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近20年来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的传染病之一。该病的危害不仅在于发病引起死亡,而且容易造成免疫抑制,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如继发大肠杆菌、支原体感染等。近年来,由于对防疫和环境消毒的重视,本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由此也出现了新情况,发病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给防治工作增加了难度。现结合平度市的有关情况做一叙述。1当前IBD流行的新特点1.1发病日龄有所提前一般资料介绍,IBD多发于2~12周龄,以3~6周龄最易感,但临床发现近来有发病低龄化的趋势,10日龄以下的也有发生。据对某乡镇兽医站2003年4月份IBD…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于 1979年在我国发现以来,已迅速传播至全国各地,成为养鸡生产的主要威胁之一。现就 IBD的流行新特点及防制对策,谈谈自己的认识。 1流行新特点 1.1发病日龄明显变宽,病程延长。根据我们多年的临诊经验和有关资料的报道,法氏囊病的易感日龄为 3~ 6周龄,但近几年此病最早可发生于 1日龄幼雏,晚者可发生于产蛋鸡群,尤其是开产前后发生较多; 3周龄前的雏鸡发病时有的病程可达 2周以上,笼养的 3~ 5周龄雏鸡发病后病程较散养的长;成年蛋鸡常呈散发流行。这与传统报道的 IBD主要发生于 2~ 15周龄, 3~ 6周龄最…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 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闭眼、缩头、垂翅和高度虚脱,剖检胸肌、腿肌出血,花斑肾,肾小管有尿酸盐沉积和法氏囊肿大、出血。此病在全国广泛发生,而且还表现出临床症状复杂化等新特点,给IB D防治工作带来困难,给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报道如下:1流行新特点1.1发病日龄不限,病程延长。最近几年,5日龄幼雏发生也比较多见,90日龄青年鸡也常见;3周龄前的幼雏发病时有的病程可达2周以上,并且同一批鸡发病2~3次。与传统报道的IB D主要发生于3~5周龄最易感染期限有提…  相似文献   

4.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闭眼、缩头、垂翅和高度虚脱,剖检胸肌、腿肌出血,花斑肾,肾小管有尿酸盐沉积和法氏囊肿大、出血。1流行新特点(1)发病日龄不限,病程延长。5日龄幼雏发生比较多见,90日龄青年鸡也常见;3周龄前的幼雏发病时有的病程可达2周以上,并且同一批鸡发病2~3次。与传统报道的IBD主要发生于3~5周龄最易感染期限有提前和退后的趋势,与习惯认识的IBD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6周龄雏鸡。该病发生突然,发病率高,死亡率2—30%不等,病鸡的法氏囊和肝肾有特征性的病变,死亡主要集中地发生于很短的几天内及鸡群迅速康复。近年来,IBD出现了一些新情况,现综述如下: 1、发病日龄有所推迟。IBD主要感染3—6周龄的雏鸡。近几年来,大日龄的鸡亦有发病并占一定的比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法氏囊病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本病对 4~ 6周龄的鸡易感。本文将对广州市郊某养鸡饲养场饲养的一批 2 8日龄海兰鸡暴发 IBD的发病情况及一系列诊断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2 0 0 1年 4月初 ,广州市郊某养鸡场的一批刚出壳的海兰鸡 4 0 0只 ,饲养于经福尔马林熏蒸消毒过的鸡舍 ,笼养 ,并由专人饲养管理。于 7日龄时进行口服免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 ,养至 2 8日龄时突然发病 ,第 1天死亡 5 0多只 ,第 2天死亡 30多只 ,第 3天死亡 2 0多只。2 临床症状鸡群大…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囊病(IBD)仍是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的最大疫病之一。近年来该病的大面积流行和急性爆发已开始减少和降低,随之出现了该病的低发病率、低死亡率及不明显的临诊症状和不典型的剖检病变等新的特征,亦即亚临诊型IBD。根据笔者的临诊观察,谈谈对该病的体会。 一、传染性囊病的新特点 1.发病日龄提前:我市前几年发生的IBD主要见于3~5周龄,3周龄以下的鸡发病仅占3%,而1995年,据75户养鸡者共计182批次鸡发生IBD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8.
据报导,IBD多发生于20~60日龄鸡,14日龄以下很少发病。但是,1999年7月,杭州市郊某蛋鸡专业户饲养的5200羽伊莎商品蛋鸡却在3日龄发生本病。1 发病经过和流行病学调查 该养鸡户一次性引进伊莎苗鸡5200羽,按0.03%氟哌酸拌料和0.03%氟哌酸、0.1%Vc和5%葡萄糖饮水。至3日龄发现有死鸡和病鸡,当天死亡20余羽。经了解种鸡在18周龄上笼时未曾进行IBD免疫,也未在40周龄进行IBD油乳剂免疫,而孵化种蛋为55周龄时所产。2 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萎顿,蹲伏,不愿走动,羽毛松乱,两翅下垂,少数病鸡因虚脱死亡。3 剖检变化 腿部肌肉局部有出血点和出血…  相似文献   

9.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1病原鸭肝炎病毒(DHV)。2流行特点主要是出壳后2~3天到3周龄的雏鸭发病,发病率可达100%,7日龄内雏鸭死亡率高达85~90%以上,7~21日龄死亡率50%左右。4~6周龄也有发病,但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1 临诊新特点 发病日龄明显变宽,且病程延长.鸡是该病毒的主要宿主,2~18周龄的鸡群均能感染发病,其中3~6周龄的鸡最易感染.各品种的鸡都有易感性,但以轻型较高.根据多年的临诊经验可知,3~6周龄为最易感的时期已有明显的提前和推后趋势,最早发病为5日龄,最迟发病为90日龄.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IBD)传入我国已近20年,早已成为危害我国养鸡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初进我国时,感染3至6周龄的雏鸡,感染率高、发病急,可造成大量死亡,死亡率一般在30%—70%。患病后痊愈的雏鸡可引起长期免疫抑制,导致多种疫苗免疫失败和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加。一般150日龄后不会发病。IBD由于长期在我国流行,因外界环境条件和鸡内免疫机制的改变,其流行特点与原来有所不同。现就其不同点谈几个实例,供同仁们参考讨论。一.发病日龄区间的变化鸡IBD最早发病日龄在3日龄,最大发病日龄260日龄。1996年4月雷某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随着养禽业饲养规模的扩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及家禽市场流通的频繁 ,禽病的情况变得复杂 ,新病也随之增多 ,它严重影响了养禽业的发展 ,同时给疫病预防和临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根据实践总结 ,笔者认为针对目前禽病变化的特点 ,必须注意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 ,才能有效控制禽病的发生。1 发病特点1.1  流行病学出现新的情况 :基本是呈现高日龄或低日龄两极化变化趋势。如笔者在临诊见到的鸭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在 9日龄发生 ,少数最迟的在 6 0日龄 ;鸭瘟提早到 4 0~ 5 0日龄 ;禽出败最早见于 2 0日龄 ;鸭病毒性肝炎在 6 0~…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鸡传染性法氏囊出现了亚临床型,病理变化不明显,发病日龄明显拓宽,死亡率增高,并且常与其它传染病混合感染,给鸡群的整体免疫带来困难。1993年蛋鸡场一批鸡20日龄发生了传染性法氏囊病,以后又发生了禽伤寒和马立克氏病,造成大批死亡。现报告如下:发病情况虽然采取合理的免疫程序,但传染性法氏囊病仍有发生,死亡率约3~5%。1993年一批鸡3周龄前生长良好,传染性法氏囊疫苗首免后三天发生法氏囊病。注射IBD高免卵黄液,IBD典型病变消失,但仍有死亡。50日龄后病鸡极度瘦弱,腹大。投服氛所酸等抗菌素病情好转,死亡减少…  相似文献   

14.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败血症 (又称禽出败 ) ,在养禽生产中较为常见。该病一旦发生 ,传播快 ,流行广 ,极易造成家禽发病急、死亡率高、损失重。笔者经多年临诊、实地观察发现 ,该病的发生及流行具有一定的特点 ,采取相应的措施 ,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发病特点1 .1 发病日龄的不稳定性 据以往资料报道 ,禽霍乱发病在 1 6周龄以上 ,1 6周龄以下幼禽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但笔者在临诊中发现 ,禽霍乱最早发病可在 9日龄 ,迟的在 1年以上 ,且鸡在 2 0~ 5 0日龄、鸭在 2 5日龄以上至产蛋期发病居多。禽群…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除成年鸡以外,其他日龄段的鸡都可感染发病,主要发生于3~6周龄的鸡群,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1发病情况2011年8月10日,松山新区养鸡户刘某到我门诊求治,自述饲养的30日龄的2000只蛋鸡从8月4日开始发病,每天都出现20多只打蔫鸡,死亡4~6只,投服4天抗药物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16.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球虫寄生于鸡肠道上皮细胞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是对养鸡业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常常呈暴发性流行。球虫病一般暴发于3~6周龄的雏鸡,15~5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最高,成年鸡几乎不发病。但近十几年来,鸡球虫病的发病日龄有向小龄化发展的趋势,2周龄以内的雏鸡也可感染暴发。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囊病(IBD)是由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引起,主要侵害2~15周龄的鸡,3~6周龄雏鸡受害最为严重。主要特征为腹泻、寒颤和法氏囊肿大或出血。贵阳市郊应郎村养鸡专业户吴某,饲养雏鸡1200只,生长发育良好。但当养至40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10天内共计死亡雏鸡231只,死亡率达1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年来,传染性法氏囊病广泛流行,成为养鸡的主要威胁之一,虽然得到了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但仍有不断发病的鸡群。现就 IBD 的流行特点及防制措施,谈谈自己的认识。1 流行特点1.1 本病常发生于2~15周龄的鸡其中又以4~6周龄多发,临床中发病日龄提前,病程延长。此病最早发生于1日龄雏鸡,晚者见于产蛋鸡群,3周龄的鸡病程达到2周以上。1.2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不典型。发病的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闭目呆立,颈背羽毛逆立怕冷扎堆,拉白色石灰样稀粪,剖检胸肌、腿肌仅见针尖状出血,法氏囊变化不大,或仅见胶冻样水肿或少最出血。3周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两年来,我省甘保罗病(传染性法氏囊病JIBD)的发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根据我省三个地区近30万余只鸡的调查,总结如下。一、发病憎况l.发病日龄范围增宽:IBD以往常发生在30日龄左右的鸡,但近两年来我省发病的鸡最小的日龄为10日龄,最大日龄为148日龄。2.发病率升高,危害严重:调查两县,统计的结果发现,IBD发病占鸡病总数的21.4%。3.复发严重,同一鸡群存在着二次、三次发病现象CI4.常出现继发感染与并发感染。5.症状不明显的非典型性病例增多。二、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1.现场病毒污染严重,消毒不彻底:随着养鸡…  相似文献   

20.
猪伪狂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其特点为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等症状。成年猪常为隐性感染 ,很少死亡 ,但感染母猪能把病毒传染给胎儿 ,引起流产 ,发病仔猪的死亡率较高 ,严重时可达 1 0 0 % ,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某猪场新生仔猪伪狂犬病的流行情况、诊断及防制措施报告如下。1 发病与流行情况1 997年 1 0月 2日我市某养猪场一窝产后 2日龄仔猪突然发病 ,主要表现神经症状 ,4 8小时内全部死亡。接着全场又有几十窝仔猪相继出现类似的发病情况。 1 997~ 1 998年仔猪在生后 2~ 3日龄发病以死亡为主 ,过 3日龄基本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