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种诱集源对棉铃虫成虫的诱杀效果及有效半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斋压汞灯、双波灯、性诱剂和杨树枝把四种诱集源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诱杀效果及有效半径,结果表明:四者均具有较明显的诱杀作用,其各自的诱杀效果有差异,并与棉铃虫种群数量有关,发生量大的世代或年份,效果较好,反之不明显或较差,综合比较各处理的诱蛾量、百株卵量、幼虫量及其活动态天敌碍,发现其诱杀效果的优劣次序为高压汞灯、双波灯、性诱剂、杨树枝把;2种灯的有效诱杀半径约为80-160m,性诱剂约30m,杨树枝把约在10m内,该范围内高压汞灯、双波灯区内的百株卵量比对照分别降低31.7%-33.8%、40.1%-41.5%,性诱剂降低10.7%-21.5%,杨树枝把降低4.8%-14.6%。 相似文献
2.
3.
4.
5.
6.
[目的]为明确昆虫性信息素与不同颜色诱虫板组合对水稻二化螟成虫的诱集效果,筛选和验证确定适宜水稻二化螟诱集监测的优选材料,为虫情监控及其应用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2021年水稻越冬代二化螟成虫发生期,应用性信息素与4种不同色板组合开展成虫诱集监测对比试验,筛选确定最佳的诱集材料组合.[结果]性信息素与降解黄板、嫩绿色板、降解绿板、降解蓝板的4种组合对二化螟的各指标诱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10%显著水平下,嫩绿色板组合对越冬代二化螟的日均诱蛾量、见蛾后单次诱蛾量、累诱蛾量指标与其他3种组合均有显著差异(P<0.10),最高单次诱蛾量指标与降解黄板组合有显著差异(P<0.10),各指标中,嫩绿色板组合对二化螟的绝对诱量最高,其始见蛾早,高峰期诱蛾量最大,诱蛾峰型及蛾峰最明显,在各监测时期的平均诱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种色板组合(P<0.01),对天敌和有益昆虫诱杀量最低,对非靶标害虫诱量较低,总体效果最佳,明显优于其他3种色板组合.[结论]生产上可优先选择性信息素与嫩绿色板组合用于水稻二化螟成虫种群发生动态监测和精准防控.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不同材料诱虫带对苹果园树干越冬害虫的诱集效果及适宜的绑扎时间、绑扎部位,本研究采用瓦楞纸、聚乙烯珍珠棉、布条等3种诱虫带进行了苹果树干越冬害虫的诱集试验。结果表明,3种诱虫带在苹果树干上共诱集到5目9科的越冬害虫,主要类群为蛾类、螨类、蝽类、象甲、叶蝉等。瓦楞纸诱虫带诱集鳞翅目蛾类幼虫和山楂叶螨的平均诱捕量分别为7.95和11.15头/株,显著高于聚乙烯珍珠棉和布条诱虫带;9月上旬绑扎的瓦楞纸诱虫带诱集数量最多,分别为8.25和12.25头/株;同时,距离苹果第一分枝处越近,诱集数量越多。在诱集茶翅蝽和大灰象甲方面,3种诱虫带之间以及不同绑扎时间和绑扎部位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因此苹果树干越冬害虫可通过绑扎瓦楞纸诱虫带诱集,绑扎适期为9月上旬,且距离苹果第一分枝越近诱集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8.
10.
观察研究了番石榴园桔小实蝇性引诱剂诱捕器悬挂高度和生态环境类型对诱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诱捕器的悬挂高度一般应在1m以上,如果树较高,则应悬挂到不低于果树平均高度的0.5~1m;诱捕器的设置位置明显影响诱集结果,若要进行种群动态监测,诱捕器应设置在当地有代表性的果园区,且最好在果园内、果园外都设点进行诱捕。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诱虫作物在害虫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诱虫作物主要从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两个方面形成比主栽作物更强的引诱力,使主栽作物得以保护。诱虫作物在生产中主要用来诱集害虫、给天敌提供避难和繁殖场所,其作用效果与诱虫作物的品种、播期和田间管理、害虫行为、对天敌的调控、与其他害虫防治方法的有机配合等有重要关系。采用引诱-排斥多策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利用对害虫同时具有诱集和杀灭作用的植物作为诱虫作物,将大大增强诱虫作物在害虫治理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