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溪油柿属国内名优水果 ,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安溪、永春、南安、长泰、华安一带 ,年产约 5万t。以鲜油柿为原料加工成的柿饼 ,是一种形大柔软、干而不硬、软而不烂、霜粉多而洁白、入口冰甜、风味优美的高级果品。作为我国的名优特产 ,早在1 95 8年就已参加全国农展会。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深受东南亚华侨的欢迎。然而 ,长期以来沿袭传统手工加工方法 ,油柿饼生产技术滞后 ,加工产量上不去 ,产品质量不能进一步提高 ,制约了油柿饼商品化市场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 :一是加工生产周期太长 ,(35~ 45d) ,不具备规模化生产技术条件 ,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油柿是安溪的特产名果,种植面积近7000hm2,是安溪最大宗的水果产品。预计2000年以后全县油柿水果产量将达25000t以上,并逐年大幅度增加。油柿鲜食只占10%,余90%几十万担的鲜果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深加工、系列产品开发。但长期以来,安溪油柿的加工只是采用单一的传统“柿饼”加工方式,受自然气候制约,加工的“柿饼”虽是名优果品,但不宜长期保存,销售时间短,这个现状与需待加工销售的大宗油柿鲜果形成了一大矛盾。油柿水果系列产品工发在国内外尚属空白,技术尚未突破。鉴此,我县1998年成立了“安溪油…  相似文献   

3.
我省柿资源特别丰富,年产量达15万t,居全国首位,加工柿饼是一项增值的有效途径。由于加工技术落后,操作不规范,优质柿饼很少,急待加以引导。现就当前柿饼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简要阐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1 存在的问题 1.1 加工方法落后 就我省柿产区的富平、蒲城、商洛等地面言,在柿饼生产中仍沿用传统的日晒法,这是柿饼质量和产量得不到保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柿饼是营养价值较高、畅销国内外市场的一种副食品,柿蒂、柿霜又是重要药材。我县人民很早就有加工柿饼的习惯、也是我县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解放后,在伟大领袖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我县的柿树栽培有了很大发展,柿子产量逐年提高。柿饼出口数量逐年增多,最多年达到700余吨,占年产量的50%以上。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加工办法守旧,不能摆脱自然气候的影响造成了柿子丰产、柿饼不丰收,影响了集体经济收益和出口任务的完成。如一九七四年,全县产柿子13 00多万斤,而加工成柿饼仅260余万斤。其中一级饼只占28%,严重的影响了收购…  相似文献   

5.
安溪的柿     
安溪是福建省柿的主要产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据《安溪县志》记载,明嘉靖年间就有柿的栽培。它适应性广。管理容易,结果较早,收益期长、丰产稳产。柿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成熟的果熟含糖量高(见表1)、清甜爽口,除供鲜食外,可制成柿饼。质地柔软,油润爽口、霜粉多而洁白。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传统柿饼加工过程易出现污染、霉变,农药和二氧化硫(SO_2)残留以及卫生指标不达标等问题,产品质量差且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介绍了柿饼产品质量标准及优质安全生产技术,包括采用标准化生产技术生产优质柿饼原料,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柿饼加工设备及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7.
柿饼快速加工工艺李焕勇(山东滨洲农校加工科256624柿饼是一种非常受消费者喜欢的果蔬干制品。据《本草纲目》记载,柿饼生食可治便秘,止痔血等症;熟食可止泻、止痢。柿饼的传统制作为自然干制,周期长达40~50天,并且制作过程受天气的影响较大。对此,我们...  相似文献   

8.
<正>"种柿子的发了,我们搞柿饼加工的业主更是发大了。我今年收购鲜柿子1.5万多千克,将产柿饼5000多克,能赚3万多块钱。"柿饼加工业主郑家民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9.
柿饼加工新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柿饼加工新工艺张家年,谭军,解洪(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系,武汉430070)我国柿年产量60—70万吨,居世界首位。柿除鲜食外,主要是制柿饼。柿饼是我国的传统美味食品,也是一种保健食品。1991年我国出口柿饼6362吨,创汇1241万美元。制造柿饼有...  相似文献   

10.
柿饼是广西出口的主要农副产品之一。桂北地区是广西的柿饼主产区,近十年来,随着柿子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柿饼的产量逐年上升,同时带涩味的柿饼亦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柿饼的整体质量,从而影响柿饼的出口外销。鉴于此,我们通过柿饼加工试验,证实了原料成熟度过低,过早进行熏硫处理是导致柿饼产生涩味的主要原因。1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为阳朔县白沙镇产的恭城水柿,成熟度分别为八成(表皮青中略黄),九成(表皮全黄)。熏硫处理用市售硫磺粉。试验设8个处理:A、成熟度八成,干制中不熏硫;B、成熟度八成,去皮后立即熏硫;C、成…  相似文献   

11.
柿饼,为万荣县名特产品之一。全县年产鲜柿1500万公斤,每年加工柿饼400万公斤,产品曾出口于日本及东南亚各国,柿饼产值占到农副产品总值的20%左右。但每到成熟季节,秋雨过多,加工柿饼常常霉烂变质。如1975年9、10两个月降雨量202.9毫米,柿饼损失高达90%,价值300多万元,损失相当严重。鉴于上述情况,我局在地区林科所的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适合出口柿饼应用的吊晒方法刘素芳(山东省林业学校泰安271000)加工柿饼过去沿用的箔晒、石板晒等方法,已十分落后,不仅晒饼质量差而且很不卫生;而老式的吊晒方法是将柿果柄插进两股绳合缝之间,这就要求柿果柄带有一个果枝段,即果柄处呈“y’形状,...  相似文献   

13.
贾昌馍馍柿原产于甘肃省陇南市文县贾昌村,因果实个大,形似馒头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甘肃省文县、武都、舟曲、成县,在天水市、庆阳市的部分县也有少量栽培。该品种汁多,味甜、品质好,既适宜鲜食,又宜于加工柿饼。加工的柿饼是闻名省内外的地方名优特产。过去由于产地山大沟深,信  相似文献   

14.
莫明全 《广西园艺》2008,19(1):27-28
月柿在平乐有悠久的栽培生产及加工历史,年产柿果量达13万t多。所生产的柿鲜果果型美观、色泽艳丽、个大皮薄、肉厚无核,所产柿果除部分鲜食外大多加工成柿饼。其加工成的柿饼营养丰富、形似圆月,甘柔如饴,清甜芳香,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平乐柿饼久负盛名,平乐县的二塘镇是广西柿饼最大的购销集散地,每年购销柿饼量达2~3万t,70%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国。现将其加工技术要点介绍如下:工艺流程为:采果——分级——果实清洗——削皮——晾晒——捏果、回软——熏硫——捏饼定型——消毒——包装1采果一般在霜降节气过后采收为宜。选择果皮黄化…  相似文献   

15.
正有"中国月柿之乡"美誉的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是全国有名的柿饼加工、批发零售原产地,全县农民每年加工柿饼数十万吨(图1)。在该县嘉会、莲花等乡镇,放眼望去,村前屋后,多是红红火火的柿子。  相似文献   

16.
柿饼加工新工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柿饼肉质柔软、细腻清甜,营养丰富,历来为人们所喜食,具有广泛的销路,柿饼表面的柿霜主要成份为甘露醇,性百平,能润心肺,治喉痛、晒干及目疮等疾病。但柿饼生产工艺中,捏饼这道工序的机械化难度大,因而限制了柿饼工业化生产的局面。再加上生产周期长,局限于民间作坊式的生产,而使大多数人在食柿饼之时顾忌卫生状况而用水洗去柿霜,无形中降低了柿饼的营养价值。为了使柿饼的生产朝机械化、卫生化发展,我们进行了本试验,旨在柿饼的加工工艺上开辟新的途径。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恭城水柿打浆机烘箱模具1.2方法1.2.1机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柿饼是柿果实的干制品,形美、味甜。为了保证柿饼的产量和质量,为内销外贸生产出既具有传统特点,又干净卫生的柿饼食品,本试验承担农牧渔业部科技扶贫课题——泰巴山区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在我们1984年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1987年在陕西省丹凤县对柿饼加工技术进行了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8.
柿树分布范围广、适应性强、观赏性高,柿子、柿饼、柿蒂、柿霜等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尤其是加工的柿饼在国外市场倍受欢迎。因此,发展柿树生产是农民致富的好门路。  相似文献   

19.
柿饼是山东省临朐县传统出口产品 ,年出口量在 2 0 0 0 t以上。临朐县是牛心柿的主要产区 ,现栽培面积为 2 0 0 0 hm2。加工柿饼的主要原料为本县生产的牛心柿 ,该品种肉质细腻、纤维少、无核 ,加工柿饼个大、肉厚、质软、味甘甜 ,是目前国内加工柿饼的优良品种之一。为提高牛心柿的产量和品质 ,我们于 1 997~ 2 0 0 2年进行了牛心柿早期丰产栽培试验 ,现将结果简介如下。1 试验园基本情况及产量试验园设在冶源镇冶源村和五井镇花园河村 ,其中冶源示范园面积 6.7hm2 ,花园河示范园面积 4.0 hm2 。当地位于北纬 3 6°0 4′~ 3 6°47′之间…  相似文献   

20.
沂蒙山区柿树资源丰富,柿果年产量1000多万kg,所产柿果除部分鲜食外大多加工成柿饼。其加工的柿饼味甜醇厚营养丰富,含糖量高达60%,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欢迎。现将其加工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选择果实:加工柿饼的果实一般选择果皮色泽黄红、光泽好、果肉丰满、呈淡橙色比较扁的水柿。 2、适时采收:用于加工的柿果要充分成熟,其萼片转黄,果色变黄或淡红,果肉还坚硬时采收为宜。适时采收的鲜柿加工柿饼率高,易脱涩,软化,水分散发快,味甜,霜厚,肉红亮,品质好。 3、分级:为了便于加工制作,将采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