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对河南引种火炬松两批种源(耐寒火炬松和一般火炬松)木材基本密度的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炬松种源间木材基本密度差异显著,木材基本密度种源内差异种源间差异更大,种源基本密度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种源间各年轮段木材基本密度均近似于正态分布,且随树龄增加而增大,呈现出径向递增的模式。木材基本密度早晚期相关性随树龄增大而加强,5年生木材基本密度预估12年生木材基本密度是可行的。一般种源木材基本密度与纬度呈不显著的负相关,与经度呈显著的正相关;耐寒种源木材基本密度与纬度呈不显著的正相关,与经度呈不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14年生火炬松耐寒种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炬松耐寒种源间1年生苗高差异显著,苗木地径差异不显著。其种子千粒质量与种子发芽率、1年生苗高生长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地径正相关不显著。14年生火炬松耐寒种源间树高、胸径和材积各个性状差异显著,22个耐寒种源14年生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可达8.69m、16.51cm和0.1217m3,其种源选择是有效的。福建海拔300~600m之间的山地,火炬松生长快,可重点引种CHL8、CHL5、CHL153个种源栽培。  相似文献   

3.
火炬松种源生长量与木材密度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实验采用河南省引种火炬松1984年一般种源,1983年耐寒种源试验林为材料,研究林木不同生长阶段年轮宽度,晚材率与木材基本密度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火炬松林分早期生长阶段年轮宽度与木材基本密度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林分郁闭后年轮宽度、胸径与木材密度存在着极其微弱的负相关,不同生长阶段晚材率与木材基本密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早期优良种源评选没有考虑木材性状是不符合工业人工林培育种源选择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福建引种火炬松种源试验结果表明:31个种源15年生木材顺纹抗压强度均值为39.89MPa,变化范围为32.85~46.13MPa;种源间木材顺纹抗压强度差异显著,其广义遗传率为hf>0.429,且随株内年轮数的增加或树龄的增大而明显增大;种源内个体差异大于种源间变异,栽培环境对木材顺纹抗压强度有着显著的影响。31个参试种源木材顺纹抗压强度与其树高、木材密度、晚材率和生长轮年龄呈显著正相关,与其胸径呈显著负相关。株间相同生长发育阶段或相同树龄情况下,年轮宽度与顺纹抗压强度呈负相关,这种负相关系数随着树龄增大而逐渐减小。美国东部海岸地区原产地种源经度与其顺纹抗压强度呈显著负相关,其原产地夏季降水量及其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与顺纹抗压强度为显著的正相关;南部墨西哥湾地区原产地种源经度与其顺纹抗压强度则呈显著正相关,夏季降水量及其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与顺纹抗压强度为不显著的负相关。原产地纬度、经度、1月份平均最低温、年均温、6~9月份降水量、年降水量、6~9月份降水与年降水之比和无霜期8个因子中,种源原产地纬度对顺纹抗压强度影响多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李志新  李开隆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360-11362,11373
从大青杨自然分布区按纬度梯度选择10个种源,在哈尔滨、帽儿山、海林3个地点营造种源试验林,分析了各试验点大青杨树高、胸径与各种源地地理、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大青杨树高、胸径基本上表现出与各种源地年均温、1月均温、7月均温、≥10℃积温、无霜期、年均降水量、年均蒸发量呈正相关关系,有些因子达到显著甚至极显著水平;大青杨生长量与各种源地经度、等效纬度基本上呈负相关关系,表现最好的种源地位于中高经度中高纬度地区。  相似文献   

6.
对来自8个省(区)的25个南酸枣种源在浙江余杭和福建邵武进行了造林试验。4年生幼林的生长结果表明,南酸枣的树高、胸径、分叉高和分叉数4个性状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树高和胸径在2地点均有中等以上广义遗传力;树高、胸径和分叉高3个生长性状在不同立地条件下也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并且种源与地点间交互效应达极显著水平;邵武点树高、胸径和分叉高与种源地理纬度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经度则未表现出显著负相关,而分叉数与种源地理经度、纬度间以及与树高、胸径和分叉高间均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余杭点则只有胸径与经度刚达显著相关,树高、胸径与种源地理纬度以及树高与经度均未达显著负相关。根据树高和胸径,采用独立选择法初选出上犹、乐昌、贺州3个在2地点幼林期均表现较速生和在邵武点表现突出的容县种源,并采用系统聚类法初步将种源划分为2个大区:亚热带中南部速生种源区和亚热带中北部生长相对较慢种源区。  相似文献   

7.
班克松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班克松(PinusBanksianaLamb.)7年种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树高、胸径、冠幅差异极显著,并与纬度紧密相关,随着纬度的增高,生长量递减。轮枝层数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其余性状与经纬度相关不显著。来自北纬46°附近的2号、1号种源最好,北纬50°和55°的3号和5号种源最差  相似文献   

8.
桤木栽培区区划和栽培区适生种源的综合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桤木自然分布区内13个种源的生长、材性、果实等性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桤木的地理变异及其趋势,探讨了地理变异的气候生态学基础,对栽培区进行了区划,并对各栽培区进行适生种源的综合选择.研究表明桤木种源生长性状与生态梯度(EGA)的相关显著,在单个生态因子分析中,桤木种源生长量呈以经度和海拔为主的梯度变异.纤维长度与经度和纬度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地理趋势并不明显.而木材基本密度与经度的正相关关系显著,呈单向渐变模式.根据试验地点EGA,对桤木新引种区划分为两个生态亚区,即长江中下游丘陵区和赣、浙、闽沿海山地—丘陵区,并对各个栽培区进行了适生种源选择和种源调拨区划.合理的种源调拨,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的育种增益分别为5.42%、6.74%和18.72%.  相似文献   

9.
武汉引种火炬松种源基本密度的变异与综合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13年炎生炬松18个种源间本材基本密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广义遗传力大于0.42,并随着树龄的增大而有加强的趋势。方差分析中种源、环境方差分量各占1/2,反映出遗传、环境对火炬松基本密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株内径向基本密度以递增模式为主,林木不同生长阶段基本密度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反映出早期测定是可行的。基本密度与种源原产地经度、纬度间相关系数很小,无明显的经向或纬向变异模式。种源内个体间基本密度的变  相似文献   

10.
在广东省大南山林场对20个种源的澳大利亚巨桉进行优良种源选择试验,2012年对其3.5年生树高和胸径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胸径、树高、材积生长差异极显著,胸径、树高、材积三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胸径、材积与经度、纬度、海拔存在负相关;生长量最大的种源是18696种源,其胸径、树高、材积平均值分别为7.7233 cm、6.7500 m、0.0204 m3,分别是种源总体均值的102.66%、104.66%、108.11%,变异系数达到31.58%、26.48%、72.63%。通过综合权重法评选出4个巨桉优良种源,分别为18696(昆士兰)、20917(新南威尔士)、16892(昆士兰)和20668(昆士兰)号种源。  相似文献   

11.
湿地松种源生长量、材性的变异与优良种源综合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湖北省荆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湿地松种源试验林的生长量及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松种源间的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量因子以及晚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均存在着显著差异,且具有中等程度的广义遗传力。基本密度径向变异模式以及递增为主,年轮段基本密度呈正态分布。木材密度早晚期相关性随树龄增大而增加,用5年生木材密度能可靠地预测12年生木材密度。各种源生长量因子与木材基本密度相关性有正有负,相关性大小与种源有关。木材密度与晚材率的正相关显著。生长量、木材密度与原产地地理、气候因子相关不显著;晚材率与纬度正相关,与年均温负相关显著。综合评估表明S1,S3、S20为较优种源。  相似文献   

12.
2年生白桦种源的地理变异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在“八五”期间对白桦所做全分布区种源试验的基础上,又做了一次局部分布区的种源试验。试验选取来自7个省份的16个种源,在3个试验点定植。对16个种源的2年生幼树高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的差异极显著;利用幼树高与种源的地理因子(经、纬度)、气候因子 (温度、积温、降水、湿度、日照、无霜期)作相关分析,研究白桦种源的地理变异,发现幼树高与纬度呈负相关,与经度呈正相关,温度与无霜期是影响地理变异的主要气候因子。初步判断,白桦的地理变异符合经纬向双重渐变的模式,反映了冷-暖的气候生态模式,但并未反映干-湿的气候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种源地理变异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6个马尾松种源进行育苗及造林试验,初期结果表明各种源在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等性状上存在显差异。用10个不同数学模型,拟合16个马尾松种源在纬度和经度上的一维和二维地理变异规律,马尾松种源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与纬度呈现显的变异,与经度的关系不明显。且二次数学模型比一次数学模型拟合效果更优,是模拟马尾松地理变异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4.
枫香地理种源幼林生长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来自8省(区)的20个枫香种源在上海松江进行了造林试验,2年生幼林的结果表明:枫香的树高和地径2个生长性状在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和显著差异,且树高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2个生长性状在不同造林地段间也表现出极显著差异;树高与种源地理经度和纬度间均呈显著负相关,而地径则未表现出显著负相关。根据苗高和地径,采用独立选择法初选出南丹、南平和吉安3个幼林期较速生的种源.并采用系统聚类法初步将种源划分为三个大区:西南速生种源区,中部中速生长种源区和中亚热带东北部生长相对较慢种源区。  相似文献   

15.
黄山松地理种源性状的变异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经对4个试点3个年度营造的黄山松地理种源试验林的调查和方差、典型相关,逐步回归及趋势面分析,结果表明黄山松种内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树高,粗,冠幅生长,1级侧枝数,针叶长度,结实株率,兼生树脂道百分率等性状在种源间都有显著的差异。这些变异与种源产地地理、气候上的不同密切相关。树高,粗生长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性状呈经纬双向渐变,表现为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种源的生长量逐渐减少、球果变大的地理变异规律;1级侧枝数量主要呈垂直变异,结实株率则为经向渐变,兼生树脂道百分率变异与纬度有关,除此一定的地理渐变外,还存在生态型变异。经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各性状变异的主要气候因子是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其次为年平均气温和无霜期。  相似文献   

16.
赵惠珍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190-192,194
2009年在西陂林场开展了海红豆种源试验调查,结果表明:参试的3个种源造林1a生长表现差异显著,以缅甸种源生长表现最佳,平均树高达到125.6cm;其次是台湾种源,平均树高达到124.73cm。种源中各单株的生长表现差异明显,以树高生长为主要指标,在缅甸种源中初步选出9号、25号、13号、11号、5号等5个优良单株,树高生长达到1.55~1.80m,比总体平均值增加了23%~43%;在南宁种源中,初步选出24号、4号、23号、15号、13号、12号、8号等7个优良单株,树高生长达1.30~1.50m,比总体平均值增加了22%~41%;在台湾种源中,初步选出25号、21号、20号、19号、8号、22号、18号等7个优良单株,1生树高生长达1.60~1.75m,比各单株总体平均值增加了28%~40%。海红豆生长(树高、胸径、冠幅)一整年不间断,是速生丰产林的优良树种,5~10月份生长比较快,10月份以后生长相对缓慢。  相似文献   

17.
白桦多点种源试验联合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1,他引:15  
调查了4个试验点5年生白桦种源试验林的树高、地径、保存率,采用方差分析及多点种源试验联合分析方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各试验点不同种源间生长量,保存率等性状差异明显,种源与立地的交互作用尚未达到显著水平,利用各种源的生长量,保存率等性状与各种源的地理气候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同时以树高,地径,经纬度的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种源的地理变异规律,由于各种源的适应性不同,造成各试验点的种源地理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