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嘉花1号”是嘉兴市农科院用“秀水110”与“丙98344”杂交,取其F1代幼穗花药进行试管培育成苗,经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株型紧凑,茎杆粗壮,叶鞘包节,叶挺而色淡,耐肥抗倒力强,分蘖中等,穗形大,熟色好,生育期短等特点,属半矮生密穗型新类型,2003年3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作单季晚粳稻种植。  相似文献   

2.
在“85-02”早籼稻大田中发现自然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育成“赣早籼57号”。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好、熟期偏早等特点,于2004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与早杂搭配种植,有利于早稻品种布局。  相似文献   

3.
国标二级优质米新品种“玉丰”是由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于1994年秋用“田杂//P127/双丰一号”复交后,经连续8代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的中熟晚粳稻品种。2003年9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玉丰”。  相似文献   

4.
“甬籼57”是宁波市农科院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中熟早籼新品种,2003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市于2001年引试,经3年试种,该品种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熟期适中,耐肥抗倒、穗粒兼顾、青秆黄熟、抗逆性好、病虫害轻、米粒短圆,符合加工、贮藏用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华红5号”是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蔬菜系选育的红菜薹新品种,具有熟性早、产量高、品质优的优良特性,2007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在湖北、湖南、四川、贵州、江西等地推广。 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6.
“杭43”是杭州市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用“武运粳7号”与“秀水63”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05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稻2005014)。“杭43”属密穗型中熟晚粳品种,株形紧凑,分蘖力中等偏弱,茎秆粗壮,抗倒性好,穗形较大,结实率高,千粒重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2004,(16):26-27
中油杂2号(778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秦油2号不育胞质陕2A培育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油20040l”。中油杂2号适宜在长江流域两熟和三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嘉育21"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和浙江省余姚市种子站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中熟早籼稻新品种,2003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常农粳4号”(原名“96—96E4”)系常熟市农科所1996年用“丙93—63”/“武运粳7号”配组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2001年参加苏州市品试,2002年参加江苏省早熟晚粳组区试,2003年继续参加江苏省早熟晚粳组区试,同时越级参加江苏省早熟晚粳生产试验,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0416)。该品种综合表现为米质优、高产稳产性好、熟期早、抗性强。适宜在沿江及苏南稻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目前已在苏南稻区、安徽等地示范应用约60万亩。  相似文献   

10.
“秀水09”(原“丙02—09”)是嘉兴市农科院用“秀水110”//“嘉粳2717”//“秀水110”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品种。经湖州、嘉兴等地试种,表现株叶挺拔,茎秆粗壮,矮秆包节,耐肥抗倒,分蘖中等,穗数适宜,穗大粒多,米质优,丰产稳产性好,高抗稻瘟病等特点。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在湖州、嘉兴等地较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6,(6):19
苹果新品种“华硕”通过审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苹果育种课题组培育的抗病、优质、早中熟苹果新品种“华硕”,日前通过了国家林木品种审定。该品种是我国苹果育种的重大进步,改变了早中熟品种主要以国外品种“嘎拉”为主的局面,有望成为我国早中熟苹果的主栽品种。我国柑橘保鲜技术获美国专利近日,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的科研人员完成的“盐酸聚六亚甲基胍在防治柑橘酸腐病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秀水128”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秀水128”(原“丙03-128”)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选育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06年2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沪农品审稻(2006)第004号)。我区于2003年引进,经四年试种、示范,该品种表现为丰产性好、米质优、适口性好、生育期适中、综合抗性好,适宜青浦及上海郊区作单季晚稻种植,是我区水稻种植户最受欢迎的水稻新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3.
南农6号(区试原名南抗6号)系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棉组合,2004年4月经江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该品种属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蚜虫、抗倒、抗旱中熟棉品种.  相似文献   

14.
“秀水52”系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优质中熟晚粳品种,2001年4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为研究其高产栽培规律,我们于2001年在单季晚稻茬进行了多因子综合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5.
“武粳15号”(原名“武5356”)由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选育成的早熟晚粳新品系(早丰9号/春江03//9522)。2004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我市于2002年引进、试种,2003年进行较大面积示范,并进行多项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米质品尝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产量水平高,增产潜力大;熟期适中,适应性好;分蘖力较强,结实率较高;穗粒重较协调,互补性能强;耐肥抗倒,  相似文献   

16.
百事灵通     
新品展台小麦新品种“扬麦14号”通过审定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邮编:225002,电话:0514-7340868)育成的春性中熟小麦品种“扬麦14号”,前不久通过了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粗蛋白含量14.6%,湿面筋马铃薯新品种“中大1号”通过国审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邮编:100081,电话:  相似文献   

17.
“嘉育21”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和浙江省余姚市种子站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中熟早籼稻新品种,2003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秀水110"是嘉兴市农科院作物所用"天杂59×丙5913"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0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引入我市,在我市试种两年来,表现优质、高产等优点,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2年达到21万亩.为明确"秀水110"的最佳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2002年我们进行了有关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糯玉米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以早熟性为突破口,在育成早熟、优质、高配合力自交系“申W13”和“申W22”基础上,选育出早熟、优质鲜食糯玉米单交种“沪玉糯2号”。通过国家东南区试验,该品种熟期比“苏玉糯1号”早6 d,增产11.8%,糯性品质优良,抗逆性好,适应性广。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0.
大豆新品种"吉农1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0,他引:2  
“吉农13号”大豆新品种是通过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区域预备试验结果比对照品种“九农21号”增产8.6%;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比对照品种“九农21号”增产3.3%;2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比对照品种“九农21号”增产10.1%、2003年1月通过省级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的特点,适于吉林省的长春、吉林、通化、辽源等地区的中熟区种植,也可作为中早熟品种在四平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