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沙地桃品种果实物候期和果实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高桃果实品质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为全面了解不同桃品种在光热资源充足的沙漠边缘地区的栽培表现,为同类区域桃树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利用光热资源增加桃果实糖分积累的理论,以6个桃品种为试材,通过田间调查和品质指标测定,比较这6个桃品种在武威沙地栽培条件下的物候期和果实品质表现。结果表明,6个桃品种在武威沙地栽培,果实发育期92~174 d。不同桃品种单果重97.35~269.68 g,由大到小依次为中华寿桃、雨花露、夏甜、中桃5号、红油桃4号、瑞光27号。果实着色由深到浅依次为瑞光27号、中桃5号、红油桃4号、夏甜、雨花露、中华寿桃。不同桃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2.8~150.0 g/kg,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为80.48~127.34 mg/g,甜度值由高到低依次为雨花露、夏甜、红油桃4号、中桃5号、中华寿桃、瑞光27号。不同桃品种苹果酸含量为0.85~3.22 mg/g,柠檬酸含量为0.27~2.77 mg/g,总酸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红油桃4号、中桃5号、瑞光27号、雨花露、中华寿桃、夏甜。可见,雨花露、夏甜、红油桃4号、中桃5号、瑞光27号这5个桃品种在武威沙地栽培时均能正常成熟,且果实品质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2.
高海拔地区因受到温度的制约而限制了桃的栽培。为筛选出适宜较高海拔地区种植的桃优良品种。对引进的17个桃品种在兰州市海拔1 870 m地区进行了试种筛选。2020 — 2022年连续3 a对各引进品种的栽培适应性、越冬后抽条和花芽受冻程度、果实主要经济性状等指标进行了评价。综合比较分析表明,桃品种世界1号、陇油桃1号、陇蜜10号、陇蜜9号、白凤、中蟠13号和油蟠桃7-7在试验区适应性强,果实经济性状优异,连续3 a平均抽条指数和花芽受冻指数均 < 30,适宜在高海拔地区适度种植。  相似文献   

3.
根据甘肃省各地设施栽培实践,介绍了表现较为优良的8个油桃早熟品种、2个普通桃早熟品种、1个蟠桃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选取了全国9个具有代表性的苹果产地的红富士苹果,对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等30个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品质指标进行降维压缩,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8个λ>1的综合指标,并且前8个主成分反映了果实品质100%的信息量,根据8个主成分对30个品质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合方差分析与变异系数,最终选择单果体积、果皮色泽b值、果肉颜色a值、淀粉含量、出汁率、固酸比、果实硬度、蛋白质为8个具有代表性的品质评价因子。  相似文献   

5.
通过贮藏原料延长罐藏白桃制品加工期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大久保”和“京玉”桃果实贮藏不同时间后其罐藏制品的感官品质、理化指标及原料利用率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大久保”桃果实在贮藏45 d内,罐藏制品的色泽改善、耐煮性增强,综合品质得到改善,原料利用率在贮藏30 d时为对照的151.47%;“京玉”桃果实贮藏15 d时其罐藏制品色泽有了显著改善,而硬度极显著地增加;“大久保”和“京玉”桃果实原料分别贮藏30 d和15 d时,进行罐藏制品加工具有扩大化生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为构建香菇营养品质评价体系,本研究测定了46个不同来源香菇菌株的15项营养品质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营养品质评价指标进行了简化,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建立了香菇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函数,并通过概率分布建立了香菇营养品质综合评分标准。结果表明,香菇营养品质指标之间离散度不同,变异系数介于8.72%~70.52%之间。综合分析结果将15项营养品质评价指标简化为10项指标(即灰分、粗蛋白、粗多糖、维生素C、Na、Ca、Fe、Cu、Zn、Mn),并建立了香菇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函数和香菇营养品质综合评分9级标准。本研究为香菇营养品质评价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低温预贮处理对冷藏水蜜桃冷害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探索低温预贮处理减轻水蜜桃果实冷藏冷害的作用及适宜条件,研究了不同温度与时间组合的预贮模式对霞晖5号桃果实冷害和品质的影响。该研究先将果实置于4、8、12℃下分别预贮2、4、6、8和10 d,然后转入0℃冷藏28 d,冷藏结束后移至20℃货架贮藏3 d。货架期结束后进行果实质地多面分析和品质感官评定,并测定果实颜色、可溶性固型物、可滴定酸、褐变指数和出汁率等品质和冷害指标。结果表明,采后直接在0℃下冷藏28 d的果实出现了明显的冷害症状,主要表现为果实质地絮败和果肉发生褐变。4℃预贮果实出现严重的木质化冷害症状,8℃预贮果实褐变严重,而采用12℃、6 d预贮可最显著地减轻果实质地絮败和果肉褐变等冷害症状的发生,保持较好的感官品质。这些结果表明,12℃、6 d预贮处理在桃果实贮藏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寒地沙棘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开展寒地沙棘种质资源果实品质分析及综合评价,筛选果实品质优异的沙棘资源。以22份寒地沙棘种质资源果实为试材,测定果实10项品质指标,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果实品质综合得分并排序。不同沙棘种质资源果实品质指标变异系数分布在9.339%~62.528%之间,其中糖酸比变异程度最大,果实横径变异程度最小。各个品质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提取了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6.053%。根据3个主成分得分和相应的权重进行线性加权,建立了沙棘种质资源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综合得分较高的是‘小柳树’、‘侍丛’、‘向阳’、HS-12。系统聚类分析将22份沙棘种质资源分为3类,分类结果与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小柳树’、‘侍丛’、‘向阳’、HS-12为寒地沙棘优异种质资源,研究结果为沙棘种质资源利用与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蓝靛果各指标的差异,确定影响其品质的关键指标,对不同品种蓝靛果进行综合评价并分类。以18个品种蓝靛果为研究对象,基于百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水率、总酸、可溶性糖、糖酸比、总酚、总黄酮、花色苷、维生素C、铁、钙、感官评分、胰脂肪酶抑制率等各项指标的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建立一套综合评价蓝靛果品质的方法,并结合热图聚类分析将18个品种的蓝靛果进行分类,根据各类蓝靛果特点分析其潜在应用方向。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品种蓝靛果多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各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可得总酸与总酚、总黄酮以及花色苷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胰脂肪酶抑制率与总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花色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感官评分与百粒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4.524%,总酸、总酚、总黄酮、花色苷含量以及胰脂肪酶抑制率是评价蓝靛果品质的关键指标。根据综合评价函数计算综合得分,排名前五的品种分别是"谢列娜"(42.38)、"蓓蕾"(41.04)、"别列里"(39.26)、"乌兰"(35.38)和"炭火"(34.56),此5种蓝靛果品质优良,可用于选育新品种或定向育种。经热图聚类分析可将18个品种蓝靛果分为Ⅰ、Ⅱ、Ⅲ类,各分别含有4、5、9个品种。第Ⅰ类蓝靛果适宜鲜食;第Ⅱ类蓝靛果适合开发具有辅助降脂功能的保健食品;第Ⅲ类蓝靛果适宜开发成休闲食品,其中"阿索里""1-100-82""33-11-82"和"蓝纺锤"适合开发果汁、果酒等产品,"蓝色温柔""伊利亚特""托米奇卡""瓦秀岗""炭火"适合加工果酱、果脯、罐头等产品。研究结果为蓝靛果的定向育种提供一定参考,为不同品种蓝靛果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蓝靛果等浆果品质分析、综合评价及合理分类提供系统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奥林达夏橙为试材,在成熟期,分3次采集3个海拔的果实,测定了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可滴定酸(TA)含量、果皮厚度、纵径和横径等品质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海拔的变化对果实的TSS含量、TA含量和固酸比具有显著的影响,对于纵径、横径、果形指数与果皮厚度无明显影响。采收期的选择对于TA含量、固酸比和果皮厚度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对于TSS含量、纵径、横径和果形指数无明显影响。果实的纵径、横径与TA含量、固酸比有显著的相关性,纵径、横径越大,TA含量越低,固酸比越大。  相似文献   

11.
为阐明低温减压贮藏对枇杷果实品质和木质化败坏的影响,该研究应用40~50 kPa压力于(0±0.5)℃下贮藏果实49 d,并每隔7 d测定果实的营养品质、出汁率、硬度、褐变指数、呼吸速率、乙烯产生速率、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木质化相关酶活性及木质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减压处理可明显抑制冷藏枇杷果实的呼吸强度、乙烯产生和果实褐变,并保持较高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度和维生素C含量,抑制贮藏21 d后果实硬度的增加,减轻出汁率的下降,降低POD和PAL酶活性的上升趋势,抑制木质素含量的增加.另外,减压贮藏减轻冷藏枇杷果实的木质化败坏,可能与抑制POD和PAL酶活性有关.低温减压贮藏可有效保持果实食用品质,延长贮藏期,是适合枇杷果实贮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薄膜气调包装对枇杷果实冷藏期间呼吸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通过对呼吸速率、总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pH值、果肉硬度、维生素C、失重率和品质及感官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了薄膜气调包装对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品种:解放钟)果实冷藏期间呼吸和品质特性的影响,气调包装用的薄膜为低密度聚乙烯薄膜(LDPE,厚度20 μm),以打孔的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包装为对照。结果表明,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包装枇杷果实后,3~4 d后可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适宜枇杷贮藏的O2和CO2的气体浓度,即CO2(4.8±0.67)%,O2(11.5±0.85)%;薄膜气调包装结合低温可明显地降低枇杷果实的呼吸速率;薄膜气调包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冷藏期间的枇杷果实的失重率、果肉硬度、维生素C、总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固酸比的变化,维持枇杷的新鲜品质,延长货架期。因此,低密度聚乙烯薄膜(LDPE,厚度20 μm)气调包装可用于枇杷的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13.
不同有机肥对肥城桃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为了探讨不同有机肥(牛粪、鸡粪、羊粪、猪粪、混粪)对肥城桃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肥城桃的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连续3年处理,研究不同有机肥对白里肥城桃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后,果实单果重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但产量均显著提高。各有机肥处理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所有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趋势均呈高低高低的双峰曲线,峰值均在11:30和15:30时出现;其中11:30时为大峰,此时混粪处理的峰值最大,为21.5mol/(m2﹒s),15:30时为小峰,其中鸡粪处理的峰值最大,为18.6mol/(m2﹒s),对照的这两个峰值均低于各有机肥处理。鸡粪处理的果实硬度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有机肥处理提高了果实的可溶生固形物(TSS)、固酸比(TSS/TA)和维生素C(Vc)含量;除猪粪处理外,其它处理的TSS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羊粪、猪粪和混粪处理的TSS/TA值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7.40%、7.14%和15.60%,差异显著;施入有机肥不但增加了香气的种类,还提高了香气物质的相对含量;各有机肥处理,C6醛类和醇类等青香型化合物的相对总量都低于对照,而果香型酯类和甜香型内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都高于对照,推测施入有机肥后,果实香气有由青香型转向果香型和甜香型的趋势。另外发现了肥城桃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如酯类中的乙酸乙酯、乙酸丙酯、甲酸甲酯、乙酸己酯和丙酸甲酯,(E)-2-己烯-1-醇、(Z)-2-己烯-1-醇和(Z)-4-己烯-1-醇等C6醇,醛类中的(E)-2-己烯醛、2,4-己二烯醛等C6醛,还有苯甲醛。综合以上结果,施入各种有机肥均能提高果实的营养和香气品质,因此在生产中非常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Nitrogen (N) and potassium (K) are usually found in higher concentrations than other macronutrients in apple (Malus x domestica Borkh) fruits and are most 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fruit quality.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N and K fertilization on some fruit quality attributes of Fuji apple.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at São Joaquim, State of Santa Catarina, Brazil, during 2004 and 2005. A factorial design was used with N and K annual fertilizer rates (0, 50, 100, and 200 kg ha?1 of N and K2O) replicated in three orchards. Fifteen days prior to harvest, three frui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each treatment and site. One sample was used for total soluble solid content (TSS), titratable acidity, pulp firmness, and fruit color parameter analyses, and the other samples were refrigerated in a conventional atmosphere for 3 and 6 months for subsequent determination of fruit quality. Nitrogen fertilization negatively affected fruit color, flesh firmness, and TSS content. These same variables were positively affected by K fertilization, except for flesh firmness.  相似文献   

15.
热空气处理对中华寿桃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抑制桃子在低温冷藏中由于冷害导致的品质下降,以中华寿桃为试材,研究了热空气处理对桃子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热空气处理可以抑制中华寿桃因冷害导致的果肉褐变以及酸度、食用脆度的降低,有利于保持桃子风味和防止果肉变绵,对保持果实品质,具有较好的效果。该处理延缓了褐变相关酶——多酚氧化酶的上升,推迟了酶活性峰值的出现,但对桃子香味的保持无明显效果。热空气处理中华寿桃的较好条件为:48℃,4 h。  相似文献   

16.
内层涂保鲜剂纸板包装盒对水蜜桃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内涂保鲜剂纸板包装盒的保鲜效果,以宁波奉化水蜜桃为试验对象,开展了4组不同包装和贮藏温度组合的试验:普通纸板盒包装,贮藏于室温下(25℃);普通纸板盒包装,贮藏于4~6℃;保鲜纸板盒包装,贮藏于室温下(25℃);保鲜纸板盒包装,贮藏于4~6℃;未包装,贮藏于4~6℃,作为低温对照;未包装,常温对照;共6组保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纸板内层用乙烯吸收剂(白硅石粉)、0.8%的乳酸链球菌素和0.5%的纳他霉素溶液涂层可有效抑制桃果实的呼吸强度,保持果肉硬度以及桃的风味;低温贮藏可延缓果实衰老,抑制硬度变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适宜在河西走廊地区发展的桃抗寒栽培优良品种。在嘉峪关市文殊镇建立区域试验点,对甘露暑蜜、紫胭瑞阳、紫胭瑞秋等6个桃新品种(系)进行了低温冻害、越冬后抽条、花芽冻害等生态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甘露暑蜜、紫胭瑞阳抽条指数和花芽受冻指数均< 20%,紫胭瑞秋抽条指数和花芽受冻指数< 30%;甘露暑蜜果实发育期105 d(8月中旬成熟),为中熟普通桃品种,平均单果重为268.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5.6 g/kg;紫胭瑞阳果实发育期135 d(8月底成熟),为中晚熟油桃品种,平均单果重166.9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14.1 g/kg ;紫胭瑞秋果实发育期145 d(9月中旬成熟),为晚熟油桃品种,平均单果重117.3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21.0 g/kg 。以上3个品种品质优良,生态适应性强,可在嘉峪关或同类地区栽植。  相似文献   

18.
The effects of iron (Fe) deficiency on fruit yield and quality were measured in two peach cultivars, Carson (yellow-skin fruit) and Babygold (red-skin fruit). In both cultivars, Fe deficiency caused major decreases in fruit fresh weight per tree and number of fruits per tree. Fruits from Fe-deficient peach trees had a smaller size, resulting in a large decrease in the percentage of commercially acceptable fruits, whereas fruit firmness was unaffected. In cv. Babygold, Fe deficiency greatly decreased the red color of the fruit skin. Part of these results was likely associated with a delay in fruit ripening. When fruits with similar appearance were compared, taking into account fruit size, color, and firmness, Fe deficiency generally led to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organic anions (especially succinate and quinate), vitamin C, and phenolic compounds and to lower total sugar/total organic acid ratios. This could lead to decreased fruit eating quality and to a slight improvement in fruit nutritional value.  相似文献   

19.
宋丛丛  赵垚垚  李昂  林琼  段玉权 《核农学报》2022,36(9):1826-1833
为探究一氧化氮(NO)处理对桃果实冷藏期间冷害及呼吸作用的影响,本研究以映霜红桃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O(0、5、10、15 μL·L-1)处理,检测桃在4℃贮藏期间冷害症状、冷害指数、硬度、呼吸速率、呼吸途径关键酶的变化。结果表明,10 μL·L-1NO处理延缓了桃冷害的发生,显著降低了冷害指数、呼吸速率(P<0.05),维持了桃果实的硬度,使果实正常软化后熟。同时,10 μL·L-1NO处理通过抑制桃果实糖酵解、三羧酸(TCA)循环、细胞色素氧化酶途径关键酶—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琥珀酸脱氢酶(SDH)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OX)的活性(P<0.05),抑制了果实呼吸速率,延缓了果实衰老。10 μL·L-1 NO处理通过提高磷酸戊糖途径关键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DH)的联合活性及抗氰呼吸途径关键酶—交替氧化酶(AOX)的活性,增强了桃果实的抗冷性,减轻了桃果实的冷害。本研究结果为NO在桃果实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