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岑溪软枝油茶等优良无性系幼龄油茶进行矮化密植对比试验,对幼龄油茶生长发育的差异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幼龄油茶矮化密植与对照组在地径、冠幅乘积方面差异不显著,抽生春梢数量存在显著差异,而树高、单株结果个数、折合每667 m2产果量等则存在极显著差异。合理矮化密植对幼龄油茶实现早结、丰产和提效有积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施肥对原生土带防火路种植的油茶幼林的影响,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闽西山区幼龄油茶进行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幼龄油茶生长有促进作用,生土带防火路种植油茶以N130P667K133微量15、N174P500K133微量10和N174P667K67微量53种配方施肥效果较好。肥料对幼龄油茶树高和幼林冠幅的影响效应依次为N>K>P>微量肥,N肥对油茶幼林的生长最为重要,在油茶生产中必须重视N肥的施用。试验表明,在原生土带防火路土壤养分条件较差的情况下,科学合理施肥有利于油茶的快速生长,促进林分迅速郁闭,更好地发挥其防火、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幼龄油茶配方施肥对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油茶无性系幼林为材料,根据N、P、K三要素不同水平设10种不同的施肥配方,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地区的6a生幼龄普通油茶进行配方施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幼龄油茶生长有促进作用,所设10个施肥处理中以每年每株油茶施N:P2O5:K2O=2:1:2处理配方效果最好,比对照植株的结实率提高88.15%;增施P肥对油茶幼林早期挂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配方施肥对幼林油茶结实率的影响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油茶林垦复是提高产量的必要措施,尤其是幼龄期和结果前期对垦复的需要紧迫程度 高。该文分析了目前油茶林垦复存在的问题及现有设备的不适应性,从油茶林的特点及发展, 分析了油茶林垦复机的客户和市场需求,研究了其技术可行性,对油茶林垦复机的开发有促进 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同配方施肥对幼龄油茶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根据N、P、K三要素不同水平设12种不同的养分比,对江西宜春幼龄油茶进行配方施肥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并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幼龄油茶生长有促进作用,N、P一定时,增加K肥有利于树高、冠幅和叶面积的增大;N、K一定时,增加P肥有利于幼龄油茶叶面积的增大;P、K一定时,N的施用量为0.50kg·株-1·a-1,不利于幼龄油茶的生长.所设11个施肥处理中,以N2P1K1(2:1:1.3)和N1P1 K2(1:1:2.6)两处理表现较优,对树高、冠幅、叶面积、叶绿素值的影响均达显著水  相似文献   

6.
油茶新造林套种花生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新造林第2年的油茶林地中套种花生良种"桂花21号",从套种对油茶生长的影响、经济效益以及套种后林地的土壤肥力三个方面对油茶林套种花生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茶林地套种花生未对油茶幼龄植株生长造成明显影响;每公顷油茶林地中套种0.6hm2"桂花21号",产量可达2 641.32kg,有效面积产量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由于未能机械化作业导致人工成本较高,其利润仅为3 306.25元.hm-2,有效面积利润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套种花生过程大量施入磷肥能明显改善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但却降低了土壤有效钾含量。油茶新造林套种花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桂花21号"适合用于油茶新造林内套种。  相似文献   

7.
桂花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为温带树种,其幼树需要有一定的蔽荫,成年后要求有相对充足的光照,才能保证它的正常生长.在幼龄桂花林下间种人参果,能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养分等资源,人参果栽后第1年就可开花结果,当年套作就有收益,不仅经济效益好,而且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可在退耕还林地区推广种植.人参果还适合南方幼龄油茶等林果树下间作套种.  相似文献   

8.
<正>在幼龄、稀疏、矮杆的油茶林、果木林、药材林、茶园等经济林地间作套种花生,通过土地的二次利用,不但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林地生长环境,还可节约成本,实现以耕代抚、以农促林,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1.规划建设较高标准的经济林地梯田,保持水土。2.管理合理布局经济林的田间种植方式,适当增行距、密株距。幼龄经济林要适度修剪、塑形,既便于机械操作,还利于培育理想的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幼龄期生长比较旺盛的3个油茶无性品系长林4号、长林166号和长林53号光合作用进行测定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林4号比长林166号更适合在高温干旱和强光合有效辐射照射环境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整体效率比长林166号、长林53号高。生理特征分析表明,长林4号在叶片构造和叶水分利用状况等方面的生理特征支持上述结论;长林4号在幼龄期光合特性上具有比较优良的种质优势。  相似文献   

10.
江西油茶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油茶的几种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其中病害有油茶炭疽病、油茶软腐病和油茶烟煤病,虫害主要有油茶尺蠖、油茶毒蛾、黑跗眼天牛和油茶枯叶蛾,旨在为油茶生产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综述油茶纯林经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油茶复合经营的原理,进一步探讨了油茶—农作物、油茶—混交果木、油茶—中药材等复合经营的技术及效果,同时提出了今后油茶科学合理经营的方向,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油茶产量及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油茶种植现状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省是油茶种植适宜地区,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目前仍存在产量低、效益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在总结湖南省油茶种植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省油茶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林地分散、管理粗放、油茶林土壤肥力下降和生态条件恶化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新造油茶林和老油茶低产林改造等油茶种植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以期为促进湖南省油茶产业的良好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油茶栽培规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祥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512-3515
通过对安徽省油茶资源调查,在分析研究安徽省自然条件、油茶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对安徽省油茶发展的产区规划、油茶园区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重点介绍了安徽省现有油茶林的类型区3111及其特点,针对该省3类油茶栽培区域提出了具体的栽培措施,对油茶园规划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油茶病虫害发生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广东省高州油茶、广宁红花油茶、普通油茶和其他部分从省外引进的油茶品系的病虫害,确定了危害严重不同油茶品系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并研究了广东省油茶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油茶炭疽病、油茶软腐病、褐足角胸叶甲、鳞翅目卷叶类害虫(如茶长卷蛾、茶小卷叶蛾、茶细蛾等)、假小绿叶蝉和茶黄蓟马为油茶病虫害优势种类,油茶茶苞病、栗寄生、油茶象甲、油茶织蛾、茶梢尖蛾为局部地区优势种类.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研究了普通油茶、博白大果油茶、广宁红花油茶、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结果表明:普通油茶易感南方根结线虫,广宁红花油茶、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中抗南方根结线虫,博白大果油茶高抗南方根结线虫;接种60 d内调查,南方根结线虫侵入博白大果油茶后不能完成其生活史,而普通油茶在28 d内就能完成生活史并繁育后代;接种根结线虫后对博白大果油茶、广宁红花油茶、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的生长没有显著性影响,但抑制普通油茶茎、叶的生长的同时促进其侧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以普通油茶、小果油茶、浙江红花油茶、攸县油茶为试材,利用Li-Cor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了不同物种油茶秋季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4种油茶秋季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最大净光合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小果油茶、普通油茶、浙江红花油茶、攸县油茶;4种油茶蒸腾速率日变化也均为单峰曲线.根据4种油茶的光响应曲线得出,小果油茶光补偿点(Lcp)最高,利用弱光光合能力最低,Lcp从大到小依次为小果油茶、浙江红花油茶、普通油茶、攸县油茶;光饱和点(Lsp)最大的为普通油茶,小果油茶和攸县油茶次之,浙江红花油茶最小,说明普通油茶在高光强下具有更好的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九江市油茶产业发展进行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包括强化油茶提质增效、推进科技创新推广、构建油茶经营机制、延伸油茶产业链、推进油茶产销衔接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姜传燕  石世龙 《农技服务》2013,30(8):832-833
为了掌握锦屏油茶林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危害,为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调查发现,锦屏县油茶食叶害虫有茶毒蛾、油桐尺蠖、黄刺蛾和铜绿丽金龟,枝梢、树干害虫有茶天牛,果实害虫有油茶象,油茶病害有油茶炭疽病、油茶烟煤病、油茶饼病、油茶软腐病、油茶半边疯和油茶桑寄生,同时介绍了分布及危害情况,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海南省油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针对海南省油茶生产现状分析了油茶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海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对策,以期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油茶产业,全力推进油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2012要2013 年广东油茶产量、区域分布,油茶产品出口、油茶产品价格和产业成本收益情况。在 此基础上,提出了稳定和优化广东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院做好油茶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加强油茶产业发展的基 础体系建设、完善油茶产业产业化服务体系、推行集约化机械化栽培、树立生态经营理念、促进油茶产业科技创新、 强化科技支撑、强化政策保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