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兔出血症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以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器官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为特征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具有潜伏期短、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特点。兔出血症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大大增加了兔群的死亡率,给养兔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以一起兔混合感染病例为题材,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防治等几个方面,做了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3.
1999年4月,石河子市某种兔场暴发了一种兔的急性传染病,以断奶幼兔为主要发病对象。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被毛粗乱,食欲下降或拒食,或突然死亡,呈角弓反张状,死亡率高达205%,给该兔场带来很大经济损失和不利影响。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初诊为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1 流行病学调查  石河子市某种兔场1999年4月存栏种兔750只,舍饲笼养。4月上旬开始发病,病程持续2周,多集中在上中旬交界,发病对象主要为断奶幼兔,死亡率达205%,具有明显的传染性。2 临床症状  有的病兔发病突然,在没有任何发病前兆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幼兔血清中兔出血症母源抗体的动态变化及其病毒人工感染幼兔的研究郭明章,董亚芳,玉启明,薛家宾(江苏省农科院畜牧兽医所南京,210014)兔出血症是家兔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发病突然,潜伏期短,传染性强,发病率和致死率极高,故危害很大。多年来疫苗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5.
兔出血症病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兔出血症(B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RHD)俗称兔瘟、兔出血热,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高致死性的疾病。以呼吸系统出血,实质器官水肿、淤血及出血变化为特征。1984年2月,该病首先在我国爆发,随后朝鲜、韩国、意大利、德国、印度、法国、前苏联、西班牙、日本、美国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相  相似文献   

6.
兔出血症病毒西藏野毒分离株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藏农牧学院分离的一株兔出血症病毒(RHDV)西藏野毒进行血凝性、特异性和致病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此株RHDV野毒血凝价高达10240以上;RHDV抗血清可特异性抑制该株病毒对人“O”型红细胞的凝集;西藏株RHDV的最小致死量为10^-5/mL,是一株具有高致病力的RHDV强毒株。  相似文献   

7.
8.
应用单抗间接ELISA检测兔出血症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用于检测脏器组织中兔出血症病毒(RHDV)抗原的单抗间接ELISA法,并与血凝试验(HAT)和多克降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比较,在被检的789份样品中,种方法检测结果皆为阴性的有551份,皆为阳性者173份;单抗间接ELISA和多克隆双体夹心ELISA均为阳性者31份;公多克隆双抗体夹心ELIS为阳性者31份;仅HAT为阳性者2份;仅单抗间接ELISA为阳性者1份。实验结果证实,单抗间接  相似文献   

9.
10.
11.
本试验测定了人工感染免出血症不同发病阶段的血清转氨酶活性,结果表明,感染血清转氨酶活性在潜伏期无明显变化,在高温稽留期急剧增加,当体温急剧降低至濒死期时,由高峰稍下降,根据血清转氨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可见肝脏实质细胞因病毒侵害受到严重损伤,从而引起低血糖这是导致病免急剧残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正> 为了加强冻兔肉的卫生检测,保证出口产品不带兔出血症病毒(RHDV),我们建立了双夹心ELISA技术,并与常规的HA—HI试验进行了对比,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特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兔抗RHDV IgG的提纯取琼扩效价1:64的RHDV阳性血清(南京农业大学兽医微生物组提供),按常规用饱和硫酸铵盐析进行粗提,然后经DEAE纤维素DE—52层析柱进一步纯化,并测定蛋白含量和琼扩效价。均按《酶标技术》一书介绍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3.
以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组织灭活疫苗免疫家兔,经五次免疫之后,抗体效价可达12log2以上,采集兔血清,以此治疗攻毒兔,结果大部分兔都存活,临床应用效果表明:以此血清治疗自然感染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发病兔,治愈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兔出血症病毒接种幼年兔及乳兔的人工感染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传义  张英 《畜牧与兽医》1994,26(5):212-214
用兔出血症病毒人工接种一月龄与二月龄幼年仔兔,结果证实兔出血症病毒亦能感染并致死幼年仔兔,但感染类型与青成年兔的典型兔出血症不同,主要特征有病程延长,血凝价低或无血凝和黄疸肝炎等等。用兔出血症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的ELISA试验及反向间接血凝试验自血凝试验阴性的幼年兔各脏器均能检测到兔出血症病毒。人工感染乳兔虽未致临床病症,但扑杀检查见有坏死性肝炎病变和轻度肾小球性肾炎,且自肝肾等血凝检测阴性的病科中,用ELISA试验及细胞培养均可检测和分离到病毒。研究结果表明,血凝阴性并不能排除非典型兔病毒性出血症感染。  相似文献   

15.
兔出血症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兔出血症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病死率可高达100%,给养兔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病毒分子生物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文章主要从基因组结构及功能、编码的结构蛋白与非结构蛋白、基因疫苗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兔出血症病毒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展望。为进一步研制兔出血症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及诊断试剂提供理论基础,以期能更有效地防治此病。  相似文献   

16.
兔出血症病毒(RHDV)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兔病毒性出血症 (RHD)是由兔出血症病毒( RH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传染性极强、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为特征,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是兔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目前所有已测的兔的品种(系)都表现出对该病的易感性,但在自然条件下, RHDV只感染年龄较大的家兔, 2月龄以下的仔兔自然感染时一般不发病。该病自 1984年春在我国江苏无锡、江阴等县市首先暴发后,迅速流行蔓延开来,迄今为止,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所有省份都有 RHD的流行报道。此后朝鲜于 1986年开始…  相似文献   

17.
用免疫电泳分析鉴定兔出血症病毒抗原的电泳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19.
Ma  JB  M 秦云 《贵州畜牧兽医》1991,(3):60-63
从不同的商业性兔场和个体饲养者手中购进的实验兔血清中发现具有抗兔细小病毒(LPV)的高滴度抗体。经免疫荧光(IF)和血凝抑制试验(HI)两种方法分析,有75%的血清为LPV阳性。上述这一结果,再加上乳兔肾内LPV的分离成功,说明美国商品实验兔感染LPV极为普遍。因此,用兔细胞培养物或体外免疫分析进行的研究将会受到兔体感染状况的干扰。细小病毒科为小单股DNA病毒。新生儿及幼龄动物感染细小病毒后发病非常剧烈,甚至导致死亡。初生动物可经口或母乳感染,病毒也可经胎盘传递。该病传播途径多,发病剧烈,病毒增殖快,严重影响猪、狗、牛和水貂健康及其饲养的经济效益.啮齿动物细小病毒感染,如小鼠细小病毒和鼠病毒,都不太剧烈,仅引起肠炎和肝炎。而将从日本分离出的兔细小病毒接种1月龄兔,可引起精神倦怠,食欲降低。LPV感染没有明显的特征,从组织提取物和粪便中LPV的分离证明,LPV在接种14天后出现。用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抗LPV血清抗体可知,接种8天后开始有抗体出现,42天后抗体滴度上升N512。在制备乳兔原代肾细胞(RK)培养物的过程中,未接种的细胞变圆并散开。这些形态学变化呈现出细小病毒感染的典型细胞病变。从而,我们从商业性饲养场购进的乳兔细胞培养物中进行LPV的分离,并检测其母兔血清LPV抗体。乳兔体内LPV的存在和母兔LPV抗体的检出说明,母兔已感染了LPV并将其垂直传递给子代。由此可以推断,在美国其它商品兔中也可能存在LPV感染。如果不检出兔LPV的感染情况而使其广泛传播,必将影响兔细胞的培养。在日本,60%的商品兔为LPV抗体阳性。由LPV感染或被动免疫引起的较高LPV效价,由于出现假性交叉反应而干扰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学检测。这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一组46只家兔血清的LPV抗体,进而弄清兔LPV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