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地利用结构、林种结构和林分结构3方面综述了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的相关理论、研究现状与问题, 展望了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研究发展趁势。  相似文献   

2.
头塘小流域山地防护林体系营建及防护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头塘小流域山地系统特征了解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域山地防护林体系结构的调整、配置方式和营建技术。经对小流域所建防护林体系进行防护效益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营建防护林体系后,防护效益显著,土壤侵蚀模数由1831t/km^2.a下降到1165t/km^2.1,减少了36%;  相似文献   

3.
在对头塘小流域山地系统特征了解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域山地防护林体系结构的调整、配置方式和营建技术。经对小流域所建防护林体系进行防护效益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营建防护林体系后,防护效益显著,土壤侵蚀模数由1831t/km2·a下降到1165t/km2·a,减少了36%;坡地造林后,地表径流较荒草坡地、裸地分别减少7944%和9401%,泥沙削减率下降878%和988%。头塘小流域在金沙江流域具有代表性,其防护林体系的结构配置以及营建技术,可用以指导金沙江流域山地防护林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5年度的IKONOS4卫片(通过解译获得官司河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1:1万森林资源分布图、2007年度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资料,结合样地调查数据以及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效益定位站(四川绵阳新桥)径流场的有关数据,选取坡度、土层厚、土A层厚、土壤含水率、坡位、土壤类型6个立地特征因子,建立该流域的297个小班物元模型,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再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优化,从而获得该流域防护林体系空间对位配置。结果表明:1)本区针阔(桤柏/栎柏)混交林面积为124.39hm2,仅占整个有林地面积的14.97%,而针针混交林(松柏)的面积却占27.37%,针叶纯林(马尾松/柏木)的面积更是占42.48%。2)经优化后本区防护林体系分配按面积大小排序为针阔混交林(31.12%)>灌木林(15.5%)>经济林(12.28%)>针针混交林(11.46%)>阔叶纯林(11.41%)>针叶纯林(9.51%)>草地(8.70%)。优化后,年径流总量将减少43171mm,减少62.15%;年土壤侵蚀总量减少465.97t,减少79.66%。3)该流域的防护林体系空间对位配置结果为:①少发展柏木、马尾松纯林,多发展桤柏、栎柏、松栎等针阔混交林。对现有的柏木、马尾松纯林,引进桤木、栎类等树种形成针阔混交林。②柏木纯林和桤柏混交林的郁闭度控制在0.60~0.75,栎柏混交林、松柏混交林、松栎柏混交林则应控制在0.60~0.80。③对现有针叶纯林、针针混交林,采用开窗补阔和密度调节2种方式进行改造。开窗补阔对密度过大的林分进行带状砍伐,砍伐后补植栎类、桤木、香樟、天竺桂等阔叶树种。④在树种的搭配上,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及树种的适宜性,选择不同的混交比。在中性或微酸性紫色土上,多发展以柏木为主的混交林;在黄壤和酸性紫色土上,则可发展柏木、马尾松与其他阔叶树种的混交林;在灰白砂土上配置以马尾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的比例不少于20%~30%,立地条件好的则可以达到40%左右,以充分发挥防护林的生态效益和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农田防护林体系结构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田防护林体系结构优化配置研究范志平,姜凤歧,林鹤鸣,朱教君(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5)为达到农田防护林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并永续利用,防护林体系必须具有在空间上布局的合理性及树种、群落和林分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特征。因此,构筑大面...  相似文献   

6.
朝阳县山地防护林体系建设效益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朝阳县山地防护林体系建设总规划面积15.03万hm2。通过科学评估,可定量分析、测算的生态、经济效益总计为21209.25万元;并明显改善了本地区的气候环境和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东川市山地自然—经济系统垂直结构和各组成要素与径流、土壤侵蚀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依据山地径流侵蚀复合系统布局山地防护林体系。其次,在分析复合系统中以垂直气候带和防护林结构特征为主要标志的各子系统结构规律,以及应采取的组合技术措施基础上,提出以这些子系统作为制定系统技术措施的基本单元。还分析了防护林体系建设过程中,侵蚀系统动态演变的规律,提出时间效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头塘山地系统土地利用结构景观生态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头塘山财系统土地利用结构的景观生态学分析表明,H、E、B指数对空间结构的描述是可行的适用的,并对系统中5个典型集水工铁景观类型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太行山石灰岩低山区水土保持防护林高效空间配置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对太行山石灰岩低山区水土保持防护林体系林种结构、树种配置优化进行判断。结果表明,该区水土保持林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山坡水土保持林为主,多林种多树种结合,山坡水土保护林、梯田经济林、山顶防护林、沟头防护林、沟底防护林、沟边固岸林的比例分别为28.6%、18.2%、17.5%、17.4%、10.3%  相似文献   

10.
对太行山山地防护林立地类型划分、组合立地类型、各林种立地范围及参考树种进行探讨 ,并对太行山山地不同防护林营林模式、整地方法、造林密度、栽植技术等营林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总结 ,旨在为太行山绿化二期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对头塘山地系统土地利用结构的景观生态学分析表明,H、E、B指数对空间结构的描述是可行和适用的,并对系统中5个典型集水区的景观类型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沿海岩质海岸防护林体系树种配置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针对我国沿海岸质海岸地区自然条件复杂、自然灾害多的特点,根据防护林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沿海岩质海岸防护林体系树种配置原则,在浙江省三门县、宁海县岩质海岸地区进行了树种配置设计,临海一面坡树种空间配置,并对所配置的树种生长情况进行了试验测定,为沿海岩质海岸防护林体系树种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样板.  相似文献   

13.
头塘山地圣诞树人工防护林群落的结构特征与生物生产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金沙江流域头塘山地圣诞树人工防护林群落的结构特征与生物生产力的研究结果表明:5年生的圣诞树人工林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其值分别为42.00t/hm^2和8.30t/hm^2.a。乔木根系生物量大,占乔木层总和物量的29.15%,且根瘤菌发达。  相似文献   

14.
对金沙江流域头塘山地圣诞树人工防护林群落的结构特征与生物生产力的研究结果表明:5年生的圣诞树人工林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其值分别为4200t/hm2和830t/hm2·a。乔木根系生物量大,占乔木层总生物量的2915%,且根瘤菌发达。圣诞树具有生态幅度宽,生长快,根蘖力强,耐贫瘠,林下植被恢复快等特点,是流域中山地带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和干旱瘠薄地区植被恢复的优良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其好坏对当地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在认真分析当地生态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所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农田防护林建设构想,并提出了确保农田防护林建设的模式和技术措施,对生产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Landsat TM影像为信息源,通过选取热带气旋频数、人口密度、耕地面积密度、地均GDP和人均第三产业产值五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综合评价法,评估浙东热带气旋的综合风险;并以此为基础,引入多目标逐步宽容约束模型,实施浙东沿海防护林的空间优化配置。研究结果发现:1沿海防护林面积明显增加,增幅达5.4%,森林覆盖率由48.7%增至51.3%;2森林结构趋于合理,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和灌木林面积比例分别由优化前的64.77%、19.84%、8.36%、7.03%调整为40.30%、37.34%、18.06%、4.30%,有效解决了针叶林比重过大的问题;3土地利用服务价值各指标均有明显增加,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增幅分别为3.7%、2.4%和5.5%;4实现了分区、分级、分目标的防护林优化配置,生态效益各指标均随热带气旋综合风险的增加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社会、经济效益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晋西昕水河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背景和流域生态经济特征为依据,对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配置格局进行了分析。以土地利用方式、林种水平配置和树种立体配置为核心内容,经过专家系统咨询,得到流域内3个类型区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配置结果,形成了相应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乌兰布和沙漠的东北缘选取了8种防护林配置模式的土壤作为试验样地,通过对所采集土样的室内分析,得出各配置模式的pH值、有机质含量、全量养分(N,P,K)含量以及速效养分(N,P,K)含量等土壤化学指标数值,根据这些数据分析了8种防护林对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8行的3箭杆杨+2新疆杨+3箭杆杨、8行的小美旱杨及4行的1榆树+2旱柳+1榆树的配置模式对土壤肥力有较为明显的改良,其中,作用最为突出的是8行的3箭杆杨+2新疆杨+3箭杆杨配置模式,碱解氮和速效钾比旷野提高了417%和138%;改良作用最弱的两种配置模式为8行的4旱柳+4小美旱杨和2行加杨,其水平与旷野地相当。  相似文献   

19.
对澳门凼仔岛海岸山地防护林造林地 (8年生 )进行调查 ,分析了林分保存率、林分生长量、各树种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林分土壤肥力和林分植被变化情况。认为海岸山地防护林营造多树种阔叶混交林是一种值得研究推广的林分改造模式  相似文献   

20.
按照花岗岩地的土层厚度、土壤侵蚀程度、土壤肥力和植被盖度等因子,调查分析了102个典型地块中的816个样地,采用主成分分析,划分成3个生态类型区。在此基础上,根据防护林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因地制宜地把防护林树种和经济林果、林药配置到3个类型区的102个山头地块。通过5年的实践,在长防林第一期工程建设项目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