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种、雌雄异株对榧树化学计量的影响,为榧树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浙江省诸暨市香榧国家森林公园树龄300 a左右的不同品种雌榧树(实生雌榧树圆榧、嫁接良种香榧)和实生雄榧树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集不同品种榧树植物样品和土壤样品,分析不同品种榧树不同器官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变化。[结果]研究表明:(1)实生雌雄榧树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无显著差异,雌雄异株对榧树化学计量特征无显著影响;(2)圆榧和雄榧树与香榧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存在差异,其中,香榧叶C含量(533.0 g·kg~(-1))显著高于圆榧(502.8 g·kg~(-1))和雄榧树(502.7 g·kg~(-1)),香榧根P含量(1.5 g·kg~(-1))显著高于圆榧(0.9 g·kg~(-1))和雄榧树(0.9 g·kg~(-1))。整体上香榧C∶N比高于圆榧和雄榧树,而C∶P和N∶P比低于二者;(3)榧树不同器官C、N、P含量有一致的变化趋势,C、P含量表现为叶枝根,叶N含量显著高于根和枝。圆榧和雄榧树不同器官C∶N和C∶P比表现为根枝叶,N∶P比表现为根叶枝;而香榧C∶N比表现为枝根叶,C∶P比表现为根枝叶,N∶P比表现为叶根枝。[结论]雌雄异株对实生榧树化学计量特征无显著影响,对实生榧树管理时可以不考虑雌雄差异,人为经营显著影响榧树化学计量特征。  相似文献   

2.
香榧树雄榧枝嫁接技术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榧 (Torreyagrandis)是第三纪孑遗植物 ,雌雄异株 ,为我国特有珍稀树种。分布于浙江、江西、江苏、安徽、福建及湖南等 10个省 (市、区 ) ,而以浙江省绍兴市的会稽山区为栽培中心。绍兴市现有香榧树面积 82 0hm2 ,成年榧树约 15万株。据195 2~ 1996年的 45年统计资料表明 ,年均产量 2 3 60万kg,株产 0 0 9~ 2 32kg。造成香榧连年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多年来对雄榧树保护不力 ,毁坏严重 ,雄榧树所剩无几 ,有的产榧村或香榧林竟到了无雄榧树的地步 ,严重影响了自然授粉。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开展了香榧“选雄、补雄”技…  相似文献   

3.
今年4月15日,在土名羊岩山坡上发现了一株雌雄同株的“两性”榧树。 香榧是个总的称谓,可分细榧和粗榧两种。细榧为嫁接之榧,粗榧为实生之榧。同为红豆杉科榧树属,雌雄异株植物,常绿乔木。雌雄同株的榧树实属罕见。 该榧树枝叶茂盛婆娑,呈麻菇状,树龄逾百年。同株树上,雄花蕾、幼果、混合花芽,或雌花蕾、混合花芽同时生在同一小枝条上的情景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4.
香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榧,又名细榧、玉山果,属红豆杉科,为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之一。香榧的品种很多,包括细榧(直榧)、芝麻榧、米榧、茄榧、拔牙榧和圆榧(木榧)等。一、树种特性香榧为浅根性、半阴性常绿高大乔木。树冠呈宝塔形,主干直立高度可达20~30m。性喜温和湿润气候。一般自然分布在海拔250~700m的山腰谷地、溪流两旁坡地,以及村旁路边、房前屋后的空地,在土层肥沃深厚、质地松软的砂坝上或排水良好的黄泥土上生长良好。实生树一般需15~20年才开始结果,20~30年后达盛果期。香榧雌株需雄株花粉授粉受精后才能结果。一代榧果从花蕾分化到果实采收,需三个年头,计29个月;挂果需两个年头,计17个月。雌树4月中下旬开花,6~7月受精孕果,到第二年9月上中旬成熟,当年6~8月间出现第一次大量幼果脱落。第二年4月20日前后,新枝又开花结果,此时2年生幼果出现第二次落果高峰;因9月上中旬上年生的果实成熟,所以一株树上可同时见到大小不同的两种果实,大的为上年的果实,小的为当年的果实;再算上贮藏的上年果实,因而有“千年香榧三代果”之说。二、育苗1.实生苗繁育。9月上中旬,采集充分成熟的种实(可选细榧或圆榧),去除假种皮后,在室外用湿砂与种子层积贮...  相似文献   

5.
榧树变异类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的栽培过程中,笔者在省内实生群体发现零星分布着一类生长迅速的榧树变异类型.本研究采用SRAP分子标记体系对榧树速生变异类型与榧属其他5个种、2个栽培变种(香榧、云南榧、巴山榧、九龙山榧、日本榧、榧树、长叶榧)等共21个样品进行了分析.结合叶形指数的方差分析和SRAP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进行了研究材料的亲缘关系聚类,探讨了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榧属5个种、2个栽培变种及榧树变异类型的21个样品可以分为5组:长叶榧组、榧树变异类型组、包括香榧在内的榧树组、巴山榧、九龙山榧、日本榧组,而云南榧自成一组;榧树变异类型与长叶榧亲缘关系较近,其叶片形态偏向长叶榧;各种间叶形指数差异极显著,榧树变异类型的叶形指数显著不同于与其他样品.但推断本研究中榧树变异类型是长叶榧的自然变异,还是长叶榧与其他榧树的杂种,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杨梅和银杏雌雄性的早期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梅和银杏都是雌雄异株植物,幼龄性别很难区分。基于雌雄个体代谢上的差异,雌株处于较还原状态,雄株处于相对氧化状态,本文利用植物的药性反映,试图对杨梅和银杏进行早期性别鉴定。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和来源1.1.1.杨梅。来源于湖南省靖县甘棠镇建国村15年生树,株洲市中南林学院1984年种植的杨梅和自靖县的引种杨梅。  相似文献   

7.
香榧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香榧是榧树中的优良品种,是中国特产的珍稀干果树种,不但栽培价值高,而且生态景观效益好.为促进香榧在浙江省的快速发展,着重分析了浙江省发展香榧的意义、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香榧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重点抓好扩大栽培与资源增殖、抓好种苗培育、加强幼林管理、加强香榧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和加快实生榧树的开发与利用等产业化对策.  相似文献   

8.
香榧播种育苗及一年生苗木生长规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榧是榧树(Torreya grandis)中的一个优良品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干果.浙江省会稽山区的诸暨、绍兴、东阳、嵊州、磐安等地有自然分布.由于香榧四季常绿,树形优美,栽培效益高,发展潜力大,近年来许多县(市)都把香榧作为发展山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来抓.榧林面积逐年增加,发展势头迅猛,香榧苗木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播种育苗是香榧最常用的育苗方式,1年生苗木的培育又是播种育苗的关键.通过对1年生播种苗生长特点的观察,掌握苗期生长规律,总结育苗技术要点,可为快速、科学培育香榧优质壮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栽培和野生条件下的九龙山榧(Torreya jiulongshanensis)(雌、雄株)及同属广布种——榧树(T.grandis)为材料,比较了其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对光强的响应,以期为九龙山榧种质资源保育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栽培条件下,九龙山榧雌株幼苗叶片的光系统I最大荧光值整体高于榧树及九龙山榧的雄株;九龙山榧雌、雄株幼苗的光饱和点也较高,分别为788.581和550.640μmol/(m2·s),所对应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也较高,分别为40.690和39.546μmol/(m2·s)。同样,在野外条件下,九龙山榧雌、雄株的光饱和点也均显著高于榧树,分别为1165.361和1416.817μmol/(m2·s),光系统II最大电子传递速率也以九龙山榧雌株为最高,其值为80.322μmol/(m2·s)。由此可见,九龙山榧为阳生树种,且与榧树相比具有更强的光合潜力。  相似文献   

10.
香榧是雌雄异株植物,雌花开放时必须有足量的优质花粉,才能正常受精孕果。成片榧林必须合理配置雄树,才能获得较稳定的产量。在当前香榧基地建设中,所配置雄树开花习性的好坏,花粉量的多少,花期是否适宜,品质的良莠,将直接影响香榧的产量和质量。为了繁育优良雄树创造条件,我们从1975年开始连续三年,在本县重点产区东溪公社钟家岭、西坑等大队,对230多株雄树逐株编号,进行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并对雄树的分类和单株选优进行初步探讨,现整理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攻克防治香榧落果的难关,在1996年4月,诸暨市政府、市林业部门组织科技人员和榧农代表一起建立了《香榧保果增产试验》专题攻关组,首先在香榧产地赵家镇杜家坑村青年榧农宣军达种植的3株榧树中,进行喷洒“爱多收”(系日本国生产的植树生长调节剂)保果试验...  相似文献   

12.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银杏性别及年龄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已知性别的银杏成年大树(树龄40年以上)、在形态上尚未分化出雌雄的实生苗(苗龄2~3年)、实生幼苗(苗龄40天)以及雌雄树叶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测定。经重复实验,发现成年树雌雄株的酶谱存在着差异,雌株较雄株有较多的酶带,且有两条酶带的电泳迁移率相同,但活性不同。实生苗和实生幼苗酶带比成树的明显减少,且在不同株中的活性趋于相同。而对已知性别成年树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检测,其酶谱与成树、实生苗和实生幼苗的明显不同,但均出现了雌雄成树共同具有一条酶带,且活性极强。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图谱能否作为鉴定银杏植株早期性别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尚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千年桐雌雄植株早期鉴定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千年桐为雌雄异株植物,林地上只需保留少量雄株作为授粉树。但用实生苗造林,通常雄株达50%左右,且植株进入开花期后才能区别雌雄,此时需将大部分雄株伐去,从而影响株行距的合理配置和桐油产量。因此,千年桐雌雄植株的早期鉴定,在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曾报道过千年桐雌雄株叶部组织氧化还原能力有一定的差异,但以酶活性的强弱作为雌雄植株早期鉴定指标,尚未见报道。本试验通过测定已知性别的成年树和未知性别幼苗的叶部组织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初步证  相似文献   

14.
香榧雄株叶片中的可溶性糖的含量高于雌株,雌、雄株叶片的可溶性氮化物含量差异不大。香榧叶片中的酚类化合物的含量一般有9个组分,雌、雄株在不同组分含量上存在明显差异。在未分化性别的幼树和幼苗中也存在类似雌、雄株的酚类化合物的组分图谱。可以利用酚类化合物组分图谱,结合可溶性糖含量作为鉴别香榧雌、雄株性别差异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2013年和2014年利用野生雄性榧树的花粉对浙江省遂昌县10~11年生初果期嫁接香榧(Torreya.Grandis cv.merrillii)林地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试验。结果表明:在雌球花开的7 d内经过人工辅助授粉,可显著提高香榧挂果数量并实现早实;授粉时间与挂果数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授粉时间最好在个别雌球花开的当天就开始。  相似文献   

16.
每年4月,诸暨市林业局都要为采购香榧花粉忙碌一阵子,而榧农则放下一切农活像夏收夏种一样忙着给香榧树授粉,以求来年的丰收。这不由使我想起13年前倒在金钱、权力和愚昧的利斧之下的那株雄香榧树。 香榧是红豆杉科冰川时期的孑遗植物,列入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香榧雌雄异株,生  相似文献   

17.
2016年9月在浙江省磐安县采集榧树Torreyagrandis的长香榧、丁香榧等11个自然类型及香榧Torreyagrandis‘Merrillii’种实,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及香榧间鲜单实质量等16个种实性状指标方差分析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α=0.01)。各种实性状中,变异最大的性状是单个种实(种核、种仁)质量,其次是核形指数、种形指数、假种皮厚,变异最小的是出核率、出仁率、种核横径、种实横径。物种变异丰富度最大的是褐核香榧,其次是小丁香,最小的是丁香榧、甜丁香、大丁香。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品种、品系的11种榧属植物组织培养再生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种榧树的再生能力相差较大,茎段不定芽分化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雄株(73.33%)、优株3号(53.50%)、优株4号(51.67%)、优株2号(50.0%)、优株6号(45%)、优株1号(43.33%)、象牙榧(39.17%)、细榧7号(35.83%)、细榧8号(33.33%)、米榧(3 1.67%)、两性榧(30.0%);愈伤组织诱导率、胚状体诱导率及不定芽的生根率排列次序与茎段不定芽分化率基本相同.11 种榧属植物对组织培养再生能力具有如下特点:品种间及品系间基因型对培养基种类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要求,不同组织、器官的再生能力既具有同-性,也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香榧作为树,系第三纪孑遗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树种;香榧作为果.是我图特有的珍稀名果,至今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它是我园特有的珍稀干果.属红豆杉科榧属植物,是榧树中的优良变异类型或优株经人工嫁接繁殖而成的一个优良品种。因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品质优良.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1987-1989年间,作者对香榧核型进行了研究,据取自浙江诸暨、富阳两地的香榧茎(根)尖材料的核分析结果,建立了香榧雌雄株核型模式,分别为:雌:K(2n)♀=22=21Xm(2SAT) Ym 雄:K(2)♂=22=22Xm(2SAT) 根据上述式对诸暨、富阳两地的131株香榧实生苗作了性别测定,结果有89株为雌性,42株为雄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