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介绍了沙棘组织培养技术中无菌系的建立、外植体的选择、不同部位外植体的培养及生根驯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总结出沙棘组织培养的条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展望,为今后沙棘组培快繁技术及工厂化育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沙棘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林龄沙棘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为沙棘林分的衰败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法,对不同林龄(8,13,18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0~10cm)微生物利用碳源的动力学特征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比较分析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能力、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沙棘人工林林龄的相关性。【结果】18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在短期内(培养24~60h)对单一碳源底物的利用能力高于13和8年生沙棘林表层土,说明13和8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中微生物生长的启动速度较慢,生长停滞期较长。随着林龄的延长,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指数(H′)、Simpson指数(D)和Mcintosh指数(U)的变化规律不同,13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微生物群落的D、H′值均最大,但U值最小;8和18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微生物群落的D、H′、U值差异很小。13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微生物利用羧酸类化合物的能力,在培养72h后相对于8和18年生沙棘人工林均有明显提高;8和18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微生物利用醣类化合物的能力,在培养24~144h时相对于13年生沙棘人工林有明显优势。在其他化合物的利用能力上,8,13和18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微生物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只有18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在主成分1上可以与13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很好地分离,其他林龄沙棘林表层土在主成分1,2,3,4上均未实现分离。【结论】沙棘林的微生物多样性与其林龄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大果沙棘离体快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俄罗斯大果沙棘组织培养的最佳途径,采用不同培养基,对俄罗斯大果沙棘不同外植体的离体培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俄罗斯大果沙棘组织培养的最佳途径为诱导休眠芽或幼茎产生不定芽获得无性系植株,并形成完整植株,俄罗斯大果沙棘组织培养的适宜外植体为2月末至3月下旬的休眠枝,不同品种间的离体培养和再生能力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沙棘胚状体诱导分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不同基因型、基本培养基、激素种类及激素浓度对沙棘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胚状体分化的影响,为体胚发生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中国沙棘和蒙古沙棘种子经5d暗培养后在(14L∶10D)h·d-1的光周期下培养15d,获得的无菌试验材料,并将种胚的各个结构为外植体进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用子叶和下胚轴以L9(34)正交设计进行胚性愈伤组织培养条件优化以及胚状体分化诱导。[结果]试验范围内,中国沙棘种子培养的最佳培养基是1/2 MS;由中国沙棘和蒙古沙棘种子培养20d所得的无菌子叶连带0.2cm下胚轴是胚性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诱导分化的良好材料。[结论]最适合中国沙棘和蒙古沙棘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1/3 MS+6-BA0.5mg·L-1+IBA 1.0mg·L-1,诱导率可达75.9%;诱导胚状体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1/3 MS+IBA 0.05mg·L-1+KT 0.1mg·L-1+6-BA 1.0mg·L-1,分化率可达66%。  相似文献   

5.
大通县中国沙棘产果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中国沙棘不同雌雄配比、不同密度、不同类型沙棘产果量的调查,掌握了中国沙棘结实情况及规律,对今后沙棘生产、沙棘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镜扫描法对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和蒙古沙棘花粉和叶鳞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沙棘花粉极面为三角形,俄罗斯沙棘和蒙古沙棘为三角圆形;中国沙棘和蒙古沙棘花粉赤道面为近圆形,俄罗斯沙棘赤道面为椭圆形;外壁表面纹饰中国沙棘和俄罗斯沙棘近于平滑,蒙古沙棘有皱波状;萌发孔类型均为三孔沟型。叶表面鳞毛较密,成层分布,盖住了叶表面。3种沙棘中中国沙棘叶鳞毛最密。上述特征表明沙棘属植物均具有极强的抗旱能力,且中国沙棘抗旱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7.
通过PEG渗透胁迫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对中国沙棘、西藏沙棘和棱果沙棘进行了萌芽期抗旱性研究.通过各品种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发芽势、发芽率、种子萌发指数、种子活力指数的分析表明,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抗旱性明显高于棱果沙棘,其中中国沙棘的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8.
对同一生境下的中国沙棘、蒙古沙棘、俄罗斯沙棘茎的木材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发现3种沙棘茎的木材均为环孔材,管孔密度蒙古沙棘最大,管孔直径俄罗斯沙棘最大,导管、管胞、木纤维的长度均为蒙古沙棘最长,俄罗斯沙棘导管及木纤维的长度均小于中国沙棘,但中国沙棘的管胞最短。中国沙棘多为多列射线,蒙古沙棘单列射线居多,俄罗斯沙棘无多列射线,这表明3种沙棘不同组织的进化不同步。3种沙棘木纤维长度均大于500μm,符合纤维板的生产要求。薄壁组织的存在可为形成层的活动及不定根、不定芽的产生提供养分。  相似文献   

9.
沙棘油产品的加工技术及市场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邢伟 《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0):64-65,71
山西省拥有丰富的沙棘资源,但其开发和综合利用率很低。从沙棘中提取的沙棘油是一种非常好的医药保健品,目前沙棘油加工的最先进技术就是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介绍了山西省沙棘资源及其利用现状、沙棘油的功效、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原理和在沙棘深加工中的应用;展望了山西省沙棘资源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青海是沙棘的故乡,开发和利用沙棘资源,对振兴青海经济和林业具有战略性意义。阐述了沙棘资源建设现状、沙棘的生态功能、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以及沙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国内外桃胚培养研究进展;概述了桃遗传转化的现状,提出了目前桃胚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并对今后的工作重点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核桃组织培养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影响核桃组培的主要因子,不同的核桃品种、培养基、激素和培养条件等都会影响核桃的组织培养。并对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褐化、污染、适宜培养基选择和外植体选择等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讨论,对核桃组织培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茶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丹  金孝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086-10087,10128
从茶树外植体的选取、表面灭菌、培养基的确定及生长调节物质的确定等方面对茶树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的研究进行综述,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开展茶树组织培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小鼠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毕琳  李键  王中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488-3491
综述了有关于小鼠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方法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乳腺细胞培养的意义,介绍了乳腺组织原代培养的过程,并分析了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耿莉  周洁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404-2405
介绍了近年来我国沙棘组培的研究状况,探讨了沙棘组培中存在褐化等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6.
海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国内外大型海藻组织培养的研究历史、概况、培养技术、相关研究及其应用前景,并阐述海藻取材、外植体无菌处理、培养基配制、培养条件、激素添加及藻体再生研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业科研基地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现代农业展示的重要平台.文章以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为例,从其创新文化建设入手,阐述了农业科研基地创新文化建设的内涵要求,分析了创新文化建设的基本作用,总结了农业科研基地创新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并提出了领导重视、合理规划、创新载体、保障有力等加强农业科研基地创新文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建设概述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全面推进创新文化建设,是科研院所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文章论述了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和阐述了科研创新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内涵,对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思考,并提出要准确把握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内容,通过协调推进、常抓不懈来不断完善创新文化的建设,并用是否促进了科技创新活动来检验创新文化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论述红芽大戟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方法]从外植体的选择及消毒、培养基及激素选择、组培苗生根及移栽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探讨了红芽大戟组织培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结果]芽或茎尖是红芽大戟组织培养合适的外植体;不同植物种类或不同品种对激素的要求不同,目前所采用的培养基主要为MS、B5、Miller培养基,不同诱导阶段所采用的培养基的种类和浓度也不尽相同;组培苗移栽主要注意基质、移栽温度和湿度、移栽季节及水肥等方面。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仍处在初步研究阶段,技术尚未成熟,今后应该加强研究的关键问题主要有解决外植体污染难题,提高外植体诱导成功率;提高芽苗生根率及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等。[结论]该研究为人工栽培红芽大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山药组织培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包括山药组织培养的茎尖培养、零余子培养、愈伤组织培养等方法;总结山药组织培养的条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