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果树学报》2011,(4):641-644
为解决龙眼果汁加工的浑浊问题,采用超滤方法澄清龙眼果汁,以膜通量为指标,分析超滤过程中物料前处理、操作压力、操作温度和料液流速等因素对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龙眼果汁先经过离心和微滤,然后控制操作压力在0.10~0.14 MPa,温度40℃左右,料液流速20 mL.s-1时,膜通量高。在该条件下超滤的龙眼果汁,澄清透明...  相似文献   

2.
果汁加工过程中,为延长超滤有效运行时间,以富士苹果、秦冠苹果为材料,研究了酶解工序中使用复合纤维素酶对超滤通量和有效运行时间的影响,并进行了产业化应用。结果表明:添加复合纤维素酶,降低了酶解罐和超滤潴留罐中不溶物的含量,提高了超滤通量,延长了超滤运行时间,且对浓缩苹果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色值、浊度等品质指标没有影响;复合纤维素酶适宜的添加量为30~100mL/t;经过产业化应用发现,采用该技术,加工成熟度较大的苹果,超滤运行时间从13~16h延长到20~24h,超滤每周期有效运行时间提高45%以上,且平均通量比正常工艺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3.
超滤和吸附技术相结合生产高品质浓缩汁果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超滤技术已经成功地在果汁加11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对生产水果清汁的厂家来说它已成为最关键的工序之一。果汁加工中基本L都是使用模块化系统,即管式膜组件系统。膜为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布赫超滤系统与其它超滤系统相比,它突出的特点;是有很高的可靠性、稳定的通量、长的工作寿命以及在工作循环中保持滤膜清洁的能力。其它类型的膜如螺旋式膜、板式膜、中空纤维等以及矿物膜、陶瓷膜等在苹果汁过滤中应用的较少。只有正确选择加工过程的每一个步骤才能使最终产品保持稳定的浊度指标。2影响因素超滤这个术语是指分子水…  相似文献   

4.
选用南香杂柑(Citrus unshiu×Citrus clementina)为材料,采用Millipore BioProcess Division的Ultracel-PL系列改良纤维素膜对南香果汁进行超滤澄清试验。结果表明,Plctk-30ku膜的最佳操作条件为:操作压力为30Pa,温度为40℃,流速为0.10m·s-1;Plctk-30ku膜对总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酸、维生素C等主要营养成分的保留率超过80%,D-柠檬烯的保留率为90.2%,而对果胶及类胡萝卜素的保留率在1%以下,主要营养成分及香气的保留率均比对照膜(Plcgc-10ku)要好。因此Plctk-30ku膜对南香果汁有较好的澄清效果,适合作为果汁浓缩的前处理。  相似文献   

5.
超滤提纯姬松茸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超滤提取姬松茸多糖。实验表明 ,离心分离预处理简单可行 ,用PVDF (聚偏氟乙烯 )截留分子量为 8万的管式膜组件抗污染性能强、易清洗 ,更适合于本研究 ,所得实验操作条件为 :室温 ,操作压力为 0 0 8~ 1 0MPa ,多糖可浓缩至 35g·L-1 。在低温下干燥制备的姬松茸多糖制品 ,其纯度为 78 4 %,回收率为 76 36 %。  相似文献   

6.
管式聚偏氟乙烯超滤膜澄清血橙汁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管式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对血橙汁进行超滤澄清处理。超滤后的果汁澄清透明,透光率达到96%以上,维生素C保存率高,并较好地保持了原汁色泽与风味;同时还探讨了不同操作条件对膜透过速率的影响,测定了超滤前后血橙汁中抗氧化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以膜荚黄芪种子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25(56)正交实验法,以吸光度为评价指标,优化了花青素提取方法,为膜荚黄芪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料液比是对花青素提取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最佳提取方法为料液比1∶8g·mL-1、甲醇体积分数85%、加酸量1.0%、超声时间30min、超声温度30℃,该提取方法简单可靠,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酸枣果肉为原料,采用碱解醇沉法从中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研究A(NaOH浓度)、B(料液比)、C(碱解温度)、D(碱解时间)对酸枣果肉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酸枣果肉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大小为ACBD;优化选择出酸枣果肉水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工艺为碱解温度90℃,料液比1∶8g/mL,NaOH浓度8%,碱解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可达40.42%。  相似文献   

9.
七种食(药)用菌的超滤分级分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天然药用资源研究开发中心,上海 201106运用超滤技术对7种食(药)用菌多糖水提液进行分级分离,将提取物分成>5×105 Da、1×105~5×105 Da、1×104~1×105 Da、< 1×104 Da 4个不同分子量段的部分,计算不同部分的得率,探讨超滤分离食(药)用菌多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超滤分离姬松茸子实体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心分离预处理、超滤提取姬松茸多糖,工艺简单可行、产品纯度好。超滤操作条件为室温(20℃),操作压力0.08~0.10MPa,pm~8,多糖可浓缩至35g/L。所得多糖制品纯度高达82.79%。  相似文献   

11.
超滤技术在澄清果汁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要介绍了超滤技术在澄清果汁生产中膜的选择,工艺设计及不同超滤膜对果汗透光度、pH值及芳香物质的影响。提出采用超滤技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周源  董玉芝  朱颖  吴伟  覃燕 《北方园艺》2010,(11):116-118
研究了中亚鸢尾、膜苞鸢尾、喜盐鸢尾、蓝花喜盐鸢尾和马蔺在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膜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干旱处理过程中SOD、POD先上升而后下降,5种鸢尾SOD、POD活性达最高的处理时间种间存在差异。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膜透性在干旱处理中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13.
《山西果树》2005,(2):33-33
液膜果袋是一种新型果袋,它是根据生物细胞膜原理,采用现代仿生技术与控制释放技术,以无毒、无刺激、不伤害果实表面组织的聚乙烯醇等物质,复合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制成的无公害产品。喷施后在果面形成一层网状微膜结构,具有弹性和延展性,可随果实生长而增大。微膜网状结构具有半透性,能柔和光照、防止日灼、保润水分,果实代谢作用正常,可促进果实均匀着色。微膜中的复合剂具有阻隔病菌入侵、农药污染与减少果锈发生等多种功能。液膜果袋可用于多种水果,可在果面喷施、浸果或果面涂刷等。喷施后 50 d(天)后液膜果袋开始自然降解脱落,无需去袋。…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2015,(6)
食用菌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效得到了广泛的重视。食用菌多糖是食用菌中一种最重要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组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消炎、降血糖、免疫调节等功效。食用菌多糖的高效提取、分离和纯化技术,也成了食用菌领域的研究热点。膜分离技术作为一门新型的高效分离、浓缩、提纯技术,已经在环保、化工、石化、食品、制药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以压力为推动力的液态膜分离技术(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在食用菌多糖分离和纯化中的应用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膜过程在食用菌多糖分离和纯化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红枣渣为原料,利用化学方法提取红枣渣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氢氧化钠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时间对红枣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并进一步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红枣渣中IDF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氢氧化钠浓度5%,料液比1∶4 g/mL,水浴温度50℃,水浴时间40 min,在该条件下红枣渣膳食纤维得率可达17.01%,此时产品呈淡黄色,无异味.  相似文献   

16.
以狭叶红景天幼苗为试材,在0℃低温条件下,研究外源SA对狭叶红景天幼苗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3种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以及膜伤害的影响,探讨外源SA对低温胁迫下红景天幼苗生理及膜伤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低温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的外源SA总体上均使红景天幼苗叶片CAT、POD、SOD活性不同程度升高,使叶片MDA含量不同程度降低;使叶绿体膜Ca2+-ATP活性、Mg2+-ATP活性不同程度增强。在低温胁迫下,外源SA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减少了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产生,叶绿体膜Ca2+-ATP活性、Mg2+-ATP活性的增强,减轻细胞膜的损伤,提高了狭叶红景天幼苗耐低温胁迫的能力;提高狭叶红景天耐寒力的外源物质SA适宜浓度为0.1~0.3mg/L,SA的最适浓度为0.3mg/L。  相似文献   

17.
以早春拱棚栽培‘菊锦’大白菜为试材,无色棚膜为对照,研究有色棚膜对春大白菜光合特性、生长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光量子通量密度(PFD)下,紫膜和红膜处理的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低;蓝膜和绿膜的气温较低,而空气湿度略高。各处理大白菜叶片光合速率(P_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型,紫膜和红膜的P_n显著大于对照,而蓝膜和绿膜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早春棚栽大白菜的光饱和点(LSP)为1133.4~1217.5μmol·m~(-2)·s~(-1),紫膜和红膜的明显高于对照,蓝膜和绿膜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各处理大白菜的光补偿点(LCP)、表观量子效率(AQY)、CO_2补偿点和饱和点差异不大,但紫膜的羧化效率(CE)显著高于对照,绿膜的明显低于对照。晴天中午红膜和紫膜的光呼吸速率(P_r)低于对照,光能利用率(LUE)高于对照。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SBPase)和转酮醇酶(TK)的活性多以紫膜和红膜较高,绿膜较低。与对照相比,紫膜和红膜的生长量较大,而绿膜的较小,蓝膜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紫膜和红膜的经济学产量分别比对照高15.1%和7.8%,而蓝膜和绿膜的比对照低6.4%和15.5%。可见,紫膜和红膜可提高大白菜叶片的光能利用效率,增强光合碳同化能力,从而促进植株生长,产量明显提高;绿膜处理的结果相反。  相似文献   

18.
以"青大1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温度对"青大1号"紫花苜蓿中黄酮类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青大1号"紫花苜蓿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青大1号"紫花苜蓿中黄酮类物质提取效果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青大1号"紫花苜蓿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g/mL,提取温度70℃,乙醇浓度70%条件下的醇提法。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地膜覆盖对春季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黑色膜、转光增温膜和配色膜为试材 ,研究了地膜覆盖对春季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转光增温膜的增温效果最好 ,其次是配色膜 ,黑色膜的效果较差 ,但也好于普通透明地膜 (CK)。转光增温膜和配色膜覆盖的马铃薯出苗较快 ,长势好 ,产量显著高于CK。黑色膜覆盖的马铃薯出苗稍晚 ,植株长势和产量受到一定影响 ,但其产量仍明显高于CK。配色膜与黑色膜覆盖在防除杂草和防止马铃薯块茎表皮变绿方面有明显效果。综合各项测定指标 ,认为配色膜的总体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为阐明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在葡萄种质耐盐机理中的作用,以耐盐葡萄砧木抗砧5号(Vitis berlandieri-V.ri-paria×V.amurensis-V.vinifera)和盐敏感砧木Macadams(V.riparia)为试材,比较研究了在不同质量分数NaCl胁迫下,叶片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有机渗透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引起葡萄叶片膜透性增加,盐敏感品种Macadams的膜透性高于耐盐砧木抗砧5号;MDA含量随盐胁迫加重而升高,但抗砧5号低于Macadams;盐胁迫下葡萄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上升;可溶性蛋白的变化趋势不一致。由此说明脯氨酸、可溶性糖是葡萄在盐胁迫初期的重要有机渗透调节物质,而可溶性蛋白在葡萄中的渗透调节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