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国内外对金线莲原球茎、器官、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增殖培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金线莲组培苗的外界影响因子,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2.
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的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福建和台湾2种金线莲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以期建立完整、高效、廉价的培养体系。结果表明:不同激素浓度配比的培养基对金线莲的分化、生根有显著影响。福建金线莲最佳丛生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基配方分别为MS+6BA4.0mg/L+NAA0.1mg/L和MS+6BA2.0mg/L+NAA0.1mg/L;台湾金线莲的最佳丛生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基配方分别为MS+6BA5.0mg/L+NAA0.1mg/L和MS+6BA3.0mg/LNAA0.1mg/L。2种金线莲的最佳生根培养基均为1/2MS+IBA1.0mg/L或者1/2MS+NAA0.5mg/L。  相似文献   

3.
阐述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从组培途径、外植体选择及组培条件筛选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综述培养基中各成分对金线莲增殖、根芽诱导等方面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高效的根芽诱导以及生根壮苗配方。  相似文献   

4.
由于金线莲生长的特性和近些年来人们对其的掠夺性采挖,已严重影响其数量,必须要采用林下仿野生的栽培技术,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保证金线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分析云南省临沧地区的金线莲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具体分析基地的选择、规划、整地、定植、栽后管理、病虫防治、越冬、采收等方面,促进金线莲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健君1号’是从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野生金线莲中选出的新品种。株高8.1~8.5 cm,茎直立,根状茎匍匐,节上生根;叶片卵圆形,正面暗紫红色,具金红色绢丝光泽的网脉,背面淡紫红色,叶柄基部扩大成抱茎的鞘;总状花序,具2~6朵花,花白色;结实率极低。在浙江地区组培苗种植当年不开花,种植6个月后单株鲜质量2.38 g,鲜产847.80 g·m-2,多糖含量138.00 mg·g-1。长势旺盛,抗病性强,兼具药用、食补与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6.
金线莲人工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冬生 《南方园艺》2013,24(3):50-51,55
从模拟野生金线莲的生长环境、搭建种植大棚、采用组培种苗、选用适应性强的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品种、采取通风、控温、控湿措施、强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介绍了金线莲规模化、商品化人工栽培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从大棚建设、组培苗选择及炼苗、移栽及移栽后的养护管理等方面,阐述了金线莲组培苗大棚设施栽培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8.
利用正交设计L16(45)对金线莲ISSR-PCR反应体系的5因素(模板DNA、Taq酶、引物、Mg2+和dNTP)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采用直观分析法获得影响因素最佳反应水平。结果表明:最终建立的金线莲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为,在25μL的反应体系中,DNA模板为40ng、Taq酶为1.60U、引物浓度为0.80mmol/L、dNTP浓度为0.96mmol/L、Mg2+浓度为2.40mmol/L。该反应体系的建立为金线莲种质资源分类、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了更客观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杀菌剂对金线莲组织培养中微生物污染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将不同杀菌剂加入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Wall.)Lindl.)培养基中(lg/L),抵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取得良好效果。在选用的几种杀菌剂中,50%多菌灵的效果优于70%甲工托布津和25%甲霜灵,其抑菌率达100%,且能促进金线莲生长。  相似文献   

10.
钟德昌 《花卉》2016,(10):86-87
福建龙岩平武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金线莲生产和销售的集散地之一,然而在实际的发展中产业却存在着野生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进程滞后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武平县金线莲产业的现状,分析金线莲产业的相关问题。针对问题研究出解决的方法以及制定出金线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福建永安市金线莲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线莲产业是永安市近几年兴起的一个新兴生物医药产业,该产业已成为我市部分农户发家致富的主要来源。为了保证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政府还需加强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公益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2.
吴梅  周小军  孔向军  马巧群  方莉 《园艺学报》2023,(11):2539-2540
‘金康1号’是以系统选育方式从福建尖叶金线莲群体中选出的金线莲新品种。前期茎直立性较强,株高10.5~11.3 cm,叶片卵圆形,正面呈鹅绒状深绿色,具排列紧密的金红色带绢丝光泽的网脉。总状花序,具2~6朵花,白色。组培苗种植7个月后,平均单株鲜样质量2.6 g,鲜产量达1.592t·hm-2,产量较高,品质好。中抗茎腐病,适宜浙江山区林下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丘志明 《中国园艺文摘》2014,(6):218-218,224
介绍金线莲的生物学特性、基本生长环境,探讨其无菌繁殖体系建立与管理措施,并从种植前准备、移栽、大棚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金线莲人工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记录了海南省5个地区(屯昌县、琼海市、海口市、乐东县、五指山市)金线莲种植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及其他灾害:金线莲病害主要为茎腐病、软腐病、白霉病;虫害主要为蛞蝓、蜗牛等软体动物与蛾类幼虫;其他灾害主要为鼠害、高温、风害等。随后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进行总结,为海南省今后的金线莲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凯 《花卉》2019,(12):166-167
本文以博白林场金线莲仿野生种植为例,对珍稀中草药金线莲的种植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主要从繁育方法、炼苗移栽、栽培环境等方面展开综合论述,结合笔者经验,对当前金线莲的市场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促进我国金线莲市场的持续走好。  相似文献   

16.
金线莲练苗及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线莲试管苗为试材,采用室内室外不同练苗方式、9种不同配比移栽基质进行移栽,研究了练苗方式、栽培基质对金线莲移栽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外练苗成活率高于室内练苗;以珍珠岩、泥炭土+松木树皮(1:1)2种基质为移栽基质,金线莲苗的移栽成活率高,成活率分别达到85%、75%(55 d),金线莲生长状况良好,生长快,茎长增加明显,根明显伸长,根毛多,叶片绿而硬,重量增加快.  相似文献   

17.
金线莲原球茎增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线莲原球茎为试材,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添加物以及不同培养方式对原球茎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B5为基本培养基最适合金线莲原球茎的增殖;天然添加物对金线莲原球茎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椰汁对增殖的促进作用最大,培养45 d后原球茎重量平均增加6.146倍;液体悬浮培养的增殖效果最佳,培养30 d增殖倍数达2.150,原球茎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18.
金线莲组织培养新体系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勇 《北方园艺》2010,(13):178-179
以滇越金线莲和花叶开唇兰2个金线莲品种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旨在完善金线莲组织培养体系。结果表明:2种金线莲在MS(不加大量元素)+花宝Ⅰ3 g/L+椰子汁10%的培养基中种子无菌萌发情况良好;在MS(不加大量元素)+花宝Ⅰ3 g/L+蛋白胨2 g/L+香蕉汁100 g/L+活性炭5 g/L的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交替进行继代培养生长速度快、增殖系数高;练苗移栽后存活率高、生长情况良好。由此建立并优化了金线莲组织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光照强度对金线莲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翠华  谢宇  秦建彬  陈沁 《北方园艺》2015,(12):139-141
以金线莲组培苗为试材,设置不同光照强度,通过成活率、鲜重增长率和折干率3个因子来考查光照强度对金线莲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3个因子的影响极显著,2 000~5 000lx的中等偏低光照适合植株正常生长、产量高,在此范围内适当提高光照强度有利于干物质积累,低光照严重减少植株生长量和干物质积累,强光照严重降低植株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广西金线莲野生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走访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的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野生资源分布现状、生态特征和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金线莲在广西分布较广,除西部石灰岩地区未发现金线莲分布外,广西大部分非石灰岩山区的常绿阔叶林都分布有金线莲。广西西部石灰岩山区分布着另一种开唇兰属的兰科植物,外观与金线莲相似。金线莲适生于阴凉湿润的生态环境中,常生长在山涧常绿阔叶林的腐殖质层中,植被覆盖较好,郁闭度大,乔木覆盖度70%~90%,光照强度350~2 500lx,相对空气湿度70%~85%。其生境的乔木树种主要是壳斗科、桑科、樟科、木兰科、五加科植物。生境遭受破坏和人类过度采挖是导致广西野生金线莲濒危的主要原因,应采取各种有效应对保护措施才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