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肥对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产量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无芒雀麦为实验材料,经过2年研究观测,结果发现,施氮处理对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影响显著,秋季施氮135 kg/hm2、春季施氮90 kg/hm2时,种子产量最高达1 723.1 kg/hm2;无芒雀麦种子产量的首要影响因素是单位面积的生殖枝数,生殖枝主要由上年果后短营养枝转化,施氮对单位面积的生殖枝数影响显著,春季施氮增加每生殖枝的小穗数、每小穗的小花数、每小穗的种子数,同时也可以增加当年单位面积的果后短营养枝数;秋季施氮主要增加当年单位面积的果后短营养枝数,使第2年生殖枝数增加,其中秋季施氮135 kg/hm2,生殖枝数最多达728.3枝/m2.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2种生境条件下黑麦草种子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四川省的丘陵区(洪雅)和中山地区(汉源)2种生境条件下的黑麦草种子生产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试验两地的种子产量和质量均有显著差异.其中,洪雅点种子产量为244.0 kg/hm2,汉源点的种子产量为532.8 kg/hm2.两样地的种子质量相比,汉源点的发芽势、发芽率、四唑染色数和四唑脱氢酶均高于洪雅点.两地的种子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基本一致,均呈显著相关;相关性强弱依次为:每生殖枝种子数>生殖枝数>每生殖枝小花数>分蘖数>每生殖枝小穗数>千粒重.每生殖枝种子数对种子产量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3.
氮、磷肥对旱作老芒麦种子生产性能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应用通用二次旋转回归设计对旱作老芒麦进行氮、磷施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和磷肥都可以显著提高种子产量,早春一次性施用纯N80kg/hm^2和纯P2O550kg/hm^2可得到1027kg/hm^2的种子产量,较不施肥提高129%。同时对种了产量构成因子的分析表明,不同的施肥水平对各产量构成因子都产生作用,每小穗种子数对种子产量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4.
以新麦草为材料,在河北坝上高原区种子生产实验研究中得出:在生育期中灌水6 次、磷酸二铵做种肥的条件下,施化肥对新麦草种子产量影响显著,秋施45kgN/hm2 45kgP2O5/hm2、春施90 kgN/hm2 时种子产量最高,为265.1 kg/hm2;新麦草种子产量的首要影响因素是单位面积生殖枝数,生殖枝主要由上年果前短营养枝转化,秋春施氮可以增加果前短营养枝/m2,使第二年生殖枝数/m2 增加。同一施氮量下,秋春分施氮肥与春季一次施氮处理之间,小穗数/生殖枝、小花数/小穗、种子数/小穗及种子千粒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王琴  王旭成  李小云  王斌  高雪芹  伏兵哲 《草地学报》2022,30(12):3470-3480
为探究宁夏干旱区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种子生产最佳施肥配比,采用“3414”施肥设计进行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氮(Nitrogen,N)、磷(Phosphorus,P)、钾(Kalium,K)配比对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利用灰色关联度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以期为宁夏干旱区无芒雀麦种子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N,P和K配比对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构成因素、种子质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N2P2K2(氮、磷和钾的施肥量分别为90,105和60kg·hm-2)处理的实际种子产量最高,达2308.89kg·hm-2,较对照N0P0K0(不施肥)处理显著增产53.98%;N2P2K2处理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高,发芽势仅次于处理N0P2K2(氮、磷和钾的施肥量分别为0,105和60kg·hm-2);单位面积生殖枝数和每花序小穗数是影响实际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且均对种子产量的贡献起直接作用。经灰色关联和多元回归函数综合评价得出,氮、磷和钾的施肥量分别为90,105和60kg·hm-2是无芒雀麦实现高产的最佳配比,可在宁夏干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施肥对草坪型高羊茅种子产量及其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1999年8月~2000年7月在宁夏农林科学院生物中心实验基地研究施肥对草坪型高羊茅种子产量及产量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肥可显著提高高羊茅种子产量,以施氮量90kg/hm2(秋季45kg/hm2+春季45kg/hm2)种子产量最高,达3533kg/hm2,与对照相比,生殖枝数/m2、小穗数/生殖枝、小花数/小穗、种子数/小穗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春季分施氮肥对新麦草种子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春季分施氮肥对新麦草(Psath yrostachys juncea(Fisch.)Nevski)肥料利用率、种子产量构成要素和种子产量的影响,旨在提高种子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在春季总施氮量为200 kg/hm2N的条件下,返青期和抽穗初期分次施肥(1:1).种子产量达到2761.8 kg/hm2,较春季不施肥处理、返青期和抽穗期一次施肥分别增产117%、113%和61%;与返青期施氮肥相比,抽穗初期施氮肥表现出小穗数/生殖枝和小花数/小穗增加,而生殖枝数/m2和种子数/小穗略有减少;而返青期和抽穗初期分施氮肥可以发挥两个时期的施氮肥效应,种子产量构成要素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最高;返青期与抽穗初期分施氮肥处理的种子生产氮素利用效率与返青期一次施肥的效果相当,但其氮肥表观回收率更高,抽穗初期一次施肥处理的干物质量和种子生产效率,以及氮肥表观回收率均最低.  相似文献   

8.
旱作老芒麦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旱作老芒麦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的分析,找出老芒麦种子生产中其限制因子是小花结实率.小花数和种子重量是比较稳定的因子,但种子重量对肥料很敏感.施肥实验进一步证明,适量施用氮肥和磷肥可以显著提高小花结实率和种子重量,从而提高种子产量.施磷酸二铵75kg/hm2时小花结实率提高46.28%,种子千粒重增加30.90%,种子实际产量达到700kg/hm2,较对照提高了62%.同时,每穗小花数和小花结实率对密度敏感,枝条密度从1031株/m2降低到513株/m2时小花结实率提高67.87%,每穗小穗数增加26.89%,但对实际产量影响不大,仅增加13.95%.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磷、钾肥不同配比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对紫花苜蓿草地进行了不同的施肥处理,测定了种子产量、千粒重、小花数、结荚花序数、花序数、荚果数、种子数、生殖枝数、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并对各处理的种子产量与其构成因素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磷酸二铵15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处理的紫花苜蓿种子产量最高;不同施肥处理对小花数、结荚花序数、花序数、荚果数、种子数、生殖枝数均有一定影响;种子产量与生殖枝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在各产量因子之间生殖枝数与结荚花序数、花序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花序数和结荚花序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种子产量与结荚花序数和花序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93,R=0.91,P<0.05)。  相似文献   

10.
灌溉及多效唑对蓝茎冰草生长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坤  李世忠 《草业科学》2011,28(7):1291-1295
在甘肃省酒泉地区研究灌溉和多效唑对蓝茎冰草(Agropyron smithii)种子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茎冰草从返青到收获,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盛花期灌溉5次水的生殖枝数/m2、小穗数/生殖枝和种子产量最高,但每个时期的灌溉量不宜过于充足,以防止植株倒伏;拔节期灌溉有利于生殖枝数/m2和种子数/小穗的增加,生殖枝数/m2和种子数/小穗与种子产量之间相关性极显著;返青期一次性喷施0.022 5%的多效唑0.3 kg/hm2对提高生殖枝数/m2、小穗数/生殖枝、小花数/小穗、种子数/小穗以及种子产量效果显著;灌施多效唑有效地提高了种子数/小穗,最终也提高了种子产量。多效唑喷施的效果较灌施好。  相似文献   

11.
不同钾肥施用量对羊草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夏盐池县城西滩,以中科2号羊草为材料,研究施用氮磷肥的基础上再施用不同钾肥处理对羊草干草产量、品质、种子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有效提高产草量及种子产量,施用K2O 180kg/hm2时,产草量最高为15 320kg/hm2,较对照增产6.1%,种子产量为474kg/hm2,增产30.9%,钾肥对种子的增产效果优于产草量的增产效果;施用钾肥有效促进茎叶对氮、磷、钾的吸收,施用180K2O kg/hm2时吸氮量和吸磷量最大,较对照分别增加50.1%和45.9%,施用K2O 120kg/hm2吸钾量最大,高出对照32.1%;钾肥能够显著增加羊草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和无氮浸出物含量,提高羊草营养价值,施用K2O 180kg/hm2时营养价值最高,且该施肥条件下经济效益最高,为34 227元/hm2,较对照增收11.1%。  相似文献   

12.
唐古特大黄“3414”施肥效果及推荐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施肥方案,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唐古特大黄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旨在为唐古特大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对唐古特大黄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表现依次为施肥不施肥,NPKPNK;两两互作对唐古特大黄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表现为NPPKNK、PKNPNK。除高氮处理(N3P2K2)外,其余施肥处理条件下唐古特大黄总蒽醌含量均优于《中国药典》标准,总灰分及水分均达标。唐古特大黄施肥量与产量间的三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均典型,能够较好的反应施肥量同产量、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本试验条件下获得唐古特大黄最高产量施肥方案为氮74.06kg/hm2,磷55.07kg/hm2,钾36.56kg/hm2,产量可达12384.3kg/hm2。最佳经济施肥方案为氮73.33kg/hm2、磷54.58kg/hm2、钾36.37kg/hm2,产量为12012.6kg/hm2,经济效益为196126.0元/hm2。  相似文献   

13.
采用“3414”二次回归设计,研究了N、P、K肥配施对草原3号杂花苜蓿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的增产作用最大,其次为钾肥,氮肥的影响最小;最高产量预期值达到578.55 kg/hm2的最佳施肥方案:氮肥81.0~114.75 kg/hm2,磷肥218.75~262.0 kg/hm2,钾肥96.0~138.0 kg/hm2,氮、磷、钾比例为N:P2O5∶K2O=1∶1.76~2.08∶1.17~1.33。  相似文献   

14.
灌水对新麦草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不同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对新麦草(Psathy rostachys juncea)种子产量、产量构成和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次数的小穗小花数、小穗种子数和千粒重间差异显著(P<0.05),生殖枝数和生殖枝小穗数差异不显著;从返青到收获,灌水4次(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生殖枝数和小穗种子数最高,其实际种子产量也最高,达593.3 kg/hm2;不同灌水次数对生殖枝高度和穗长影响显著(P<0.05);不同灌水量对种子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氮、磷、钾配施对草原3号苜蓿干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试验设计对草原3号苜蓿进行大田施肥,通过对苜蓿干草产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和模拟寻优分析来探索氮、磷、钾肥的肥料效应。结果表明,施肥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苜蓿干草产量,增产幅度在7.20%~26.85%之间,增产最高的施肥处理是P2K1N1;在单因子施肥效应中,苜蓿干草产量随着磷肥施入量增加而增加,随着钾肥和氮肥施入量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在两因子互作效应中,氮磷、磷钾互作对苜蓿干草产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氮钾互作对苜蓿干草产量具有一定抑制作用。通过模拟寻优分析得到最优施肥配比为P2O5 180.22kg/hm^2、K2O 52.82kg/hm^2、N 41.84kg/hm^2,产量达11257.09kg/hm^2。磷、钾、氮以及饲草产量的最优配比区间分别为178.2~182.33kg/hm^2、51.38~54.38kg/hm^2、40.8~42.9kg/hm^2、11247.36~11266.82kg/hm^2。  相似文献   

16.
行距对“川草2号”老芒麦生殖枝及种子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30,45,60,75,90 cm五个行距下,老芒麦枝条性状、花序性状、种子产量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行距首先通过对分蘖数、生殖枝比例、生殖枝数/m2、生殖枝高度、生殖枝直径等有极显著影响,继而造成穗柄长、穗柄直径、穗轴长、小穗数/生殖枝、小花数/生殖枝等差异极显著,最终导致结实率、表现种子产量与实际种子产量的差异;单位面积小花总数、潜在种子产量受行距影响不大且趋于稳定;偏相关分析说明,在行距恒定时,株高是影响结实率的主要因素,花穗柄长度反映小穗数/生殖枝、种子数/生殖枝与实际种子产量,可通过株高与花穗柄长度预测结实率与种子产量;千粒重与其他参数相关性低,是相对稳定的种子性状;行距60 cm时,潜在种子产量、表现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最高,适宜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宁夏中部干旱带施氮量对燕麦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氮肥施用量为主区,分别为对照(不施氮肥,N_0)和施氮肥112.2 kg/hm~2(N_1)、143.25 kg/hm~2(N_2)、174.3 kg/hm~2(N_3);燕麦品种为副区,分别为青牧燕麦(C_1)、科纳燕麦(C_2)。在燕麦成熟期,测定2个燕麦品种种子产量,计算种子增产量、相对产量和每千克氮增产量;测定燕麦种子产量构成因子指标(全穗粒重、单穗重、百粒重、每穗小穗数、每小穗粒数、每穗节数、穗长、分蘖数),并对燕麦种子产量和各个构成因子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施氮处理对燕麦种子产量有影响。在施氮量为143.25 kg/hm~2时,青牧和科纳燕麦的种子产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或P0.01),分别为1 588.22 kg/hm~2和2 204.88 kg/hm~2;在施氮量为143.25 kg/hm~2时,单穗重、每穗小穗数、每小穗粒数、每穗节数、穗长和分蘖数均为最大值;燕麦品种种子产量与全穗粒重、单穗重、每小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每穗小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在生产中,可以通过燕麦穗部性状优劣来提前预测燕麦种子产量高低,施氮量为143.25 kg/hm~2水平是燕麦种子高产最佳施氮量。  相似文献   

18.
闫景彩  陈金龙 《草业科学》2009,26(12):98-102
通过不同的施肥处理方案研究在田周地种植桂牧1号杂交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cv.Guimu 1的氮、磷、钾需要量及其最佳配比模式。结果表明,在田周地种植桂牧1号杂交象草,通过合理的氮、磷、钾配方施肥,能够达到良好的生产效果与效益。实测结果以N2P2K2(氮肥414 kg/hm2,磷肥138 kg/hm2,钾肥276 kg/hm2)试验组的产量最高[(256.81±1.18)t/hm2],与其他低水平试验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与无肥处理相比,增产率达到16.6%。通过对各处理进行效应模型的配置与分析,得出田周地种植桂牧1号杂交象草的预测最高产量为259 t/hm2,对应施肥量为氮肥414621 kg/hm2、磷肥140 kg/hm2、钾肥204 kg/hm2;预测最佳经济产量为256 t/hm2,对应施肥量为氮肥414 kg/hm2、磷肥140 kg/hm2、钾肥172 kg/hm2。  相似文献   

19.
春季施肥对多花黑麦草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光武 《草业科学》2006,23(1):62-64
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春季不同时期(分蘖期、拔节期和孕穗期)、不同施肥量对其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对种子产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处理B2[拔节期施肥N∶P∶K=20∶18∶22.5(kg/hm2)]种子产量最高,达到620.1 kg/hm2,比对照增产48.7%。与对照相比,千粒重和小穗数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0.
配方施肥对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中苜2号苜蓿规模化种植中肥料利用率低、施肥量和施肥比例不确定等问题,通过“3414”测土配方施肥设计,并结合理论优化模型及计算机模拟寻优技术,筛选中苜2号栽培的最佳施肥量和施肥配比。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施肥配比对中苜2号苜蓿生产性能有明显影响,处理N2P2K2株高最高,为22.76cm,较对照处理N0P0K0高4.39cm;冠幅最大处理是N3P2K2,为21.43cm,较对照处理N0P0K0高5.76cm。施肥后苜蓿干草产量增产幅度为0.24%~16.75%,增产率最高为处理N2P3K2,产量10981.59kg/hm^2,最低为处理N2P2K3,产量9428.78kg/hm^2。通过模拟寻优分析得到最优施肥配比为氮含量60.80kg/hm^2、磷含量52.12kg/hm^2、钾含量36kg/hm^2,产量为10363.74kg/hm^2;最优施肥配比区为氮含量60.03~61.60kg/hm^2、磷含量51.37~52.96kg/hm^2、钾含量35.63~36.25kg/hm^2,产草量10344.92~10382.56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