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人工促进自然迁飞与挂放干母,提高了五倍子的产量。在此基础上,采取重挂干母的办法,使被寄生复叶增加2-4张,五倍子产量可增加1-2倍。  相似文献   

3.
4.
角倍蚜人工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倍是五倍子中最重要的1种,富含单宁,仅次于肚倍.在发展角倍生产过程中,"树(盐肤木)、虫(角倍蚜)、藓(侧枝提灯藓)"三要素是必须把握的重要环节,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三要素"间如何配套是角倍高产稳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角倍种倍的采收及秋迁蚜收集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角倍生产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1~3],生产面积扩大,种倍需要量剧增。人工收集秋迁蚜的量多,技术要求较高。种倍采收和秋迁蚜收集技术必须跟上为提高种倍利用率的要求,笔者在产区进行了角倍种倍采收和秋迁蚜收集方法试验,旨在探索一种适应农村经济条件,简便、易行、高效、低成本的种倍采收和秋迁蚜收集的方法。以供角倍产区农户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6.
角倍蚜人工繁殖技术的效益分析王健,傅小川关键词角倍蚜,五倍子,经济效益角倍是主要的五倍子种类之一,质量好、分布面积大,占五倍子总产量的75%。遵义是五倍子的最佳产区,历史上最高年产曾达到5000余t.自1982年以来,年产仅有500余t,且处于野生野...  相似文献   

7.
张玲 《林业科学研究》1992,5(1):103-103
"改造利用野生培林提高角倍产量技术"项目1984年由林业部下达,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主持,经6年深入研究,于1991年11月29日在昆明通过鉴定。 本项目旨在为改造利用野生培林提供可行的技术措施,使亩产仅1~1.5kg的野生倍林达到高产并基本稳产。在研究过程中,总结理论、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相结合,依据产区的经济状况、生产水平、技术条件和倍林环境,首次成功地提出了不同经营强度、不同适用范围的多种技术途径及具体措施。现已准广到全国6省12地(州、市)30余县。  相似文献   

8.
角倍春迁蚜收虫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春迁蚜进行了收虫兜斜挂,收虫兜挖洞,塑料管斜挂,三合板硬性架收虫方法的试验。结果表明,几种收虫方法都可行,但以在传统塑料薄膜收虫兜上改进的收虫兜挖洞效果最好,能活动收虫,省时方便,又增强了抗风能力,生产成本较低,春迁蚜收虫率最高,春迁蚜盛虫器及填充物的对比试验表明:牛皮纸三角袋是角信生产中的较好的盛虫器,降生纸作为填充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角倍在其速生阶段及成熟爆裂阶段的个体生长发育、单宁含量变化及其成熟爆裂等规律的研究,并根据社会经济条件及自然条件,提出了角倍的适宜采摘期最好是10月中旬,其次是9月底。这两个时期采摘可较9月初采摘嫩倍提高产量1.2倍或1倍左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角倍在其速生阶段及成熟爆裂阶段的个体生长发育,单宁含量变化及其成熟爆裂等规律的研究,并根据社会经济条件及自然条件,提出了角倍的适宜采摘期最好是10月中旬,其次是9月底,从而可较9月初采摘嫩倍提高产量1.3倍或1倍左右。  相似文献   

11.
选择和创造有利于角倍蚜与夏、冬寄主生长发育的环境,使三者合理搭配,是提高倍林五倍子产量的有效方法。本文系统总结了角倍栽培过程中冬、夏寄主繁殖栽培,角倍蚜的散放、收集和保存,蚜虫袋的挂放及五倍子的采收加工等丰产技术要点,为山区五倍子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通过角倍在其速生阶段及成熟爆裂阶段的个体生长发育、单宁含量变化及其成熟爆裂等规律的研究,并根据社会经济条件及自然条件,提出了角倍的适宜采摘期最好是10月中旬,其次是9月底,从而可较9月初采摘嫩倍提高产量1倍左右。  相似文献   

14.
角倍产量占全国五倍子总产的85%,且倍蚜的冬、夏寄主具有分布广、数量多、易繁殖等特点,现为我国南方各省区的主要生产倍子品种。但处于野生野长,自生自灭的倍林产量不高。湘西自治州每公顷倍林平均产倍量不到7.skg,每株倍树平均产倍不到1个,倍树的产倍株率平均不到1/5。这是由于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至使产结五倍子的“三要素”——树、虫、薛自然分布数量减少,且不配套所造成的。要为使角倍达到高产稳产,在总结湘西自治州几年的实践和吸收外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如下技术措施:1选择好立地条件角倍适宜的立地条件如下:海拨:250…  相似文献   

15.
角倍蚜及其寄主数量与角倍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倍林中倍蚜及其冬、夏寄主在数量如何配置才能获得倍子高产,是倍子生产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本文首次报道了三者数量与倍了产量的关系,也首次提出了依雏倍数估测倍子产量的方法。文章指出,在夏寄主充足的前提下,每亩倍林植侧枝匐灯藓(含原有藓)25-30m^2,每m^2接种秋迁蚜6-8万头,让倍蚜自然繁衍,即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
角倍蚜瘿内世代生物学及角倍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角倍蚜Schlechtendalia chinensis(Bell)在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上所形成的倍子(即角倍)约占全国五倍子总量的80%,经济价值很大。该倍蚜的生活周期属异寄主全周期型,虫型多样,生活习性复杂。在其生活年史中,春季有翅孤雌蚜(春迁蚜),迁飞到第一害主盐肤木上产雌雄性蚜,经一月左右(一般在夏初),雌蚜生殖,产下的干母爬到嫩叶上取  相似文献   

17.
角倍是通道县的五资源,由于缺少对人工培育技术的研究,历年来其单产很低,试验结合本县实际情况,把各地角倍生产技术配套加以研究,探索适合本地特点的角倍倍蚜自然迁飞丰产技术,获得了高产。  相似文献   

18.
室温贮存虫袋,袋内角倍蚜生长发育历期因室内温度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短的需21d,长的达48d以上。当虫袋内干母发生时挂放,效果最佳;在盐肤木4~6片复叶将展开之际挂放干母,结倍效果较好;通过选择不同温度的保存环境贮存虫袋可以使干母的发生期提前或推迟。分期挂放能增加结倍复叶数和提高单株产量。长势好的枝条结倍多。纸袋制作不规范及挂袋操作中挤压或折叠虫袋是造成袋内蚜虫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
人工挂放角倍蚜虫产量高邹久安近年来,由于国内对五倍子的需求量剧增,价格上扬。五倍子生产由野生野长迅速向人工培育的方向转变。现在人工培育五倍于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倍林地上养藓殖蚜法;另一种是甲地殖蚜乙地挂放法。后一种方法实用性广泛,它是从成熟五倍子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