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麦穗形态学与抗吸浆虫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系统观测了85个品种材料的小穗高度、宽度、密度,抽穗期麦芒与穗轴的夹角,抽穗期小穗与穗轴的夹角,第1对麦芒长,第2对麦芒长,护颖芒的长度,扬花盛期内外颖的开张角度和持续的时间,内外颖的长度差,内颖缘膜的宽度等。利用重量法测定了各品种的灌浆速度及扬花10天后千粒重与成熟期千粒重之比。结合生育期运用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回归等方法,找出了对抗性表现有显著作用的8个因子,以每穗虫量为依变量建立了估测品种抗虫程度的多元回归方程;从小麦吸浆虫的为害习性出发,提出了小麦对吸浆虫的抗性机制是多层次、综合性的论点,比较合理地解释了小麦品种对吸浆虫所表现的各种抗性类型。  相似文献   

2.
正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分为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在漯河市召陵区发生的主要是麦红吸浆虫,以幼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发育的麦粒汁液,造成瘪粒而减产,一般减产10%~20%,为害重的,减产40%~80%,甚至绝收。20世纪50年代后期郾城县(召陵区2004年从郾城县区划出来)就有小麦吸浆虫发生,通过推广应用抗虫品种和"六六六"药剂处理土壤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小麦品种(系)抗麦红吸浆虫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抗麦红吸浆虫指标的制定是筛选抗虫品种,对麦红吸浆虫实行综合治理的基础工作。通过分析比较危害指数、粒被害率、估计损失率、抗性指数、相对指数及聚类分析等指标鉴定结果,发现以感虫品种为对照,以穗被害率、粒被害率、估计损失率和单穗虫数等多个指标为依据的聚类分析法的鉴定结果最符合客观实际,建议今后在麦红吸浆虫抗性鉴定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小麦吸浆虫在甘肃东南部俗称麦蛆,有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mosellanaGehin犦和麦黄吸浆虫犤Contariniatritici(Kirby)犦两种。通常两种吸浆虫混合发生,以水浇地及二阴低洼地发生较重。幼虫吸食正在灌浆的小麦汁液,致使籽粒秕瘦、空壳,造成减产。为更好指导防治,笔者对小麦吸浆虫的产卵习性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观察。羽化出的成虫,先在地表活动,随后在麦秆基部栖息。成虫畏强光照射,早晚活动频繁。交尾多在麦丛中进行。4~6h后,雌虫开始产卵,黄昏时产卵最盛。产卵时,先将产卵器在小麦未扬花的穗部探试,遇芒即转别处,产卵器一般插入护颖与外…  相似文献   

5.
小麦品种抗红吸浆虫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经3年研究表明,小麦品种对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ana)的抗虫性主要与麦穗形态和抗性遗传类型关系密切。亦受麦穗色泽、蜡质物、外颖缘毛长度和内、外颖厚度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其种类主要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在宿州市发生的主要为麦红吸浆虫。20世纪50年代后期本市就有小麦吸浆虫发生,通过推广应用抗虫品种和六六六药剂处理土壤等措施,在短期内基本控制了为害。70年代后期因小麦品种更新换代,抗虫性能差,以及1983年六六六停止使用后放松了防治,致使1985年小麦吸浆虫暴发成灾。仅本市埇桥、灵璧、泗县3个县(区)当年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就达11.23万hm2,占3县(区)小麦种植面积的46.6%,产量损失4186.7万kg。经过1986、1987年连续开展综合防治,基本控制了为害。近20年来,该虫一…  相似文献   

7.
不同小麦品种(系)对小麦吸浆虫田间抗性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一套较完整的小麦吸浆虫田间抗性鉴定方法对我国主要小麦产区推广或即将推广的 5 2 5分优良品种及材料对小麦吸浆虫的抗性在田间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 ,不同小麦品种 (系 )对小麦吸浆虫抗性有显著差异 ,抗性较好的品种(系)有62份 ,其中高抗占2.85%、中抗3.04%、低抗5.90%。S山东928802、百农12、河农8424、郑农8号、豫展1号、中麦9号6个品种对小麦吸浆虫抗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在1990年首次发现小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Gehin)。现分布于监沂等地市的30余县。小麦吸浆虫以幼虫在小麦扬花期侵入麦壳,吸食刚发育的麦粒汁液,造成秕粒空壳,降低小麦产量和品质,甚至绝产。 该虫在山东每年发生一代  相似文献   

9.
小麦品种对麦红吸浆虫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植抗虫品种是防治麦红吸浆虫的经济有效措施,研究小麦品种抗虫性是抗虫育种的重要基础。在50、60年代,国内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但随着吸浆虫为害的逐步控制,此项研究也随之中断。近几年,吸浆虫的发生为害又有回升。为此,作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不同小麦品种(系)对赤霉病的抗性和麦穗组织中DON毒素积累水平,培育和利用抗赤霉病和DON毒素积累的品种提供资源和依据,本研究采用单小花滴注接种法对河南省的106个小麦品种(系)抗赤霉病性进行鉴定分析,并用ELISA测定了病穗组织中DON毒素水平。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系)对赤霉病的抗性有显著差异,106个小麦品种(系)中未发现抗病和中抗材料,中感品种(系)有华育198、郑麦103和春丰0021等14个,占13.2%;感病的有曌式2010-06、百农898和中麦63等92个,占86.8%。不同小麦品种(系)籽粒、颖壳和穗轴中DON毒素积累水平有显著差异,籽粒中DON毒素水平在(0.70~287.63)mg/kg之间,其中郑03876、豫保1号和中麦63 的DON毒素水平在2 mg/kg 以下,为抗毒素材料;其他的103个品种DON毒素水平大于2 mg/kg;颖壳和穗轴中的DON毒素水平在(51.03~392.87)mg/kg之间,普遍比籽粒中DON毒素含量高。籽粒中DON毒素水平与小麦品种(系)的平均病害严重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小麦品种(系)抗麦红吸浆虫鉴定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4-2006年利用一套较完整的田间抗性鉴定方法,对425份生产推广品种(审定品种)、区试品种及品种资源进行了抗麦红吸浆虫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系)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差异显著,高抗品种(系)有56份,占供鉴品种的13.18%、中抗品种54份,占12.71%、低抗品种99份,占23.29%。在近年已审定品种中,石7221、良星99、1457、衡71-3、中麦9、石新822、石家庄11号等7个小麦品种对麦红吸浆虫均表现出稳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12.
前言     
小麦吸浆虫是我国麦产区的重要害虫.40年代未50年代初,曾一度猖獗发生,为害严重,后经大力防治,基本控制了为害。在其后的20多年里,未见有发生为害的报道。70年代末期,由于品种和耕作制度的变化,水、肥管理条件的提高以及有机氯农药的禁用等原因,使麦吸浆虫又得以逐渐积  相似文献   

13.
西南地区小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份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20%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小麦种子萌发期对渗透胁迫的响应,并进行抗旱性综合分析,筛选抗旱性鉴定指标。结果表明:PEG胁迫下,不同小麦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胚根数、胚芽鞘长度、胚芽长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各个指标在不同品种间的降低幅度不同,平均降低幅度分别为59.1%、17.1%、51.7%、51.4%、18.5%、19.6%、71.1%;使用单一鉴定指标筛选出的抗旱性品种结果不一致;将隶属函数法与系统聚类法结合,筛选出蜀万8号为强抗旱型小麦品种,绵麦1403为弱抗旱型品种,川麦42和川麦55为不抗旱型品种,其余的为中间抗旱型品种;相关分析表明,相对发芽率与D值的相关性最大(0.90),可将其作为快速鉴定小麦品种抗旱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1999年 7月泰来县托力河乡发现一种为害小麦的新病害 ,经有关专家鉴定 ,此病为小麦黑颖病 (颖枯病 )。这种病害在我县大面积发生实属罕见。小麦黑颖病 (颖枯病 )症状 :病株叶片枯萎 ,穗部护颖上和部分病株的茎秆上有黑褐色病班 ,病穗的籽粒只有一层种皮 ,即不灌浆不结实 (此时健株已蜡熟 )。多数患病植株从茎基部又生出分蘖 ,但不能抽穗结实。将病部组织经培养基培养 ,颖壳及病粒的周围有乳黄色菌脓 ,同时病部生有白色菌丝。通过镜检乳黄色菌脓为细菌 (黄单胞杆菌 ) ,白色菌丝为大量的交链孢属和部分长蠕孢属的分生孢子 ,因此鉴定细菌侵染为…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小麦吸浆虫严重回升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吸浆虫在河南省已知2种,即小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和黄吸浆虫[Contarinia tritici(Kirby)]。其中小麦红吸浆虫分布广,为害大。早在20世纪50年代,《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就将该虫列为要求定期消灭的病虫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该虫在本省已出现过3次大发生,2005年又在全省大面积严重回升和为害,已成为影响本省小麦安全生产的一大障碍。1河南省小麦吸浆虫发生为害历史回顾1.11949年以前早在1884年本省内乡县就有小麦吸浆虫为害的记载,1936~1949年方城、镇平县亦有报道。1.21950~1969年1950年小麦吸浆虫在南阳等地的19…  相似文献   

16.
淘土调查小麦吸浆虫土内虫口密度是规划吸浆虫防治区和掌握其密度变化的主要方法,每年在小麦返青后、吸浆虫成虫羽化后和穗部幼虫入土后都要进行。由于淘土调查比较费工,各地在面积调查时往往每块调查田仅取1~2个样方。显然这样做取样误差较大,代表性不足,准确性差。为了寻找适宜的淘土调查方法,我们于1990年4月初对南阳县溧河乡的一块麦田进行了研究。1.土内密度的分布情况:用等距抽样法在田内取150个点,每点取0.5(长)×0.5(宽)×  相似文献   

17.
小麦吸浆虫是我国北方麦产区发生危害较重的一种害虫,最近几年又有所上升,但我省曾先后多次在全省范围内普查,一直没有发现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危害。1990年在我省鱼台县罗屯乡首次发现小麦吸浆虫后,经全省普查,在济宁、枣庄、德州三市地的9个县(区),即:济宁郊区、嘉祥、鱼台、金乡、滕州、峄城、薛城、枣庄中区、乐陵县市区,查到有吸浆虫的发生,发生面积50多万亩,估算因其危害,全省的损失小麦2 700万 kg。最重的鱼台县有3 000亩小麦减产在90%以上,全县16万亩麦田加权平均每亩损  相似文献   

18.
李式同 《植物保护》1985,11(6):41-42
小麦吸浆虫五十年代一度猖獗,经大力防治和推广抗虫品种,而控制了为害。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回升较快,1985年,又造成了历史性灾情重现。我县有小麦110万亩,严重受害者80万亩,一般减产30—50%,个别地块基本失收。陈桥区宋井乡、汤店乡和下桥区王桥乡等,均有不少农户小麦提前割掉喂牛、或毁田另种。新集区龙岗村某户种百农麦9亩,平均单产13.3斤。 造成吸浆虫严重回升的主要原因: 1.淘汰了抗虫品种,又放松了防治: 自七十年代以后,调种频繁,只求高产优质,忽视了抗虫性,逐步淘汰了抗虫品种南大2419,新的抗虫品种未能跟上,而防治  相似文献   

19.
小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是小麦上的毁灭性害虫,在我省的发生历史已久。早在1904年临泉县就有为害记载。50年代猖獗发生,为害严重,经大力开展研究和防治工作,到60年代初已基本控制其为害。但70年代初沿淮局部地区有所回升。1985年竟在我省沿淮平原低湿地的旱作产麦区突然暴发成灾。为掌握其发生动态,提高有效的测报和防治技术,我们于1986年4月10日—6月20日组织了植保系八三级师生70余人对灵壁、颍上两县的小麦吸浆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现将情况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干旱缺水是制约河北省黑龙港流域小麦生产的首要环境因子,从适合该区域的小麦新品种中筛选和推广抗旱品种,对在该地区实现节水保粮和维持地下水红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近年来河北省中南部审定的38个小麦品种为材料,设置冬后浇2水、1水和不浇水(0水)3个水分处理,于2017—2018、2018—2019年度在成安和辛集进行了大田条件下的抗旱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大田生产中,可用以产量为基础的抗旱指数来评价品种的抗旱性;以抗旱指数结合高稳系数进行抗旱和稳定性协同评价时,筛选到轮选103、衡0628、衡9966、河农2063、衡5835、中信麦58等6个品种在多个环境中抗旱等级为抗及以上,且产量稳定性较好,石麦22、衡4399、衡观35、石麦15、鲁原502、泊麦7号等6个品种在多个环境中抗旱等级为抗及以上,且产量稳定性为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