/hm26个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籽粒产量显著提高,超过某一密植条件,产量逐渐降低。叶面积指数随种植密度增大而增大,在吐丝期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随着种植密度逐渐增加,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天泰33和天泰55的适宜种植密度为8.25×104株/hm2左右,不超过9.00×104株/hm2;郑单958在密度7.50×104株/hm2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种植密度对春玉米超试1号产量及源库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紧凑型玉米品种超试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其源库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叶片的叶绿素SPAD值和比叶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下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每穗粒数和可粒重降低,其库容量下降,但高密度处理(9.67万株/hm2)的产量显著提高,比6.75、...  相似文献   

7.
密度对春玉米不同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种植密度对春玉米物候期、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以玉米杂交种郑958、农华101、四单19和KX3564为供试材料,进行了4个密度梯度下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各生育时期表现延长,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呈现减小趋势,群体干物质量、叶面积、叶面积指数、株高、穗位高呈现增大趋势;籽粒产量随着密度增加而表现为增加,其中,在高密度条件下郑单958和农华101增产效果更为明显。相关分析表明,密度与亩穗数、产量与叶面积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密度和穗粒数、千粒重呈负相关,叶面积指数和亩穗数受密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种植密度对郑单958干物质生产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单958,丹玉39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处理对两品种干物质生产、叶面积指数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和丹玉39相比,郑单958叶片、茎秆和雄穗的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子粒干物质积累量相对较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两品种子粒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叶面积指数和经济系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均呈上升趋势,郑单958在5 000株/667m2种植密度处理下,叶面积指数均高于丹玉39;和丹玉39相比,郑单958的株高和穗位较矮,穗长和秃尖较短,果穗较细,百粒重较小,在5 000株/667m2种植密度下产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
种植密度对鲁单981产量及其产量建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高秆大穗型玉米品种鲁单981,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其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玉米个体产量、主要产量相关性状、单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单株叶面积以及群体消光系数均呈现降低的趋势,群体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叶面积指数则呈现升高趋势。高秆大穗型玉米品种种植密度为45000-60000株/hm^2时,可构建较合理的群体结构,群体净同化率高,可获得较高的玉米群体产量。  相似文献   

10.
选用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行距配置( R1:行距40 cm,R2:行距50 cm,R3:行距65 cm)和4个种植密度(M1:4.5万株/hm2,M2:6万株/hm2,M3:7.5万株/hm2,M4:9万株/hm2),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下玉米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下,郑单958在R2种植方式下的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产量等均高于其他处理;不同种植密度下,郑单958在高密度下各指标均好于其他处理,说明在合理的种植密度下采用R2种植方式能够显著改善玉米群体结构,减少株间竞争,提高群体光合性能,从而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因此,在玉米种植上,种植方式R2优势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以东北春玉米区主栽品种郑单958、农华101、先玉335、辽单565、丹玉39为试验品种,在3000、4000、5000和6000株/667m24个种植密度下,探讨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其产量、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随种植密度增大而增大,吐丝期达到高峰,后期基本逐步下降;随着种植密度逐渐增加,各品种群体产量与之基本呈正相关,单株各器官干物重呈负相关;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籽粒产量显著提高,说明这些品种在东北春玉米区,还有密植增产的潜力可挖。这为进一步突破东北春玉米区玉米单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试验采用大田种植方式,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等行株距种植,设置50 cm、55 cm、60 cm、65 cm和70 cm五个行株距处理,分别对应株距为29.6 cm、26.9 cm、24.7 cm、22.8 cm、21.2 cm。肥水管理按高产田水平进行管理。每处理小区面积30 m2,3次重复,研究在同一密度、等行株距种植条件下,不同行株距配置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响应。结果表明,玉米在不同行株距种植条件下,其整个生育期过程中干物质积累量变化、叶面积指数变化、百粒重变化趋势一致,干物质积累量、百粒重随着生育期的进展逐渐增加,叶面积指数随着生育期的进展,先增加,然后稳定维持在一段时间,最后减少。产量表现方面,玉米在种植行距60 cm以下时,不同品种之间表现不同,郑单958在行距55 cm时候产量表现好,登海661在行距50 cm时候产量表现好,没有明显规律。在行距60 cm以后随着行距的逐渐增大,不同品种产量表现趋于一致,越来越高,在行距70 cm时候两个品种产量表现均最高。在鲁中地区,保证玉米种植密度的情况下,一定行距种植范围内,减小玉米株距,行距增大到70 cm时候,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好,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3.
以郑单958为供试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和施氮方式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耕作条件下,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入不同类型肥料处理之间相比,施氮量为150 kg/hm~2和225 kg/hm~2的控释尿素处理的籽粒产量比对应的施入等量普通尿素处理平均分别增产5.3%和13.5%,增产达显著水平。与常规耕作相比,深松处理后,普通尿素处理和控释尿素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平均分别提高3.2%和8.1%,干物质量平均分别提高6.2%和6.1%;普通尿素处理的籽粒产量略有增加但不显著,而控释尿素处理的籽粒产量平均提高6.4%,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山西农业科学》2016,(9):1284-1286
选用太育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密度处理,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太育1号产量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为6.00万~9.00万株/hm~2时,太育1号的产量随种植密度的提高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种植密度为8.25万株/hm~2时,达到最高产量;穗长、百粒质量、籽粒干物质和单株玉米干物质的量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秃尖长是逐渐增加的。说明,在一定的种植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玉米间的竞争加强,籽粒干物质和单株玉米干物质的积累逐渐降低;种植密度群体弥补了籽粒和单株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减少,从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5.
玉米/大豆不同配置下的玉米生长和产量形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田间配置下的间作玉米生长与产量形成,探索长江下游地区适宜的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为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大豆品种‘南农99-6’为材料,设置玉米行距40 cm、玉米/大豆距离60 cm的窄行距间作处理(IM1),玉米行距50 cm、玉米/大豆距离50 cm的窄行距稍宽处理(IM2)两种不同间作方式,以玉米宽、窄行单作(M1)和玉米常规普通种植(M2)处理为对照,通过2年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玉米/大豆田间配置方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光合效应及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IM1、IM2)玉米单株干物质量和叶面积指数在营养生长阶段较M1处理略低,但在生殖生长阶段则显著高于M1处理,光合速率显著提高。IM2处理的各生育期干物质量、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比IM1处理高,产量和效益显著提高。IM1处理和IM2处理玉米产量与M2处理玉米产量相当,但大豆产量增加,总体效益显著提高,尤以IM2处理的玉米大豆间作模式最好。[结论]长江下游地区玉米大豆间作应采取玉米行距50 cm、玉米/大豆距离50 cm(IM2)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黄河泥沙对盐碱地进行改良试验,分析不同黄河泥沙施用量和不同灌水量水平对玉米株高、叶面积、干物质量和产量的影响,探讨适宜的泥沙施用量和灌水量。结果表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都随着泥沙施用量和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且泥沙施用量均大于灌水量对其的影响;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产量均以泥沙施用量为6 cm、灌水量为150 mm处理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在成熟期最大为20 460 kg/hm~2,夏玉米产量最大为11 220 kg/hm~2。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宜通辽地区甜高粱的种植密度,对内蒙古首个甜高粱品种通甜1号在5个不同种植密度下对叶面积指数、单株干物质积累、冠层结构性状、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冠层结构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生育期内,群体叶面积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抽穗期以后高密度处理下的叶面积指数下降迅速,低密度处理下的叶面积指数下降较为缓慢。整个生育期内以密度为9.0万株·hm~(-2),干物质的积累量最大,各器官的同化物分配量最高,有利于生物产量的积累。高密度冠层顶部叶倾角小,叶向值大,叶片相对挺直。  相似文献   

18.
以超级稻桂两优2号为供试品种,设5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密度下桂两优2号的群体质量.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较大有利于植株抽穗期前叶面积指数提高、干物质及氮素积累,因而够苗快,茎蘖数峰值出现早,有效穗教多;但成熟期的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及产量以中低密度(基本苗密度为54万苗/hm2)处理为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密度下新葵18号的干物质积累、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产量和含油率,分析种植密度对新葵18号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调查不同种植密度下新葵18号的生长数据,计算不同处理的干物质积累、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和产量,并测定含油率.[结果]种植密度对新葵18号的生长发育有着显著影响,低密度处理(4 000株/667 m2)的单株叶面积较高,高密度处理(5 500株/667 m2)的叶面积指数较高,产量、含油率和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方面以处理5 000株/667 m2的值最高.产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但是密度超过5 000株/667 m2后,产量则表现出减少的趋势.[结论]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调节新葵18号个体发育,最大发挥群体效应,在新疆5 000株/667 m2是新葵18号的适宜种植密度,可以取得较高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豫北地区夏玉米氮和磷吸收、积累与分配。[方法]以具有高产潜力的玉米品种登海661为研究对象,研究3个不同处理玉米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的动态变化,比较不同处理产量、氮吸收与利用、磷吸收与利用。[结果]行距60 cm、株距25 cm处理,行距40 cm、株距33 cm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氮和磷积累量、群体产量均高于常规处理,且差异显著;尽管前2个处理的种植方式不同,但产量差异不显著。[结论]在种植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种植方式不同不会对产量产生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