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猪魏氏梭菌病又叫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肠炎、仔猪肠毒血症,俗称仔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1周龄仔猪高度致死性的肠毒血症,以血性下痢,病程短,病死率高、全身实质器官及消化道出血,小肠后段的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为特征。主要侵害1 ̄3日龄仔猪,1周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但2007年10月8日讷河市全胜乡双盛养殖场1头母猪突然死亡,经诊断为魏氏梭菌感染。  相似文献   

2.
杜光波 《畜禽业》2004,(12):64-65
仔猪肠毒血症又名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猪梭菌性肠炎,俗称仔猪红痢。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新生仔猪,以泻出红色带血的稀粪为特征。淮安市楚州区某乡村连续发生了多起60日龄左右仔猪以衰竭、瘫痪、昏迷、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尸体剖检、实验室检验,确诊为产气荚膜芽孢梭菌引起的急性肠毒血症。  相似文献   

3.
仔猪肠毒血症又名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猪梭菌性肠炎熏俗称仔猪红痢。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新生仔猪熏以泻出红色带血的稀粪为特征。淮安市楚州区某乡村连续发生了多起60日龄左右仔猪以衰竭、瘫痪、昏迷、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尸体剖检、实验室检验,确诊为产气荚膜芽孢梭菌引起的急性肠毒血症。  相似文献   

4.
李榕 《畜禽业》2013,(7):88-89
<正>仔猪红痢又称魏氏梭菌病或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是由C型或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急性传染病。现将一起规模养猪场发生仔猪红痢的诊治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建瓯市某猪场饲养基础母猪100头,2013年1月11日,有1头母猪产仔12头,第二天突然出现腹泻,很快死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4,(7)
猪梭菌病又叫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俗称仔猪红痢及"猝死症"。近年来猪猝死症很多,发病急、病程短、无任何前期症状而突然死亡,而且死亡率极高,给猪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文章综述了猪梭菌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6.
朱风华 《畜禽业》2022,(7):87-89
仔猪梭菌性肠炎是一种对仔猪威胁严重、发病迅速、传播快的细菌性传染病。一旦农场有病例发生,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到整个猪群,并引发大批仔猪死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猪龄越低其发病率和致死率越高,在哺乳期仔猪的感染率和致死率高达80%。探讨了仔猪梭菌性肠炎的流行特点和临床表现,为该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又称魏氏梭菌病,俗称仔猪红痢,临床上以排出血痢便,病程短,病死率高,病理剖解可见小肠后段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变化为特征。仔猪一旦发病,往往来不及治疗就死亡。该病在德宏州一年四季都能发生,呈地方散发,特别是仍在传统猪舍饲养母猪为多发,严重影响了德宏州养猪业的发展,给广大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8,(12)
仔猪红痢又称仔猪梭菌性肠炎或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高度致死性的肠毒血症。仔猪最易感染该病,且具有很高的病死率。通过研究仔猪梭菌性肠炎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方面,为该病的诊断和综合防控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笔者针对某猪场仔猪梭菌性肠炎病高致死率的案例,详细分析该病致病原特性及流行特点、典型症状等,针对性提出综合预防措施及治疗要点。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6,(5)
仔猪红痢也叫仔猪梭菌性肠炎、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病原体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仔猪消化系统传染病。在饲养管理条件较差、环境卫生不良的猪场发病较多,危害较大。综述病原体、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7,(11)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鸡感染魏氏梭菌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肠毒血症;病原进入肠道后能产生大量的毒素和致病因子,对肠黏膜上皮细胞有致死性的毒性作用,还能吸收入血引发全身症状;病理变化以肠道黏膜坏死、充血、出血为特征;对肠道病料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可诊断该病;加强鸡群管理、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可有效预防该病,鸡群中若发现该病务必第一时间投放敏感药物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7,(12)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感染鸡肠道后发生的一种以肠道坏死为特征的细菌性疾病,病原能产生坏死毒素,对肠道细胞有破坏作用;高温高湿的环境易暴发该病,临床表现以肠道症状为主,病理变化也集中在肠道;口服抗生素或微生态制剂能起到预防作用,但二者不可同时使用;治疗该病时需在疾病发生的前期治疗,后期因肠道发生不可恢复性损伤,治疗意义较小。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4,(6)
鸡坏死性肠炎又可以称为肠毒血症或者烂肠症,该病主要是因为受到魏氏梭菌的感染而引发的肠道出血、溃疡、坏死的一种疾病。文章通过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对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和防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徐圃全  张文浩 《畜禽业》2007,(12):34-35
<正>鸡坏死性肠炎又称鸡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年来,该病在养鸡生产中发生较多,但由于养鸡户和部分兽医临床人员对该病认识不足,常造成误诊,耽误治疗时机,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根据笔者近年的实践,将该病的诊治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6,(9)
犊牛梭菌性肠炎是影响犊牛健康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发病牛可出现急性肠毒血症,该病虽然呈散发,但是发病后死亡率较高,对养牛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通过病原体、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治方法等方面对犊牛梭菌性肠炎病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尹建中  赵步祥 《畜禽业》2009,(10):81-82
<正>2008年11月底,我镇先后有几个相邻的蛋鸭场出现一种以体质衰弱、不能站立、突然死亡、肠粘膜坏死为特征的疾病,经诊断,确诊为魏氏梭菌引起的鸭坏死性肠炎,及时采取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毒素所引起的,以小肠粘膜坏死和急性死亡为特征的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也叫肠毒血症、烂肠病。主要表现为排出红褐色乃至黑褐色煤焦油样稀粪,病死鸡以小肠后段黏膜坏死为特征。近年来,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该病在养鸡生产中发生较多,但由于养鸡户和部分兽医临床人员对该病认识不足,常造成误诊,耽误治疗时机,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笔者在近几年临诊中经常碰到该病,现将一例肉鸡坏死性肠炎有关情况综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3,(11)
<正>仔猪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俗称仔猪红痢疾,是由魏氏梭菌所引起的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病。该病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1发病原因1.1环境中存在病原微生物主要是初生1周龄内的仔猪,特别是易感仔猪吮吸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了的母猪乳头时,病原微生物便进入了仔猪的消化道,由于仔猪消化道未发育完善,胃腺分泌胃酸的机能很低,缺乏游离盐酸,难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使部分乳汁分解为有害物质,再加上细菌毒素刺激肠道黏膜,引起肠道卡他性炎症,肠道内容物发酵与腐  相似文献   

19.
李国光 《畜禽业》2010,(8):66-66
<正>鸡坏死性肠炎又称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危害2~12周龄的鸡,主要表现为排出红褐色乃至黑褐色煤焦油样稀粪,病死鸡以小肠后段粘膜坏死为特征。该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健康鸡也有携带此菌者,鸡舍通风不好,地面潮湿或喂给发霉变质的鱼粉豆粕等因素,均可诱发此病,发病率、死亡率不高,日死亡率在1%左右。  相似文献   

20.
<正>2007年11月底,我县东荡地区先后有几个相邻的蛋鸭场出现一种以体质衰弱、不能站立、突然死亡、肠粘膜坏死为特征的疾病,经诊断,确诊为魏氏梭菌引起的鸭坏死性肠炎,及时采取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