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日本血吸虫病核酸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核酸疫苗能同时诱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具有众多传统疫苗无法比拟的优点 ,并且佐剂的应用能增强核酸疫苗的免疫效果。抗日本血吸虫核酸疫苗的研究在实验动物和牛、羊等大家畜上取得一定进展 ,混和或多价疫苗是未来核酸疫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DNA疫苗又称核酸疫苗或基因疫苗 ,是最近几年从基因治疗研究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疫苗 ,其出现被誉为第 3次疫苗革命。DNA疫苗的本质是指能在哺乳动物细胞内表达重组蛋白抗原的质粒DNA ,通过肌肉注射等途径接种动物或人体后 ,其携带的外源基因能在宿主细胞表达目的蛋白并诱导免疫应答。 1 992年以来 ,应用这一技术己成功地在小鼠、鸡、牛、黑猩猩等多种动物和人体诱生抗病毒、细菌、原虫和肿瘤的免疫应答。DNA疫苗在实验动物的免疫效力及其性质稳定、成本低廉等特点 ,使其成为今后疫苗发展的显而易见的选择。随着对DNA疫苗…  相似文献   

3.
所谓核酸疫苗,就是把外源基因克隆到真核质粒表达载体上,然后将重组的质粒DNA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产生的抗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核酸疫苗是继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和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疫苗之后的第3代疫苗.1994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疫苗和免疫规化等三个机构在日内瓦联合召开核酸疫苗会议,与会者充分肯定了核酸疫苗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DNA疫苗又称为核酸疫苗,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疫苗,具有能够激发机体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核酸疫苗因高效、持久、广谱、简便、廉价、无致病性等特点,被作为一种新型的疫苗而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抗原编码基因的选择、质粒的构建、各种佐剂的应用以及疫苗接种方法和途径等因素可以提高和改变DNA疫苗的免疫效果与反应类型.DNA疫苗不仅有预防疾病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DNA疫苗有望成为人类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核酸疫苗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核酸疫苗是当前研究的前沿领域,它能诱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作者就核酸疫苗的概念、载体、作用机理、影响因素、安全性和在畜禽传染病领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希望为动物疫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核酸免疫与核酸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勇 《中国饲料》2003,(12):30-31
核酸疫苗是最近几年从基因治疗研究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免疫防治剂。核酸疫苗是指将含有编码某种抗原蛋白基因序列的质粒载体作为疫苗 ,直接导入动物细胞内 ,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系统合成抗原蛋白 ,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 ,从而使被接种动物获得相应的免疫保护。免疫应答包括细胞激活、细胞因子分泌、细胞毒淋巴细胞 (CTL)产生以及特异性抗体形成等。因此 ,核酸疫苗又称基因疫苗或裸DNA疫苗。这种免疫称为核酸免疫、基因免疫、遗传免疫或DNA介导免疫等。核酸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有许多潜在的优势 ,从而被誉为第三次疫苗革…  相似文献   

7.
核酸疫苗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酸疫苗不仅引起体液免疫反应,而且诱导高水平的细胞免疫应答,尤其是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反应,被认为在病毒、胞内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的防治中具有更大的优势。核酸疫苗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生物技术,已经成为疫苗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实验结果表明,核酸疫苗既可作为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的预防疫苗,也可作为非感染性疾病如肿瘤病的治疗用疫苗。通过介绍近年来核酸疫苗在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表明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核酸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为改善人类和动物健康显示出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核酸疫苗因能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且具有安全、热稳定性、价廉等优点而受到高度重视,如何提高核酸疫苗的免疫效果一直是核酸疫苗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文章主要从优化方法着手,就核酸疫苗研制中质粒载体的构建、抗原加工分子的联合应用、接种途径和剂量以及核酸疫苗在禽病上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核酸疫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疫苗,它应用现代生物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克服传统疫苗存在的问题,具有传统疫苗不可比拟的优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应用前景。在兽用领域中,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炎等疾病的核酸疫苗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兽用核酸疫苗乃至其他领域核酸疫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动物核酸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凯 《中国畜牧兽医》2010,37(8):186-188
核酸疫苗是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的一种新型疫苗。核酸疫苗以其特有的可诱导机体产生全面的免疫应答,对不同亚型的病原体具有交叉防御作用,以及安全、可靠、生产方便等优点被称之为“疫苗的第三次革命”。核酸疫苗由编码能引起保护性免疫反应的病原体抗原的基因片段和载体构建而成,包括DNA疫苗和RNA疫苗,目前研究较多的是DNA疫苗。DNA疫苗是指含有编码抗原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DNA,经直接接种体内后,可被体细胞摄取,并转录、翻译、表达出相应的抗原,然后通过不同途径刺激机体产生针对此种抗原的应答。作者简单介绍了动物核酸疫苗的特点、免疫机制、免疫影响因素及在畜禽传染病中的应用,此外还分析了核酸疫苗的发展前景等问题,从而为核酸疫苗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牛磺酸是动物体内一种半必需氨基酸,大量研究发现,其对动物繁殖性能的提高能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本文综述了牛磺酸的基本性质及其影响动物繁殖性能的研究进展,为牛磺酸在动物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禽用核酸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核酸疫苗是近 2 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疫苗 ,它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克服了传统疫苗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具有传统疫苗不可比拟的优点 ,成为国内外学者争相研究的热点之一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应用前景。在禽病学领域 ,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等疾病的核酸疫苗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为禽用核酸疫苗乃至其他领域的核酸疫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也将会为养禽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通过对禽用核酸疫苗研究概况的综述 ,不仅可以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 ,借鉴最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也可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进而寻求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Because foot-and-mouth disease has the potential for an explosive spread, instant and reliable diagnosis is of special importance. In this article the clinical examination, types and shipment of samples as well as the current methods of laboratory diagnosis by detection of FMD-virus, antigen, nucleic acid and antibodies are reviewed. Special emphasis is laid on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vaccinated and infected animals, in respect to conventional as well as novel vaccines.  相似文献   

14.
铬在调节动物血糖平衡和免疫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具有促进动物生长、繁殖以及抗应激和改善畜产品品质等功能。本文从铬的营养特点、生物学功能以及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对有机铬在养牛生产中的合理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脂肪是动物重要的营养素之一,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不仅可高效补充能量需要,且在改善机体脂类代谢、提高产品品质和繁殖性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作者主要就过瘤胃脂肪在奶牛日粮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过瘤胃脂肪的类型和原理、适口性、消化率及其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三价铬是动物需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缓解应激、改善肉质的功能,对动物的繁殖也有重要作用。铬通过缓解应激对繁殖的损伤和调节机体的内分泌等方面影响畜禽的繁殖性能。本文就铬对畜禽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三价铬在种用畜禽上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BVDV对后备牛生长发育状况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是一种严重危害奶牛健康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病原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BVDV感染牛后主要表现两种状态,即一过性感染(TI)和持续性感染(PI)。BVD在牛场的流行,可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及牛群健康状况,对奶牛的影响可表现为流产、胎儿畸形、腹泻和免疫抑制等。怀孕母牛在特定妊娠阶段感染BVDV后,可娩出PI犊牛,部分PI犊牛能像正常犊牛一样生长发育至成年,但其生长发育状况和繁殖性能较同龄健康牛差异十分明显。为评价BVDV对后备牛生长发育及繁殖状况的影响,笔者采用ELISA方法检出北京地区28个规模化奶牛场141头BVDV-PI牛,并与同龄健康牛生长发育及繁殖数据相比较,结果表明,BVDV-PI后备牛各月龄段的体高、体重均低于健康后备牛,其首次输精日龄、配准日龄、耗精量明显高于健康后备牛,而一次情期受胎率显著低于健康后备牛。数据显示,BVDV严重影响后备牛的生长发育及繁殖状况。  相似文献   

18.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the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AI) in animal husbandry,the utilization rate of excellent sire got greatly improved.The key point of AI is predicting the time of ovulation and insemination accurately.It is also the point which the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ists highly concerned to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AI.Estrus and ovulation are regulated minutely by reproductive hormones in vivo in farm animals.Timed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TAI) is based on the synchronization of estrus and ovulation,both of which are triggered by reproductive hormones.So the optimal time for AI could be determined from the reproductive hormone treatment.The purpose of TAI is to improve the re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farm animals,reduce the workload of identification of estrus,and promote batch management.This review mainly summerized the principles of TAI and its applications status,and the prospects was also discussed.It woul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new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in farm animals.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工授精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广泛应用,优秀种公畜的利用率得到了极大提高。而人工授精成功的关键是输精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因此如何准确预测排卵时间及输精时间是提高人工授精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畜牧工作者高度关注的问题。家畜的发情排卵受到体内生殖激素的精密调控,定时输精技术就是在利用生殖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同期排卵的基础上,通过调控母畜的发情和排卵来确定人工输精的最佳时间,以期达到提高家畜繁殖性能、减少发情鉴定工作量和促进养殖场批次化管理的目的。作者综述了家畜定时输精的原理及当前的应用现状,同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畜牧业繁殖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