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兰州段湿地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黄河兰州段湿地作为一个独立的植物区系单元,对其种子植物分别从科,属和种3个层次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对科,属和种的分布区类型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区种子植物的地理成分。结果表明:黄河兰州段湿地种子植物区系含种子植物31科、84属、115种,分别占中国种子植物科、属、种数的11.00%,2.89%和0.48%,相对于该区较小的面积尺度,其种子植物种类较丰富,物种多样性较高;该区系以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其中,以禾本科(21属,25种)和菊科(13属,22种)为优势科,这两个科共含有34属、47种,分别占该区系总属数和总种数的39.53%和40.17%,表明他们对该区系的构成起较大作用;黄河兰州段种子植物区系中科、属、种的地理分布类型都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该区系中有世界广布属25个,占该区总属数的29.4%,各热带分布型共11属,占本区总属数的12.95%,各温带分布型共49属,占该区总属数的57.65%,其中,北温带分布有20属,占总属数的23.53%,世界温带分布有9属,占总属数的10.59%,种的分布型也以北温带分布型占优势,此分布型共计55种,占总种数的47%,其次是温带亚洲分布型,有17种,占总种数的14.53%;热带分布型的种较少,仅占总种数的19.65%,表明该区系的温带成分明显多于热带成分,温带性质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与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在血清生化指标等方面的异同,对兰州鲇和秦岭细鳞鲑血清主要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兰州鲇总蛋白(TP)、白蛋白(ALB)、白球比(A/G)、尿素(BUN)、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钙(Ca2)和磷(P)含量显著低于秦岭细鳞鲑(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高于秦岭细鳞鲑(P0.05),两种鱼类的球蛋白(GLO)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显示,兰州鲇与秦岭细鳞鲑在血清学上反映其在营养代谢上有较大差异,兰州鲇的蛋白质代谢强度相对较大,而秦岭细鳞鲑的糖脂代谢较为旺盛。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兰州鲇鱼苗培育成活率,测量了其从出膜到20日龄的全长和口径,根据口径和饵料生物的大小推测其适口饵料。采用在不同池塘放养不同密度的兰州鲇水花,在池塘中固定网箱,在网箱中分别放养不同密度进行鱼苗培育试验,对不同培育方式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兰州鲇鱼苗出膜后到20日龄适口饵料依次为枝角类、摇蚊幼虫、团头鲂鱼苗、颤蚓、鲤...  相似文献   

4.
兰州银滩黄河湿地4种植物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康雅茸  徐春华 《草业科学》2016,33(4):622-634
本研究以兰州银滩黄河湿地自然生长的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芦苇(Phragnites awstralis)、藨草(Scirpus triqueter)、菖蒲(Acorus calamus)为研究对象,对4种典型植物生长季不同阶段的光合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4种植物对湿地的适应特性和机制。结果表明,1)5月11日千屈菜、芦苇的净光合速率(P_n)呈不明显的双峰曲线,藨草和菖蒲的Pn变化较为平稳,日均P_n表现为芦苇千屈菜菖蒲藨草;8月19日,千屈菜、芦苇、藨草的Pn呈双峰曲线,光合"午休"现象明显,菖蒲为单峰曲线,日均Pn表现为芦苇菖蒲千屈菜藨草。2)5月11日,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温度(Ta)、大气CO_2浓度(C_a)、相对湿度(RH)、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水分利用效率(WUE)与4种植物P_n的日变化存在不显著、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P0.001)的正相关关系;8月19日,PAR、C_a、T_r、G_s、WUE、土壤湿度(SM)与4种植物P_n的日变化存在不显著、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5月11日,PAR、C_a、T_a、RH对4种植物的P_n影响较大,是主要的环境生理影响因子;8月19日,PAR、T_r对千屈菜、藨草的Pn影响最大,PAR、WUE对芦苇、菖蒲的P_n影响较大,是主要的环境生理影响因子。尽管各因子对4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均有不同影响,但PAR是对植物光合生理特性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以黄河兰州段分布最广泛的芦苇-假苇拂子茅群落和酸模叶蓼-灰绿藜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2个群落的植物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芦苇群落有植物22种,隶属于13科20属,酸模叶蓼群落有植物24种,隶属于11科22属,2个群落的共种有10种,相似性系数为43.48%,菊科、禾本科、藜科、蓼科是该植物区系的优势科。物种多样性的分析说明2个群落的Pielou指数(J)波动比较小,Simpson指数(D)和Shannon-Wiener指数(H)均波动都比较大,并且H指数与J指数存在明显的正比例关系,而与D指数呈显著的反比例关系。方差分析表现出两群落S,H,D和J指数的差异并不明显,说明组成两群落的物种有一定的相似性和连续性,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6.
豪猪的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豪猪的自然资源,作者于1999年3月~2004年12月对豪猪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雌豪猪的性成熟年龄为10~12月龄,雄豪猪的性成熟年龄为12~14月龄;豪猪全年均可发情交配,但以春秋两季为旺;豪猪的怀孕期为85~95 d;豪猪年产1~2胎,每胎1~4只。豪猪的繁殖率和幼仔的成活率都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自然条件下鳖的生长发育缓慢,且鳖卵的孵化时间长、孵化率极低。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养鳖的经济效益,鳖的人工繁殖就成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供大量种苗的关键环节。介绍了鳖的人工繁殖技术,主要包括亲鳖的选择、亲鳖性成熟年龄、亲鳖的饲养、产蛋、蛋的收集和孵化方法、稚鳖的培育方法等,以期为广大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鳖的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条件下鳘的生长发育缓慢,且鳖卵的孵化时间长、孵化率极低.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养鳖的经济效益,鳖的人工繁殖就成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供大量种苗的关键环节.介绍了鳖的人工繁殖技术,主要包括亲鳖的选择、亲鳖性成熟年龄、亲鳖的饲养、产蛋、蛋的收集和孵化方法、稚鳖的培育方法等,以期为广大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河上游甘肃段草地退化的现状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河上游甘肃段草地退化的现状和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环境脆弱、全球气候变化、过度放牧、鼠害严重、草地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因素是导致黄河上游甘肃段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该区域草地退化的趋势可能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0.
11.
大口鲶(SilurusmeridionalisChen),原名南方大口鲶,属鲶形目鲶科,俗称河鲶、大河鲶鱼、大鲶鲐等,是我国鲶科12种鱼类当中个体最大,生长速度最快的一种。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干、支流和少数通江湖泊中。具肉质细嫩味鲜美,无肌间小刺,广温性,食性可驯化,适于规模化、集约化人工养殖等优点,是近年来开发养殖的淡水优质鱼种之一,消费市场广阔。近年来,我们对大口鲶进行了人工繁殖研究,共催产雌性亲鱼31尾(次),获苗3285万尾,育成5厘米左右的幼鱼538万尾。育苗成活率低的仅为52%,高的达425%(池塘培育)和565%(水泥池培育),平…  相似文献   

12.
团头鲂又名武昌鱼,属于静水湖泊生活的草食性鱼类,常栖息于底质为淤泥,长有沉水植物的敞水区的中下水层。团头鲂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容易捕捞、性情温和、生长较快等特点,是群众喜欢的一种养殖品种。 一、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相似文献   

13.
白鲫是从日本引进的一种大型鲫鱼,最大个体可达2.5公斤,生长速度比本地鲫鱼快1~2倍。白鲫适应性强,耐寒耐高温;性成熟早,繁殖率高;养殖成本低,它与白鲢吃相似的饵料,但售价比白鲢高60%以上。近几年内江市推广养殖以来,白鲫亩产量由原几十公斤猛涨到200~300公斤,成为当地池溏成鱼养殖中仅次于鲢鳙、草鱼而位居第三。 一、人工繁殖 1.亲鱼培育。选择2~3龄、体重0.5公斤以上的雌鱼和2龄、体重0.25公斤以上的雄鱼作亲鱼。亲鱼池面积以1~2亩、水深1~1.2米为宜、放鱼前7~10天,亩用生石灰60~75公斤干塘消毒,或120~150公斤带水  相似文献   

14.
南方鲇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经济鱼类,本文综述了南方鲇对几大营养物质需求方面的研究。其饲料最适蛋白质含量为47%~51%,脂肪含量为l5%。  相似文献   

15.
南方大口鲇Lilurus merielionalis,亦称大口鲇、河鲇、南方鲇等,在分类学上属于鲇形目、鲇科、鲇属。大口鲇是分布在长江以南大型水域中的名贵经济鱼类。 1 南方大口鲇的生物学特性 南方大口鲇属温水性底层鱼类。对水中溶氧要求略高于家鱼,当水中溶氧在5mg/L以上时,生长速度最快,饲料转化率最高;低于2mg/L时出现浮头现象。适应pH值范围为6.0~9.0。怕光,白天多潜伏在池底弱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林蛙是食、药两用的珍贵蛙种 ,所独有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林蛙养殖的关键在于繁殖环节 ,笔者就多年实际研究 ,对林蛙繁殖技术介绍如下。1 种蛙的选择种蛙的年龄 :选择不同地区、体形肥大、无损伤、跳跃灵活的 2年生以上的蛙作种蛙。种蛙的体重 :选择 2年生的种蛙体重不低于 2 7g,3年生的体重不低于 40 g ,4年生的体重不低于 5 6g ,畸形蛙不易作种。一般 2年生蛙产卵 130 0~ 16 0 0粒 ,3年生的产卵 15 0 0~ 2 0 0 0粒 ,4年生的产卵 2 30 0粒。实践证明 ,2年生的雌蛙作种蛙比较合适 ,主要是体态灵活 ,产卵质…  相似文献   

17.
泥鳅是一种形体细长、体表粘液丰富的鱼纲鲤形目鳅科类动物,近年来市场需求量增大。如果在繁殖或培育的过程中掌握不好相关技术,对人工繁殖以及育苗的成活率都会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六、网箱饲养大口鲇的主要技术 近几年,网箱饲养大口鲇发展十分迅速,其原因除了大口鲇的苗种供应、饲养技术、市场销售均已过关外,更重要的还是经十余年的人工驯养之后,大口鲇对网箱环境和配合饲料都已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具备了集约养殖、规模生产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9.
20.
鲇消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鲇(SilurusasotusLinnaeus)消化道各部位的pH值和比肠长、比肠重、比胃重、比肝胰脏重、比内脏重等消化道指数及消化道内主要消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鲇消化道从胃到后肠的消化液pH值变化较大,从胃液中的4.8 ̄6.2到后肠中的6.5 ̄7.0。胃液的酸性较强,不但有利于对食物的酸化,而且有利于胃蛋白酶作用的发挥。鲇比肠长为0.726±0.061,比胃重为0.027±0.006,比胰脏重为0.022±0.0029,低于杂食性鱼类和草食性鱼类,且随着鱼体的生长,其比胃重、比肠重、比肝胰脏重和比内脏重相对降低。鲇胃、前肠、中肠、后肠和胰液中蛋白酶的活性分别为(152.27±3.53)μg(/g·min)、(254.55±2.74)μg(/g·min)、(75.55±2.69)μg(/g·min)、(64.59±3.16)μg(/g·min)和(179.08±1.97)μg(/g·min),淀粉酶的活性分别为(242.05±4.24)mg(/g·h)、(196.67±1.59)mg/(g·h)、(166.41±1.06)mg(/g·h)、(151.28±2.25)mg(/g·h)和(1013.58±4.83)mg(/g·h),且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鲇为肉食性鱼类,其消化能力和消化道结构与食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