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其他动物一样,猪靠采食以摄取其能量需要。猪摄取之蛋白量是适应于饲料中能量含量的比例的。人们据此为猪制定饲料配方,当利用这种配方日粮喂猪时,日粮中超过猪能摄取的蛋白含量猪采食后表现出瘦肉生产低于平均瘦肉生长速度。猪的平均瘦肉生长有两种现象,一种是由于配方日粮中蛋  相似文献   

2.
商品猪生产企业中 ,生长肥育猪一般采用不限量饲喂 ,所以猪的随意采食量是决定其生产成绩的关键因素。可以说 ,生长肥育猪的采食量和瘦肉生长速度的结合决定肉猪的营养方案 ,瘦肉生长速度决定猪的营养需要量 ,采食量潜力与满足营养需要量的日粮养分浓度密切有关。广泛认为 ,采食量和瘦肉生长速度受遗传控制 ,是影响生产效益的两个重要经济性状 ,本文目的是综述采食量的遗传变异、采食量与瘦肉生长的关系 ,检查现在和将来猪选择的规划和实际对采食量的可能影响。1 采食量的遗传变异和生长速度一样 ,采食量的遗传差异普遍存在于品种间、品种…  相似文献   

3.
<正>遗传改良真的起作用了吗?我们以英国全国猪只性能表现的改变的进行说明。在1962年英国每头母猪年产14头仔猪,那时的料肉比是4.1:1,每头猪消耗410千克饲料,每头猪产34公斤瘦肉。到了2002年,每头母猪每年产21头仔猪,料肉比2,7:1,每头猪消耗273千克饲料,每头猪产45千克瘦肉。这多产出50%的猪只每头多赚20美元,降  相似文献   

4.
1细菌性因素猪只生长发育的过程始终存在着与微生物及体内外环境的制约平衡,当这种平衡因为管理疏漏、冷热不定、断奶等各种应激因素被打破时,导致抵抗力下降,有害菌大量繁殖占据统治地位,进而导致猪群发病。  相似文献   

5.
猪只本身是一个开放系统。所谓开放系统是指系统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以维持系统的稳态并得以进化。一切有生命的系统都是开放系统。猪只离开了外界环境就不复生存,可见猪只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之密切。在猪只机体的许多系统中又以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最密切,因为它们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最直接,也最频繁,所以环境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很显著。符合猪只生物学特性的良好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减少疾病乃至免受疾病;反之,有悖猪只生物学特性的恶劣环境会阻碍其生产性能发挥,甚至直接致病或诱…  相似文献   

6.
定量饲喂的母猪,育成期、妊娠期和哺乳期饲料的类型和饲喂量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要确定冬季母猪饲喂量与气温的关系。一、能量在猪体内的分配家畜为了增重和繁殖,需要从饲料中摄取养分。主要养分有蛋白质和热能以及量少而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寒冷环境下,如果仍按饲养标准的养分量饲喂,就不能获得理想的增重和繁殖成绩。  相似文献   

7.
在一些国家,处理病伤猪是一个日益重要的课题。因为病猪或伤残猪需要作单独处理。所有猪只在进入屠宰场后不久,必须经过常规的兽医检查,方可屠宰。兽医检查的主要目的是检查猪只是否患有威胁人类或家畜健康的疾病。兽医负责确定猪只的一般健康状况及其猪肉是否可供安全消费。而且,兽医必须提高警惕,找出猪只服用药物后可能依然存在体内的危及人类楚康的残留物。  相似文献   

8.
L肉碱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养分,据认为猪可合成足量的L肉碱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一般认为,肉碱的作用是转运脂肪酸穿过线粒体膜进行代谢以产生能量。过去10年间,研究主要集中于添加L肉碱对生长肥育猪的影响。一般来说,这些研究都观察到补饲L肉碱的猪胴体瘦肉增多;但是,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增加的胴体瘦肉并不能抵消添加L肉碱的成本。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妊娠和泌乳日粮中添加L肉碱可以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L肉碱在母猪日粮中的应用最先在欧洲得到研究,结果表明补饲L肉碱的母猪窝仔断奶重增加和仔…  相似文献   

9.
据估计,猪的体内寄生虫(蠕虫)每年可造成美国2.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但它们并未被认为是致猪死亡的原因.体内寄生虫掠夺猪的必需养分、损伤重要器官,从而使猪变得衰弱.严重感染寄生虫的猪更易患有各种疾病,如腹泻和肺炎.由此产生的疾病和衰弱是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因素.养猪生产者应了解常见的猪体内寄生虫和它们的预防、控制办法.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维持猪的生命与健康,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并能用同样的饲料生产更多的猪肉,必须合理地为猪提供各种营养物质,以满足猪维持生命、生长发育、繁殖和各种生理活动的需要。猪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饲料中的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猪把这三种营养物质在体内"燃烧"(生物氧化过程),释放出热能用来维持生命和进行生产。猪的能量来源主要是靠碳水化合物,当热能原料过剩时,猪能把其转变成脂肪储存体内;相反,如热能原料供应不足时,猪体内储备的脂肪甚至蛋白质也可  相似文献   

11.
欧洲的胴体分级标准愈来愈严格,愈来愈要求高瘦肉量和低脂肪。在这种压力下,人们发现,能量含量是是猪日粮最昂贵的养分并对于利润有着最显著的影响。英国最大的一家饲料制造商定期进行试验以测定猪对日粮能量含量的反应,旨在弄清各品种猪对不同日粮能量水平的生理反应和经济效益反应。在最近刚结束的一个试验中试验了三种能量水平,均以优质日粮饲喂公、母肉猪(肉猪不阉割)。  相似文献   

12.
猪的活重是由瘦肉组织、脂肪组织和骨头累积而成。瘦肉组织通常是肌肉,脂肪通常有2/3储存在皮下。瘦肉的化学组成是约70%的水、10%的脂肪、20%的蛋白质。另一方面,脂肪约含10%的水、88%的脂肪和2%的蛋白质。因此,高度重视猪只的饮水对提高猪的生产能力非常重要,尤其在炎热的夏季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3.
<正> 各种营养物质在畜禽体内作用大小,除与该营养的绝对量多少有关外,还决定于各种营养之间的比例及相互间的协调和拮抗作用。现将生产配合饲料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介绍如下: 一、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的关系 (一)蛋白能量比饲粮中的能量和蛋白质是畜禽营养中的两大重要指标,配制饲料时必须掌握好二者的适当比例关  相似文献   

14.
猪只本身是一个开放系统.所谓开放系统是指系统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以维持系统的稳态并得以进化.一切有生命的系统都是开放系统.猪只离开了外界环境就不复生存,可见猪只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之密切.在猪只机体的许多系统中又以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最密切,因为它们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最直接,也最频繁,所以环境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很显著.符合猪只生物学特性的良好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减少疾病乃至免受疾病:反之,有悖猪只生物学特性的恶劣环境会阻碍其生产性能发挥,甚至直接致病或诱发疾病.环境分为生物环境与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包括一切与猪只有关的有生命的因子(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其中以病原微生物对猪只消化道影响最大.非生物环境是指与猪只有关的所有的物理的、化学的因子(温度、湿度、营养、空气质量等),其中以温度、营养对猪只消化道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当前人们对养猪生产经济效益的关注 ,尤其是对饲料成本的关注 ,使得阶段饲喂的概念有机会得以发扬光大。阶段饲喂的理论只不过就是以最低的成本使生长猪和肥育猪的蛋白质和能量供应量符合其瘦肉生长的需要。这一理论建立在以下事实的基础之上 :猪对养分的需要量会随自身的生长发育以及食欲的提高而改变。因此 ,猪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和能量含量应该随其活体重的增长而降低。一般原理这一概念并没有什么新奇。仔猪断奶前补料和断奶日粮含高蛋白和高能量 ,生长阶段日粮中养分含量为中等水平 ,肥育阶段的日粮中则仅含低水平的养分。然而 ,尽管在…  相似文献   

16.
猪只本身是一个开放系统.所谓开放系统是指系统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以维持系统的稳态并得以进化.一切有生命的系统都是开放系统.猪只离开了外界环境就不复生存,可见猪只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之密切.在猪只机体的许多系统中又以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最密切,因为它们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最直接,也最频繁,所以环境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很显著.符合猪只生物学特性的良好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减少疾病乃至免受疾病:反之,有悖猪只生物学特性的恶劣环境会阻碍其生产性能发挥,甚至直接致病或诱发疾病.环境分为生物环境与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包括一切与猪只有关的有生命的因子(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其中以病原微生物对猪只消化道影响最大.非生物环境是指与猪只有关的所有的物理的、化学的因子(温度、湿度、营养、空气质量等),其中以温度、营养对猪只消化道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育肥猪经过一定时间的催肥后,当达到肥满程度时,就应及时出栏屠宰。这是因为育肥猪各个阶段的单位增重,所消耗的饲料数量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小架子猪的料肉比为1:3左右;中猪的料肉比为1:35左右;到了肥满以后,其料肉比就达到1:5以上。从以上的数据不难看出,育肥猪到了肥满以后,越养越不划算。这是因为体重越大的猪,所需要的维持饲料越多,生长饲料相对减少。同时,大猪的增重,主要是增加体内的脂肪,而增加1kg脂肪比增加1kg瘦肉所需要的能量(饲料)要多得多。所以,要提高猪的饲养效益,当猪达到肥满程度时,就应该及时出栏屠宰。那么,怎样确定育…  相似文献   

18.
纤维滤袋技术对猪体外玉米蛋白粉养分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纤维滤袋技术,应用胃蛋白酶、胰蛋白复合酶、纤维素酶、猪小肠冻干粉和牛瘤胃液多酶体系进行体外养分消化试验。测定玉米蛋白粉的粗蛋白质、干物质和能量消化率,并与相应的猪体内养分表观消化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步酶法(胃蛋白酶 胰蛋白复合酶 牛瘤胃液或胃蛋白酶 胰蛋白复合酶 纤维素酶)技术能较准确模拟体内全消化道养分消化。体外养分消化率受样品的物理化学特性、样品的粒度、酶活性、酶浓度、底物浓度、pH、温度、动态时间及体外技术等综合因素影响。体外和体内粗蛋白质消化率相关系数为0.72,总能消化率相关系数为0.67。  相似文献   

19.
我县从去年以来基本采取了与北京市丰台区石景山中苏友好人民公社相同的猪的“三不”防疫注射法,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省劳力、质量高、进度快、事故少、群众欢迎的防疫注射法,我县去年冬季猪的预防注射密度达90%以上,是历年最高的一次防疫注射,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现将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的地方和补充意见提出来,供同道指正。1.进猪圈必须协同经常喂猪的畜主,首先让畜主接近猪只,采取喂食或搔猪只,分散猪的注意力,待猪只非常安静时再行注射。因为陌生的人突然进猪圈,即使行动再轻,一般也要引起猪只警恐。2.进圈注射的防疫人员不宜过多,一般一个人为宜,注射人员态度要温和,不要高声喊叫,人多和高声喊叫都会引起猪只警恐。3.注射器一般以5毫升金属注射器较好,猪瘟疫苗一般注射1毫升,这种注射器容易掌握药量,  相似文献   

20.
<正>猪只与其生活的环境之间不仅存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同时也存在微生物的交换,猪自身携带的微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也不断影响猪群。猪与数量众多的微生物菌群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猪群在生活过程中不断地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良好的畜舍环境与动物健康息息相关。当猪舍内部有害细菌数量过多或占主导地位时,则会给猪只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