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月10日,浙江省农技推广基金会在湖州市南浔镇召开了省“双低三高”(低芥酸、低硫甙,高产、高出油率、高效益)油菜开发现场会,会议考察了“双低三高”油菜丰产现场和品种试验田,交流了经验,并对进一步开发利用“双低三高”油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1.“双低三高”油菜的发展与经验“双低三高”油菜的推广,使全省油菜生产有了新的发展,表现为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从调查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溪南镇农业发展的内在原因入手,揭示其发展的科技动力,并在吸取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现状,指出我省当前要迅速而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着力为农技推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调动农民对科技接纳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创造性地开展农业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5.
6.
双低油菜是指油菜籽中芥酸含量在5%以下,菜籽饼中的硫甙含量低于30微摩尔/克的油菜品种。它是油、饲兼优的作物,也是农业产业化的一个好项目。发展双低油菜,不公有利于满足城乡人民的消费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还可带动养殖业、加工业、蜂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2002—2004年,我市推广双低油菜累计1.65万(1亩=1/15公顷。下同).使农民增加收入9000余万元。2005年全市的双低油菜的面积为4半万亩左右,占油菜种植面积的87.7%。在推广双低油菜过程中,我市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7.
今年的新油菜籽没有上市,抢购油菜籽的烽火便在巴渝大地燃起。一场油菜籽抢购大战打到了农家小院。各路厂商“热心服务”到家上门收购.“2.5元1公斤,卖不?”吆喝声叫得满山沟响。但是,逢场天,街上的广告更诱人:“黑菜籽2.8元1公斤,‘渝黄一号’3.2—3.3元1公斤”。一些 相似文献
8.
2002年,迪庆藏族自治州农业生产虽然受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之全面启动退耕还林还牧工程,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1 413公顷,但全州粮食总产仍获得128 267吨,农业总产值达17 609万元(9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4.88%,种植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0.92%,农村经济总收入达39 396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农业收入16 643万元,占总收人的42.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99元,比上年增23.02%.其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9.
红河州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种植业、养殖业、乡镇企业等几个方面。2003年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1634元,与发达地区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且近年来增幅缩小,增速缓慢。一、红河州农民收入增速趋缓的原因其一是农民综合素质不高。由于文化科技水平低,有的农民施用化肥、农药不懂科学的施用方法,乱施、多施,造成农业成本增加。如今年金平县勐拉乡驮马寨一农户种植香蕉,每亩施尿素150kg,造成香蕉苗全部死亡。综合素质不高还体现在发展意识淡薄,等、靠、要的思想在有的地方还较浓厚,有的县搞异地搬迁,异地开发,国家投 相似文献
10.
秦州区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油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种植区域由河谷川区向半山、高山区拓展,油菜已发展成为仪次于冬小麦、玉米、马铃薯的第四大作物,是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年播种面积在0.67万hm^2左右。双高双低优质油菜品种秦州区已部分地引进成功,面对秦州区油菜种植品种以普通品种为主的现状,人力推广双高双低油菜良种, 相似文献
11.
12.
常山县龙尧乡根据市、县统一部署,在县委工作组配合下,开展了以农民增收为主题的“大调查、大发动、大服务”活动。从2ID00年11月开始,领导集中精力,组织市、县、乡、村四级干部108名,分成18个工作小组进驻各行政村,召开村两委会和党员、群众代表、示范户会议76次,原原本本传达贯彻市、县文件,确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要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农民能否增收又是重中之重,因此,增加农民收人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18.
19.
陈信胜 《农村.农业.农民》2004,(8):49-49
周党镇总面积12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7万亩;人口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镇。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农业。把解决多数农民增收问题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着力扩大粮、油大宗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和提高其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其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但自80年代末以来,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深层矛盾和问题也相继暴露,这些矛盾和问题集中表现在农民收入增长滞缓。只有促进农民增收才能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农技推广工作必须围绕这一目标,通过充分发挥和挖掘当地的资源优势,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科教为手段,以服务为宗旨,把农业从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从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增长,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全部生产要素的提高,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质的飞跃和农民稳定增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