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论述了北疆棉区棉花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从种植密度、群体结构、化控技术、田间管理等几方面概括了北疆棉区采用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基层科技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北疆棉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了北疆棉区棉花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从种植密度 、群体结构 、化控技术、田间管理等几方面概括了北疆棉区采用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基层科技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农业的综合开发,伊犁地区植棉面积不断扩大,成为新疆棉花面积及产量的重要增长区域,选择本地区适宜种植的特早熟棉花品种成为当前生产上的主要问题。为此,我们2006年在查布察尔县五乡示范种植30亩新陆早27号,结果表现优异,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疆棉区的崛起,中国棉花生产区域重心由黄河流域逐步向西转移,改变了原先的棉花生产的布局和结构。新疆棉花不仅总产是其他产棉区难以比较的,单产和品质等各方面也都名列全国第一。棉花单产大幅度提高,几年来涌现出大批亩产皮棉超过200kg的高产典型。到2004年,新疆植棉面积已扩大到近1700万亩,平均亩产比全国平均数高出1倍。但棉铃虫等病虫害的发生为害始终是棉花高产的严重威胁。近几年,我们结合本地棉铃虫的发生及防治经验,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棉铃虫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北疆棉区棉花品种演替与主要性状演变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了新疆特早熟棉区自建国以来不同时期12个有代表性的推广品种(系)及审定品种,分成5个时期进行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演变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品种的更换,棉花品种的增产潜力增大,新育成品种产量的遗传增益每年每公顷9.3 kg.产量的增加主要由于棉花品种衣分、衣指和结铃性的提高,棉花品种纤维长度以每时间段0.2 mm的速度递增,纤维强度、整齐度和伸长率并没有多大提高,而且近期育成品种还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北疆棉区杂交棉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新疆从内地引进杂交棉品种如标杂系列、鲁杂系列等,在产量和效益上都显著高于本地常规陆地棉品种,充分调动了当地棉农的植棉积极性,使新疆对杂交棉的利用成为目前棉花生产发展热点。但由于新疆特有的“矮、密、早”栽培模式,目前主要是从内地购买杂交种.  相似文献   

7.
1999-2000年通过对新疆阿瓦提县和陕西三原县气候资源及黄河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提出了选育适宜新疆早中熟棉区棉花品种的育种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从陕西三原中熟棉区为新疆中早熟棉区选育的棉花品种应把纤维强度从22g/tex提高到23.7-24g/tex,生育期从138d缩短到126d左右。  相似文献   

8.
新疆棉花品种的问题和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2018年—2020年连续3年在北疆主产棉区玛纳斯、石河子、沙湾、奎屯、乌苏、博乐等县市,对棉花品种新陆早66号主要经济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新陆早66号在北疆棉区种植,表现早熟、高产稳产、抗病、优质、综合性状好,适合机械采收。本文总结新陆早66号在北疆地区栽培主要经济性状表现,为新陆早66号在北疆棉区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新疆北部棉区二、三代棉铃虫 [H 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各发育阶段的存亡数量及其致死因子的系统观察和研究 ,组建了新疆北部棉区二、三代棉铃虫自然种群生命表。新疆北部棉区二代棉铃虫消亡率为 97.5 %,种群趋势指数( I) =3.35 3。三代棉铃虫消亡率为 94.2 7%,二、三代棉铃虫卵期和低龄幼虫 ( 1~ 3龄 )消亡率为 79.6 1%和 78.8%。 4~ 6龄消亡率分别为 18.71%和 14 .5 9%。对照 Price( 1975 )所概括植食性昆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的两种基本类型 ,新疆北部棉区二、三代棉铃虫均属 A型。新疆北部棉区棉铃虫消亡因子可归纳为捕食、寄生、自然损失、生理死亡、人工打顶五个因子 ,天敌捕食和寄生是主要消亡因子。各发育阶段消亡率差异总体较小 ,天敌捕食是卵期和低龄幼虫 ( 3龄以前 )消亡的主导因子 ,而天敌寄生则是4~ 6龄幼虫消亡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1.
新陆早14号是新疆自育的第一个杂交棉品种,由石河子棉花研究所培育,2002年1月通过新疆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早熟性好,丰产性强,深受农民的欢迎。2002-2004年在北疆棉区推广种植0.8万公顷,表现优异。  相似文献   

12.
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在冀中棉区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裂区设计,调查了冀中棉区棉花的生育期、"三桃"比例、霜前花率和霜前皮棉产量,分析了棉花早熟品种中50、中早熟品种33B和中熟品种冀棉298在冀中棉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冀中棉区不适宜种植早熟品种,中熟品种的适应性好于中早熟品种。冀中棉区适宜种植中熟品种。  相似文献   

13.
以2014年引进黄河流域棉区的3种熟性的3个常规棉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育期,成铃分布及产量性状,以探讨外源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在江西棉区的适应情况。结果表明:早熟品种生育期延长,"三桃"比例失调,产量最低;中熟品种生育期缩短,霜前花率偏高,不利高产潜力的发挥,这2种熟性品种均不适宜在该区种植。中早熟品种冀228的生育期较稳定,中下部及内围成铃率相对较高,籽棉产量最高,在当前栽培条件下,较适宜在江西棉熟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新疆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新疆全疆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棉花生产的独特气候资源优势,以促进新疆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北疆50年来主栽棉花品种亲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北疆 5 0年来棉花品种演变过程中的 12个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 ,通过RAPD指纹图谱 ,结合辈序分析研究和评价了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基础。结果表明 ,RAPD可将北疆 5 0年来 12个主栽棉花品种划分为五类 ,其结果与实际系谱基本吻合。随着品种演变 ,品种间亲缘关系从简单趋向复杂 ,品种遗传基础得到丰富 ,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和丰产性得到加强。每更换一次品种 ,平均皮棉产量提高 81.4 9kg·ha-1。同时表明RAPD技术可以用来分析棉花品种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0引言苜蓿具有牧草之王的美誉。很早以来,人类就有食用苜蓿的习惯,主要采食苜蓿幼嫩茎叶或苜蓿花。近年来,利用苜蓿生产乳酸、种子生产芽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苜蓿深加工产品逐步开发,营养保健功能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表现出很好的市场前  相似文献   

17.
<正>一、困境1.棉农收入和植棉面积逐年减少近3年来全国植棉面积由530多万公顷减少到2013年的不到400万公顷,预计2014年还将减少到350万公顷。籽棉单产连年徘徊在每667平方米225~250公斤。同时,农业投入品和用工价格却逐年上涨,更使得棉农种植收益大幅下降。2.棉种行业亏损,棉种市场混乱一方面棉花品种繁多,市场混乱,企业没有且难以形成自己的主打品种和品牌,不能形成一地一品的主推高产优质品种。加上棉种市场价格居高  相似文献   

18.
40多年来,新疆农业结构的调整是从以小麦为主导地位的作物结构向棉花占主导地位的作物结构的转变过程,但在植棉比重越来越高的过程中,棉花连作对新疆棉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日渐突出,导致棉区病虫害加剧、地膜污染严重、土壤肥力下降.本文分析了土地质量、规模及土地承包制度、经济效益、非农产业、交易成本对棉花轮作的影响和替代农作物的选择空间,提出实施棉花轮作补贴,推进农业产化化进程,降低机动地比重,扩大棉花轮作替代作物选择空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将新疆棉区优质高产棉花品种新陆中51号引种到黄河下游的山东棉区,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该品种的需钾特性。结果表明,引种促进了棉花的营养生长,使株高在不用施钾水平下增加了0.6%~15.4%。在当地习惯施钾条件(K2O,225 kg/hm2)下,该棉花品种与主栽地区相比籽棉产量减少约14%,而增施钾肥(K2O,450 kg/hm2)可显著增加棉花的单株结铃数,使棉花籽棉产量比西北内陆棉区增产约26%。增施钾肥同时显著提高了棉花体内脯氨酸的含量,并降低了丙二醛含量,推测其可能是高钾促进新疆棉花品种适应高温高湿的山东棉区的一个因素。因此,增施钾肥是使新陆中51号成功引种到黄河下游山东棉区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1品种特征特性新陆早13号属特早熟陆地棉,在北疆生育期121~123天,Ⅱ式果枝,株型较紧凑,茎秆粗壮,茸毛较多,叶色灰绿,叶片中等大小,裂壳较深。植株通透性好,单株生长势强、结铃性强、开花吐絮集中、含絮好、棉絮白,单铃重5.5g,衣分40%,霜前花率90%以上。新陆早13号经过师棉麻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