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泥东风螺Babylonialutosa(Lamarck)是一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区的贝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笔者于2005年进行了育苗试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亲贝培育2005年3月15日收购从琼海市沿海诱捕的465个泥东风螺为亲贝(图见彩中插2),其壳高5.5~  相似文献   

2.
方斑东风螺又名香螺,属腹足纲、新腹足目、娥螺科,是热带、亚热带种类,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和广西沿海,是名贵贝类,其肉质细嫩、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现市场售价100~120元/kg,产品畅销国内外及港澳市场,供不应求,是创汇率高的鲜活海产品。因此,近几年来,广西、广东、海南等地,人工养殖东风螺日渐升温。在对虾养殖经济效益不佳的情况下,许多养殖户开始尝试方斑东风螺与对虾混养。取得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方斑东风螺(Babylona areolata)又称东风螺、花螺、香螺、白带螺,隶属腹足纲(Gastropoda),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蛾螺科(Buccinidae).体型为长卵形,螺旋部呈圆锥状,体螺层膨大,壳厚而坚实,壳面光滑,白色壳面具黄褐色的方形斑块,生活在水深7~30m的泥沙质海底,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沿海,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泥蚶人工育苗及滩涂养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泥蚶人工育苗及养成技术生产试验,从饵料、水质、幼虫培育、附着变态、技术、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取得泥蚶人工育苗生产性突破。共繁育泥蚶苗40.7亿粒,填补了泥蚶工厂化育苗省内空白。  相似文献   

5.
泥蚶(ArcagranosaLinne)属热带、温带海洋埋栖贝类。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市场前景广阔。前几年泥蚶天然资源遭到了很大破坏.也严重制约了泥蚶养殖业的发展。为此,我们进行了两年多的泥蚶人工育苗技术研究,现总结如下:1 亲蚶的选优和培育选择本地区自然海区2~3龄、体大肥壮的野生亲蚶、蓄养于水流通畅、饵料丰富的中、低潮区上段的围塘中,蓄养以稀疏为佳。培育中、应对亲蚶的性腺成熟度进行定期检查.每天可取少量剥壳解剖、掌握具体的排放时间.以免受精卵流失。在排放期前2~3天,选择塘内…  相似文献   

6.
泥东风螺Babylonia lutosa(Lamarck)的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泥东风螺工厂化人工育苗的主要技术环节进行了初步探讨。幼体培育密度为5万个/m^3,以金藻、扁藻、小球藻为饵料,并根据水质的好坏结合适当的换水量,能成功的获得变态稚贝,变态率达30%;稚贝培育密度为3000粒/m^2,以蟹肉,杂鱼肉为饵料,最终获得规格0.5~1cm的螺苗150万粒。整个育苗工艺达到工厂化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7.
泥东风螺(Babylonia lutosa)隶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蛾螺科、东风螺属。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泥东风螺是肉食性贝类,生活在5m~70m海底,自然栖息区为泥沙质底,适温范围为13~33℃,最适生长水温25~30℃,盐度适应范围为20~34,最适盐度是25~32,为广盐广温贝类,酸碱度适应范围为pH值7.5~8.4。  相似文献   

8.
方斑东风螺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报道了方斑东风螺人工育苗试验.方斑东风螺亲螺日摄食率5—8%,亲螺夜间产卵,具卵囊,每个卵囊含卵约1千粒,以卵囊柄粘附于池底,呈悬浮状态。在水温28.0—29.0℃,盐度29的条件下,受精卵孵出卵囊的时间5—7d。浮游幼虫投喂角毛藻,孵化第13d开始出现变态的稚螺。浮游期壳长日均生长67.5um。池底铺沙培育稚螺,变态15d的稚螺,壳长可达3mm。  相似文献   

9.
<正>泥东风螺Babylonia lutosa(Lamarck)俗称黄螺,分类上属腹足纲(Gastropoda),狭舌目(Stenogiossd),蛾螺科(Buccinidae)。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东海和南海,是我省重要的经济螺类。泥东风螺栖息于潮下带泥沙底质的海域,为底栖生活的螺类,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海珍品。由于过度捕捞,目前自然海区泥东风螺产量有限,价格不断上升,市场前景良好。近些年,我省沿海地区利用鲍鱼等水产苗种场的水泥池设施,直接铺沙开展工厂化养殖。但由于底  相似文献   

10.
青蛤俗称蛤蜊、圆蛤,为亚热带种类,是我国南北习见的经济贝类,生活于沿海泥沙滩中。青蛤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优质海产贝类之一。据统计浙江省青蛤养殖面积3 333余hm2 (5万余亩),年产量约4.5万t,已成为海水养殖的主要  相似文献   

11.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是一种大型、经济贝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及黄海北部.近几年由于过度捕捞,野生资源遭到破坏,自1989年以来,山东、辽宁沿海有关科研和生产单位开始了魁蚶室内人工育苗.笔者自1993年开始从事魁蚶育苗,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方哲  王冬梅 《科学养鱼》2012,(10):42-44
东风螺俗称花螺、海猪螺和南风螺。我国的主要经济种类有方斑东风螺、泥东风螺和台湾东风螺3种,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东南亚及日本,是热带、亚热带种类。东风螺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耐低氧,经济价值高,被认为是当今最有开发前景的海产养殖良种之一。近年来已在东南沿海为养殖者接受并逐步形成生产规模。本文综述了东风螺的人工育苗和养殖、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东风螺养殖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方斑东风螺的人工育苗高产技术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Lamarck)属腹足纲、新腹足目、娥螺科,是热带、亚热带种类,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和广西沿海,它生长速度快、肉质味道鲜美,是近几年新兴的一个海水养殖品种。但过度捕劳使方斑东风螺的自然资源大大减少,需要对方斑东风螺进行人工养殖以满足人们的需要。笔者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于2002年和2003年在湛江海洋大学覃斗试验基地进行了两年的方斑东风螺人工育苗试验,取得了出苗量1.3万只/m^2的好成绩,现将试验的技术措施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12年06月—2014年09月期间,收集野生泥东风螺(Babylonia lutosa)5 775粒,经培育成活5 246粒,存活率90.8%。亲螺的繁殖期为6—9月,水温在26℃~30℃时为产卵高峰;卵囊呈梯形、马鞍状、透明,单个卵囊卵粒数量309~472粒,平均381粒。在日常饵料中补充金藻、角毛藻等高不饱和脂肪酸(High unsaturated fatty acid,HUFA)含量较高的单胞藻,可提高存活率。3年来浮游幼体的变态率逐年提高,并培育出壳高3.08~15.91 mm的泥东风螺苗1 733.85×104粒,同时对泥东风螺从受精卵到变态为稚螺的整个发育过程进行显微观察,共分16期。  相似文献   

15.
大连湾牡蛎(Crassostrea taienwhanensis Crosse)右壳扁平,壳面具水波状鳞片,放射肋不明显。分布于我国黄、渤海远离河口的海区,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贝类,素有海中牛奶之称。  相似文献   

16.
硬壳蛤营养和经济价值较高,贝壳又可作为高级工艺品、装饰品的原料。虽然硬壳蛤在美国东海岸整个蛤类渔获量中只占7%,但产值却占53%。硬壳蛤在美国、新英格兰和中大西洋各州、纽约、新泽西和弗及尼亚等地是最重要的经济贝类之一。  相似文献   

17.
泥蚶(Areagranosa Linnaeus)是我国沿海常见的一种经济贝类,也是我省贝类养殖生产中的主要品种之一,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在浙江对泥蚶的利用和养殖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广大群众有着丰富的生产经验。近几年来由于我省自然苗产量的显著下降,严重地影响到养蚶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辽阔的海涂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8.
泥蚶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蚶Tetillarca granosa(Linnaen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具有悠久的养殖历史。曾是我省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它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群众喜爱的滋补佳品。泥蚶养殖曾经是同安县传统养殖对象,蓄水养蚶有着丰富的经验,过去仅赵厝村年产量约50-100吨,1963年后,由于苗种缺乏而养殖中断。苗种是养殖的基础,目前我国泥蚶养殖同样因苗种供不应求,致使养蚶业发展不快。为解决苗种问题,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温州分所、广东省海丰水产养殖场、汕头市水产养殖场、山东省乳山县贝类实验场等单位相继开展泥蚶人工育苗,并获得初步成功。1977年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与云霄县水产局共同获得泥蚶人工育苗成功,于1979年又获得了循环池育苗成功。在此基础上,我们于1984—1986年在同安县赵厝泥蚶育苗场开展泥蚶室内人工育苗实验,并着重于育苗工艺和提高成活率的研究。1984年育出蚶沙39万粒,继1984年后,1985年育出蚶沙2257万粒,1986年又培育出蚶沙719.6万粒,连续2年平均每平方米产蚶沙分别达34万粒和22万粒。本文报告了1984—1986年同安县赵厝泥蚶人工育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隶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蚶目、蚶科,俗称"麻蚶子","毛蛤".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辽河、海河等河口附近的软泥底质区.毛蚶是我国近海主要经济贝类,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过度捕捞等诸多原因,毛蚶资源受到了极大破坏,其海捕产量逐年递减,自然资源量近乎枯竭,而毛蚶人工繁殖、人工增养殖尚处于刚刚起步试验阶段.为有效、合理地恢复毛蚶资源,推动毛蚶这一北方经济品种增养殖业的发展,进一步摸索掌握毛蚶的繁殖、生长的生物学习性,2004-2007年在唐山市丰南区黑沿子镇涧河进行了毛蚶人工繁殖技术的试验研究,现将四年的试验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泥蚶(Taglarca granose L.)人工育苗试验国内曾多次报道,本文是在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设施,采用亲贝提早促熟,阴干、流水刺激产卵,合理选择附着基粒径和饵料种类及投喂方法,加大水体交换量等措施,获受精卵4亿粒,培育D型幼虫3.5亿个,眼点幼虫2.5亿个,出池650mm~950mm稚贝1.8亿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