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三化螟在我市发生危害逐年加重 ,已成为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害虫。因此 ,该虫的测报是否准确显得非常重要。为此 ,2001年市植保站布置淮阴、金湖、盱眙3个县(区)对三化螟产卵规律进行观察 ,现将观察调查的结果报道如下 :1调查方法在各代三化螟产卵高峰期内 ,调查长势嫩绿的杂交稻(汕优63)、粳稻(武育粳三号) ,调查一定数量的稻株 ,每株从上到下各个叶片正反两面调查 ,分别记载各叶片正反面上的卵块数。共查得卵块数杂交稻1代224块 ,2代305块 ,3代312块 ;粳稻1代228块 ,2代318块…  相似文献   

2.
三化螟在我市杂交稻上的危害,严重田块的白穗率达80%左右,为了进一步了解其危害规律,能经济有效地降低其危害,我们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1.蚁螟侵入前的活动。初孵蚁螟80%以上的先向上爬行到叶尖,再吐丝下垂飘移至其他稻株;也有的蚁螟直接爬进叶鞘内。蚁螟在稻株外部...  相似文献   

3.
我区自1985年以来,三化螟为害面积逐年扩大,为害程度越来越重。全年发生三代,以第三代危害最重,损失产量最大。1987年第三代三化螟的螟害率一般田块达1.5—2.6%,严重田块高达15%以上。要控制三代三化螟的危害,重点是拆除三代的“桥梁田”,在连作稻地区,其主要虫源田是连晚秧田。据1988年统计,重螟地区的双林、南浔、织里、升山、常  相似文献   

4.
泗洪县地处洪泽湖西岸,常年种植水稻面积5.3万hm2,以单季晚稻种植为主,特别是优质品种武育粳3号种植比例大,占85%以上。水稻三化螟自1996年以来已连续6a大发生。其主害代第三代为害单季中晚稻,造成白穗,未防治的稻田一般减产8成以上。近6a来,笔者就三化螟严重发生情况下化学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1三化螟的生活习性进一步观察1.1发生时期在泗洪地区三化螟1a发生3代。第一代盛孵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主要为害秧田期水稻;第二代在7月中、下旬,主要为害分蘖期水稻;第三代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往往…  相似文献   

5.
白背飞虱在水稻抽穗期产卵部位的分布情况还未见报道。2003年8月20日,南召县水稻正进入抽穗期,白背飞虱大量迁入。笔者于8月28日对其产卵分布进行了初步观察。1观察方法观察稻田沙壤土,无水层。品种为常规粳稻金世纪,栽插密度1.5万穴/亩。调查时水稻为抽穗期。观察产卵部位以产  相似文献   

6.
玉米田玉米螟产卵部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玉米螟的产卵习性,1982-1985及1990年作者结合玉米螟系统查卵测报,在玉米螟产卵期间,选定不同生育期或不同长势的玉米田1-3块,每田顺单行选定100-200株,逐日调查玉米螟卵块数,详细记载着卵部位。  相似文献   

7.
张新良 《植物保护》1988,14(4):55-55
作者发现水稻本田套栽荸荠,可引诱10—15米以内的三化螟集中产卵,经调查,同面积荸荠上的落卵量比水稻多百倍以上。用此法集中摘除三化螟卵块,可降低本田虫口密度,减少防治面积和施药次数。  相似文献   

8.
东亚小花蝽产卵选择性及产卵部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小花蝽产卵选择性及产卵部位①于毅孟宪水②严毓骅(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济南250100)(中国农业大学昆虫系,北京100094OVIPOSITIONPREFERENCEBYORIUSSAUTERIANDOVIPOSITIONALSITEINLAGO...  相似文献   

9.
《植物保护学报》1966,5(1):41-49
在四川东部地区,中期测报以期距法较为实用。短期测报应按稻型、品种、移栽期、生育期以及田间蛾卵密度和卵块孵化进度进行。处于分蘗期的双季晚稻和分蘗末期的一季晚稻,亩卵块在100块以上,即可列为防治对象田,根据卵块密度和孵化进度确定防治次数和适期。較为簡化的防治标准是初見“新枯心”时施第一次药,以后根据卵块密度酌情再施一次,可将枯心率压低至1%以下。药剂治螟应掌握时間标准(即卵孵进度)及数量标准(卵块密度或侵入幼虫密度)职确定施药适期和次数。每亩用6%六六六1.5—2斤泼苗或撒毒土均可,但須有1—2寸的水层深度。  相似文献   

10.
阳兆兰 《植物保护》1984,10(6):39-40
近年来棉铃虫在山东诸城地区不仅危害棉花,还危害玉米、小麦、谷子、花生。尤其是玉米穗虫中,棉铃虫占一半以上,数量之多已超过玉米螟;成了造成玉米减产的重  相似文献   

11.
韦江 《植物保护》1989,15(4):30-31
广西西林县,年平均气温19.1℃,全年三代螟有效(≥15℃)积温1893.5℃,一年发生4代,第三代幼虫有部分滞育越冬,形成局部世代。作者于1981—1984年在该地区探讨了影响滞育率的因子,并提出第四代发生期与发生量的预测式,由于考虑部分第三代幼虫的滞育,该预测式对1973—1987年第四代发生的回测与预测准确率达100%的有11年。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8个处理,对旱育中稻三化螟主害代(3代)进行了防效比较试验,得出杀虫单、抗虫灵、杀虫双是防治3代三化螟的理想药剂,成本低,相对防效分别为90.4%、81.7%,80.0%,必杀螟适宜在发蛾高峰期喷药,相对防效为81.3%。  相似文献   

13.
14.
白背飞虱产卵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背飞虱产卵观察白背飞虱是我市水稻的常发性害虫,主害代为第三代(全国统一标准为第五代),该代若虫盛发期在7月底至8月初。此时,稻飞虱以白背飞虱为主,占92%左右。一些文献资料介绍,稻飞虱卵主要产在稻株下部叶鞘的组织内,少数产在叶片基部的中肋。我们观察...  相似文献   

15.
三化螟是我区水稻上的主要害虫,常年为害最重造成严重减产的是第三代。根据崇阳县植保站多年的调查资料整理,第三代的发生量受较多的因素制约,但其主要因子是发生量与12月下旬至1月上旬的平均温度;头年第四代为害率;3月份虫口基数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3代三化螟的最佳用药适期,2001年我们在金湖县吕良镇和武警农场进行不同用药时期防治3代三化螟的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水稻破口期前7d用药;水稻破口期前3d用药(约10%左右破口吐穗);水稻破口期用药(破口吐穗占40%~50%);水稻破口期后3d用药(约抽穗50%以上):空白对照(不施药)。  相似文献   

17.
本地二代三化螟幼虫在水稻孕穗期孵化,并开始为害,因此时营养条件恶化,常引起大量幼虫滞育(周思九等,1990)从而影响到当年或下一年度的种群数量。但是夏季气温的降低,能否诱发二代幼虫大量滞育,在近几年,我们作了一些试验研究,表明两者关系  相似文献   

18.
高明昌 《植物保护学报》1988,15(3):200-200,208
分析三化螟Scirpophuga incertulas(Wlk.)世代间期距变动的影响因素及作用形式,是改进发生期预测的途径。本文提出一种天文因素,即三代螟某世代成虫灯诱高峰期的月相对上一世代至该世代期距(以两代蛾高峰间的期距为标准)的影响,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气温回升,甘蔗病虫害也开始陆续发生为害。根据越冬调查、性诱监测和发育进度监测,结合历年资料及气象情况综合分析,预测2017年广西第一代甘蔗螟虫发生程度3(4)级,螟蛾盛发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螟卵盛孵期在3月下旬末至4月中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将乐县和海南省儋县17年越冬代三化螟蛾高峰期资料与有关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导出不同生态区将乐县越冬代三化螟蛾高峰"温度主导型"预测模型,海南的儋县则是"湿度主导型"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