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闽江上游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分析探讨了闽江流域上游近年来频繁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指出自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导致闽江上游频繁发生洪涝灾害的潜在因素,土地利用方式的比例不合理,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退化,开发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及防洪工程防御体系不完善是诱发和加剧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人为干扰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造成森林水效应低下,水土流失严重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首先应摆正治山与治水的关系,治水必先治山,治山必先兴林;加强五大防御体系建设,特别是生物防御体系建设;点,线,面综合治理,建设比较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  相似文献   

2.
刘开基 《土壤》1960,3(4):1-4
我们这次会议是在离石县召开的一次水土保持现场会。这次会议没有开幕式,但是,从临县、离石、中阳三县的参观过程中,受到了广大群众治山治水热情的感召和热烈的欢迎,应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很精采的开幕式;听了临、离、中三县负责同志介绍他们如何实现高速度、高标准、大规模开展治山治水运动的经验以后,给我们回去高速度地开展治山治水运动,指出了方向,解决了思想,找到了办法。  相似文献   

3.
日本泥沙灾害与水土保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由于地势狭长陡峭 ,地质条件较差 ,极易发生土沙灾害。全国共有泥石流溪流 190 130条 ,滑坡危险区 92 390处 ,陡坡地崩塌危险区 1170 2 5处 ,活火山 86座 ,每年发生台风 2 0余次 ,雪崩也是日本多发的灾害。日本的水土保持工作始于 4 5 0年前 ,1897年实施治水三法 ,以后相继出台了《滑坡防治法》、《治山治水紧急措置法》、《陡坡崩塌防治法》、《土沙灾害防治法》。日本的砂防管理体系日臻完善 ,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3月的赣南,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到处生机勃勃。2017年3月20日上午,参加全国水土保持现场工作会的代表来到上犹县参观考察。第一个参观点是园村生态清洁小流域,该流域总面积49.88km~2,2013年被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实施中,上犹县坚持治山、治水、治污措施同步实施,突出做好治水保水、疏河治水、产业护水、生态净水、宣传爱水五大工程,治理程度达92.3%。治理后,流域呈现出"水清、岸绿、景美"的  相似文献   

5.
信丰县立足于脐橙生产最优区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把兴果富民作为治山治水,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赢”的最佳切入点,激活民资、激发民力,采取政策拉动、利益驱动、典型推动措施,走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的治理开发“四荒”之路,破解了水土流失治理重建轻管、“无钱治”与“无地治”的难题,使以能人、个体业主、外商为主的民营型开发治理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不少地方都有这样的农谚:“水是一条龙,打从山上行,治下不治上,总是一场空。”它生动地讲明了治水与治山的关系。我国解放后三十多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它是正确的。看来,研究水利建设,同时应该认真研究山区建设,把治水与治山结合起来;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方针,应该在每一个小流域治理中体现出来。在研究这个问题时,首先应该回顾一下我国三十多年来的实践及其后果,吸取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7.
王海通是娄烦县河杨树底乡梁儿上村党支部书记.十几年来,他发扬愚公精神,治山治水不止,为贫困山区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8.
去年夏天应日中农交之邀,赴日考察治山治水,由南到北考察了许多山地的水土保持工作进展。在此介绍北海道有珠山最近几年灾害的发生和采取的治山措施,通过这个点可窥见日本治山的一般面貌。有珠山位于东经140°50′北纬42°32′,洞爷湖、虻田町、壮瞥町、伊达市是该山的周围境界。有珠山是因地震引起、由地下上升到地表的粘性较大的石英安山岩构成。这个海拔高725米的火山是第四纪冲积世(1万年前)生成的。历史上,这个火山爆发喷火和洪水、泥石流灾害曾不断发生,但缺少确切的纪录。从火山堆积物的分布方面来分析,当今火山的再活动可能是三四百年前的继续。公元1663年、1769年、1822年、1853年均发生过喷火,1910年、1943—1945年曾发生地  相似文献   

9.
朱安国 《土壤学报》1965,13(4):449-455
为确保我国农业生产能迅速而全面的达到稳产高产,党提出了建设基本农田的任务.基本农田所包括的内容极为丰富多样,治山治水、水土保持是基本环节之一.摸清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土壤侵蚀的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我们曾于1964年7、8月在贵州西南部红水河上游地区进行了土壤侵蚀调查.对兴义、册亨、望谟等地择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观察,并取土样进行室内分析.  相似文献   

10.
国内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在治山治水、利用水土资源方面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有过辉煌的成就。土地利用规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的“井田制”。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定量的、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土地利用规划还一直停留在以经验为基础的阶段,虽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科学问题的定量化提供了先决条件,但从目前情  相似文献   

11.
为选出鲁东低山丘陵区黑松林适宜的造林密度,以山东省乳山市海阳所镇杜家岛小流域栽植的9年生4种造林密度的黑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代表不同密度黑松林生态效益的枯落物蓄积量、林下灌草生物量、土壤物理性状、土壤水文效应、土壤侵蚀量、土壤养分状况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密度黑松林的生态效益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除枯落物层蓄积量随造林密度的减小而减少,林下灌草植被生物量随造林密度的减小而增加之外,其余各项指标均为密度2 000株/hm2较好,1 660株/hm2的次之,2 500株/hm2和1 110株/hm2的较差。综合生态效益从大到小依次为2 000株/hm2 > 1 660株/hm2 > 2 500株/hm2 > 1 110株/hm2。因此在鲁东低山丘陵营造黑松林时,造林密度1 660~2 0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野外定位监测和取样分析,探讨在红壤侵蚀区采取4种生态修复模式(马尾松林、修沟种草马尾松林、修竹节沟马尾松林和封禁马尾松林)27年后,其林分凋落物量及其养分归还动态。结果表明,4种修复措施林分的年凋落物总量分别为3 267.30,3 530.58,3 937.67,4 997.88kg/hm2,说明封禁处理对于提高林分凋落物量效果显著。各修复措施凋落物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动态,全年凋落物呈现单峰型,峰值均出现在8月份。4种修复措施(马尾松林、修沟种草、修竹节沟和封禁)凋落物的5种元素(N、P、K、Ca、Mg)归还总量分别33.83,38.90,48.39,64.40kg/hm2,大小顺序为:封禁>修竹节沟>修沟种草>强干扰马尾林,其中N元素的年通量变化为23.33~47.60kg/hm2,P为0.50~0.96kg/hm2,K为5.40~8.62kg/hm2,Ca为4.02~6.33kg/hm2,Mg为0.58~0.89kg/hm2。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就产生了对森林保持水土作用认识的萌芽,汉晋时期对此有了初步的认识,唐宋时期有了明确的认识,明清时期产生了普遍的认识。古代人通过对森林实行“以时禁发”、注重森林防火、严禁砍伐和毁坏森林、划定森林“保护禁区”等措施,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提倡营造护堤林、边防林、行道树、风水林等植树造林的实践活动,发挥森林保持水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南方红壤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抗蚀性的变化特征,为该地区的土壤抗蚀性研究和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内柑橘园试验区的裸地对照、柑橘净耕、柑橘+全园植草、柑橘+水平梯田处理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处理、不同深度下土壤抗蚀性。 [结果] 0-20 cm土层,柑橘+全园植草的土壤抗蚀性最强,柑橘+水平梯田和柑橘净耕次之且二者无显著差异,裸地对照最差;20-40 cm土层,柑橘+全园植草和柑橘+水平梯田的土壤抗蚀性最强且二者无显著差异,柑橘净耕次之,裸地对照最差;相同处理下0-20 cm土层的土壤抗蚀性显著大于20-40 cm土层。 [结论] 水土保持措施能显著提高土壤抗蚀性,柑橘+全园植草的处理下土壤抗蚀性最强。建议在该区域采用林草复合的措施提高植被覆盖度,以加强土壤抗蚀性。  相似文献   

15.
福建东南部山地丘陵土壤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福建是我国多山的省份之一.东南部靠山面海,以戴云山为主体的闽中大山带分布于本区西北部,平均高度为海拔800-1000米以上,成东北西南走向,其支脉密布本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下降,由中山过渡到低山、丘陵、台地直至海滨狭小的海积-冲积平原.  相似文献   

16.
喀斯特地区不同林草植被的减流减沙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进行水土保持生物措施的合理配置,因地制宜治理贵州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通过径流小区观测法,对贵州喀斯特地区不同林草植被的减流减沙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观测试验期间(2008-2010年),大部分林草植被类型都经历了明显的变化过程:完全不具减流减沙作用-部分具有减流减沙作用-减流减沙作用.至2010年各林草植被的减流作用的大小顺序为:经济林(减流率为52.5%~64.3%)>杨树与墨西哥柏混交林>黑麦草>墨西哥柏>白三叶>杨树;减沙作用的大小顺序为:经济林(平均减沙率达99.3%)>黑麦草>杨树与墨西哥柏混交林>墨西哥柏>杨树>白三叶.林草植被配置方式对产流产沙量也有很大影响,因此采取林草措施应同时考虑林草类型和配置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水土保持效果.  相似文献   

17.
花岗岩红壤区不同治理模式土壤抗冲性因素试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探讨花岗岩红壤区不同治理模式下的土壤抗冲性特性,得出适用于花岗岩红壤区水土保持效果最优的植被恢复模式,选取红壤丘陵区不同治理模式下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湿筛法、原状土冲刷法,在3种冲刷流量(1.5,2.5,3.5 L/min)下,对不同治理模式的土壤抗冲性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治理模式土壤抗冲系数由大到小分别为条沟草灌带风水林全坡面播草芒萁地封禁裸露地开垦地。治理措施封禁、风水林、全坡面播草、芒萁地、条沟草灌带的冲刷产沙量处于低水平平衡状态,3种冲刷流量(1.5,2.5,3.5 L/min)下,其变化范围分别为0.01~1.12,0.02~1.53,0.02~2.57 g;CK1和CK2冲刷产沙量最大,其冲刷产沙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08~65.20,0.07~60.56,0.24~80.60 g。(2)条沟草灌带和风水林的土壤总孔隙度、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根系表面积、体积、根长和生物量分别占所有治理模式的37.08%,80.38%,44.15%,45.12%,52.11%,57.91%。(3)条沟草灌带和风水林的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根长密度和根重密度均较大,分别占所有治理模式的55.76%,44.06%,52.18%,54.91%。说明条沟草灌带和风水林水土保持效果较优,研究结果为控制红壤区水土流失和揭示相关侵蚀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严重退化第四纪红粘土为研究对象,选择7种模式重建森林恢复27a后的群落多样性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重建模式27a后群落Marglef丰富度指数R为封育马尾松林分>谷坊马尾松林分>竹节沟湿地松林分>种草竹节沟马尾松林分>无谷坊马尾松林分>竹节沟马尾松林分>强烈干扰马尾松林分,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P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表现为封育马尾松林分、种草竹节沟马尾松林分、竹节沟湿地松林分较大,而竹节沟马尾松林分、谷坊马尾松林分、无谷坊马尾松林分较小。群落稳定性大小顺序为竹节沟马尾松林分>无谷坊马尾松林分>谷坊马尾松林分>封育马尾松林分>种草竹节沟马尾松林分>竹节沟湿地松林分。  相似文献   

19.
关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理论基础及方略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观我国古代和现代治理水土流失的实践认为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应以“平治水土”为理论基础 ,其方略为 :尽量级级分散拦蓄和充分利用当地水沙资源 ,缓坡耕地及缓坡土地尽量梯化 ,建设集约经营的基本农田 ,因地制宜实施陡坡还林还草 ,建立农林牧草生产在治理单元内能够协调发展的农林牧草水综合体 ,以开发促治理 ,以治理保开发 ,持之以恒 ,努力实现高标准的山川秀美。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低山区水土保持林评价与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低山区同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林、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和栎类(Ouercus liaotungensis)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2个30m×30m标准样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及专家咨询法筛选出三级共12个评价指标,构建水土保持林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综合模型,计算林分综合评价指数,并对各林分进行了评价。将水土保持林分为四级:一级水土保持林,综合评价值S≥8;二级水土保持林,综合评价值5≤S<8;三级水土保持林,综合评价值2≤S<5;四级水土保持林,综合评价值S<2。探讨了不同级别的水土保持生长状况及立地特征,并提出了合理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